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究首爾市長性醜聞(下):喪期不談真相?南韓進步派的自爆應對

李海瓚對記者的發言,儘管極為不恰當,但「喪禮的時侯先別談究責」卻也是許多悼念民眾的情緒反應。而在公祭的這幾天,朴元淳靈堂外也出現了許多跪地痛哭、磕頭致意的悲痛市民,這也顯示了全案的高度情緒複雜,以及追究「性騷擾真相」的難度。 圖/路透社

朴元淳市長的喪禮已在7月13日結束,但對於犯罪嫌疑的真相究責,漫長而痛苦的過程才正要開始。 圖/美聯社

▌前篇:〈追究首爾市長性醜聞(上):朴元淳曾支援的南韓女權鬥士...怎麼說?〉

首爾市長朴元淳以極端方式結束生命,又掀起性騷擾疑雲後,首爾市廳終於在7月15日召開記者會,對控訴遭到性騷擾的秘書表示慰問,並宣告將組成「民官共同調查團」,繼續釐清案情。

「通過女性團體的記者會、控訴受害的職員,我們對她的痛苦感同身受,並致上深深安慰。她是在工作上與我們共同呼吸與面對面相處的同事,為此,我們內心更感沉重,我們將盡一切方法,與這位控訴被害的職員同在。」首爾市廳發言人黃仁植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市廳是以「控訴被害的職員」來稱呼主張遭性騷擾的秘書;黃發言人解釋:「由於該職員還未正式將被害經歷向首爾市府陳述,而是通過女性團體接手,我們才如此稱呼。」

相較女性團體直接稱呼為「被害人」,考量接下來還會有調查與釐清的過程,可能還存在其他不為人知的內容,直接以「加害」與「被害」清楚二分,可能導致日後若發生翻案轉折時,在解釋上增添更多困擾,因而目前執政的進步派共同民主黨(簡稱民主黨)與首爾市廳,皆以「控訴被害的職員」稱呼這名秘書。

朴市長輕生過後,直到第6天,首爾市廳才終於在15日召開記者會出面表明立場,也因而被批判應對怠惰。 圖/歐新社

而就在包括權仁淑在內的民主黨全數28位女性議員,連署聲明要求黨中央與市廳負起責任後,除市廳宣布組成調查團外,曾任南韓國務總理的民主黨黨魁李海瓚也出面公開道歉,但一波三折的過程,也開始對民主黨帶來負面效應。

事實上,早在7月10日,李海瓚前往靈堂悼念朴市長時,有記者向李海瓚詢問:「目前出現對故人(朴市長)的(性騷擾)疑雲,就黨的層次上,會採取應對嗎?」

聽到此番提問的李海瓚動怒回應:

在這種場合提這種事,合乎禮儀嗎?最少也得迴避一下吧?

然後又私下對著記者嚷嚷:

我說真是不肖之徒啊。

但就在控訴人透過律師與女性團體於13日召開記者會、公開證物與性騷擾過程後,李海瓚這番話,被指責只顧著緬懷政治上打拚的老友朴元淳,而迴避 #MeToo 運動。特別是從忠清南道知事安熙正釜山市長吳巨敦皆因性侵與性騷擾而落馬,作為執政黨黨魁的李海瓚,置身事外的態度,引發批判聲浪。

曾任南韓國務總理的民主黨黨魁李海瓚,過去與朴元淳交往甚篤。但做為執政黨的黨魁,李海瓚本次事件的應對,卻令國民輿論感到憤怒與失望。 圖/歐新社

「在這種場合提這種事,合乎禮儀嗎?最少也得迴避一下吧?」圖中為到靈堂致哀的李海瓚。 圖/歐新社

而韓國記者協會則罕見發出譴責聲明道:「公眾人物言行也是國民關心之事,記者為了國民知情權與社會正義而採訪報導。這回提問內容在採訪場所(靈堂)多少有點不適當,但記者考量在此番情況下也得提問的理由,不是為了政治陣營理念,而是基於報導真相的責任與義務。」

面對外界對民主黨的批判日趨嚴厲,李海瓚先是在13日下午,透過發言人發表談話道歉,但卻被指責為「代理道歉」,使不滿聲浪持續升高。之後李海瓚才在15日正式親自出面,試圖為連串爭議言行「滅火」。

李海瓚表示:「讓國民大失所望,(首爾市)又發生行政運轉空窗期,我們痛感責任。對被害控訴者所遭遇的苦痛,致上深沉安慰。對此情況,我作為民主黨魁,再次致上沉痛歉意。」他也要求,首爾市廳應當公開事件所有經過——但執政黨黨魁的這番道歉,並未包含之前被他遷怒痛斥的提問記者。

而國民的不滿,卻已反映在對政權的支持度上。根據實時施測公司(REALMETER)於16日公布的最新民調,文在寅總統的支持度,從5月初的62%跌至本週的44%,創下曹國事件後的新低;共同民主黨支持度為35.4%,與保守派未來統合黨的31.1%,已相去不遠。

