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廣播/性醜聞與新獎章:停辦的2018諾貝爾文學獎
主持人/編輯七號、編輯八號
2018諾貝爾文學獎因為性侵與洩密案的風波,使得瑞典學院的院士辭退抗議,導致獎項在今年5月宣布停辦一年。為重整遴選機制,瑞典學院在10月5日選出了2位遞補的新院士,分別是瑞典最高法院法官盧內森(Eric Runesson)、伊朗裔瑞典詩人莫薩德(Jila Mossaed),讓院士人數達到12人投票門檻。而在不久之前,危機風暴的主角——藝文界大老阿爾諾(Jean-Claude Arnault)——1日也因為性侵案罪名成立遭判刑2年。此外,為了彌補今年沒獎可頒的缺憾,瑞典文壇集結推出「新學院獎」,標榜公開透明的文學獎項,讓停辦的過渡期間,不至於讓文學盛事遭到醜聞所擊敗;而新院士任命、新獎項的加開,能否竟此為傷痕累累的瑞典學院與文學獎止血?
▌請點閱下方收聽
▌本節重點:
• 瑞典學院性醜聞:阿爾諾判處2年
• 公知霸權墮落記:阿爾諾與瑞典學院
• 新院士:瑞典最高法院法官盧內森(Eric Runesson)、伊朗裔瑞典詩人莫薩德(Jila Mossaed)
• 「新學院獎」誕生,彌補今年停辦的遺憾
• 4名入圍者:尼爾蓋曼、村上春樹、金翠、孔德
• 關於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雜談...
兩名新任命的院士將會在12月正式上任。現年70歲的伊朗裔瑞典小說家兼詩人莫薩德,1986年從伊朗流亡瑞典,並曾以波斯語和瑞典語撰寫了多部小說與詩集。莫薩德的位置是遞補1989年就停止活動的院士艾克曼(Kerstin Ekman),當年她是因為瑞典學院拒絕譴責伊朗對英國作家魯西迪(SalmanRushdie)的威脅,而以辭退院士的方式表達抗議;如今以莫薩德遞補,也頗有呼應當年事件的意味。
另一名新院士盧內森則幾乎沒有文學相關背景,現年58歲的他是法律界出身,現為瑞典最高法院法官、同時於瑞典隆德大學任教,其院士位置是接替於2015年因個人理由而辭退的羅塔斯(Lotta Lotass)。面對眾文人環繞的瑞典學院,盧內森被任命為院士後,向媒體開玩笑地表示「相比之下自己非常無知」。不過瑞典學院則表示,兩名新成員都是優異人選,期待能透過不同學術背景的人,豐富學院的專業領域。
瑞典學院院士原本應該是終身職、且必須因為成員過世才能遞補,然後過去已有多名成員選擇「隱退」或主動辭去,從這次延燒的性醜聞事件後,瑞典現任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Carl XVI Gustav)則修改了相關規定,新增了讓院士辭職、遞補的規則。
▌轉角編輯台每周的深度國際閒聊
• 用 RSS 訂閱:https://goo.gl/48CruJ
• 用 iTunes 收聽: https://goo.gl/o06EBG
• 用SoundCloud收聽:https://goo.gl/WSho3A
推薦閱讀
←上一篇
瑞典辱華爭議:中國「戰狼外交」的紅線試探
下一篇→
逃離社群暴民時代?世界如何對抗「假新聞」仇恨軍團
作者文章
解讀「存立危機事態」與「台灣有事」:日本要從戰略模糊邁向戰略清晰?
有事就找自衛隊?日本熊害當前,自衛隊進駐「驅熊」真的有用嗎
川普同意讓韓國建造核動力潛艦,南韓進步派的「國艦國造」願望成真?
防範熊襲事件的領域展開:日本引進「分區計畫」能減少人熊衝突嗎?
《轉角國際》入圍第24屆卓越新聞獎:突發新聞獎、新聞評論獎
被承認的無土之國:英、加、澳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以色列面臨建國後最大國際譴責
最新文章
《烤箱裡的美國史》:真男人才不會吃鹹派?
日本為何難以擺脫核電?《「台日友好」異論》解析核能政策的美國因素
大聯盟未竟的中國夢(下)中國人為何不愛打棒球?
大聯盟未竟的中國夢(上)為何NBA可以、MLB卻難以打進中國?
「同志」的發明造就亞洲第一:鈴木賢筆下的《台灣同婚法的誕生與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