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躲去哪?都市發展與全球暖化熬成的「滾燙美國」
2023年7月 熱浪來襲,位於美國西南沙漠地區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破紀錄連續 29 天最高溫達到攝氏 43 度以上。雖然沒打破 1990 年單次最高紀錄 50 度,但隨著聯合國理事長古特瑞斯(António Guterres)警告全球暖化已經進入滾燙期(global boiling),鳳凰城長達一個月的致命高溫也是史上第一,而且未來可能只會更常見。
台灣的讀者最近對於鳳凰城的印象,可能多半與台積電設廠有關,而台積電會選擇在鳳凰城設廠,也是因為近三十年來鳳凰城、以及美國南方「陽光帶」(Sun Belt)的急速發展。
陽光帶大體上指的是從南加州,經鳳凰城位在的亞利桑那州,一路到東南岸的喬治亞洲以及佛州的帶狀區域。此區域近年來成為美國人趨之若鶩的落腳處,不僅有許多美國人喜愛的「四季如夏」的氣候(橫跨西南乾燥的地中海型氣候與沙漠區,以及東南的副熱帶及熱帶濕熱氣候區),更有許多以共和黨主政的「低稅州」,以低稅率吸引居民以及企業進駐,以致近幾十年來許多陽光帶都會區急速發展。台積電會選擇鳳凰城設廠,主因也是該區域已然成為了低稅的科技業重鎮。又例如也位在陽光帶的德州的達拉斯-沃思堡都會區,也預計可能在未來十年內取代芝加哥,成為美國第三大都會區。
鳳凰城正是這樣急速都會擴張的典型案例。從 1990 年最高溫紀錄以來,鳳凰城本身人口成長至一百六十萬,而都會區人口也從兩百萬膨脹至五百萬。今年夏天的持續性高溫,不僅僅是全球暖化造成的,也與其本身都會擴張的方式息息相關。
鳳凰城的都會擴張方式就是美國(尤其陽光帶)典型的「郊區蔓延」(suburban sprawl)。這種低密度的開發方式意味著都會的發展不是向內集中,而是向外輻散,具有以下典型特色:以汽車通勤為本位、郊區與郊區或與內城之間以高速公路連通、缺少大眾交通運輸、多線道馬路、低密度住商分離的單一家庭房屋區劃、路面停車場面積比實體建物大的商場、可能還配有高爾夫球場(即便是位在沙漠裡)等等。
這樣的開發方式在都市研究裡早已飽受批評,被指責的點包括極度不具空間以及資源分配效率、掏空內城稅收財政等等,而對於氣候來說更是火上加油:
雖然學界、運動團體、以及自媒體人早已敲響警鐘多年,但在美國急速發展的郊區化都會區幾乎都是採取這樣的模式。
雪上加霜的是,包括亞利桑那州在內的美國西南部在過去二十三年來,已經經歷了一千兩百年以來最嚴重的乾旱。西部七州(亞利桑那、加州、內華達、克羅拉多、新墨西哥、及懷俄明)內共四千萬人口共用的克羅拉多河以及由胡佛大壩形成的水庫米德湖,已經面臨史上最低的水位,即便經過了去年冬天難得的降雨與降雪,也僅有暫時稍微解渴的效果。
專家指出美國西部已不單純是鬧「乾旱」,而是可能已經進入半永久性的「乾燥化」狀態。面臨嚴重水荒,西部七州多年來仍然談不攏如何重新分配水源,直到今年 5 月在聯邦政府的協調下,終於達成新的協議:亞利桑那、加州、內華達三大州必須在 2026 年之前減少 13% 的用量。雖然許多州已經在努力回收用水,但在沒有「開源」(降雨)的情況下,再怎麼「截流」,把儲蓄用水花光也是遲早的事,更不用提河流乾枯後對於環境生態的浩劫。
在河流與水庫面臨枯竭的情況下,許多都市與新開發區域天真地以為可以依賴地下水,如鳳凰城附近急速發展的郊區城鎮皇后溪。原先假設地下儲水還至少夠用一個世紀,但這樣天真的假設在今年 6 月戛然而止:一向信奉無止盡經濟成長的亞利桑那州政府,破天荒下令停止所有皇后溪以及鳳凰城近郊的房地產開發,就是因為地下儲水已經不敷使用了。此舉預計會暫時延緩鳳凰城都會區的人口成長。
即便有這樣單獨的案例,陽光帶中大部分的都會區依然在不顧永續性的狀態下快速發展。這樣形成了一種矛盾:
陽光帶的西半部不但有乾旱與高溫,加州還有燒不完的野火;東半部不但要面臨越來越劇烈的超級颶風,海岸低窪地區(包括休士頓、紐奧良、邁阿密等都會區)要面臨海平面上升的危險,而更加濕熱的氣候容易造成「濕球效應」,導致人體無法排汗降溫,從而中暑。獨立調查新聞組織 ProPublica 於 2020 年調查指出,在疊合所有氣候風險(高溫、濕度、野火、海平面上升、農產影響)後,在 2040 至 2060 年間,美國的東南沿海區域將會面臨最嚴重的經濟損失,平均的 GDP 損失將會達到約 8% 左右,其次則為亞利桑那州。
那為什麼美國人會選擇不斷移往已經被認定是無法永續居住的區域?
