強國少年強?六四以後,中國大學的「軍訓必修」
近年來,中國大陸的大學間流傳著這麼一則笑話:美國國防部從對中情蒐的軍用衛星影像中發現,每年9月份,中國境內總會有上百萬的神秘部隊在各大城市集結,但半個月之後又神秘消失,讓美國政府摸不著頭緒,不知道這批軍隊集結的目的為何。後來美國投入上百億的情報費用研究此現象,終於得出結論:大一新生的開學軍訓!
在中國大陸,大一新生入學沒有類似台灣的「新生訓練」活動,但不論男女,新生必須在開學15至30天前到學校報到,修習他們大學生涯的第一堂必修課:「軍事理論與技能訓練」,俗稱「軍訓課」。
這個課程由「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能訓練」兩部分組成,各1學分。即使個人因為身體障礙或其他不可回復的健康問題,無法參與軍事技能操作,也必須提交指定醫院的體檢報告,並在通過審核後歸建「傷兵連」,參與各學院安排的傷兵連活動,否則便無法取得畢業要求的那1學分「軍事技能訓練」成績。
一般而言,「軍事技能訓練」會由各校依各別情況,於開學前自主安排15天至1個月的訓練內容。有些學校為了省錢省事,會將學生交予附近的軍事基地代訓,例如北京大學2018年的軍訓,便是在北京市東北郊區、燕山南麓的懷柔學生軍訓基地舉行。
有些學校則由校內的國防人才培養辦公室、後備軍官培選辦公室、學生工作處,或其他類似功能的單位組成「軍訓師」領導班子,負責統籌規劃相關事宜,例如北京清華大學的近年的軍訓往往與人民解放軍陸軍防化學院及國防大學合作,在校內編營展開。
至於「軍事理論」課程,如若學校無法找到適合授課的師資,一般會以線上遠端課程進行,學生必須上指定網站註冊,並在規定時間內看完教學影片。最終考核成績則由線上觀看影片紀錄(佔總成績的40%)、線上完成章節作業或考試(佔總成績的30%),及線上期末考試(佔總成績的30%)組成。這部分課程只要在大一第一學期結束前修習完成即可。
「軍事技能訓練」期間,大一新生會依學院別分為不同營隊,每營由各學院的黨總支部書記擔任營長、學生輔導員擔任教導員,各營再依學院內的科系別或班級別分為不同連隊,由各班的班主任(類似台灣的「班導師」)擔任「連隊指導員」(類似台灣軍隊的「輔導長」,從事政戰或心理輔導工作),並由校內的大二國防生或合作軍校的軍校生,編組擔任各連的連長教官(如委外訓練,則由基地自行派任教官),帶領學生學習軍姿站立、隊列操練,軍歌/紅歌演唱、「軍體拳」、消防救護操演等軍事技能。
此部分的最終考核成績由出勤成績(佔總成績的30%)、內務衛生成績(佔總成績的30%),及軍事技能訓練成績(佔總成績的40%)組成。
此外,各學院及學校的學生會/學生工作處學生幹部會擔任後勤督導工作,管理學生/連指導員/連長的出缺勤情況,並檢查各學院每階段的練習成果及宿舍內務衛生情況,予以評分,作為各學院/連隊間相互競爭的依據。
而軍訓的最後一天,往往會安排「成果發表會」,由各連隊受訓的大一新生進行分列式檢閱,軍訓師政委或師長會在檢閱過後公開表揚得分最高的優秀連隊、優秀連長,及優秀連指導員。
除了分列式外,各校也會依情況安排其他匯演活動,例如今年北方某大學因為操場整修無法進行分列式檢閱,便改為軍歌比賽,而去年內蒙古大學因適逢60周年校慶,大一軍訓的匯演活動還加入了軍體拳表演,並由學生穿著迷彩服,以白手套排出1957、2017、內大、60,及「✮」的字樣,作為校慶表演的活動之一。相關新聞及影片在網路上迅速走紅,引起不少圍觀及討論。
