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前夕的叛黨風雲:「獨立小組」英國新第三勢力?
文/尹子軒(The Glocal副總編輯)
2月18日,在7名工黨黨員帶領下,來自英國兩大黨、共11位的下議院議員各自退黨出走,另組「獨立小組」(The Independent Group,TIG)。
根據背後的一大推手、目前小組發言人的前工黨領袖候選人烏穆納(Chuka Umunna),雖然大多數成員都是因爲各自對原黨派的脫歐立場不滿,因而退出;但TIG 卻「不是一個政黨」,而是為了「推廣循證議政」(evidence-led politics),扭轉英國政客「將政黨利益,凌駕於國家利益」的風氣,才成立的抗議團體。
該組織成立至今僅三個禮拜左右,在下議會650席中也不過只占了1.6%的議席,暫時不自稱為政黨、不公佈政策黨綱,這個做法或許是明智的;在英國「贏者全拿」的簡單多數政治制度下,縱使主流兩大黨處理脫歐事務的手法,都不出色(甚至說失敗都不以爲過),頗大一部分的選民對主流政黨也失去興趣,但除非是如北愛「民主聯盟黨」(DUP)般遇上不世機遇,否則英國小黨派的存在,幾乎是無關痛癢。
英國政治制度,是以百年前保守黨代表地主以及資產階級、工黨代表工人和中產知識分子,這個政治光譜為基礎的平衡設計,以穩定產生一個能獨自執政的單黨派政府。然而,在英國選民體認到這個機制已經不合時宜以前,TIG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期望他們的主張,足夠引起輿論風向撲向其他大黨——正如民粹政黨「英國獨立黨」(UKIP)先前所作的一樣。
▌跟不上時代的英國政治制度?
TIG剛成立一周時,民調機構YouGov的調查顯示:如果TIG作爲一個政黨馬上參選的話,將獲得18%的選票。這個數字不但是「自由民主黨」(LibDems,簡稱自民黨)的3倍,亦僅僅落後工黨的23%、保守黨的36%,排名第三——但是,在英國的簡單多數決的投票制度下,這並不代表現實中TIG在下議院的議席,真能夠反映出接近這個百分比的結果。
不談蘇格蘭、威爾斯以及北愛爾蘭等使用其他較爲複雜的投票制度,只談佔全下議院650席中高達533席之多的英格蘭,英國的簡單多數制意味著:在每一個選區獲得最多票數的候選人,將可成爲議員參政。在這種制度下,游離議席極難逃離兩大黨的壟斷,已由大黨深耕多年的選區,更是小黨無可撼動的。
比起比例代表制下,小黨派得以就全國總得票率,獲得相應議席,缺乏地理上支持縱度的英國小黨派,在這種政治制度下,幾乎早在選舉開戰之前,就只能任由資源充足、能在多個選區競選的大黨魚肉。
比如說,上一次工黨大分裂之後的1983年大選,雖然工黨以及分裂出來的「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ic Party,非自民黨)總得票率相差不遠,分別為27.6%和25.4%,然而雙方不但席次相距極大(工黨209席:社民黨23席),工黨的分裂更是讓柴契爾夫人帶領保守黨,拿下42.4%的總得票率並獲得397席,該屆政府的144席議會優勢,依然是迄今保守黨戰後最大的大選勝利。
依英國現行「議席爲王」的制度,大黨派只需要説服少部分的核心議席,便可以有足夠的議席去領導國家——也就是說,雖然TIG的出現,的確象徵了一些在脫歐和相關議題(比如移民、緊縮政策...等)上,游離於兩黨以外的選民支持,但就算是做到如2010年,獲得接近25%選票和57個議席,足夠成爲選舉「造王者」的自民黨一般,亦無法不像他們一樣,之後被迫在許多議題上妥協,然後失去原有選民的支持。
自民黨的支持度從2010年的23.4%,斷崖式下跌到2015年大選的7.9%,再到上屆大選的7.4%,絕非偶然。英國政治制度對於小黨派的嚴苛,可見一斑。
平均來説,戰後的英國政府大選一般只需要大約40%左右的得票率,就足以獲得議會内的絕對多數獨自執政。如果是在百年前,國家政治經濟體系相對較爲簡單,階級因素決定多數投票傾向的時代,這樣的政治制度的確是可以產出兼具效率,並滿足大多選民需求的執政者。
然而,時代正在轉變。上一届大選,保守黨由於移民和脫歐等議題,獲得了許多藍領的支持;另一方面,除去黨魁柯賓對脫歐的怯懦,工黨的極左政策亦讓他們獲得了自布萊爾(Tony Blair)時代以來未見的高支持度。但除了這一年的特例,英國兩個大黨的總得票率整體來說,一直是逐年遞減中。
在今日的多極政治需求下,把持西敏宮超過一個世紀的簡單兩黨制,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節奏。自民黨和TIG的橫空出世,正是兩黨制中被無形地扼殺的政治訴求,所凝聚起來的新興政治力量,只是在英國現行制度下,TIG恐怕亦難逃重蹈自民黨的覆轍。
▌小黨派能改變英國政壇嗎?
