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國難中的南韓國會總選(上):多難興邦...病毒威脅中的政治分水嶺

2020/04/16 楊虔豪

南韓15日在瘟疫中,迎來4年1度國會大選的「命運時刻」。 圖/法新社
南韓15日在瘟疫中,迎來4年1度國會大選的「命運時刻」。 圖/法新社

4月15日晚間6點15分,是南韓各政黨「命運的時刻」,4年1度的國會選舉投票結束後,三大電視台聯合公布出口民調,朝野各黨都屏息以待。

碰上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這回選舉在焦慮不安中舉行,原本社會還存有「是否該延期」的意見,最後仍決定如期實施。

各個投票所,選民前往領票時都必須在票務人員監督下,雙手消毒並戴上塑膠手套,有些地方還多設置體溫偵測,確認未發燒後才能入內投票。而投票排隊的間隔,也都得維持1公尺的安全距離;自家隔離等待度過潛伏期的選民,則被通知統一在6點前往投票,避開大眾同時也只能經由特別規劃的排隊動線投票。因此,本次三大電視台,特地將原本在6點整公布的出口民調,延後15分鐘。

4月10日,提前投票的南韓軍人在排隊中保持「社交距離」。 圖/美聯社
4月10日,提前投票的南韓軍人在排隊中保持「社交距離」。 圖/美聯社

共同民主黨共同市民黨,區域與不分區席,預測合計將可拿到153~170席;未來統合黨未來韓國黨,區域與不分區席次,最少能獲得113席,最多133席(總席次為300席)。

出口民調一公布,兩大政黨高層的表情,立刻顯現在螢光幕前。執政的進步派共同民主黨(簡稱民主黨)核心幹部,先是響起掌聲,但該黨共同選舉對策委員長李洛淵,則是忽然舉起雙手,作勢要大家冷靜,掌聲因而變小;保守派的未來統合黨,核心幹部從頭到尾都是扳著臉,沉重地面對出口民調預測席次。

儘管新型冠狀病毒確診者已從每天動輒500人,降為如今的30人左右,危機仍未解除;加上選後隔天的4月16日,又是世越號船難6週年,李洛淵的「出手暗示」,是要昭告黨內領導階層,面對連串沉重的日子,現在沒有太過歡慶的本錢,一切都要謹慎與謙卑應對。

面對大勝捷報,李洛淵「出手暗示」低調,是要昭告黨內領導階層,面對連串沉重的日子,...
面對大勝捷報,李洛淵「出手暗示」低調,是要昭告黨內領導階層,面對連串沉重的日子,現在沒有太過歡慶的本錢,一切都要謹慎與謙卑應對。圖為李洛淵競選期間的造勢活動。 圖/美聯社

歷經去年法務部長曹國任命風波,而掀起一連串政爭,今年初南韓又碰上新型冠狀病毒病毒疫情爆發、新天地教會的群聚感染,使得大邱市與慶尚北道確診數直線上升,並一度擴散至全國各地;而文在寅總統支持度仍維持在45%上下,雖然以就任第3年的歷代南韓總統而言,算是相當高的水準,卻仍充滿諸多不安因素。

國家正越走越偏,國民則受苦哀號,我作為在野黨黨魁與國會場外的政治人物,在應對疫情的過程中,都感受到極大的苦悶…我要向國民拜託,給予幫忙。這不是為了未來統合黨,而是為了國家!

選前最後一個週末,未來統合黨黨魁黃教安舉行記者會呼籲道。

歷經去年法務部長曹國任命風波,掀起一連串政爭,今年初南韓又碰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
歷經去年法務部長曹國任命風波,掀起一連串政爭,今年初南韓又碰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新天地教會的群聚感染,並一度擴散至全國各地;文在寅總統支持度仍維持在45%上下相當高的水準。 圖/歐新社

未來統合黨是由原本保守派的最大在野黨「自由韓國黨」,在吸收整合正未來黨部分成員後,重新易名而來。在朴槿惠前總統執政時,先後出任法務部長、總理與代理總統的黃教安,擔任未來統合黨黨魁,他打出「政權審判論」,意圖稱霸國會,也出馬角逐首爾市鐘路區的國會議員,而同選區對手,正是李洛淵。

「要請國民們團結一心,政界也不該限於矛盾而耗費時間。去年經濟很不好,政府向國會提出追加預算,我也多次要求國會趕緊處理,結果花了正好100天才通過,如果還讓這種情況繼續下去,是不行的。」同樣在選前最後的週末,李洛淵在首爾扶安洞造勢時說道。

上屆國會選舉,沒有任何一黨在國會過半。雖然進步派的共同民主黨和分裂出來的國民的黨,相加擁有優勢,國民的黨卻因黨魁安哲秀的路線之爭引發連串內鬨,最後四分五裂。

這導致朴槿惠被彈劾、文在寅就任總統後,兩黨的蜜月合作期維持不久就告吹,共同民主黨與保守派的未來統合黨的前身——自由韓國黨,儘管席次相近,政策理念卻南轅北轍。未來統合黨不斷杯葛議事,讓共同民主黨處處受制,也因國會接連發生肢體衝突,讓輿論戲稱為「動物國會」。

在「一級戰區」的首爾市鐘路區,迎戰李洛淵的正是未來統合黨黨魁黃教安。 圖/美聯社
在「一級戰區」的首爾市鐘路區,迎戰李洛淵的正是未來統合黨黨魁黃教安。 圖/美聯社

