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馬克宏解散國會,然後呢?解讀極右派對法國人的意義

2024/06/13 曹寶文

這是法國極右派在歐洲議會選舉取得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且遙遙領先其他政黨,令各界譁...
這是法國極右派在歐洲議會選舉取得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且遙遙領先其他政黨,令各界譁然。圖為極右派政黨「國民聯盟」支持者在投票結束後揮舞法國國旗。 圖/路透社 

上週日(6月9日),歐盟舉行歐洲議會選舉,聲望不斷攀升的極右派一如預期獲得最大進展。其中法國國民聯盟(RN)更在法國國內獲得了31.37%的選票,遠遠勝過名列第二的法國執政黨復興黨(RE,得票14.60%)。

歐洲議會由各成員國所推派的議員所組成。每個成員國所分配的席次不同,由各國透過直接選舉的方式決定由誰出任。各政黨團體提出他們的人選清單,選民則一人一票投給屬意的政黨,最後根據得票率來決定各政黨清單當選人數 。

換言之,歐洲議會選舉與其他國內選舉一樣,都是民意的直接展現。而6月9日那一天,有投票權的法國人當中有約五成履行了公民義務,其中又有將近四成把票投給了極右派政黨的清單(包含國民聯盟與「再征服黨」REC),也就是說有20%的選民政治立場已偏向極右。

這是法國極右派有史以來最好的選舉成績,且遙遙領先其他政黨,令各界譁然。按照這樣的支持度,多數法國人一直以來的恐懼將會在幾年內輕鬆實現:極右派將會掌握國會,法國將會迎來第一位來自勒龐(Le Pen)家族的總統,種族主義的陰影將籠罩共和國的招牌。

然而選舉結果並非當天最令人震撼的消息,更驚人的是投票結果出爐1小時後,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昭告國民,面臨非常的局面必須採取非常的措施,於是下令即刻解散國民議會。

▌延伸閱讀:〈2024歐洲議會大選:極右派勢力擴張,法國馬克宏敗選「解散國會」的政治豪賭〉

要了解馬克宏昭告解散國民議會的嚴重性,必須先了解極右派對於法國人的意義。 圖/路...
要了解馬克宏昭告解散國民議會的嚴重性,必須先了解極右派對於法國人的意義。 圖/路透社 

圖為法屬新喀里多尼亞一處投票站內的歐洲議會選舉票箱。 圖/法新社 
圖為法屬新喀里多尼亞一處投票站內的歐洲議會選舉票箱。 圖/法新社 

▌極右派是什麼?

要了解馬克宏此一決定的嚴重性,必須先了解極右派對於法國人的意義,以及當前的整體政治環境。

首先要澄清的是:極右派與其說是左右光譜中最右邊的那個端點,不如說是與整個光譜格格不入、必須分開看待的政治立場。

假設我們先以這樣的方式簡化左右光譜:在人生而平等的前提下,關於財富如何公平分配的問題,每個人有不同的看法,而差異主要來自於如何看待個體與社會之間的關係;越是強調個人自由的就越偏右,越是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連帶與共存則越偏左。

就這個問題而言,極右派的立場基本上與傳統右派無異,但是它的特殊性並不在於經濟問題的左右,而是它根本性地否認了平等的前提:極右派主張,有些人在本質上就是比較劣等,因此不宜與其他人放在同一個基礎上討論;或者比較溫和一點來說,有些人就是「跟我們不一樣」,因此不應該以同樣的權利義務框架套用在這些人身上。

也就是說,極右派並不是比較極端的右派,嚴格來說它與右派無關,因為它的核心是種族主義。不過極右派人士多半拒絕這樣的標籤,他們會說他們不是種族主義,而是單純地主張在國家體制層次保障他們所認同的民族文化。無論如何,也無論何種派別的極右派,核心問題都是在種族或文化面向上區分自我與他者。

在法國的政治脈絡中,極右派的崛起創造了許多新的議題,而其壯大也意味著過往「左右光譜」的討論框架逐漸被民族論述所取代。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了許多新的概念,例如「源法國人」(Français de souche),指的是具有「真正」法國或歐洲血統的法國籍人士,用以區別外國裔、移民及其後代——那些膚色或骨架「看起來不像法國人」的法國公民,充其量只是「領有法國護照的人」(Français de papier)。

