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威權笨蛋」?菲律賓選後撕裂的民主對話
「小馬可仕贏了,然後呢?」
2022 年菲律賓選舉已經劃下句點。在寫作本文的同時,縱使還未真正開出所有的票,但小馬可仕("Bongbong” Marcos, Jr.)與薩拉(Sara Duterte)皆已雙雙取得超過 3,000 萬的票數,這個數字不僅分別是對手的兩倍與三倍之多,他們更是菲律賓史上得票數最高的正副總統候選人。就連小馬可仕父親於 1981 年的 1,800 多萬票,以及杜特蒂在 2016 年獲得的 1,600 多萬票都遠遠不及這樣的數字。
很多人在 2016 年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上台前後的時刻,覺得菲國社會變了。正是在那個時候,民粹、網軍、假新聞及歷史修正主義等概念開始成為討論菲律賓政治難以忽略的關鍵詞。不少人認為菲律賓民眾漸漸地為假訊息給影響,讓他們在政治上的選擇看似不再排拒獨裁、專制的政權。除了杜特蒂高調將法外處決搬上檯面的施政風格,小馬可仕的崛起也同樣被認為是一個象徵性的指標。
小馬可仕作為一名政治人物的爭議,來自於其父母親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與伊美黛(Imelda Marcos)在 1965 至 1986 年之間的專制統治,其中又尤以 1972 年到 1981 年之間的戒嚴最為人所詬病。這也是為什麼小馬可仕在上屆大選的時候,與曾在戒嚴時期高調反對戒嚴的桑蒂雅各(Miriam Santiago)搭檔參選正副總統,藉此主張菲國人民不該直接把他與父親的政治作為直接劃上等號。在當年,杜特蒂也公開表示相當欣賞他,但最後小馬可仕僅以些微差距與副總統一職擦身而過,敗給萊妮(Leni Robredo)。
事隔六年,小馬可仕在本次大選直接挑戰總統一職,這讓他再度與當年的宿敵、也就是現任副總統萊妮對上。只不過這一次,他們之間的差距不再像是當時那麼地膠著。小馬可仕於宣布要以總統參選人的身份與現任總統的女兒薩拉搭檔競選以後,便在民調上一路遙遙領先所有候選人,並以極高的聲勢問鼎總統大位。
競選期間,小馬可仕不斷強調應該要讓人民理解另一種視角的歷史,因為他認為歷史的詮釋權在這幾十年來,多半是由 1986 年受惠於人民力量革命的自由民主陣營給壟斷至今,而他的對手萊妮基本上便是繼承了該陣營的種種論述與精神。小馬可仕主張:菲國人民不該把戒嚴直接想成是完全負面的政治手段,他的父母親在戒嚴時期的建設與成就也不該被一筆抹煞。
面對這樣的情況,本次大選讓菲律賓社會的對立衝突很明顯地被激化,人們對於政治及歷史的態度又高度歧異而顯得難以調和。不少人在選前便已經悲觀地表示,不論選舉結果如何,他們都看不清菲國社會的未來會是什麼樣的光景。
作為旁人,我們或許可以很直接地以「獨裁/民主」、「民粹/理性」等標籤去評斷菲律賓人民的政治選擇,但這樣的作法卻可能將忽略了菲律賓的歷史脈絡,無助於我們理解選舉為何是這樣的結果。尤其是對於那些支持小馬可仕的選民,我們該如何去弄清楚他們心中所想的事情?他們是否真的不在乎歷史,覺得犧牲人權可以讓菲律賓社會變得更好?還是他們就是被網軍及假新聞給蒙蔽?
這些問題其實也正是那些支持萊妮的人們很想知道的事情。
▌彼此對話的可能?