英國政治制度要改革,以更符合現今更多元化的政治需求,許多在歐陸採用各式各樣比例代表制的政體,就是現成的例子可以藉鑒。但是,若要改革不但會動到既得利益者的地盤,亦不免被不少極爲眷戀這個歷史悠久制度的英國人視爲冒犯。
那麽,支持TIG這一類的小黨,並希望它們可以有意義地影響施政,人們可以期待的就只有兩件事:在某個歷史機遇下,逼使執政黨必須進行從上至下的改革政制;或者在固有的體制中,如病毒般感染政治取態相近的大黨。前者在英國近代政治史中發生得比想象中多,而後者正是英美民粹政黨在兩黨制中走過的路。
首先,英國雖然採取簡單多數制多年,但是在聯合王國以内,簡單多數制並非絕對。在權力寶座的引誘下,作爲反對黨長期票倉的蘇格蘭等聯合王國成員,都曾從西敏宮獲得了政制改革的機會。
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萌芽的蘇格蘭民族主義,到了矢志奪回工黨失落多年的執政寶座的布萊爾手上,就成爲了抗衡保守黨的棋子之一。在工黨1997年大選的政綱中, 「權力下放」(devolution)蘇格蘭,正是其中一個關鍵詞。
當時,工黨連同同樣在野許久,長據蘇格蘭第二大黨位置的自民黨,希望權力下放的同時,也能保持工黨在蘇格蘭的優勢,並防止民族主義過度抬頭,因此為蘇格蘭議會設計了近似德國的「聯立」選制。
簡單來説,即每位選民手上的選票實際上有兩票。第一票是選擇居住選區的議員候選人,第二票則是投給全國性的政黨。根據每個選區第一票的得票數量,國會會授予每一個選區獲得最多票數的候選人議員資格,選民和所在選區候選人的關係得以得到保障,這一點更近似原有的簡單多數制,而第二票則為比例代表制的體現。
布萊爾的舉動,成功為蘇格蘭工黨「續命」,直至蘇格蘭獨立公投失敗後一年的2015年大選——「蘇格蘭民族黨」(SNP)徹底取代工黨,成爲在西敏宮内蘇格蘭的唯一代表。民族黨的執政,不但是等到工黨幾乎已被布萊爾,以及比他更右傾的新工黨繼承人改造,且在本來就更左傾的蘇格蘭選民中面目全非之後,更是在工黨聯合保守黨抗衡蘇格蘭獨立意願,蘇格蘭政治風向徹底吹向民族主義者之後。
蘇格蘭民族黨執政的漫漫長路,顯然並非TIG目前可以模仿的。然而目前的兩黨制其實並非牢不可破:就如英國獨立黨將保守黨往右拉,短期之内TIG要獲得實際上有意義的權力,只有將工黨(保守黨機會更渺茫)黨内的風向帶往他們那一方,重演當時保守黨首相卡麥隆爲了大選,希望吸收流失到獨立黨的硬脫歐派,以及鞏固不滿工黨右傾的東西中部工業地區(East & West Midlands)議席那一幕。
只不過,即使這個「最佳結局」發生了,獨立黨近兩届的大選結果仍可看作是TIG的指標啟示——英國獨立黨的支持度從之前的高峰,在短短幾年内幾乎全滅:擁有更多資源和更大選民基礎的主流大黨,一旦決意跟進小黨派帶起的政治風向,並且在這個新的政策空間與小黨競爭,礙於選制設計,弱小的黨派難以避免覆滅命運。選擇英國獨立黨的舊路,基本上等於以組織為誘餌,犧牲政治前途去將政策風向往自己的方向帶。
目前TIG的行動相當聰明,實際上是在觀望兩大黨的内部分裂,會否成爲改變英國政黨版圖的契機,尤其脫歐進程更是決定下任政府是誰的導火線。兩黨越是繼續磨磨蹭蹭,小黨觀望與發展的時間就越多;但是TIG終究是英國選制下的Bug而已,一旦回歸大選模式,它的前景終究並不樂觀。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