上屆國會選舉,沒有任何一黨在國會過半。為讓下屆國會能更順利運作,兩大陣營都呼訴選...
上屆國會選舉,沒有任何一黨在國會過半。為讓下屆國會能更順利運作,兩大陣營都呼訴選民支持,希望讓自己能單獨過半。圖為黃教安競選期間在造勢活動行跪拜大禮。 圖/美聯社

為讓下屆國會能更順利運作,兩大陣營都呼訴選民支持,希望讓自己能單獨過半。未來統合黨指責,文在寅政府初期未頒布禁止中國入境措施,「門戶洞開」導致感染者趁虛而入,使得病毒擴散;而初期應對防疫失敗,不只喪失人命,也使民生經濟大受打擊,須予以與教訓與制衡,阻擋文政府「暴走」。

而共同民主黨則誇耀,在政府與防疫部門合作下,所有疫情資訊公開透明,並透過快篩試劑大規模檢驗疑病人士,即時追蹤管理潛在感染者,並透過頒布高強度的社交距離維持措施,使一度危急的疫情,順利趨緩下來,也讓南韓成為歐美國家的防疫模範,因而希望民眾給予執政黨更多支持,一同度過難關。

同時國會選舉也採許了僅限本屆適用的「準聯立制」,取代原本與台灣相同的「並立制」。「並立制」是區域國會與不分區(比例代表)議員分開計算,有利於大黨;「聯立制」則是以各政黨得票數來決定所得的國會總分布席次,所得的總席次扣除區域議員後,剩下就由不分區順位來遞補上,有利於小黨。

南韓導入「『準』聯立制」,意思就是並非所有席次都直接適用,只限定30席由這個新制來決定。會採用如此選制,是因為共同民主黨當時為拉攏自由韓國黨(今未來統合黨)以外的其他小黨,加入支持立法設置「高級公職人員犯罪搜查處」,而互相交換條件,讓小黨能透過「準聯立制」獲得更多生存空間。

——▌接續下篇:〈國難中的南韓國會總選(下):是肯定防疫?還是含淚投票?〉

儘管保守派打出「政權審判論」,最後開票結果,南韓主流民意選擇「安定」。圖為南韓投...
儘管保守派打出「政權審判論」,最後開票結果,南韓主流民意選擇「安定」。圖為南韓投票完的民眾。 圖/法新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南韓35日的曹國風暴:早上改革下午辭呈的閃電結局

防疫火線記者會:「南韓經驗」守住了病毒大擴散?

世越號謊言7小時:寢室裡...不回應的總統

國難中的南韓大選(下):是肯定防疫?還是含淚投票?

楊虔豪

定居首爾過著採訪與寫稿生活的駐韓獨立記者。畢業於成功大學政治系,總是被誤認為是韓國學生,實際上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目前經營韓半島新聞平台,並將南北韓報導與評論供應給BBC中文網、公視、端傳媒等華文媒體。▎FB:韓半島新聞平台

作者文章

連續兩個週六,數千名南韓各級學校教師,齊聚在首爾光化門廣場旁的政府中央廳舍(內閣...

南韓女教師之死:校園惡性投訴與「侵害教權」問題

2023/08/10
發生於2022年10月29日深夜的梨泰院慘案,5月16日屆滿200天,罹難者家屬...

無人負責的創傷200天:梨泰院慘案後,南韓檢警拖延調查

2023/05/22
南韓總統尹錫悅於4月24日展開5天4夜訪美行程,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兩人發表〈華...

以核攻核?尹錫悅訪美之旅:美韓共組「核協議集團」的擴張遏制

2023/04/27
為了力行節能與達到碳中和目標,南韓近年正在推廣將大型公共設施與老舊民宅,加裝綠能...

南韓減碳救星?首爾「綠建築」城市翻新挑戰

2023/04/21
美國外洩機密文件揭露的內容,在南韓引發竊聽風暴與是否要軍援烏克蘭的難題,本文作者...

都是美國外洩機密惹出禍?南韓急滅火的「竊聽風暴」與「援烏難題」

2023/04/12
11月29日,一名在梨泰院慘案失去24歲女兒的父親,在靈堂悲傷痛哭。 圖/路透社

梨泰院第49天:南韓政府漠視與遺族遭受的「二次傷害」

2022/12/23

最新文章

埃及蘇伊士運河旁,一名男子目送卡達籍的液化天然氣載運船。 圖/路透社

俄國油氣OUT!歐洲能源大洗牌,有哪些戰略新夥伴?

2023/09/22
圖為2023年3月11日立陶宛獨立紀念日典禮。 圖/美聯社

立陶宛力挺台灣的理由?東歐民主小國的戰略思考

2023/09/22
印度莫迪政府近來屢屢自稱婆羅多,讓外界猜測莫迪政府是否有意要啟動正名運動,放棄印...

印度改名「婆羅多」?莫迪「印度教獨尊」的國家正名運動

2023/09/22
利比亞德納居民望著被洪水摧毀的城鎮。 圖/路透社/Esam Omran Al-F...

利比亞世紀洪水:近乎滅城的德納背後,是異常氣候加「人禍」釀災

2023/09/15
9月13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公布新的內閣改組以及自民黨高層人事名單,圖為本次新內...

解讀日本內閣改造:岸田文雄塑造「總主流派」,佈局2024大選保衛戰

2023/09/13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9月10日搭乘火車前往俄羅斯,12日證實抵達俄國邊境,預計同日會...

金正恩突訪俄羅斯:普丁向北韓求軍援,烏俄戰爭版的軸心國連線?

2023/09/1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