當然,要責怪人們短視近利很容易,但其中還有更複雜的原因。在陽光帶,多半長期由共和黨掌政的各州往往信奉經濟發展至上,以低稅率以及放鬆經濟管制等措施,吸引全國其他地區的企業及居民進駐。而因為低稅率以及源源不斷的郊區蔓延式房地產開發,陽光帶的房屋供給相對充足,導致物價與房價比東、西岸大都會區便宜。
根據房地產網站 Redfin 統計,全國購屋者移出最多的都會區,前五名分別是舊金山、洛杉磯、紐約、華府,以及波士頓,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卻也價格攀天的東、西岸大城。許多人在近年來出走到陽光帶尋求價格更合宜的生活,有時未必是出於不了解氣候風險,而是在昂貴的傳統大都會區真的住不下去。
另一種出走移入陽光帶的人口則是來自中西部大湖區。除了像芝加哥等等的少數例外,中西部前工業帶的許多城市,長年來因為產業外移導致經濟蕭條,而有「鐵鏽帶」(Rust Belt)之稱。近幾十年來,許多人就為了尋找就業機會而南遷到經濟發展迅速的陽光帶,導致人口外移嚴重。
然而,陽光帶的房屋市場也已經出現了裂縫,除了前述亞利桑那州限制房產開發之外,還有保險業出走的問題。陽光帶雖然時常有政府介入,人工性地以稅率等優惠利誘人口移入,但還是開始出現了市場機制調節。在衡量氣候風險後,保險業開始在一些州逐步出走,這漸漸開始迫使人三思移居陽光帶買房是否合理。
截至今年 7 月,佛州大部分的保險公司不是因為風災理賠或告訴而破產,就是直接出走,而剩下還能取得保險的屋主的保費則被哄抬至全國平均的四倍,許多人只能被迫使用州政府提供的極不完善的補丁式保險,或是直接考慮搬離。加州的三大房屋保險公司也因為野火風險,在今年開始嚴格限制新投保的數量,導致接下來在加州購屋會越加困難。
其實,以氣候變遷的角度來說,長期人口出走的中西部大湖區鐵鏽帶,是全球最具氣候韌性的區域之一。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的研究,依照氣溫與降雨數據,北美洲在過去六千年間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氣候利基區域」(climate niche)是:從大西洋海岸中段通過陽光帶北部到美國中心的區域,以及西岸加州沿海。然而,假設氣候變遷持續,在未來幾十年內,氣候利基區域將迅速往北移動到美國中西部、五大湖區(包括加拿大)、以及東北部。這些區域出了名在寒冬會變得相對溫暖,也較不會遭受其他區域會出現的天然災害,更重要的是,五大湖擁有全世界十分之一的淡水儲備,不會有缺水之虞。
也因此,許多機構現在開始研究美國究竟有哪些「氣候避風港城市」(climate haven cities),許多名單裡清一色幾乎都是中西部大湖區以及東北部的城市,包括水牛城、匹茲堡、辛辛那提、底特律、密爾瓦基、明尼蘇達州的杜魯斯等等。估計在接下來幾十年間,如果氣候變遷加劇,可能人口就會回流到這些城市來。
近幾年來已經稍微有這樣人口回流的跡象,例如明尼蘇達州靠蘇必略湖岸的小城杜魯斯被標榜為氣候避風港後,已經有少數例如逃離加州野火肆虐的氣候移民遷入。
但不是單單位在「氣候利基區域」便可成為「避風港城市」,還需要有永續發展的配套措施,才能應付移入的人口,例如解決工業時期污染遺毒、紓解因去工業化的結構性貧窮問題、建設合宜住宅、確保現有居民的居住權利、追求反郊區化的高密度發展、重建長年被忽視的大眾交通運輸等等。
所幸,相較於陽光帶較近期發展以汽車為本位的蔓延式都會區,較有歷史的大湖區前工業城市的現有都市紋理,因為是根據步行與軌道街車規劃的,若要恢復高密度、適合步行、以大眾交通運輸為本位的永續性發展相對容易許多。但,就要看政府有沒有這樣的政治遠見與決心了。
編輯/周慧儀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