在大選前那幾個月的時間,社群媒體 Twitter 甫於 2021 年才推出的音訊空間(Spaces)出現許多與菲國大選相關的對話。所謂的音訊空間是由說話者與聆聽者所組成,任何人除非被主持者所封鎖,基本上都可以進入空間聆聽,也能夠隨時請求發言。
正是因為這樣的特性,這些討論不乏有數萬人同時參與的高峰,他們的對話有時更長達六、七小時之久。除此之外,音訊空間不只是讓特定陣營的選民自說自話,不時也會有雙方陣營支持選民彼此交鋒的各種瞬間。於是,音訊空間便成了我得以窺見人們於本次菲律賓大選過程中彼此對話的重要場域之一。
一位不具名的小馬可仕支持者 K 在一次「小馬可仕 - 薩拉研討會」的音訊空間,這麼挑戰大家對於假新聞洗腦小馬可仕支持者的說詞。K 向大家表示,他自己是 2013 年海燕颱風的倖存者。而他就是在那之後,開始不相信主流媒體,因為在他與親友最需要援助的時候,並沒有人能夠聽見他們的需求與聲音。
一位在海外工作的移工 R 除了跟著呼應 K 的說法,更進一步地指出不少海外的小馬可仕支持者非常討厭萊妮的原因:
事實上,不少小馬可仕與薩拉的支持者並不是在這次大選才開始這麼地批評萊妮所屬的自由派陣營。他們厭倦主流媒體與知識份子的說教,尤其是那些人在選出杜特蒂當總統的時候把他們稱作「笨蛋選民」,過去幾年來又不斷強調要「再教育」不懂歷史與民主政治的民眾。
近幾個月,抖音上的菲律賓使用者便流傳著一種類型的熱門短影片,敘事主軸往往是在他們公開於社群媒體表態要支持小馬可仕之後,隨即便立刻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電話、簡訊以及訊息,希望能夠趕緊說服他們,讓他們能夠知道「真正」的歷史與消息是什麼。
即便小馬可仕與薩拉的勝利無法完全與網軍、假新聞等現象脫鉤,萊妮陣營的支持者卻也在競選期間逐漸意識到:假訊息代表的是人們背後的系統性問題。而如此的批評方式,只會太快地把問題的原因歸咎於個人,並將心生不滿的民眾給越推越遠。
因此,不少由萊妮支持者所創建的音訊空間,都會在分享的過程中不斷提醒大家不要再使用「笨蛋」、「再教育」等字詞,更不該直接稱呼小馬可仕陣營的支持者為「不受歡迎的辯解者」(apologist),希望能夠藉此搭建不同意見者得以認識彼此並實質交流的平台。
這樣的情形不是只發生於線上的虛擬平台,它同時也是萊妮陣營直到選前越趨清晰的運動策略之一。
為了想要有效遏制假新聞的散佈,萊妮支持者發起「挨家逐戶為萊妮」運動(#TaoSaTaoParaKayRobredo),試圖以對話方式理解對方陣營的資訊來源管道及其想法,藉此再帶入相應可能可以說服他們的資訊。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在選前不斷見到大批支持萊妮的志願者開始挨家挨戶的拜訪民眾,也有許多人因為說服其他人在自家門戶貼上支持萊妮的海報而歡欣鼓舞。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對話過程都很順遂。我也曾在音訊空間遇上一位阿姨,她激動地告訴大家,聖經早就說了只有男人才有資格當領導人,並對所有反駁者嗆聲,要他們回去重讀聖經。也有人在發言的時候,不斷質問萊妮支持者是不是一味地想要親美,主張唯有小馬可仕當選才能與中國有好的外交關係,菲律賓才不會因為南海議題而掀起戰火。還有另外一次的音訊空間,邀請生長在親小馬可仕陣營家庭的萊妮支持者,讓他們分享各自與親友家人對話的經驗,作為一個得以彼此交換訊息與策略的機會。
這樣的選舉策略雖然並沒有在最後真的替萊妮陣營扭轉戰局,卻實實在在點出了菲律賓社會在近年來於政治上所遭逢的困境。即便在小馬可仕與薩拉以極高的得票率狠狠地甩了萊妮陣營支持者一巴掌,而人們將可能又再度陷入高度對立的情況——但這些在本次大選逐漸浮現出來的對話卻值得我們進一步的關注與討論,因為它或許會是選後的菲律賓社會得以修復關係的可能途徑。
▌人不親土親?菲律賓政治的地緣關係是關鍵?