當然這15至30天密集的類軍事訓練,往往會讓滿心期待大學生活的新生感到不適應。高中壓抑了三年,班主任整天告訴他們撐過這三年就解放了,可以自由自在過日子,結果在大學校門口迎接著他們的,卻是比高中更嚴格、更會罵人的軍訓教官。
白天受訓期間不能把手機帶在身邊,上、下午站軍姿一站就是各半個小時,稍微一動就會因為團隊被扣分而受罰,練正步的時候一抬腿就停格十幾分鐘,有時腳背還得放上空水壺練腿力。好不容易撐過一天回房間後,還得每天寫600字以上的心得體會(對,就是類似台灣軍隊裡的「莒光日記」),並打掃宿舍、整理內務,按規定方式及位置疊放被子與生活用品,否則隔天內務檢查又會因為被扣分而受罰。
表面上看來,積分競爭的制度可以團結各學院連隊的向心力,從而讓初相識、不甚熟稔的大學新生,迅速建立起對所屬學院的認同感及榮譽感,但實際上卻往往衍生出學院間的對立。
舉例來說,負責督導的學生幹部有時會為了增加自己學院的積分,刁難其他學院的內務衛生檢查。前幾年便有某大學的學生會幹部在軍訓期間以「天花板上的燈罩沒有擦乾淨」、「衣櫃後面角落有灰塵」等理由扣其他學院的內務分數,造成兩學院的學生會幹部互毆打架。結果,不但雙方都被學校記過處分,也讓兩個學院間的學生之後幾年都存著解不開的心結。
因此,當學生們因軍訓壓力而痛苦,或是學院間的競爭衍生為衝突時,便是扮白臉的「連隊指導員」出場的時刻了。利用上、下午整隊之前或休息時間和學生談心,抒發他們不滿的情緒,或適時掏腰包請喝飲料,往往便能化抱怨於無形。
軍訓結束之後,這些大學老師臨時兼任的指導員會繼續成為各班學生的班主任,也因此,軍訓往往被視為開學前觀察、認識學生的機會。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及抗壓能力,並依軍訓期間的表現選出班上的班長,不但會讓開學之後的班主任工作輕鬆許多,也能藉此凝聚班級學生對班主任的認同感。
此外,因連隊教官往往由校內的國防生或合作的軍校生來擔任,有時也會在軍訓期間傳出「教官學長追大一學妹」的情事,前幾年微博上就曾傳出山東某大學的軍訓教官,在軍訓期間和學生當眾接吻並單膝下跪求愛的故事。
一般而言,中國軍官的待遇並不差,雖然薪水不見得特別高,但吃穿、住房、醫療、子女上學均有相當保障,搭飛機、火車,或至景點旅遊,也都有優先待遇,退伍之後中國政府還會給予轉業安置,安排至國營企業或政府機構上班。再加上軍訓期間教官所表現出來的「完美身體動作」及挺拔威嚴的形象,往往讓許多大一女生仰慕不已,導致軍訓期間教官學生談戀愛的事情層出不窮。
也曾經有學校傳出軍訓期間「女學生設計教官」的情事。休息期間邀約教官到女生宿舍「聊天談心」,再藉此控告教官性騷擾,逼得教官投石忌器,不敢在軍訓期間過度要求學生,甚而在各項要求上放水,避免惹禍上身。
為了避免上面的情況發生,近幾年各大學都會在軍訓教官的紀律守則裡明確「不准與軍訓女生單獨合影、微信聊天、談戀愛等」、「不准在非內務整理時間進入女生宿舍」等規定。
而每年軍訓期間最令學生們期待的一件事就是「下雨」了。只要下雨,那一整天的行程就會改為在宿舍自習軍事理論(有些有室內練習場的軍訓基地或學校會改換科目繼續練,但一般來說會輕鬆許多),雖然在規定時間內還是得待在宿舍,以免因臨時點名缺席而被扣分,但不必到室外訓練,也不必擔心受罰,還能在宿舍裡用手機追電視劇,算是難得的「小確幸」。
只是這幸福可遇不可求,特別是在北方。去年北方某大學軍訓15天期間下了2天雨,該屆學生便被稱為「百年難遇的幸運一屆」,而該大學今年的軍訓反而是結束後才開始下雨,學生間便開始流傳著這一屆是「你若軍訓,它便晴天」的倒楣一屆。
