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最後的夕陽之歌:追憶梅艷芳,香港覆滅的一息間燦爛

2023/10/06 賴昀

梅艷芳留在世人印象中的最後身影,是一身簡單而隆重的白紗,撐著瘦弱的身軀,站立在舞...
梅艷芳留在世人印象中的最後身影,是一身簡單而隆重的白紗,撐著瘦弱的身軀,站立在舞台上。 圖/梅艷芳告別演唱會 

我記起當天的一個小歌女,她聲音不太嬌

唱出隱隱滄桑她唱出空虛,但眼睛始終閃也耀

——梅艷芳,〈歌之女〉  

香港的女兒梅艷芳,在2003年結束之際,以40歲之齡與世長辭,她留在世人印象中的最後身影,是一身簡單而隆重的白紗,撐著瘦弱的身軀,站立在舞台上,訴說她夢想著有一件屬於自己的婚紗、錯過了數次披上婚紗的機會,最終嫁給了音樂、嫁給了舞台。隨後,梅艷芳用一首〈夕陽之歌〉向滿場歌迷留下「珍惜眼前人」的呼喚:

曾遇上幾多風雨翻,編織我交錯夢幻

曾遇你真心的臂彎,伴我走過患難

奔波中心灰意淡,路上紛擾波折再一彎

一天想,想到歸去但已晚

這是梅艷芳告別演唱會的最後一首歌,在樂聲中,她拖著長長的裙擺,踩著紅毯走上階梯,當曲畢一刻,梅艷芳回身振臂高喊「Bye-bye」,聲音依然有力,厚重的頭紗掩蓋了她半張臉,連同濃厚的舞台妝容,遮掩了她的虛弱與病色——那是2003年的11月,40多天之後的12月30日凌晨2時50分,梅艷芳因癌細胞擴散導致肺功能衰竭,永遠離開了世間。

後來無盡的哀哭、追悼、紀念、香港星光大道上的那尊銅像、或是香港演藝圈為她冠上尊稱「香港的女兒」,似乎都仍不足以傾訴梅艷芳逝去所帶給香港、帶給歌迷的痛楚——在20年後的如今回望,2003年似乎標誌著失去,那一年,香港已經失去了另一顆閃耀的巨星張國榮,還有在SARS的侵襲下,病故的299條人命;也是在那年,《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陰影就此揮之不去。

2003年的10月10日,梅艷芳才度過了40歲的生日,那時她已對外宣布證實罹患子宮頸癌,向來豪氣的大姊大梅艷芳,表達了力抗病魔的意志:「這場仗我一定打贏!」其後病情卻不斷惡化,11月在她抱病舉行的告別演唱會上,她說著,自己已不再有機會擁有自己的婚禮、曾經預想自己在28歲或30歲之前就會結婚、希望32歲時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終於到了40歲,她擁有的是面前滿場歌迷。

那時梅艷芳說著:

「人生就是這樣,有時候你預料的、你以為會有的,偏偏就是沒有。」

在舞台上最後留下的一段話,一字一句都是對家庭的渴望與遺憾,但梅艷芳從來都不是哀婉的女子,即使她往空無一人的身邊揮動手臂,說自己總是落空,但也幽默的說:「不要緊,我等貝克漢,等他離婚。」

梅艷芳是舞台上的百變天后,她不只能用淒楚的情歌觸動人心,她也以最妖冶反叛的形象吸...
梅艷芳是舞台上的百變天后,她不只能用淒楚的情歌觸動人心,她也以最妖冶反叛的形象吸引了整個80年代的香港。 圖/報系資料圖庫

在1987年的《胭脂扣》裡,梅艷芳扮演的名妓如花反串男性表演,迷倒了張國榮飾演的...
在1987年的《胭脂扣》裡,梅艷芳扮演的名妓如花反串男性表演,迷倒了張國榮飾演的十二少。 圖/《胭脂扣》 

梅艷芳曾經自承怕寂寞,在她的音樂作品裡,也經常演繹孤單而堅強的形象,無論是唱著「誰自願獨立於天地,痛了也讓人看」的〈女人心〉、用輕快語調唱出「十年後雙雙萬年後對對,只恨看不到」的〈似是故人來〉,或是讓後來成為入門弟子的何韻詩,一聽便迷上梅艷芳的〈孤身走我路〉:

孤身走我路,獨個摸索我路途

問誰伴我走我路,寂寞時伴我影歌中舞

但梅艷芳是舞台上的百變天后,她不只能用淒楚的情歌觸動人心,她也以最妖冶反叛的形象吸引了整個80年代的香港,曾經用一曲挑逗的〈壞女孩〉風靡香港,低沈的聲線爽快唱出女性慾望讓歌曲一度被禁,卻開啟梅艷芳接下來連創樂壇紀錄的一連串事業高峰,後來的〈妖女〉、〈淑女〉等作品再再高唱自由與突破的女性解放意識,〈烈燄紅唇〉更恰如梅艷芳本人的外表形象,除了她無人能演繹得更好:

紅唇、烈燄,極待撫慰

柔情、慾望,迷失得徹底

叛逆而堅強,是梅艷芳最深入人心的音樂形象,而在電影的大銀幕上,梅艷芳更進一步顛覆性別,在1987年的《胭脂扣》裡,她與張國榮兩人一剛一柔、也有梅艷芳扮演的名妓反串唱歌的片段;之後的《川島芳子》,梅艷芳演繹了男裝麗人,以及《威龍闖天關》《金枝玉葉2》,她都演出了「女比男強」的角色設定;再到2000年的《鍾無艷》,梅艷芳直接扮演了男子,還是迷戀後宮美色的昏君齊宣王。

梅艷芳穿上軍服,演繹男裝麗人川島芳子。 圖/《川島芳子》 
梅艷芳穿上軍服,演繹男裝麗人川島芳子。 圖/《川島芳子》 

梅艷芳扮演迷戀後宮美色的昏君齊宣王。右為飾演鍾無艷的鄭秀文。 圖/《鍾無艷》 
梅艷芳扮演迷戀後宮美色的昏君齊宣王。右為飾演鍾無艷的鄭秀文。 圖/《鍾無艷》 

梅艷芳的剛硬,不只於性別界限的模糊,也體現在她的俠氣,她向來敢於發聲為演藝人員爭取權益,也廣收徒弟、大方提攜多位後輩,甚至在她的病情已經嚴重惡化的2003年5月,她都挺身號召全香港歌手演出《1:99音樂會》,為SARS病患及家屬募款——而她的骨氣,更在1989年中國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後,展露無遺:那一年她為營救中國異議人士前往香港的「黃雀行動」出錢出力,也到美國、加拿大義演來替海外民運團體募款,以及從此拒絕北上中國工作,包括辭演《胭脂扣》導演關錦鵬為她量身打造的《阮玲玉》

在1989年北京爆發學運之時,大批香港明星參與《民主歌聲獻中華》募款活動;六四發生之後,港人更是痛心疾首,至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香港維園都年年舉行燭光晚會,可是在數十年間,隨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香港明星紛紛往中國發展,六四早已成為眾多香港藝人拒絕談論的禁語,但梅艷芳曾經在六四發生的十多年後,仍表態自己是「民主運動的忠貞分子」,說出:

「如果我在支持六四方面半途而廢,就會好浪費以前所做的一切,現在放棄,就連一線生機都沒有了。」

何韻詩2013年所發行,紀念師父梅艷芳逝世10年的專輯《Recollection...
何韻詩2013年所發行,紀念師父梅艷芳逝世10年的專輯《Recollections》,專輯封面畫出兩人合影。 圖/報系資料圖庫

而今中國市場在演藝圈的重要性遠勝20年前,早已離開的梅艷芳,會怎麼做?或者說,若她看見了2019年香港遭遇的一切傷痛、離散,她會怎麼說?世上無如果,但也許從如今因接連投身雨傘運動反送中運動而被中國封殺的何韻詩眼中去看梅艷芳,則仍能看出她的俠氣與骨氣,影響力依然在延續——何韻詩曾以一首〈艷光四射〉紀念梅艷芳,歌詞中唱著:

