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為什麼我們不想生:全球男女「無子生活」更幸福?

2023/01/18 轉角選書

示意圖。所有想要孩子的人都一樣,而所有不想要孩子的人各有各的道理。 圖/法新社 ...
示意圖。所有想要孩子的人都一樣,而所有不想要孩子的人各有各的道理。 圖/法新社 

▌本文為《為什麼我們不想生:生與不生,哪一種人生選擇更幸福?》(二十張,2022)書摘

編這本書時,我時常想起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開篇那句有關「幸福家庭」的名言,還想杜撰出一個翻版:

所有想要孩子的人都一樣,而所有不想要孩子的人各有各的道理。

當然,托爾斯泰的原話也未必屬實,因為幸福的家庭各式各樣,不幸的家庭也可能由於各種不難想見、但都讓人頭昏腦脹的原因而不幸。不管是出於主動選擇、環境影響或這兩者皆有的因素,大部分人最終都會為人父母,我改寫的理論版本也未必無懈可擊。

不過,過去的數年間,我一直在思考這個議題,並越來越懷疑大部分人生兒育女的原因——屈指可數的那幾點理由,大多是和傳統意義上的生物規則有關,但或許都不能算是人們選擇生小孩的真正動機。

我們這些選擇不當父母的人多少有點像一神論者,或是移居到加州的外地人;我們傾向於走蜿蜒曲折、甚至常會帶來痛苦的道路,向自己認定的終點前進。這是我編輯這本文集的原因之一。和很多文化推斷截然相反的是:主動退出父母陣營的人並不是一個整體(再次重申:這本書討論的是主觀決定不生小孩,而非想生的時候生不了——那是完全不同的議題)。

示意圖。有些人在多年猶疑不決後,意識到得先充分了解自己的必要性。還有些人自出生後...
示意圖。有些人在多年猶疑不決後,意識到得先充分了解自己的必要性。還有些人自出生後就缺乏想生孩子的欲望,這種願望的匱乏就像性傾向或性別意識一樣生而有之且終生不改。 圖/法新社 

示意圖。有關「無子女更自由」的討論引發了軒然大波,這些討論的重點在於讓整個社會別...
示意圖。有關「無子女更自由」的討論引發了軒然大波,這些討論的重點在於讓整個社會別再假設每個人都應該生兒育女——儘管如此,想要孩子的人終究會遠多於不想要孩子的人。 圖/美聯社 

我們既不是享樂主義者,也不是苦行僧。和大多數有孩子的人相比,我們的成長過程並沒有讓我們背負更多慘痛的心理創傷。我們不討厭孩子(這一點竟然沒人信,至今都讓我震驚)。事實上,我們當中許多人都為別人的子女付出過大量時間和精力,讓那些孩子的生活更豐富,並且反過來豐富了我們自己的生命。

這點可是有憑有據:和那些被幼童們圍繞的父母相比,我們更樂於回饋社會——不僅僅因為我們有時間,還因為我們義務奉獻一天後,總得把孩子送「回」他們的父母身邊。

通讀這本書裡的文章,你會發現:從很多方面說,這些文章的共同主題就是沒有共同性。放棄為人父母的決定讓每一位作者心滿意足——有些人甚至不只是滿意,而是近乎狂喜,但沒有一個人做出這個決定的過程與思路和另一個人完全相同。

有些人在多年猶疑不決後,意識到得先充分了解自己的必要性。還有些人自出生後就缺乏想生孩子的欲望,這種願望的匱乏就像性傾向或性別意識一樣生而有之且終生不改。還有少數人也曾熱切嚮往生兒育女,但漸漸領悟到他們在追逐一個並不屬於自己的夢——這個夢實際上屬於他們的伴侶、家人、世俗意義上的家族文化。就如珍.賽佛(Jeanne Safer)一針見血指出的那樣:她並不是真的想生孩子,她想要的是「想要生兒育女」的欲望。

讀到這句話時,我激動得屏住了呼吸。曾幾何時,我還沒有悟出這一點,但現在我可以說(也寫在珍的原稿的邊緣空白處了):「這正是我曾有的感受!」得到這番洞見之前,我也曾非常努力地勸說自己想要什麼,哪怕內心一直都很清楚那並不適合我。

