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布基尼禁令:政治計算,斷裂的法國精神

2016/10/17 季茱莉(Julie Couderc)

布基尼論戰,在今年夏天從法國海灘襲捲到法國政壇。 圖/路透社
布基尼論戰,在今年夏天從法國海灘襲捲到法國政壇。 圖/路透社

「布基尼」(burkini)是法國今年夏天的關健字,而這三個字延伸出的問題——法國海灘是否應該禁止布基尼裝扮?——則在法國掀起論戰。

首先,什麼是布基尼?它是一種伊斯蘭教女性身穿的特殊服裝穿搭。除了臉部、手部和腳底外,從頭到腳包裹著身體;穆斯林女性平常都穿深色的布基尼在海邊游泳,如同穿「希賈布」(hijab)的方式(全身罩袍只露出臉部,也就是戴面紗)。一到夏天,全包泳衣的奇異景色遍布整個法國海邊。

乍看之下,布基尼並非是問題的引爆點。法國海灘可算是全歐洲最開放的地區了:全身赤裸、上身中空、穿清涼養眼泳衣等各種各樣的展露女體流行方式隨處可見。言論和人身自由(含宗教自由)也是法國文化內涵的重點之一。

然而,為何在一個自由的國度裡,布基尼竟招致諸多的議論?為了進一步瞭解這樣的議題,我們必須回到法國當下的氛圍。

禁止布基尼議題,吸納並動搖了當下所有法國社會問題背後搖搖欲墜的文化根基。 圖/歐...
禁止布基尼議題,吸納並動搖了當下所有法國社會問題背後搖搖欲墜的文化根基。 圖/歐新社

▎總理不贊成:分裂的法國左派

布基尼的爭議之所以白熱化,與法國政府至今還未能處理好當今法國社會面臨的困境,導致現今複雜的政治與社會情境有關。換言之,布基尼跟法國政府的政治情勢(內部逐步分裂中的社會黨)、政教分離(la laïcité)的理念、伊斯蘭教地位在法國的認定、法國的多元文化主義等問題皆與此緊密鑲嵌,因此同意或者禁止穿著布基尼或者享受日光浴,並不能解決布基尼爭議背後更深層的政治問題。

面對布基尼爭議,法國許多政治人物乃至於地方市長,甚至直接發布禁止在海邊穿著布基尼的禁令決定。在八月底時大概三十個公社禁止該泳衣。舉法國的科西嘉(la Corse)為例,當地海邊因為布基尼的問題,導致不同族群間發生摩擦,擴及全城市,該市市長緊急採取法律手段以解決衝突。

一個月後,法國最高行政法院(le Conseil d’État)卻推翻上述的布基尼禁令,判決各市府的無權禁止布基尼。行政法院認為「反對布基尼」的裁決侵犯基本自由,特別是宗教自由,加上布基尼本身並不會擾亂公共秩序。這項議決的背後,是法國「人權聯盟」、「反對伊斯蘭恐懼症集體」(le Collectif contre l’islamophobie)及許多其它保護人權組織的勝利。

不過,關於布基尼的政治討論與後續引發的效應尚未結束。法國右派不太贊成最高行政法院的決定,而此時法國的左派又再一次分裂了:左派政黨對這個議題有不同的看法,部分立場左傾的部長贊成該決定,但十月中法國總理瓦爾斯(Manuel Valls)卻是表達不贊成。

法國左派政府內部逐漸產生經常性的矛盾。這次地方政府逕行「反對布基尼」的裁決,社會黨的領導路線和政治人物之間更是出現嚴重分歧。值得後續觀察的是,這群號稱左派的政客能夠在面對現實利益考量中,維繫多少左派堅守的價值呢?

2016年8月,公民社團聲援法國穆斯林女性穿著布基尼的權力、抗議將恐怖主義和伊斯...
2016年8月,公民社團聲援法國穆斯林女性穿著布基尼的權力、抗議將恐怖主義和伊斯蘭教劃上等號。 圖/歐新社

法國行政法院判決,在法國的海邊無法禁止布基尼,這是侵犯人的基本自由。但是號稱左派...
法國行政法院判決,在法國的海邊無法禁止布基尼,這是侵犯人的基本自由。但是號稱左派的總理瓦爾斯卻不贊成這個判決。 圖/美聯社

▎禁止布基尼:政治算計多於法國精神

相較於左派內部的分歧,右派政黨則保持團結一致的看法,瓦爾斯與極右派民族陣線的黨魁勒龐(Marine Le Pen)和右派的前總統薩科齊(Nicolas Sarkozy)都對布基尼予以反對。此外,後兩者也要求一個可一體適用於全法國的布基尼法標準。這不像傳統的法國政治畫面。

然而,這裡也必須強調法國社會當下不安的氣氛。

從尼斯路邊的爆炸、教堂裡教士遭砍頭、一對夫妻警察被砍頭、十月巴黎地區的爆炸案,以及更早之前的查理事件等等,布基尼風波發生在恐怖份子騷動肇事之際,法國社會最渾沌的狀態下,也是在法國本地面對伊斯蘭教的衝突和社會激進化時發生的,民眾遂逐漸對具有穆斯林象徵的標誌感到不安。