另一個具代表性的新興概念是「大取代」理論(le grand remplacement),這個理論假想有一天伊斯蘭族群會成為歐洲人口結構的主幹,而傳統的歐洲白人文化將會被削弱、甚至被取代。為了預防這一天的到來,法國必須重新規劃移民相關法規,甚至導入撤銷公民權的制度,驅逐那些原本不屬於法國、且破壞共和國價值的人。

這些新的概念都有一個共通點:它們都直接架空了「公民」概念背後所預設的平等原則,試圖在理應享有同等權利義務的人民之中進行分別。

多數法國人一直以來的恐懼可能會在幾年內輕鬆實現:極右派將會掌握國會,法國將會迎來...
多數法國人一直以來的恐懼可能會在幾年內輕鬆實現:極右派將會掌握國會,法國將會迎來第一位來自勒龐(Le Pen)家族的總統,種族主義的陰影將籠罩共和國的招牌。圖為國民聯盟議會主席瑪琳.勒龐投下歐洲議會選舉選票後,走出票站。 圖/法新社 

歐洲議會選舉結果揭曉後,抗議者聚集在巴黎共和廣場舉行示威,反對極右翼,他們舉著寫...
歐洲議會選舉結果揭曉後,抗議者聚集在巴黎共和廣場舉行示威,反對極右翼,他們舉著寫有「喬丹(國民聯盟主席喬丹.巴德拉Jordan Bardella),你死定了」的橫幅,點燃照明彈。 圖/法新社 

▌拒絕極右派

長期以來,法國人普遍對於極右派抱持巨大的戒心,主要原因還是出於二戰的經驗。極右思想的源頭常被認為是兩次大戰之間興起的法西斯主義納粹主義極權主義。這些政權雖然已被戰爭終結,然而其仰慕者仍然以非常小眾的規模持續存在到今天。

當歐洲各國紛紛建立起普世人權價值的體制後,這些極端政治團體僅能以無政府主義的姿態繼續活動——因為他們所信仰的並非國家的價值,而是種族的價值,然而此價值已無法在現存的體制中找到存在的空間。

新納粹的次文化、光頭黨(skinhead)或者足球流氓(hooligan)次文化,大概就是這種傳統極右派的典型。僅有少數例外能形成政黨,在體制的縫隙中找到空間,例如「義大利社會運動」(MSI,已不存在,然而現任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曾加入MSI,且其創立的義大利兄弟黨FdI承襲MSI的標誌與部分理念)、英國的「國民陣線」(National Front)與德國的「祖國」(Die Heimat)。

相較於上述的傳統極右派,當前真正具有政治實力的極右派其實是新型的極右派。他們不再承繼過去的法西斯傳統(或至少表面上如此主張),而是承認戰後的主流政治格局,接受民主的遊戲規則,試圖從體制中逐漸累積實力。為了與傳統極右派作區分,學界給予的名稱為「基進右派」(droite radicale ; radical right);然而在一般語境中最為廣泛使用的仍然是「極右」(extrême droite)一詞。

歐洲議會選舉後,反對極右派的抗議者聚集在巴黎共和廣場示威。 圖/法新社 
歐洲議會選舉後,反對極右派的抗議者聚集在巴黎共和廣場示威。 圖/法新社 

在法國,第一代新型極右派的團體於1950年代解殖運動的背景下浮現。然而一直要到1980年代,國民陣線(FN,國民聯盟前身)首度獲得國會席次,極右派才真正於法國政治版圖中具有一席之地。

不過,雖然極右派已經以政黨的形式在合法的框架下活動,多數法國人仍然基於其種族主義的思想源頭,不認為它可以被視為一個單純的政治選擇,就好像有人贊成自由市場、有人主張社福國家、或者有人認為環境才是真正重要的議題,同樣地我們也可以選擇極右派,純粹是每個人的立場不同罷了。許多人認為極右派不是一個政治選項,而是一種惡,不應該存在於民主制度當中。