示意圖。和那些被幼童們圍繞的父母相比,我們更樂於回饋社會——不僅僅因為我們有時間...
示意圖。和那些被幼童們圍繞的父母相比,我們更樂於回饋社會——不僅僅因為我們有時間,還因為我們義務奉獻一天後,總得把孩子送「回」他們的父母身邊。 圖/美聯社 

示意圖。我們當中許多人都為別人的子女付出過大量時間和精力,讓那些孩子的生活更豐富...
示意圖。我們當中許多人都為別人的子女付出過大量時間和精力,讓那些孩子的生活更豐富,並且反過來豐富了我們自己的生命。 圖/路透社  

不過,就算相勸多年的結果是一個嬰孩的出現,也未必會有什麼不妥。我有過樂於扶持我的丈夫,還有很多支持、愛護我的朋友。如果我有了孩子,我肯定會很愛他/她,那是毫無疑問的,而且那種愛是我不當母親就無法體會的愛。但當我捫心自問——用當下的流行語來說,就是為最深處的自我本能「按讚」時,我終於意識到我最想要的,其實是去找到一些不同的途徑,來探討不要孩子的抉擇。

我想讓人們關注這種討論,從誇誇其談的陳腔濫調裡把這個議題拉出來談,因為那種泛泛而談常常會把當了父母的人和不想當父母的人置於對立面,認定前者願意自我犧牲、更成熟,而後者始終沒走出青春期、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我想讓大家看到:

沒孩子的人和有孩子的人一樣,有各種各樣的形態。沒孩子的你可能懶惰過活,可能選擇關注自我的需求,也可能保持開放心態或富有想像力地看待自己的選擇。你可以表現得冷靜從容,也可以表現得像個混蛋。

說真的,背負混蛋惡名的始終都是不當父母的人。有些惡名是我們自找的。二〇一三年八月,《時代》雜誌做了一組專題報導,封面上畫著一對自得其樂的男女躺在沙灘上,上方的標題是「此生無子女:擁有一切,意味著沒有孩子」(The Childfree Life: When Having It All Means Not Having Children),強調了一種最普遍的誤解:有些人不要孩子,只是因為更想要昂貴的玩具、奢侈的度假。

在網路搜尋引擎上輸入「無子」(childfree),你會發現無窮無盡的網頁長篇累牘地炮轟「繁殖者」(breeders),還有一些自以為是的文章列表,都有「我寧可把錢花在Manolo Blahniks高跟鞋上」、「請看我家車庫裡的保時捷,那就是我不要孩子的理由」這類觀點。

就連「無子」這個單字都有問題;沒有孩子的人炮製出這個詞,是為了區分故意不要孩子的人和那些不情不願或並非出於主觀意願而沒有孩子的人,但這個詞走偏了,因而觸怒了一些人——畢竟,通常放在字尾free前面的名詞都是帶有負面貶義色彩的,譬如無菸(smoke-free)和無麩質(gluten-free),但憑什麼把孩子和香菸、會引發過敏的麩質歸入一類呢?

一種最普遍的誤解:有些人不要孩子,只是因為更想要昂貴的玩具、奢侈的度假。左為《時...
一種最普遍的誤解:有些人不要孩子,只是因為更想要昂貴的玩具、奢侈的度假。左為《時代》雜誌「無子」專題封面,右為示意圖,一名飲酒的模特兒。 圖/《時代》雜誌封面、法新社 

關於生孩子與否的討論,常常會把當了父母的人和不想當父母的人置於對立面,認定前者願...
關於生孩子與否的討論,常常會把當了父母的人和不想當父母的人置於對立面,認定前者願意自我犧牲、更成熟,而後者始終沒走出青春期、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圖為示意圖,一名採購奶粉的婦女。 圖/美聯社 

《時代》的文章刊出時(我要特別指出:和帶有潛臺詞而走偏的封面相比,文章內容本身更沉穩、更客觀),我剛好開始為這本書尋找作者。時間點簡直太完美了。媒體在熱議這個話題,但很顯然,論爭還有一段長路要走。有線電視臺的主持人們在得知有些人不想要孩子時,會表示「震驚」(更圓滑的主持人會飛快地補充一句,「這倒不是說我在評斷好壞」)。在網路上,有成千上萬確信自己不要孩子的人,因為這個話題終於得到熱議而表達了感恩之情,但「自私」、「膚淺」之類的傷人評語仍在評論頁面屢見不鮮。

