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極熱韓半島(上):邁向40°C的猛暑地獄

2018/08/03 楊虔豪

韓國的熱,連北極熊都受不了。圖為南韓愛寶樂園的北極熊「Tonki」,出生在南韓動物園的Tonki今年23歲,由於韓國的氣候並不適合北極熊生活,Tonki的處境也長期受到國際動保團體的關注,並促成愛寶樂園點頭,今年11月將送Tonki到英國「養老」,因此今年的極限暑假,也是他在韓國要熬的最後一個夏天。 圖/路透社
韓國的熱,連北極熊都受不了。圖為南韓愛寶樂園的北極熊「Tonki」,出生在南韓動物園的Tonki今年23歲,由於韓國的氣候並不適合北極熊生活,Tonki的處境也長期受到國際動保團體的關注,並促成愛寶樂園點頭,今年11月將送Tonki到英國「養老」,因此今年的極限暑假,也是他在韓國要熬的最後一個夏天。 圖/路透社

2年前才更新的最炎熱紀錄再度被打破!韓半島如今籠罩在史上最嚴重的酷暑中,各地高溫每天都在刷新氣象觀測史上的最高值——如今,飆破攝氏40度已不再是罕見的事,當人們還未適應這樣的氣候異變時,酷暑卻已帶給韓半島許多嚴峻的挑戰。

首爾市在8月1日下午3點36分,高溫已來到39.6度,大幅突破了1994年漢城歷經長期酷暑時的38.4度的紀錄;同一天,台北高溫為34度,中東的杜拜高溫則是38度整,位處高緯度的首爾,熱度已異常高於其他南端城市。

1994年酷暑時,冷氣在南韓仍是還不普及的奢侈家電,不少漢城市民因不耐晚間高於25度的熱帶夜,帶著蓆子和涼被,前往漢江河岸就寢;但如今,首爾夜晚溫度已是超過30度的「超熱帶夜」等級,夜間外出,宛如在三溫暖般,汗流浹背。

首爾市在8月1日下午3點36分,高溫已來到39.6度,大幅突破了1994年漢城歷經長期酷暑時的38.4度的紀錄;同一天,台北高溫則是34度。 圖/歐新社
首爾市在8月1日下午3點36分,高溫已來到39.6度,大幅突破了1994年漢城歷經長期酷暑時的38.4度的紀錄;同一天,台北高溫則是34度。 圖/歐新社

漢江江畔過去曾是首爾市民的夜間避暑勝地;但如今,首爾夜晚溫度已是超過30度的「超熱帶夜」等級,夜間外出宛如在三溫暖般痛苦。 圖/歐新社
漢江江畔過去曾是首爾市民的夜間避暑勝地;但如今,首爾夜晚溫度已是超過30度的「超熱帶夜」等級,夜間外出宛如在三溫暖般痛苦。 圖/歐新社

而在江原道洪川郡,人工氣象站也測得41度整的高溫,打破1942年大邱出現的40度整高溫,更新了南韓觀測史上的最高紀錄。諷刺的是,洪川郡冬天有滑雪場,夏天也是人氣避暑勝地;趁暑假期間,不少民眾攜家帶眷,前往洪川旅遊,要躲避炙熱太陽,沒想到卻一頭栽進「極熱地獄」。

自今年7月中旬起,南韓已有不少地方的氣象自動觀測設備,測得超過40、41度的高溫;而原本夏季期間,高溫通常集中在慶尚北道與大邱,會出現37度以上的酷暑,今年卻擴大至全國,南韓的夏天,已不再像以往高溫只有32-33度那麼舒適。

7月中旬,大邱出現的高溫,已讓民眾戲稱是「大非利加」(大邱+非洲全名「阿非利加」的合稱),但目前酷暑壟罩全國之下,這個「大」已不再只是大邱,而是整個「大韓民國」,不少東南亞與非洲的觀光客與留學生,更直指今年南韓的夏天,比起家鄉還要來得熱。