反對極右派者認為,極右派雖然表面上只是比較偏激的國族主義者,但它的真實面貌比它的公開言論還更邪惡,甚至其有意地掩蓋自己邪惡的一面來吸收支持者,實際上極右派若一旦掌握權力,就會將國家帶往威權與人權迫害的道路。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長期以來直到上個世紀結束,極右派在法國都無法發展成真正的威脅。然而也是基於同樣的背景,當2002年國民陣線的創黨者尚馬利.勒龐(Jean-Marie Le Pen)竟然進入總統選舉第二輪對戰席哈克(Jacques Chirac)時,法國民眾突然感到非常害怕,因為一直以來他們認為不可以任其發生的事情,居然出現了具體的眉目。防堵極右派的呼聲頓時高亢了起來,而國民陣線的勢力也似乎有所消退。

然而當時的人們無法想像,這顆民主體制內部的惡瘤將會復發,而且將惡化地又急又快。

▌下篇接續:〈與民眾脫節的菁英政府:法國極右派壯大,多虧馬克宏?〉

極右派國民聯盟的造勢場合上,支持者揚起法國國旗旗海。 圖/法新社 
極右派國民聯盟的造勢場合上,支持者揚起法國國旗旗海。 圖/法新社 

責任編輯/賴昀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與民眾脫節的菁英政府:法國極右派壯大,多虧馬克宏?

2024歐洲議會大選:極右派勢力擴張,法國馬克宏敗選「解散國會」的政治豪賭

法國選後難題:「失敗的馬克宏」能救通膨危機嗎?

曹寶文

巴黎第二大學法律系博士生,主修法思想史及法哲學。

作者文章

這是法國極右派在歐洲議會選舉取得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且遙遙領先其他政黨,令各界譁...

馬克宏解散國會,然後呢?解讀極右派對法國人的意義

2024/06/13
極右派的崛起並沒有單一的決定性因素,然而馬克宏政權卻更大力地助長了極右派的發展。...

與民眾脫節的菁英政府:法國極右派壯大,多虧馬克宏?

2024/06/13
法國五大官員共同見證憲法的國印用印儀式,站立者由左至右為法國參議院主席、國民議會...

終止妊娠是自由還是權利?法國墮胎修憲案:辯論與妥協的民主藝術

2024/03/09
一名南非男子在開普敦的清真寺內,聆聽南非於國際法院控告以色列犯下種族滅絕罪的演說...

同病相憐之國?南非為什麼幫巴勒斯坦「控告以色列」

2024/02/22
2024年1月12日,一名支持巴勒斯坦的民眾在經過海牙國際法院外的聲援以色列活動...

國際法院的種族滅絕之訴:南非與以色列的「加薩敘事」攻防戰

2024/02/22
2023年11月12日,法國巴黎一名婦女在抵制反猶主義的遊行中揮舞著以色列國旗。...

到底誰反猶?以巴衝突下,法國的政治光譜與猶太論述

2023/11/21

最新文章

示意圖,非泰國預購之潛艦。圖為中國2018年南海軍演,人民解放軍海軍的09-IV...

一波三折的泰國購艦案:買下中製潛艦背後,泰美關係漸行漸遠?

2024/06/20
英國保守黨執政14年,兩大錯誤方向令滿意度跌至創黨史上最低。 圖/法新社

英國保守黨的激情苦果:失控的好鬥派與撙節政策,大選未選先輸?

2024/06/18
美軍驅逐艦威廉·P·羅倫斯號(DDG-110)穿越太平洋。 圖/路透社 

美軍會否協防台灣?(上):解讀美國對台戰略的重新定位

2024/06/18
美國總統拜登20224年5月下旬在美國《時代》雜誌的訪問中,第5次發表他對台灣議...

美軍會否協防台灣?(下):台媒對拜登談話的誤讀與「疑美論」

2024/06/18
德國一名男子在另類選擇黨宣傳車前面拍影片,標語寫著「和平的政黨」。 圖/法新社

德國歐洲議會選舉觀察:極右派選舉三寶——脫歐、移民與TikTok

2024/06/14
被外界稱為「七夕決戰」的東京都知事選舉,將在6月20日公告起跑,7月7日進行投票...

2024東京都知事選:小池百合子 vs 蓮舫的「七夕決戰」

2024/06/1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