有天晚上,我偶然聽到公共電臺的廣播節目上,有個聽眾打電話進來,說不生小孩是完全合法、值得讚賞的選擇,但憑他的親身感受所見,在當上父親之前,他從未覺得生活如此充實——因此,他真心覺得不當父母的人的生命是不完整的、極其悲哀的。

如果說這本書要傳遞的最重要的訊息是生兒育女不見得適合,也不應該適合每一個人,那麼,編輯這本書也讓我學到了一點:不是每個人都能書寫自己如何決定不為人父母的。我向很多作家發出了邀請(他們都曾在作品或訪談中表示或至少暗示過他們沒有把生兒育女之事列為優先考慮的事項),但只有極少數人早已考慮過這個議題,並願意立刻提筆。

有些人回覆說,是的,他們沒有孩子是刻意選擇的結果,但對此沒有太多思考,所以沒什麼有趣的觀點可以寫。還有些人告訴我,他們有很多話想說,但不能不擔憂這樣的文章可能會傷害某些家庭成員的感受。還有一位知名的小說家,眾所周知他曾聲稱自己永遠不要孩子,但他給我的回覆竟是一張嬰兒的照片:他剛剛有了一個兒子。

這就是為什麼這本書裡的十六篇文章都來之不易,堪稱寶貴:它們敢於面對,思考深刻入微,帶著毫無保留的坦誠,稱頌生活中的挑戰,這樣的人生因其不同尋常而經常被稱為「不忘初心」(這個說法常常會顯得不太適當,但也沒有更恰當的表述了)。大多數文章都很幽默,但不乏哀傷,偶爾會帶點政治色彩,但都有個人特色;這些散文充分展示了一點:在這個世上,做一個負責任、有貢獻甚而幸福快樂的成年人,並非只有一種途徑。

示意圖。生兒育女不見得適合,也不應該適合每一個人,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書寫自己如何決...
示意圖。生兒育女不見得適合,也不應該適合每一個人,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書寫自己如何決定不為人父母的。 圖/美聯社 

示意圖,非當事人。有個聽眾分享,說不生小孩是完全合法、值得讚賞的選擇,但憑他的親...
示意圖,非當事人。有個聽眾分享,說不生小孩是完全合法、值得讚賞的選擇,但憑他的親身感受所見,在當上父親之前,他從未覺得生活如此充實。 圖/法新社 

這些散文的作者來自不同世代、不同地域、不同種族和文化背景。雖然彼此間存在諸多不同,他們卻在一件事上完全一致:他們都是專業寫作者。

有些作者會說,在有意選擇不生小孩的廣大人群中,一群作家並不那麼有代表性(傑夫.戴爾[Geoff Dyer]在他那篇文章中就倨傲無禮地暗示過了)。畢竟,藝術家——尤其是作家——比常人更需要獨處的時間。作家最渴望無人打擾,而孤獨偏偏是很多人懼怕的。作家們甘願接受沒有固定收入的生活,而財務不穩定恰恰是大多數人盡可能避免的狀況。更重要的是,如果藝術家很幸運,作品可以變成遺產流芳百世,而從理論上說,作品多少可以替代孩子,也多少減輕了藝術家必須養育孩子的壓力。

我明白這一點。但事實上,作家就是以寫作為職業的人,儘管有些作家可能很孤僻。他們負責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展現世界的複雜和矛盾。這本書的很多作者都在回顧自己對為人父母之事的感想時談及自己的寫作生活,但我認為沒有哪位作者把「寫作」和「孩子」對立起來,把不生小孩的原因歸咎於寫作——如果事情真的如此簡單,他們也不用費神大書特書了。此外,大部分寫作者和大部分非寫作者一樣,都想有孩子,也都生了。

有關「無子女更自由」的討論引發了軒然大波,這些討論的重點在於讓整個社會別再假設每個人都應該生兒育女——儘管如此,想要孩子的人終究會遠多於不想要孩子的人。對此,除了那些最會小題大作的人口過剩論激進分子,所有人都會說謝天謝地。

還有一點特別明顯:本書的女性作者遠遠多於男性作者,確切的數字是十三比三。在我看來,這個比例多少說明:和女性相比,男性在生兒育女之事上(至少在孩子出生之前)鮮有嚴肅思考;而女性打自出生就要面臨這個問題,並且在耳濡目染之下,一輩子都會對這件事有所思量。但我認為,在這本文集中收錄男性的意見是很重要的。生兒育女之事太過頻繁地被看成一種女性獨有的議題。