在本次大選,不容我們忽視的還有小馬可仕與薩拉這對競選搭檔對菲律賓社會的意義。從目前的得票分佈來看,他們兩人橫掃了北部呂宋島與南部民答那峨絕大多數的票數,而兩地正好屬於各自家族深耕多年的勢力範圍(馬可仕家族以北,杜特蒂家族以南)。相較之下,萊妮就是守住了他自己出身的中部維薩亞斯區域,其總得票數甚至跟她當年當選副總統的時候差不了太多。
從小馬可仕與薩拉各自在民答那峨的得票率來看,小馬可仕獲得的票數確實因為薩拉的加持而有相當顯著的增長,畢竟他在 2016 年於該區域的得票率是幾乎完全輸給萊妮。而本次選舉的成果,將可能讓小馬可仕借助薩拉在民答那峨經營的根基,進一步串連起過去從他位於呂宋島北部的家鄉伊洛克斯(Ilocos)地區大量搬遷至南部的移民,讓馬可仕家族在菲律賓統治的基礎更為穩固。
然而,兩人及其背後所屬的家族就會因此一加一等於或大於二嗎?
由於菲國的選制是讓總統與副總統分開選舉,我們可以從兩人各自獲得的票數與其分佈範圍,看到選民對他們倆不盡相同的考量。像是在民答那峨地區,即便小馬可仕得以在本屆選舉大勝萊妮,他於當地獲得的票數卻多半是低於薩拉。這樣的結果是否會持續影響兩人或兩大家族在選後的競合關係,將是我們得以持續觀察的面向之一。
有些反對馬可仕家族再次入主馬拉坎南宮的人會認為,這樣的選舉結果反映出:菲律賓選民的投票傾向仍深受家族政治及其地緣關係的影響,主張這些是使得菲國政治始終裹足不前的重要因素。有人甚至因此將矛頭指向馬可仕家族的家鄉,指責是當地人民不辨是非的死忠支持馬可仕一家人,讓他們在被人民力量革命推翻下台,並於逐出菲律賓、流亡夏威夷之後,還能夠隨即於 1991 年返回家鄉捲土重來,這才會導致今日這樣的局面。
曾有一位來自於伊洛克斯的音訊空間參與者 E,在主動表示願意以小馬可仕效忠者(loyalist)的身份接受大家提問時,便立刻吸引數萬人湧入該空間不斷向他問問題。在 E當時長達數小時的分享裡,他表示自己其實並不反對萊妮,也認為萊妮是位好的領導人。只不過當年他與他的家人,眼看著明明在家鄉做了許多建設的馬可仕一家人遭逐出菲律賓,使他一直認為菲律賓社會欠馬可仕一家人一個交代。
即便不能否認地緣關係和以此為基礎開展而來的人際網絡,確實影響了選民投票的想法,但這樣的論調或許還是過於以刻板印象解讀菲律賓的當代政治。
不該忽略的是,除了伊洛克斯區域,小馬可仕在整個呂宋島以及馬尼拉都會區也都同樣拿下驚人的高票。這些人的投票動機到底為何?到底為什麼他們會這麼相信小馬可仕能夠帶領菲律賓走向更好的未來?我們用過去的地緣關係,又或者是「強地方、弱中央」的政治分析框架真的能夠完全理解目前菲國所面臨的政治局勢嗎?
透過菲律賓人在這些過程自我揭露而來的生命故事,我們重新理解這些人們的選擇是多麽地有各自的重量。也因此,我們所能理解的不會再只是結構性的問題如何形塑他們的生活條件與政治選擇,我們也不會因為簡單二分的粗暴分類,而失去了與這些人對話的可能。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