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ndestag指南:德國大選的觀戰手冊
▌德國大選,選的是什麼?
雖然從台灣到各大外媒,都將焦點放在梅克爾身上,但採聯邦制議會的德國,選的當然不只有總理大位。
與美國跟法國的「總統大選」不同,德國雖然也有總統,但該角色多為儀式性質;真正掌握德國政制動脈的首腦,是聯邦總理(der Bundeskanzler)以及位於柏林的聯邦議會(Bundestag),而今年9月24日的「德國大選」,正是四年一度的聯邦議會選舉。
德國人將在投票日當天,透過議員與政黨的重組與汰舊換新,選出未來四年的總理與政府。
但聯邦總理非由直選產生,而是依據政黨在議會內的席次多寡決定,並由最多數黨推派的總理候選人上位。最多數黨若成功於議會中獲得過半席次,將成為「絕對多數」的執政黨;但若未能過半,則須與其他黨派協商籌組「聯合政府」。
過去德國,只有在1957-1961年間,發生過一次由基民黨(CDU)取勝的「絕對多數執政」,其餘皆由二至三個黨派共組政府。
因此,德國大選決定的不只是總理一職,更重要的是議會的組成——哪些政黨能夠進入議會、哪些政黨能參與執政。
此外,也由於德國憲法並未限制總理任期次數,所以只要身體健康、覺得自己心願未了、義務未盡、政治本錢還夠,就算像是梅克爾已經當了12年的總理,還是能夠繼續角逐大位。
在選舉日當天,德國選民會獲得兩張票,第一張投「人」(der Erststimme),第二張投「黨」(die Zweitstimme):前者為區域議員,由選民直選,選區內最高票候選人「保送」聯邦議會,;後者為政黨票,進入議會門檻為5%得票率,席次量按得票比例分配。
5%得票率門檻,是二戰後德國為預防威瑪共和受極端小黨顛覆的歷史再現,而設計的過濾機制;過去主要阻擋的對象,是極右的新納粹政黨——德國國家黨(NDP)——但在2013年的大選中,亦曾淘汰中右老牌的自由民主黨(FDP)。
不過在今次大選的民調都已預測,因難民問題與疑歐思潮而崛起的排外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將會首次突破5%門檻,擠進聯邦議會之餘,更有望直逼國會第三大黨的地位!
▌梅克爾大勢底定,接下來要看什麼?
聯合政府!
今年2月德國公共電視台向選民提問,「如果你可以直選總理的話,你會投給誰?」,當時社民黨的候選人舒爾茲(Martin Schulz),一度以50%的支持率打爆梅克爾(34%)。但在那之後,社民黨的選情每況愈下,始終以15百分點落後基民黨。在選舉最後的當下,德國公共電視台(ARD)所作的民調顯示,依然無人能挑戰梅克爾:
基民黨,37%
社民黨,20%
自民黨,9.5%
綠黨,7.5%
左翼黨,9%
德國另類選擇黨,12%
不太可能爆冷的選舉情勢,幾乎篤定由梅克爾連任,德國媒體也在選前最後兩個月,把焦點轉向「聯合政府」的組成。
過去德國出現過不同組合的聯合政府,從兩大黨基民黨與社民黨組成的「大聯合政府」(Grand coalition)、社民黨與綠黨的「紅綠聯合政府」、社民黨配上綠黨與自民黨的「紅綠燈」,到基民黨配上綠黨與自民黨的「牙買加聯合政府」(三黨代表顏色加起來剛好是牙買加國旗的黑綠黃三色),每一款聯合政府都有自己獨特的稱呼。
但不論稱謂與顏色為何,聯合政府的組成——哪些黨、哪些政策、哪樣的價值與政治元素——直接攸關德國未來四年的政治與政策輪廓,這也是德國選舉的關鍵。
選前梅克爾已明確表態,「不考慮與極右的AfD或左派的左翼黨合作」,可行路線於是剩下兩種:基民黨與社民的的「大聯合政府」再續前緣;或由基民黨、綠黨與自民黨的「牙買加聯合政府」(黃綠黑執政)。
德國政治史上,曾有過三次大聯合政府的經驗。而政壇兩大政黨的攜手合作,雖然為執政帶來穩定性,亦符合偏好穩定的德國大眾,但所付出的代價遠比預期來的劇烈。兩大黨在長年的合作與妥協下,缺乏火花,彼此在政策與意識型態的差異卻逐漸稀釋,不僅選民難以辨識,在政策究責上,更讓過去四年共同身為執政黨的社民黨,難以找到反擊梅克爾的施力點。
此外,在梅克爾的光環與精明的政治操作下,社民黨被蠶食鯨吞、面臨政策被收割的困境。種種恩怨,不僅令社民黨在此次大選中黯然失色,未來四年再與基民黨合作的機會渺茫。
然而,根據《Politico EU》報導判斷,儘管超越基民黨的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倘若得票率能超過現在民調顯示的23%,社民黨或將重新說服自己的支持者,應當再次挑戰執政大位。
在社民黨意願猶疑的情況下,「牙買加」組合也成為梅克爾當前的首選。只不過自民黨與綠黨的分屬政治光譜的右左兩側,雖然綠黨鬆口表示願意「協商試試看」,但向右的攻擊力道卻不曾鬆懈。畢竟對綠黨而言,推崇市場經濟自由的自民黨,不僅在經濟政策上與其對立,在環保議題上,更是兩極。
面對綠黨的不斷質疑,自民黨黨魁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對《柏林人報》表示:
已不再相信『牙買加』!
