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重磅廣播/性醜聞與新獎章:停辦的2018諾貝爾文學獎

2018/10/06 轉角說

危機風暴的主角——藝文界大老阿爾諾(Jean-Claude Arnault)——1日也因為性侵案罪名成立遭判刑2年。 圖/美聯社
危機風暴的主角——藝文界大老阿爾諾(Jean-Claude Arnault)——1日也因為性侵案罪名成立遭判刑2年。 圖/美聯社

主持人/編輯七號、編輯八號

2018諾貝爾文學獎因為性侵與洩密案的風波,使得瑞典學院的院士辭退抗議,導致獎項在今年5月宣布停辦一年。為重整遴選機制,瑞典學院在10月5日選出了2位遞補的新院士,分別是瑞典最高法院法官盧內森(Eric Runesson)、伊朗裔瑞典詩人莫薩德(Jila Mossaed),讓院士人數達到12人投票門檻。而在不久之前,危機風暴的主角——藝文界大老阿爾諾(Jean-Claude Arnault)——1日也因為性侵案罪名成立遭判刑2年。此外,為了彌補今年沒獎可頒的缺憾,瑞典文壇集結推出「新學院獎」,標榜公開透明的文學獎項,讓停辦的過渡期間,不至於讓文學盛事遭到醜聞所擊敗;而新院士任命、新獎項的加開,能否竟此為傷痕累累的瑞典學院與文學獎止血?

▌請點閱下方收聽

▌本節重點:

• 瑞典學院性醜聞:阿爾諾判處2年

• 公知霸權墮落記:阿爾諾與瑞典學院

• 新院士:瑞典最高法院法官盧內森(Eric Runesson)、伊朗裔瑞典詩人莫薩德(Jila Mossaed)

• 「新學院獎」誕生,彌補今年停辦的遺憾

• 4名入圍者:尼爾蓋曼、村上春樹、金翠、孔德

• 關於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雜談...

2018瑞典學院新院士:左為瑞典最高法院法官盧內森(Eric Runesson)、右為伊朗裔瑞典詩人莫薩德(Jila Mossaed) 圖/歐新社
2018瑞典學院新院士:左為瑞典最高法院法官盧內森(Eric Runesson)、右為伊朗裔瑞典詩人莫薩德(Jila Mossaed) 圖/歐新社

兩名新任命的院士將會在12月正式上任。現年70歲的伊朗裔瑞典小說家兼詩人莫薩德,1986年從伊朗流亡瑞典,並曾以波斯語和瑞典語撰寫了多部小說與詩集。莫薩德的位置是遞補1989年就停止活動的院士艾克曼(Kerstin Ekman),當年她是因為瑞典學院拒絕譴責伊朗對英國作家魯西迪(SalmanRushdie)的威脅,而以辭退院士的方式表達抗議;如今以莫薩德遞補,也頗有呼應當年事件的意味。

另一名新院士盧內森則幾乎沒有文學相關背景,現年58歲的他是法律界出身,現為瑞典最高法院法官、同時於瑞典隆德大學任教,其院士位置是接替於2015年因個人理由而辭退的羅塔斯(Lotta Lotass)。面對眾文人環繞的瑞典學院,盧內森被任命為院士後,向媒體開玩笑地表示「相比之下自己非常無知」。不過瑞典學院則表示,兩名新成員都是優異人選,期待能透過不同學術背景的人,豐富學院的專業領域。

瑞典學院院士原本應該是終身職、且必須因為成員過世才能遞補,然後過去已有多名成員選擇「隱退」或主動辭去,從這次延燒的性醜聞事件後,瑞典現任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Carl XVI Gustav)則修改了相關規定,新增了讓院士辭職、遞補的規則。

在阿爾諾案中擔任被害人律師的伊莉莎白(Elisabeth Massi Fritz),本身是專長是受暴婦女的相關案件,2017年時也曾作為美國 #MeToo 運動的法律顧問。 圖/法新社
在阿爾諾案中擔任被害人律師的伊莉莎白(Elisabeth Massi Fritz),本身是專長是受暴婦女的相關案件,2017年時也曾作為美國 #MeToo 運動的法律顧問。 圖/法新社

阿爾諾(右)與其妻子瑞典詩人佛洛斯滕森(Katarina Frostenson)、同時也是瑞典學院的院士。 圖/美聯社
阿爾諾(右)與其妻子瑞典詩人佛洛斯滕森(Katarina Frostenson)、同時也是瑞典學院的院士。 圖/美聯社

▌轉角編輯台每周的深度國際閒聊

• 用 RSS 訂閱:https://goo.gl/48CruJ

• 用 iTunes 收聽: https://goo.gl/o06EBG

• 用SoundCloud收聽:https://goo.gl/WSho3A

推薦閱讀

諾貝爾文學獎停辦一年:因為性侵醜聞搞垮評審委員會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作者文章

2019年方濟各在會見義大利足協 (FIGC) 成員和《米蘭體育報》時旋轉一顆足...

在禧年榮歸主懷:教宗方濟各,熱愛足球的阿根廷人,與黑歷史的悔恨(1936-2025)

2025/04/21
以色列大批民眾上街示威,抗議總理納坦雅胡濫權又不肯停戰,將他比做暴君、獨裁者。 ...

以色列逾10萬人上街反政府:納坦雅胡深陷政壇內鬥與「破壞憲政」指控

2025/03/28
香港首富李嘉誠。 圖/路透社 

李嘉誠賣巴拿馬港口給美國:中國不滿,但能夠插手破壞交易嗎?

2025/03/27
2024年10月30日,川普至威斯康辛州造勢,因現任美國總統拜登將川普的支持者稱...

回望2024/意外的熱門文章?轉角國際「深度專欄」閱讀排行榜

2024/12/27
海棠文學城的多位中國耽美作家被捕,遭判刑、罰款,引起眾多讀者不滿。 圖/抖音

海棠耽美作家抓捕案:多位中國作者遭重判,與警方「遠洋捕撈」的執法醜聞

2024/12/26
米雷伊在紐約證交所敲響開盤鐘。 圖/美聯社

被遺忘的報導:阿根廷狂人總統的「打掉重練救經濟」,後來呢?

2024/12/19

最新文章

教宗良十四世選擇穿上紅色肩衣(mozzetta),但是腳上的鞋是選擇和教宗方濟各...

紅肩衣與黑皮鞋:教宗良十四世的衣著訊號,信仰的橋梁與調和者

2025/05/12
2017年5月21日,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在台北車站前發起「521挺台灣進WHO...

《度量瘋狂》:戰後WHO與台灣的合作,一個用於理解「中國人」的實驗場

2025/05/09
日本已有兩家醫院推出「棄嬰保溫箱」和「匿名生產制度」,盼政府從源頭立法,幫助更多...

當「匿名生產」成為求救訊號,日本醫院如何接住弱勢孕婦及保住新生兒一命

2025/05/08
電影《秘密會議》揭示樣觸及保守/自由派的對立與角力,亦映照當前世界趨勢。圖為《秘...

《秘密會議》映照的民主困境:全球政治極化趨勢下,理解的出路在何方?

2025/05/06
示意圖,住在法國南部土倫(Toulon)聖凱瑟琳拉布雷養老院的安德烈修女(Sis...

「圈養一群老傢伙」:法國高級長照機構歐葆庭為何成為虐老《掘墓人》?

2025/05/02
右為《西伯利亞俳句》作者尤佳.維列;左為《西伯利亞俳句》中文版。《西伯利亞俳句》...

《西伯利亞俳句》:蘇聯統治下的立陶宛哀歌

2025/04/2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