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群 │ 徐子軒

-
冷戰國師季辛吉:從冷酷的美國國務卿,變成熱情的中國代言人
2023-11-30 11:06:11碩果僅存的冷戰風雲人物——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在2023年11月29日辭世,享壽100歲。這位國務卿可能是近代史上最負盛名且最具爭議的政客,時至今日,他任內的遺產仍在深深地影響著美國和世界,並隨著時過境遷,賦予當代政治更多的意義與變化。11354 -
季辛吉現實主義從何而來:逃離納粹、權力平衡與利益至上的「第三條路」
2023-11-30 10:20:57先前介紹季辛吉擔任公職期間所經歷的歷史事件,普羅大眾應該能夠初步理解這個人的一生。除了功過之外,複雜的季辛吉仍有許多值得研究的地方,透過解析他的決策脈絡,可以提供給對外關係或國安戰略的專業人士有價值的識見,也能進一步理解美國外交的多樣性。4432 -
普發萬元救經濟?泰國數位錢包延後發放,大亨總理斯雷塔的考驗
2023-11-08 17:21:17新任的泰國總理斯雷塔(Srettha Thavisin)很忙,先是宣布豁免中國與哈薩克國民簽證,促進泰國觀光、賺取外匯,跟著又前往北京參加帶路論壇,與普丁、習近平相見歡。以人民總理自詡的「斯董」多次表示,在他4年任期內泰國將展開變革,為泰黨聯合政府會不懈的努力,使泰國成為年輕一代的希望與幸福之地,並為泰國贏得榮譽和尊嚴。3829 -
印度改名「婆羅多」?莫迪「印度教獨尊」的國家正名運動
2023-09-22 10:39:31今年G20峰會,9月上旬在印度新德里召開,會議行禮如儀,內容沒有引起外界太大的注意,焦點反倒集中在東道主身上。這是因為印度總理莫迪在主持會議時,其座位前面的國家名牌不是印度(India),而是婆羅多(Bharat)。無獨有偶,總統慕爾穆(Droupadi Murmu)也同樣以婆羅多為名,宴請各國政要,讓此名稱更加為全球矚目。14191 -
泰國皇室的繼承者們:流亡皇子返國,揭開皇族政治角力序幕?
2023-09-12 11:36:262023年8月,當泰國議會陷入僵局、總理難產之時,有兩位神秘人物先後來到曼谷,他們是泰皇哇集拉隆功之子——瓦查拉松(Vacharaesorn)與查克里瓦特(Chakriwat)。流亡海外超過20年的他們為何在泰國政治敏感時機現身?各界分析可能和繼承皇位有關,而這位皇位繼承者不僅攸關皇室未來,更將對泰國政治角力、民主化進程有重大影響。14462 -
當選的代價?泰國新總理斯雷塔,為泰黨向保皇派低頭的執政賭局
2023-08-25 15:40:06泰國自大選以來經歷長達3個月的僵局,終於選出新任總理——當前進黨的皮塔(Pita Limjaroenrat)被議會剝奪第二次總理競選資格後,為泰黨決定與前進黨分道揚鑣,著手進行組閣。一如外界預測,為泰黨提名地產大亨斯雷塔(Srettha Thavisin)成為總理候選人,在歷經參眾兩院聯席投票後,斯雷塔獲得壓倒性的482票,遠高於過半需要的374票;反對票為165票,多半都是前進黨所投下,另有81名議員棄權、19人缺席,斯雷塔正式成為泰國第30任總理。10405 -
泰國新總理難產:皮塔被國家機器追殺,在野聯盟進退維谷
2023-07-26 11:53:38泰國總理之戰經歷國會兩輪投票後,出現了戲劇的變化。國會至今難以選出新總理,原訂7月27日舉行的第三輪投票,卻被眾議院議長汪穆罕默德(Wan Muhamad Noor Matha)直接宣布延後。前進黨黨魁皮塔(Pita Limjaroenrat)雖然在5月引領該黨成為第一大黨,他卻在國會選舉中失利,不僅不被允許獲得被二度提名資格,未來還需面對接二連三的法律程序追殺;而輸掉皮塔後,前進黨的未來何去何從?第二大黨為泰黨與八黨聯盟未來將如何與保守派進行談判?目前仍是未知數。11682 -
總理大位還差幾步?泰國在野大聯盟的政治算計
2023-07-06 15:49:31泰國眾議院議長是在7月初由眾議員投票產生,泰國總理預計在7月中旬由參眾兩院議員選出,最近一個多月來,兩黨不斷透過主流媒體、社交平台,以及各方意見領袖放話,企圖在議長選舉輿論上爭奪優勢。雙方曾多次談判,卻始終無果,隨著歧見日深,非巴大聯盟也蒙上了合作的陰影。8972 -
當一個「務實的反皇工作者」?泰國前進黨皮塔的妥協戰略困境
2023-05-24 15:06:005月14日泰國眾議院大選結束,比起預期結果出現巨大變化。首先是前進黨(MFP)囊括152席成為第一大黨,為泰黨(PTP)以141席位居第二,也比上次大選略為成長。總理巴育領軍的泰國統一黨(UTP)初試啼聲,拿下36席;執政的人民國家力量黨(PPRP)因為現任總理巴育出走而剩41席,兩者席次相加僅有上次大選的6成。雖然這次前進黨大勝,也與7個反對黨組成組閣聯盟,但參議院仍在軍方勢力掌控之下,前進黨黨魁皮塔(Pita Limjaroenrat)能否突破困境成功當選總理,仍有變數。8550 -
總理巴育的踉蹌一搏?泰國大選「誰都沒把握」的混沌與黨爭
2023-05-09 16:29:435月14日,泰國即將迎來國會大選,不少人認為泰國距離回歸民主政治又近了一點,但事實是否如此?目前,泰國約有70個政黨角逐眾議院500個席次(其中100個由政黨票產生),但依照大選前的民調以及2019年的選舉結果,大概只有最大在野黨為泰黨(PTP)、目前為執政聯盟之一的人民國家力量黨(PPRP)等8個政黨可以影響總理人選。7774 -
一廂情願的和平幻想:馬克宏疏美的戰略自主是「戰略自殺」?