綠黨與自民黨彼此能否找到最大共識,成為梅克爾是否能推出聯合政府的關鍵之一。
▌梅克爾一定非得同時跟兩個政黨合作嗎?
倒也未必。
基民黨與自民黨的「黑黃組合」在德國政壇非新鮮事,雙方合作淵源可從二戰結束後算起。在許多政策上(經濟政策尤其)立場雷同的兩黨,其實是天生一對,但2013年選舉中曾經潰敗到連5%得票率的國會門檻,都無法過關的自民黨,這次大選中能起死回生多少席次,一直是個未知數。
基民黨與綠黨的「黑綠組合」呢?根據德媒《今日新聞》(Tagesshau)的分析,雖然基民黨的姊妹黨——基社黨(CSU)——在如農業政策等議題上對綠黨頗有微詞,且或將成為黑綠組合的組礙,但梅克爾本身彈性的立場,要與綠黨合作並不困難。雙方唯一的「恩怨」,在於2013年綠黨在協商破裂後,拒絕了與基民黨合組聯合政府的機會。認為綠黨當時是「錯失良機」的基民黨,是否能再次信任「曾經可能的合作夥伴」,則是考驗兩黨解開心結的智慧。
但是,隨著極右AfD支持度持續攀升,甚至被視為新一期國會的第三大黨,基民黨只選擇自民黨或綠黨作單一聯合政府的夥伴的機率,也越來越小。因為不論是自民黨還是綠黨,現階段的民調顯示都無法給予聯合政府強而有力的支援。
面對AfD無限進擊,唯有三個政黨聯手組成的聯合政府,有機會圍堵這隻龐大的怪獸。
理論上,新議會必須在選後一個月內召開,因此就目前民調顯示沒有任何黨派支持率過半的窘況下,梅克爾必須加緊腳步,尋找願意與之合作的聯合政府夥伴。
倘若聯合政府籌組失敗,德國將墜入另一場全新選戰。
▌小黨為何都搶當老三?
選舉倒數三天,德國公共電視台(ARD)民調顯示,基民黨仍以37%大幅領先、社民黨以20%坐穩第二名;而無緣角逐總理之位的小黨們,分別是AfD(12%)、自民黨(9.5%)、左翼黨(9%)、綠黨(7.5%)
這四個小黨,雖沒機會挑戰總理大位,但都仍有機會進入梅克爾的聯合政府,且照慣例,新政府中的外長位置,通常由聯合政府中的小夥伴(Juniorpartner)推派擔任,進入聯合政府的誘人之處,不言而喻。
而國會之中,「第三大黨」的地位,代表著在基民黨與社民黨兩兩大政黨之外,德國社會中正在興起的另一種聲音。特別在主流政治潰堤的年代,第三勢力也更顯關鍵。
「第三大黨」對於德國的這四個小黨而言,還有不同的意義:對綠黨跟自民黨來說,老三地位意味著更大的機會擠進聯合政府,甚至能在內閣中爭取擔任更重要的角色;而對左翼黨或極右的AfD來說,他們由於已在選前被梅克爾否決了合作的機會,因此「第三大黨」理論上代表的是強大的在野勢力,要時能拿下一定的選民背書,這兩黨未來在政策的協商上,也將具備更大的杯葛能量。
然而據歐洲媒體《Politico EU》的報導回顧,於2013年作為第三大黨的左翼黨,卻因為基民黨與社民黨的「大聯合政府」在國會中佔據至少80%的席次,而無法正常發揮。也因此,第三大黨所賦予的反對黨優勢,能有多大效力,也取決於聯合政府的組成及其擁有的席次量。
更多關於德國選舉...點入,專題企劃:《德國大選:從沸騰的壓力鍋到無聊泥沼》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