再把時間拉遠一點來看,中國的大學生軍訓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的要求,結合各大學發布的「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雖然1981年中共中央便下發〈第11號文件〉,指示各高等院校必須要把軍訓課程納入教學計劃,但大規模且正規的大學軍訓是在1985年時,52所高等院校成立軍事訓練試點之後才開始的。
然而,即便到了1987年,實施軍訓課程的大專院校已經擴增到105所,但此時中國政府並未強制所有大學生參與,軍訓仍屬志願性質的課程。現如今,中國境內已經有近500所大學的新生都必須強制接受軍事訓練作為大學課程共同必修課的一部分。
軍訓課程由「選修」到「必修」的轉變始於1989年。當年發生的六四天安門學運,促發了中國政府對大學生軍訓課程強制改革的要求。
當年9月入學的大一新生,有的被迫延長軍訓時間,有的則在加大強度的訓練中吃足了苦頭。例如北京大學89級的新生軍訓,便從1989年10月12日一直持續到1990年7月15日,足足為期9個月(一般說法是一年),且所有學生都在當時有「中國西點軍校」之稱的石家莊陸軍學院,接受與軍校生同等強度的軍事訓練。
筆者唸博士班時,曾聽聞一名北大89級的學姐說起,當年因六四學運剛結束,那些教官彷彿是報復般地整人——一開始練隊列踢正步,一天可以連續練上十個小時,後來則拉著大隊到野外扛槍負重行軍,一天至少走上個30公里,
似乎是要重新規訓我們這群造反大學生的紀律性和服從性。
除了軍事技能及身體紀律的訓練外,政治課自然是理論課程的重中之重,軍訓的9個月期間,政治、軍事訓練、文化三類課程的比例是4:3:3,
不拉練的時候就是一直寫政治思想覺悟報告,寫到後來好像自己都真的有點相信了。
除了北京大學之外,上海復旦大學也自隔年的1990年起,強制大一新生入學前必須先在大連陸軍學校進行為期一年的高強度軍訓,直到1992年兩校均發現長時間、高強度的軍訓影響了考生填報的意願,才共同上書國家教育委員會,改回和其他大學相類似的軍訓。
1989到1992這四年間,北大和復旦一共有大約1萬5,000名學生分別在河北石家莊、河南信陽、遼寧大連,及江西南昌的軍校裡度過了沒見過大學老師的「大一生活」,他們也比其他大學生多花了一年才取得大學畢業證書。因此,1989年常常被中國70後(1970—1979年出生的世代)的網友稱之為「軍訓元年」。
從「軍訓元年」至今,中國大學生的軍訓必修教育也執行將近30年了。如今大學軍訓的強度雖然遠遠不及1989年,但也讓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吃足了苦頭,導致「大學該不該廢軍訓課」成為中國各大網路論壇日久不衰的討論話題。此外,拜手機及網路科技進步所賜,每年大學軍訓期間,總會有各大學「軍訓女神」的照片在網路上流傳,成為網友們茶餘飯後評比、討論的話題,讓「軍訓」似乎顯得不那麼痛苦。
然而,不論內容強度或其表相如何轉變,軍訓作為一種對身體的規訓手段,此核心精神仍然存在:強迫學生通過身體上的痛苦,接受權力製造出來的規矩,從而將自我改造為對權力者來說有用的、順從的樣態,以成就那無以名狀的「榮譽感」——就這一點而言,中國政府恐怕是成功的。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