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吧!網路遊戲的虛擬社群,刷怪練功與真實人生的進化?

「在虛擬的線上遊戲,創造真實的社群資產?」線上遊戲的出現,不僅改變了遊戲產業的生態,也讓玩家的「社群」有了徹底改變的全新體驗。儘管本質仍是電玩遊戲,但線上的虛擬社群,形成了彷彿存在於異世界的真實社會,人們的社交互動、人際交往的規則、乃至於組織或經濟行為,都反映了真實世界的樣貌。

網路遊戲的虛擬社群就一定是「虛擬」的嗎?玩家們在虛擬社群裡的體驗是真實的,而且也可能因著遊戲的不同、社群關係的差異,在這些遊戲構成的線上社群中,創造出「社群資產」。隨著時代與科技的演進,網路遊戲也從刷怪練功、一路進化到了更細緻多元的種類,真實和虛擬之間的界線似乎也越來越模糊。

本集的轉角遊樂器podcast系列,從1990和2000年代的網路遊戲發展談起,反思線上遊戲社群的人生經驗,在真實和虛擬之間的互動關係。本單元是轉角國際podcast 重磅廣播的新系列,由現任轉角國際主編 #編輯七號、以及德國議題擔當的專欄作者 #黃哲翰,以玩家身分的私心願望,展開遊戲的各類議題延伸討論——聊電玩、聊遊戲、也聊聊遊樂背後的社會脈絡與人生回憶。

(完整內容請點閱收聽 轉角國際podcast:#轉角遊樂器)

▌請收聽下方連結:

推薦閱讀

  • 精神鴉片戰爭:中國電玩限令...與那些年偷打電動的快樂少年

  • 沉浸吧!遊戲「心流體驗」:令人忘卻時間的電玩心理學

  • 遊戲產業的「元宇宙破壞神」誕生?微軟750億現金收購動視暴雪

  • 關鍵字
    # 深度專欄

    上一篇

    墜機亞馬遜雨林的奇蹟生還:叢林深處的哥倫比亞武裝威脅

    下一篇

    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坂本龍一,用文字譜出的生命終章

    作者文章

    感動吧!電玩能是藝術嗎?如何品味遊戲獨特的美感經驗?

    感動吧!電玩能是藝術嗎?如何品味遊戲獨特的美感經驗?

    吞食吧!貪食蛇:從理工宅的電腦實驗到手機經典的奇幻之旅

    吞食吧!貪食蛇:從理工宅的電腦實驗到手機經典的奇幻之旅

    深度閱讀與電玩的結合:《轉角遊樂器》年度成果與統計

    深度閱讀與電玩的結合:《轉角遊樂器》年度成果與統計

    上癮吧!《口袋裡的監視器》:免費兒童手遊的代價?

    上癮吧!《口袋裡的監視器》:免費兒童手遊的代價?

    再會吧!《再見的備份》:月台上的揮手與遺失的玩偶,如何用遊戲來述說離別的經驗?

    再會吧!《再見的備份》:月台上的揮手與遺失的玩偶,如何用遊戲來述說離別的經驗?

    解脫吧!遊戲「政治正確」的概念史,女性主義如何對話?ft.喬瑟芬

    解脫吧!遊戲「政治正確」的概念史,女性主義如何對話?ft.喬瑟芬

    最新文章

    轉角國際 X 青春愛讀書:祝大家文藝復興!天才如何撐起五百年藝術天花板

    轉角國際 X 青春愛讀書:祝大家文藝復興!天才如何撐起五百年藝術天花板

    《你不再是我父親》:法國迷姦案主嫌之女自述,一個平凡家庭的迷航

    《你不再是我父親》:法國迷姦案主嫌之女自述,一個平凡家庭的迷航

    家族是推動人類歷史的情感單位:專訪《權力的血脈》作者賽門.蒙提費歐里

    家族是推動人類歷史的情感單位:專訪《權力的血脈》作者賽門.蒙提費歐里

    從冷戰舞台到絲路對話:馬友友的20世紀世界音樂文化之旅

    從冷戰舞台到絲路對話:馬友友的20世紀世界音樂文化之旅

    馬友友的人生《組曲》:從音樂家到人道主義者的蛻變

    馬友友的人生《組曲》:從音樂家到人道主義者的蛻變

    被「政治滅絕」的內蒙古:長城外的造反派,紅衛兵之眼目睹蒙古民族屠殺

    被「政治滅絕」的內蒙古:長城外的造反派,紅衛兵之眼目睹蒙古民族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