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2024歐洲議會大選:極右派勢力擴張,法國馬克宏敗選「解散國會」的政治豪賭

2024/06/11 轉角24小時

歐洲議會席次分布。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底定,基本上維持住原本中間偏右、親歐盟的主流格...
歐洲議會席次分布。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底定,基本上維持住原本中間偏右、親歐盟的主流格局,但是極右派勢力相較上一屆2019年的選舉又更為增加,被認為是本次選舉的贏家,而引發各界對於歐洲議會「更右傾」的動向疑慮。 圖/歐新社

【2024. 6.11 歐洲

2024歐洲議會大選:極右派勢力擴張,法國馬克宏敗選「解散國會」的政治豪賭

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底定,基本上維持住原本中間偏右、親歐盟的主流格局,但是極右派勢力相較上一屆2019年的選舉又更為增加,被認為是本次選舉的贏家,而引發各界對於歐洲議會「更右傾」的動向疑慮。與此同時,法國在本次選舉中也成為向歐盟送進最多極右派、疑歐議員的國家,總統馬克宏隨即拋出震撼彈:宣告解散國會,6月30日重新選舉。馬克宏的突襲引發各黨混亂,也是在歐洲議會選舉後唯一採取政治大動作的國家——然而此舉是否反而會讓勢頭正好的極右派選情加溫?選在鄰近巴黎奧運7月底開幕之前重新選舉,又會否衝擊民意和各黨佈局?

▌什麼是歐洲議會選舉?

歐洲議會選舉是每5年一次,今年2024年第10屆的選舉在6月6日至9日投票,分別於歐盟各成員國內舉行。本屆選舉席次共720席,席次數量是依照歐盟成員國的人口比例分配,例如最多的是德國96席、其次為法國81、義大利76席。上一屆2019年時的總席次為751席,後因英國脫歐而席次減少。

歐盟為兩院制,上議院是個成員國政府部長組成的「歐盟理事會」,下議院就是歐洲議會;兩院合作制訂歐盟相關法規、推動法案、議題倡議和政策檢討等等。

歐洲議會的議員由各成員國人民直選產生,雖然各國席次依照比例分配,不過實際上進入到歐洲議會後,政治光譜的分界並非以國家為分野,而是依照政治傾向加入不同的跨國政黨團體,也有若干議員選擇不加入任何黨團,成為議會中的「無黨籍」議員。目前在歐洲議會中共有7個跨國黨團,立場涵蓋左翼到右翼,目前席次最多的仍是中間偏右政黨——歐洲人民黨(EPP),代表候選人即為現在的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Gertrud von der Leyen)。

目前席次最多的仍是中間偏右政黨——歐洲人民黨(EPP),代表候選人即為現在的歐盟...
目前席次最多的仍是中間偏右政黨——歐洲人民黨(EPP),代表候選人即為現在的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Gertrud von der Leyen) 圖/法新社

賽普勒斯的YouTuber——現年24歲的Fidias,以無黨籍身分參選歐洲議會...
賽普勒斯的YouTuber——現年24歲的Fidias,以無黨籍身分參選歐洲議會議員,結果以19.4%的得票率拿下賽普勒斯的第3高票,當選為歐洲議員。Fidias過去完全沒有政治工作經驗,其YT頻道內容多以惡搞為主,甚至因此發生觸法爭議(例如曾在日本新幹線逃票搭霸王車,將過程拍下後成為自己的YT節目)。Fidias對於參選動機曾公開表示,自己對政治毫無所悉、也不曾投過票,但要透過這次參選來吸引更多人對政治的關心。不過Fidias並沒有提出具體的政見,也對於歐洲議會的運作,沒有提出構想。 圖/路透社