但拒絕為人父的男人們也必須正視自己的各種偏見,比方說,他們認定自己無法對一個伴侶忠誠到底,或是希望無限期地延長自己的青春期,或是遇到合適的另一半後就會在愛的感召下(並且充滿感恩地)成為居家好男人,哪怕會有點兒難以調教。

生兒育女之事太過頻繁地被看成一種女性獨有的議題,但拒絕為人父的男人們也必須正視自...
生兒育女之事太過頻繁地被看成一種女性獨有的議題,但拒絕為人父的男人們也必須正視自己的各種偏見。 圖/路透社 


《為什麼我們不想生:生與不生,哪一種人生選擇更幸福?》

作者: 梅根.達姆/主編

譯者: 于是

出版社:二十張出版

出版日期:2022/11/30

內容簡介:本書編者梅根.達姆點出,我們的社會往往認為自願不生養孩子的人都是自私的享樂主義者。但實際上,選擇不生孩子的人有各種各樣的型態——事實上,他們的煩惱沒有比較少,也有屬於自己的課題。本書邀請了十六位來自不同世代、種族與文化背景的作家,分享他們對於生育、家庭乃至生命意義的思考。這群作家的共同之處在於,他們都或主動或被動地選擇了不生小孩,但每個人做出此決定的過程、思路、感受都不相同——如果人生終將是一場單人的旅行,我們如何建立親密關係,如何忠於當下自我的決定,並在日常生活中承擔這一決定帶來的挑戰?無論我們屬於生孩子這方、還是不生孩子這方,本書都將陪伴你一同探索,勇敢地走向生命中最好的決定。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中國「三孩政策」衝擊波:懷胎救國的生育大躍進...可行嗎?

轉角選書

讀好書、做好人——轉角國際編輯台的新書文摘選讀。

作者文章

最適合人類的食物是什麼?人們長期以來一直關注這個問題。示意圖,圖為2016年7月...

21世紀的狩獵採集者生存指南:人類有「最健康」的飲食方式嗎?

2024/11/21
示意圖,巴黎著名餐廳Chez L 'Ami Louis內,一名服務生端著招牌薯條...

《巴黎侍者》:從餐廳服務生之眼窺看巴黎底層社會

2024/11/08
加州山火中的川普旗幟。 圖/路透社 

滋養川普崛起的「國之荒原」:美國為何失落價值、充滿憤怒?

2024/11/07
「毛澤東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空前絕後的農民領袖。他後來當上中國的皇帝,完全是農...

《盜賊史觀下的中國》:粗暴卻又文雅的「盜賊皇帝」毛澤東

2024/10/30
張保仔的傳奇深深鑲嵌在香港文化之中。左為《壹捌零壹》圖畫,右為清朝袁永綸所著《靖...

從香港航向偉大航道:傳奇海盜張保仔,《壹捌零壹》的海洋文化靈魂

2024/10/09
2018年安倍晉三以日本首相身分率團訪問北京,會晤中國國家主度習近平,雙方都表示...

逐漸自信的孤獨主席?安倍晉三回憶裡的習近平

2024/09/27

最新文章

薩伊德多次在《音樂的極境》中指出古典音樂名家的演出未臻理想之處,世界三大男高音之...

大牌音樂家一定讚?拒絕迷思、超越舞台的薩伊德樂評《音樂的極境》

2024/11/22
最適合人類的食物是什麼?人們長期以來一直關注這個問題。示意圖,圖為2016年7月...

21世紀的狩獵採集者生存指南:人類有「最健康」的飲食方式嗎?

2024/11/21
電影《福田村事件》於2024年11月15日,在臺灣電影院公開上映。 圖/《福田村...

《福田村事件》的再思考:日本終於看見「轉型正義」展露曙光

2024/11/15
陳永森,《獅貓八美嬌》, 1975,膠彩、紙本,70 × 124公分,私人收藏。...

名揚日本的台灣畫家陳永森:映照戰後膠彩發展的創作人生

2024/11/14
到「現人神」(あらひとがみ)是日本神明在人間的化身,但這個過去曾經有過的信仰,隨...

#現人神:日本神明在人間的化身,見人如見神?

2024/11/13
圖為美國杜蘭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TNPRC)的恆河猴,非本案當事猴。 圖/路...

美國「恆河猴逃逸事件」:從實驗室脫逃的猴子「所有權」歸誰?

2024/11/1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