7月16日,文在寅前往新任國會致詞,並與風頭上的李海瓚握手寒暄。儘管國民對朴元淳案的高度不滿,已重創了執政黨的聲勢,但在新任國會甫要上路的當下,對朴案態度保守的文在寅總統,仍選擇支持李海瓚的道歉。 圖/歐新社

儘管首爾市廳決定組成「民官共同調查團」來釐清案情,強調要確保公正客觀,但此時已是事發後的第6天,許多細部運作事項,目前仍處於「研議」階段而無法公開;而且當事人還是主動申請後,才得到警方的人身安全保護。市廳被不少人指責過於被動與怠惰,根本未能迅速掌握狀況。而因嫌疑人已死亡,使得刑事調查自動終結,民官共同調查團只能倚靠市廳與民間團體的意志和朴市長周遭幕僚的配合。

控訴者手機上的資料,在8日報案後,經鑑識後交給警方,得以保全;另外,警方也在和朴市長的家人協商後取得同意,除遺體現場發現的1支手機外,家裡的2支手機,也都將展開鑑識作業,目前正待解鎖並取得通訊紀錄等內部內容。

除這些證物外,是否有其他市廳職員與幕僚,早就對性騷擾知情不報?還有朴市長在當事人報案前後的行跡,都需進一步傳喚相關人士說明,才能一一解開謎團。

但在無搜查權的情況下,民官共同調查團並無強制力,相關人士若拒絕出面或提供資料,就可能讓事件無法徹底查明,陷入和2014年世越號船難發生後,許多調查被阻擋或證物被銷毀的類似困境。

朴元淳市長之死令眾人措手不及,其涉入的性騷擾疑雲,每個環節又都牽動著政界與社會諸多敏感神經。但能否徹底察明案情,讓南韓痛徹心扉、樹立起新的防治典範?當下仍充滿諸多不確定與不安因素。

在過去,朴元淳也大力地支持著世越號受難者家屬的真相追緝,自己應也深知民間調查的種種困難與無力。但自己最後在遭遇問題時,卻仍選擇了最壞的手段、一走了之,徒留各種痛苦疑問,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最糟糕的結局。 圖/中新社

推薦閱讀

  • 首爾市長之死(下):死無對證的#MeToo?死者為大的二度傷害

  • 首爾市長之死(上): 在錯愕醜聞中失蹤...走上絕路的朴元淳

  • 控訴死去的首爾市長:「幫妳呼呼?」受害秘書痛苦的性騷擾證詞

  • 關鍵字
    # 深度專欄

    上一篇

    追究首爾市長性醜聞(上):朴元淳曾支援的南韓女權鬥士...怎麼說?

    下一篇

    2036獨裁者的進化:普丁即天下?俄國未來有何「變天」動機

    作者文章

    只會對台灣和中國說謝謝?南韓總統李在明...無法迴避的台海問題

    只會對台灣和中國說謝謝?南韓總統李在明...無法迴避的台海問題

    駐韓記者手記:從文在寅到尹錫悅...南韓總統如何看台灣?

    駐韓記者手記:從文在寅到尹錫悅...南韓總統如何看台灣?

    史上最高票的南韓總統李在明:得票率仍未過半、性別對立存隱憂

    史上最高票的南韓總統李在明:得票率仍未過半、性別對立存隱憂

    南韓總統大選(上):國民力量黨與金文洙,「切割尹錫悅」的兩難

    南韓總統大選(上):國民力量黨與金文洙,「切割尹錫悅」的兩難

    南韓總統大選(下):李在明挾司法爭議領先,李俊錫「露骨提問」引變數

    南韓總統大選(下):李在明挾司法爭議領先,李俊錫「露骨提問」引變數

    尹錫悅下台:罷免後將面臨最重死刑的內亂審判…政權輪替幾成定局

    尹錫悅下台:罷免後將面臨最重死刑的內亂審判…政權輪替幾成定局

    最新文章

    中國閱兵式上唯一歐盟領袖:親俄的斯洛伐克總理費佐,如何侵蝕民主根基?

    中國閱兵式上唯一歐盟領袖:親俄的斯洛伐克總理費佐,如何侵蝕民主根基?

    被攻擊的「調停者」卡達:美國的戰略盟友,為何也是哈瑪斯海外基地?

    被攻擊的「調停者」卡達:美國的戰略盟友,為何也是哈瑪斯海外基地?

    後石破茂時代的黨內競爭:自民黨總裁選10月登場,內外交迫的政治陰影

    後石破茂時代的黨內競爭:自民黨總裁選10月登場,內外交迫的政治陰影

    緬甸「恢復正常」?中緬聯手營造假象,台灣政府勿成迫害人權幫兇

    緬甸「恢復正常」?中緬聯手營造假象,台灣政府勿成迫害人權幫兇

    泰國總理選舉:從「三國鼎立」到「小藍變大藍」,阿努廷或成9%總理?

    泰國總理選舉:從「三國鼎立」到「小藍變大藍」,阿努廷或成9%總理?

    解析21世紀非洲債務危機:巴黎俱樂部、中國一帶一路與國際投行「辛迪加」

    解析21世紀非洲債務危機:巴黎俱樂部、中國一帶一路與國際投行「辛迪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