▌2024歐洲議會選舉:仍維持主流的中間派架構,但右傾政黨增加

在本屆2024年的選舉結果,原本主流的中間偏右、親歐盟立場的政黨仍佔多數,維持原本歐洲議會的主流架構。不過這次選舉極右翼、保守派政黨大有斬獲,席次比上一屆2019年的選舉更多,包括德國的另類選擇黨AfD、法國勒龐(Marine Le Pen)的右翼勢力、義大利梅洛尼(Giorgia Meloni)的極右政黨,都有顯著的席次上升;因此儘管歐洲議會仍維持原本中間偏右的格局,但此消彼長的選舉結果,讓本屆歐洲議會呈現出「向右傾」的動態。

歐洲人民黨EEP這一次仍以186席穩住最大政黨的地位(比上一屆少1席),但法國總統馬克宏領軍的「復興歐洲」(Renew Europe,承襲自原本的歐洲自由民主聯盟黨團ALDE)席次為79席,比上一屆減少18席;綠黨的戰況也相當慘烈,退到53席,被認為是本屆選舉式微最明顯的政黨。

本屆歐洲議會選舉的投票率約51%,是近20年來最高的一次。不過就歐洲議會選舉的性質而言。通常是依附於國家大選的「次級選舉」——直接影響選民投票意向的,會是各國國內的政治經濟狀況,換句話說,歐洲議會選舉會被看作是各國選民對其執政黨或當前政經局勢的期中檢討,並反映各國政治的風向(延伸閱讀:〈移民問題、歐洲極右主義與改革契機〉)。

歐洲議會右傾的現象,在上一屆2019年時就有跡可循。當時新興的民粹極右翼、德國綠黨崛起,衝極了原本傳統的中間派勢力;夾雜著英國脫歐亂局、以及歐洲難民危機以來的保守勢力與民粹政黨興起,對於歐洲政局右傾的動態,成為當年各界議論的話題。時隔5年後,時局又歷經了全球疫情爆發、烏俄戰爭的威脅,極右翼的勢力沒有消退,而是在分裂分眾的環境下,持續擴張政治支持。

極右翼的勒龐(圖左)與其政黨國民聯盟(RN),在2014年、2019年歐洲議會的...
極右翼的勒龐(圖左)與其政黨國民聯盟(RN),在2014年、2019年歐洲議會的選舉,其實均有不錯表現,而這一次更拿下了31.5%選票,超過馬克宏創立的復興黨(RE)票數兩倍有餘。圖右為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其領導的極右派義大利兄弟黨也獲得28.82%得票率佳績,未來的動向也可能牽動歐洲議會。 圖/法新社

德國極右派的另類選擇黨(AfD)成員克拉(Maximilian Krah),本身...
德國極右派的另類選擇黨(AfD)成員克拉(Maximilian Krah),本身是AfD於歐洲議會的候選人,但近期也因為涉入替中國從事間諜活動的醜聞,克拉的助理洩露歐洲議會的相關情資給中國、又涉嫌監視在德國的中國異議人士。在本次歐洲議會大選中,AfD的席次增加,但也隨即在6月10日宣告,將克拉從AfD的歐洲議會代表團中剔除——但是其席次資格依然保留。 圖/法新社

▌極右派的衝擊?法國馬克宏宣告解散國會

歐洲議會選舉之後,法國成為向歐盟送進最多極右派、疑歐議員的國家,這對馬克宏來說無疑極為難堪——主張歐洲團結的馬克宏,2017年上台時疾呼讓法國選民「不再有理由投給極端政黨」的承諾言猶在耳,近期他也在6月6日的諾曼地登陸80週年活動上,指出極右翼復興對歐洲大陸的威脅;甫在2024年1月任上的法國總理阿塔爾(Gabriel Attal)同樣遭受打擊,他在歐洲大選前,才向選民呼籲:「不要像英國人那樣,在脫歐後哭泣。」

不過極右翼的勒龐,與其政黨國民聯盟(RN)早已放棄曾有過的「法國脫歐」呼聲,且根據益普索(Ipsos)民調在6月9日的調查,國民聯盟所主打的移民和生活成本問題,正是如今的法國選民眼中,最急切解決的問題;此外同一份民調還顯示,全法國有39%選民表示,其投票是為了表達反對馬克宏政府。