依據一些市長的說法,禁止布基尼的法令已然是一個牽涉國防安全的問題,並不是故意歧視或者反對伊斯蘭教的惡意,也就只是希望這樣的做法能讓民眾冷靜下來 。

不過,從中受到傷害的法國憲法其原先保障的基本精神,卻在當下以安定民眾尚未能完全於查理事件後,走出的憂傷陰影的兩相權衡中,礙於現實壓力和執政保衛的算計,憲法與立國精神似乎都可以拋之腦後。然而誰能保證,往後不會又因為特殊情境不斷驅使法國社會變化,逐漸喪失固有面貌和寬容開放的胸襟而不自知呢?

總的來說,布基尼爭議吸納並動搖了當下所有法國社會問題背後搖搖欲墜的文化根基。大多數的法國人同意目前法國正面臨內憂外患擾嚷不安的困境,卻苦無對策。攤開恐怖份子、難民、失業、政黨危機等社會問題,布基尼風波僅是法國社會弊病叢生中,顯露的小一環而已。

再者,非伊斯蘭教的法國人和穆斯林的法國人對這件事已感到厭煩,因為每每遇到與伊斯蘭教相關的問題跟論戰時,大家都是被政教分離主義者和伊斯蘭基本教義派當作肉票。

夏天的布基尼爭議尚未落幕,但最後對於這件事只想說:很期待冬天!

法國面對伊斯蘭教的衝突和社會激化,民眾逐漸對具有穆斯林象徵的標誌感到不安。依據一...
法國面對伊斯蘭教的衝突和社會激化,民眾逐漸對具有穆斯林象徵的標誌感到不安。依據一些市長的說法,禁止布基尼的法令已然是一個牽涉國防安全的問題。 圖/美聯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季茱莉(Julie Couderc)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身為法國人,法國蒙彼利埃第一大學法律系和第三大學外國語文系學士、文化學研究所華人世界組碩士。專長領域為政治、文化和少數族群。譯著:《北圻回憶錄:清法戰爭與福爾摩沙》。「身在亞,心在歐」。

作者文章

對法國人而言,學校餐廳扮演重要的教育和社會角色。圖為於學校餐廳用餐的小學生。 圖...

Pourquoi解惑法國:從校園推廣到全國的「永續飲食」改革?

2023/02/14
法國總統馬克宏(右)與學生於學生餐廳用餐。 圖/歐新社 

Pourquoi解惑法國:學生吃不飽?法國通膨與生活費的拉鋸戰

2022/12/19
法國葡萄酒的品質和美感突顯法國生活方式的精髓,也是文化遺產中最主要的一部分。 圖...

Pourquoi解惑法國:「耶穌之血」葡萄酒的消費經濟學?

2022/11/18
勒龐2021年12月訪問馬約特島時受到熱烈歡迎。 圖/法新社

Pourquoi 解惑法國:海外屬地是極右派的新樂園?

2022/05/27
法國高中生會在6月底參加「高中會考」(le baccalauréat),當中的哲...

法國大學鬧教改?「入學自由」造成的教育不平等

2018/05/15
國會改革,其實是馬克宏的「民粹政治表演秀」,新興執政者經常藉此穩住人民對其的政治...

馬克宏「國會大掃除」:只做半套的民粹改革?

2018/04/18

最新文章

烏俄戰爭爆發後,烏克蘭各地包括民宅、電廠、交通線路遭遇戰火毀損,南韓也評估烏克蘭...

南韓海外建設國家隊:進軍歐亞的政府與財閥

2024/09/13
美國總統辯論第二場,賀錦麗掌握節奏,成功將川普帶偏。 圖/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解析美國總統辯論:賀錦麗「金蟬脫殼」,川普沒能抓住進攻機會

2024/09/11
泰國前總理塔克辛(左)之女貝東丹(右)當選成為新任泰國總理,塔克辛家族重回權力之...

塔克辛家族重掌大權:貝東丹當選泰國新任總理,背後權位不穩的隱憂?

2024/09/05
在一個仍由白人以及男性主導的美國政治世界中,賀錦麗作為女性與少數族裔的代表人物要...

賀錦麗的時尚密碼(上):美國總統大選的腕錶政治學

2024/08/29
媒體鏡頭經常可以捕捉到賀錦麗戴著她招牌的珍珠項鍊和珍珠耳環,而珍珠在女性非裔美國...

賀錦麗的時尚密碼(下):連結非裔與印度裔身分的珍珠首飾

2024/08/29
緬甸78歲僧侶穆寧德拉遭軍政府射殺,引起輿論關注。圖為穆寧德拉葬禮上的肖像之一。...

緬軍誤殺僧侶事件:軍政府與緬甸僧伽「若即若離」的關係考驗

2024/08/2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