2023-04-21 11:14:05馬克宏提出的戰略自主能夠拯救歐洲嗎?抑或這才是戰略自殺?8565 -
財務風暴的「印度郭董」:阿達尼集團醜聞,延燒莫迪政治危機?
2023-03-23 15:56:15「所以,莫迪政府會被阿達尼醜聞下架嗎?」今年一月,美國著名的分析公司興登堡(Hindenburg Research)提出一份諮詢報告,指稱印度阿達尼集團(Adani Group)有操縱股票與會計詐欺等行為,根本是超大騙局。據興登堡網站所言,報告是該公司兩年來和前阿達尼集團高級管理人員會談、審查數千份文件,並在全球進行實地考察的結果,最後提出88個問題拷問阿達尼集團。12434 -
非法中資無孔不入?泰國腐敗政治與軍警的「官官相護打擊法」
2023-03-14 18:02:09「入侵泰國的中國灰色生意?從泰國警紀敗壞的插曲說起...」 一月初台灣女藝人安于晴遊泰,在1月5日晚上遭到曼谷警方攔檢,警員檢查出她與友人攜帶電子煙,並以違反泰國法令為由,向她們勒索了2萬7千泰銖(約新台幣2萬3千)。後來台灣藝人於社群媒體上控訴此事後,曼谷警方堅決否認。原本此事將變成羅生門,渠料泰國色情產業大亨、也是人稱「爆料天王」的前國會議員朱威(Chuwit Kamolvisit)出面提供證據,逼得警方不得不道歉,並將涉案警察法辦。15398 -
被厭女仇恨逼退的總理?阿爾登辭職與紐西蘭的「極端分化」
2023-01-31 16:54:242023年1月中,紐西蘭總理潔辛達.阿爾登(Jacinda Ardern)在工黨內部會議上,突然宣布將於2月國會開議前辭去總理職務,並於4月完全卸下議員身份。對於為何倉促結束5年多的領導生涯,阿爾登的理由是她處理了許多國家危機、沒有精力繼續下一個任期,因此決定回歸家庭,把時間留給家人。23244 -
加密貨幣未死:非洲抵抗歐美金融霸權的新希望?
2023-01-17 18:04:49整個2022年,全球充滿著不確定因子,嚴重影響金融與經濟。先是地緣政治的穩定性,烏克蘭戰爭擾亂了糧食、石油和天然氣等重要商品的市場,再來是總體經濟的變數,包括通膨上升,促使各國央行提高利率。在這樣的環境下,投資者選擇從加密貨幣等高風險資產中撤離,加劇了熊市趨勢。8548 -
衝太快的「呼麻自由」?泰國大麻合法化,為何變成政治難題
2022-12-28 16:56:02幾個世紀以來,大麻一直是泰國傳統藥物或作為飲食的一部分,直到1934年泰國政府頒布大麻法,才將擁有、種植、銷售和使用大麻定為刑事犯罪;該法律後來併入麻醉品法,大麻被歸類為第五類麻醉品、接受嚴格監管。同時,作為1961年聯合國麻醉品單一公約的簽署國,泰國也遵守了控制濫用大麻的國際標準。46243 -
被中國捨棄的棋子?習近平為何聯手沙烏地,背信盟友伊朗
2022-12-21 15:09:2412月9日,習近平與沙烏地阿拉伯王儲兼實際最高掌權人穆罕默德‧沙爾曼見面,並且也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領袖舉行了會,此行普遍認為是中國為深化與中東國家的關係。然而,峰會事後的聯合聲明,卻在伊朗引起爭議。26167 -
普丁發射核武的時機?俄國「毀滅邊緣」心理戰
2022-11-08 12:15:37「所以,俄羅斯會不會動用核武?」當今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世界就一直關心普丁政權是否會使用核武攻擊,而普丁也暗示不放棄核武的可能。經過幾個月戰事膠著,普丁在9月底宣布原屬烏克蘭領土的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以公投形式成為俄國一部分,並威脅採取一切手段保衛領土,增加了核戰的風險。16355 -
走在美中博弈鋼索上:太平洋島國「氣候生存戰」怎麼打?
2022-10-25 10:21:08太平洋島國是各個大國可否佔據海軍主導地位的關鍵。但對於美中大國而言,他們主要專注專注於國防和安全議題,但島國更想要求全球碳排放量排行前二的兩國採取行動,對此,島國們的「氣候生存戰」可以怎麼打?6719 -
選擇戴頭巾的自由?伊朗與法國兩種極端的「頭巾政治學」
2022-10-07 16:30:35近來伊朗爆發反政府活動,起因是一名22歲的庫德族婦女阿米尼(Mahsa Amini)沒有依照政府標準戴頭巾(hijib),在德黑蘭被攔檢時遭到宗教警察逮捕,並於拘留期間疑似被虐死亡。阿米尼之死引發了大規模兩周的群眾抗議,學生、中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紛紛走上街頭,從德黑蘭蔓延到全國各省。1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