國民聯盟在2014年、2019年歐洲議會的選舉,其實均有不錯表現,而這一次更拿下了31.5%選票,超過馬克宏創立的復興黨(RE)票數兩倍有餘,法國的極右翼陣營加總起來囊括近40%支持,這使馬克宏在選舉結果公布後,向全法國宣告將解散國會。馬克宏在演說中,對極右翼的勝利表達深深擔憂,他說:

「我已經聽到了你們(選民)的訊息、你們的擔憂,我不會置之不理……法國需要絕對多數才能以平靜與和諧的方式行事。」

解散國會之後,國民議會的重新選舉將於6月30日舉行,第二輪投票將於7月7日進行。

馬克宏在演說中,對極右翼的勝利表達深深擔憂:「我已經聽到了你們(選民)的訊息、你...
馬克宏在演說中,對極右翼的勝利表達深深擔憂:「我已經聽到了你們(選民)的訊息、你們的擔憂,我不會置之不理……法國需要絕對多數才能以平靜與和諧的方式行事。」 圖/歐新社

馬克宏的決定可謂跌破眾人眼鏡,事實上歐洲議會議員的實權並不大,更多的是象徵意義,而法國國民議會對國內事務發揮的影響力巨大,在極右翼聲勢因勝選而高漲的此時,馬克宏卻做出這番決定,著實令人意外。勒龐旋即對解散國會、重新選舉的發展表達歡迎,她表示:

「如果法國人民在即將舉行的立法選舉中對我們有信心,我們就準備好掌權。我們已經準備好讓國家重新站起來。」

如果國民聯盟和其他極右翼政黨在重新選舉中,贏下國民議會多數席次,則法國總理之位可能就會由國民聯盟主席、勒龐的28歲子弟兵巴德拉(Jordan Bardella)接任,勒龐邁向2027年總統大選之路的勢頭也將更勁。而在這種情況下,馬克宏雖然仍能對國防和外交政策保持一定控制權,但將失去對國內事務議程的制定權力,也將成為世人眼中「將國會交給極右翼的總統」。

 圖/法新社
圖/法新社

▌馬克宏的政治賭博?巴黎奧運前重新選舉,法國各黨陷入混亂

現今馬克宏的復興黨,在國會中本就沒有絕對多數席位,仰賴與盟友協調合作來推動立法,此時重新選舉,對他來說將是風險極高的一步,尤其巴黎奧運將在7月底到來,正是法國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之時;而在馬克宏宣告解散國會之後,大部分法國政黨也都陷入混亂。法媒《世界報》便在社論中直言:

「國家元首在玩火,最終可能灼傷自己,並將整個國家拖入烈焰。」

即使是馬克宏的同黨同志,也對他這場豪賭表示了疑慮——法國財政部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就警告,重新選舉可能導向「法國近代史上最嚴重的後果」;在德國,社會民主黨籍的總理蕭茲(Olaf Scholz)同樣遭遇保守派崛起的挫敗,但他對提前選舉就不予考慮。

社會黨籍的巴黎市長伊達爾戈(Anne Hidalgo)對於提前選舉,所承受的壓力就更加巨大——選後3週,巴黎就要主辦2024夏季奧運。

除了行政方面的緊迫壓力外,對於要參選的政黨和候選人來說,場面更是火燒眉毛——法國國會的重新選舉,從現在起只剩下3週的時間(考量到候選人必須在6月12日至16日期間登記,時間幾乎所剩無幾),法國左翼領袖們已經開始呼籲團結,但在巨大的時間壓力下,挑戰極高。6月9日,法國社會黨、綠黨、共產黨魁都呼籲成立聯盟,同時向極左的法蘭西不屈(LFI)主席梅蘭雄(Jean-Luc Mélenchon)發出團結呼聲,但梅蘭雄乃至LFI是否加入仍是未知。

此次是法蘭西第五共和的第6度解散國會,而最近一次的先例是1997年的席哈克總統(Jacques Chirac),席哈克屬保守派陣營,他解散國會之舉更加激怒本就對政府不滿的選民,最終迎來與左翼總理喬斯班(Lionel Jospin)「左右共治」的局面。