霓虹人生,光照萬民,於災難裡派出飛吻

這個時代有著我,便能一洗灰暗,燦爛到不行

塗銀塗金,用歌舞自焚

生於亂世,有種責任

歌詠著梅艷芳帶給歌迷的撫慰與鼓舞,而「生於亂世,有種責任」這一句,更在2014年的雨傘運動中,變成了廣為流傳的運動口號之一。

香港曾經擁有梅艷芳,最終只能在她最後的時間裡,看著她逐漸虛弱、香消玉殞;而香港也曾經擁有自由的希望,可是一如末代港督彭定康預見,香港的自主權一點一滴葬送。梅艷芳在4歲半的時候,便已經是登台表演貼補家計的小歌女,憑藉對舞台的熱愛與不斷磨練的歌藝,成為了樂壇傳奇天后、烙印了一整個時代;恰如香港,從一個被割讓的帝國邊陲漁村,經過一百多年,成為了璀璨的東方之珠——而儘管在疫情之後的2023年,港府喊出「香港夜繽紛」想重塑榮景,可是那個曾經芳華絕代的香港,已被刻下深深傷痕,已如夕陽消失於一瞬。

推薦閱讀

羅冠聰/一座城市的消失:評末代港督彭定康《香港日記》

七一逝去的光輝歲月:追思香港傳奇音樂人黃家駒的自由想念

當愛已成往事:張國榮離世20年,香港失落的自由反叛

賴昀

轉角國際編輯之一,關注國家主權議題與全球文化。

作者文章

盧比亞雷斯強吻埃爾莫索,引爆西班牙民眾怒火,以及舉國對女性長期未獲公平權益的反思...

被遺忘的報導:西班牙足協主席強吻女足世界盃冠軍球員,後來呢?

2024/12/17
2024諾貝爾經濟學獎的3名得主,左起: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艾塞默魯、麻省理工學院教...

國家為何失敗?世界為何不平等?2024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當代啟示

2024/10/15
將近30年前的卡拉加斯埃爾多拉多大屠殺,至今仍然是巴西未能癒合的創傷,也是巴西種...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希臘悲劇結合巴西屠殺事件,遏止雨林濫伐暴力的呼求

2024/10/07
《唱爆女子監獄》是透過記憶去重建獄中那個,遠離日常的邊緣世界,而音樂與舞蹈是探索...

阿根廷音樂紀錄片《唱爆女子監獄》:更生人的音樂狂想曲

2024/09/25
尤林西奇以先人的黑白照片,和鏡頭畫面來敘事。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致我的母輩》:沒有男人的世界,克羅埃西亞的全女性家譜

2024/09/23
民族日的巴塞隆納街頭,上街遊行者揮舞著加泰隆尼亞旗。 圖/歐新社

加泰隆尼亞民族日:獨派的堅持,與巴薩足球俱樂部的發聲

2024/09/12

最新文章

右為明神宗萬曆皇帝,左為萬曆年間刑部右給事中(監察官員)楊東明進呈給萬曆帝的《饑...

糧價不穩,盛世不保:明帝國「價崩」前夕的萬曆年間

2025/01/17
格蘭菲火災是再清楚不過的信號,告訴我們整個體系出了大問題。「格蘭菲」如今成為國家...

我的囚租人生:倫敦公宅大火,燒出國家無視弱勢族群的殘酷真相

2025/01/10
被列為可飼養伴侶動物的澳州原生種內陸鬃獅蜥。 圖/路透社

風險管理不等於禁止:澳洲特殊寵物許可證制度,反思台灣特寵禁養爭議

2025/01/09
曾經是主流的錄影帶,如今卻面臨了所謂的「2025年問題」。
 圖/路透社

只能保存40年的記憶:錄影帶的「2025年大限」

2025/01/03
2025年1月1日起,全英國各地將展開為期一年的超大型鐵路節慶祝活動。 圖/Ra...

現代鐵路200年(上):英國2025全年度超大型鐵路節

2024/12/31
鐵路不但覆蓋全英國,且隨著日不落帝國延伸到世界每個角落。圖為一列朝倫敦克萊姆站(...

現代鐵路200年(下):從英國延伸全世界,鐵道與現代化的進程

2024/12/3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