《France 24》指出,以馬克宏面對的現況而論,雖然他兩度在大選擊敗勒龐、阻止極右勢力拿到國家最高權力,但這不代表選民支持馬克宏,而只是害怕勒龐掌權,如今選民越來越厭倦以「反勒龐」做為號召大旗,這使得即將到來的選舉更加詭譎、不可預測。

巴黎共和廣場,在歐洲議會選舉結束、馬克宏宣告解散國會後,有大批民眾在共和廣場抗議...
巴黎共和廣場,在歐洲議會選舉結束、馬克宏宣告解散國會後,有大批民眾在共和廣場抗議極右派政黨。 圖/路透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法國選後難題:「失敗的馬克宏」能救通膨危機嗎?

梅洛尼不是墨索里尼:義大利將成歐盟異端...或是右派典範?

European elections: Paris and Berlin - not Brussels – will feel heat of far right’s gains

Far right makes significant gains in European parliament elections

作者文章

現年36歲的黃雪琴是一名獨立記者,曾任職於中國官媒《中新社》,後續又到《新快報》...

身為記者,不是犯罪:中國#MeToo推手、獨立記者黃雪琴被判刑5年

2024/06/17
白線斑蚊(又名亞洲虎蚊)已在歐洲北部落腳,氣候變遷造成的均溫升高可能是病媒蚊肆虐...

歐洲的登革熱危機:氣候暖化造成疫情升溫,法國面臨奧運防蚊難關

2024/06/12
巴黎共和廣場,在歐洲議會選舉結束、馬克宏宣告解散國會後,有大批民眾在共和廣場抗議...

2024歐洲議會大選:極右派勢力擴張,法國馬克宏敗選「解散國會」的政治豪賭

2024/06/11
輝達公司市值5日突破3兆美元大關。圖為執行長黃仁勳6月2日於台北展示NVIDIA...

AI前景無可限量?輝達市值突破3兆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公司

2024/06/06
巴拉圭納納瓦,2名男子穿過連接阿根廷和巴拉圭兩國的橋樑,將商品從阿根廷運往巴拉圭...

「邊境鬼城」納納瓦:被阿根廷289%通膨率壓死的蕭條角落

2024/06/05
印度總理莫迪抵達新德里印度人民黨總部。 圖/法新社

印度選後觀察:莫迪勝選但號召力衰退?政治神話面臨國會挑戰

2024/06/05

最新文章

北約(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接受《BBC》專訪,指出中國想要左右逢源,一方面...

【Daily Podcast】北約警告中國的對俄立場、解讀習近平「美國要刺激中國攻打台灣」說/泰國可望成為亞洲第三個同婚合法國家

2024/06/18
現年36歲的黃雪琴是一名獨立記者,曾任職於中國官媒《中新社》,後續又到《新快報》...

身為記者,不是犯罪:中國#MeToo推手、獨立記者黃雪琴被判刑5年

2024/06/17
研究調查初步認為,閱聽眾多半認為是受到新聞帶來的負面情緒影響,諸如疫情、烏俄戰爭...

【Daily Podcast】全球閱聽眾對新聞感到疲乏、信任度下降/中國#MeToo推手黃雪琴、勞權運動者王建兵被判刑

2024/06/17
G7領袖正齊聚義大利普利亞出席G7峰會,此次峰會時機點正逢俄烏及以哈衝突持續之際...

【Daily Podcast】G7峰會聚焦增援烏克蘭/港府對6名反送中流亡運動者下拘捕令、援助行為也將觸法

2024/06/14
歐盟執委會宣布自7月4日將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關稅,比亞迪(BYD)汽車將被徵收...

【Daily Podcast】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車進口加徵最高38%關稅,反制「國家不公平國家補貼」

2024/06/13
美國總統拜登兒子杭特.拜登(Hunter Biden)遭控於2018年購買槍枝時...

【Daily Podcast】杭特拜登非法持槍三項罪名被判成立/歐洲登革熱危機,法國面臨奧運防蚊難關

2024/06/1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