7月中旬,大邱出現的高溫,已讓民眾戲稱是「大非利加」(大邱+非洲全名「阿非利加」的合稱),但目前酷暑壟罩全國之下,這個「大」已不再只是大邱,而是整個「大韓民國」。圖為大邱市的裝置藝術。 圖/歐新社
7月中旬,大邱出現的高溫,已讓民眾戲稱是「大非利加」(大邱+非洲全名「阿非利加」的合稱),但目前酷暑壟罩全國之下,這個「大」已不再只是大邱,而是整個「大韓民國」。圖為大邱市的裝置藝術。 圖/歐新社

突破40度的高溫,在都市中因有許多混凝土建物,加上馬路又鋪上柏油,還有汽車等交通工具匯集往返,造成熱島效應,「熱感」更甚。在無任何遮蔽物的大馬路上,通常可達50度以上。

近來,首爾市內開始有不少地方,在大型十字路口設置巨型陽傘,讓行人等候紅綠燈時能避暑,陽傘下甚至會在酷熱時,噴灑細水。

但只要一出門,行走不過1分鐘,不管身上穿著什麼樣的衣服,都會全身大汗。對必須等待公車上班的通勤族而言,極為煎熬。而在室內空間,就算有電風扇,也難以抵擋這波酷暑,必須要有冷氣才能紓解悶熱。

只要一出門,行走不過1分鐘,不管身上穿著什麼樣的衣服,都會全身大汗。對必須等待公車上班的通勤族而言,極為煎熬。 圖/歐新社
只要一出門,行走不過1分鐘,不管身上穿著什麼樣的衣服,都會全身大汗。對必須等待公車上班的通勤族而言,極為煎熬。 圖/歐新社

高溫不只席捲南韓,而是整個韓半島。北韓中央電視台在1日的晚間新聞中,公開的氣象資料也顯示,慈江道首府江界市測得38.9度、平安北道首府新義州市38.5度,首都平壤也有37.8度的高溫,紛紛突破史上新高。

隔早出刊的《勞動新聞》更在社論中透露,早在7月30日,慈江道滿浦市就已出現40.7度高溫、中江郡40.2度、長江郡40度整,紛紛突破史上新高。而各地農作物也因為酷暑,出現損害。

而相較南韓,北韓的冷氣等排熱設施仍不發達,就連用電都成問題,酷暑對一般百姓的生活影響,更加強烈且難受,並對原本就不穩定的糧食收成,帶來影響。。

韓半島的酷暑,北韓也是吃不消。圖為滿身大汗的金正恩。 圖/朝中社
韓半島的酷暑,北韓也是吃不消。圖為滿身大汗的金正恩。 圖/朝中社

北韓中央電視台在8月1日的晚間新聞中,報導高溫突破史上新高,慈江道江界市測得38.9度。 圖/截自北韓中央電視台
北韓中央電視台在8月1日的晚間新聞中,報導高溫突破史上新高,慈江道江界市測得38.9度。 圖/截自北韓中央電視台

造成這波史上最炎熱酷暑的原因,是由於北太平洋的高氣壓,接收來自西太平洋旺盛的對流,強化了威力;加上從蒙古、中國東北與西藏所供應的熱氣,形成亞熱帶暖氣團,壟罩在東北亞諸國上空,久不散去。

而今年第12號颱風「雲雀」,登陸日本後,一度減弱為熱帶低氣壓,近日卻又復活成為颱風;颱風帶動東風從韓半島東方,經太白山脈吹向半島西方,增添熱氣,又加上沒有雲帶經過,陽光直射,使溫度持續「高空攀升」。

事實上,北半球各地近來都處於酷暑中,這是因北極氣溫比往年升高,造成高緯度地帶的高速氣流力道大幅減弱,使得能讓天氣維持穩定甚或乾燥的高氣壓,一直盤旋不動,壟罩在許多地方,高溫就不見緩解跡象。

事實上,北半球各地近來都處於酷暑中。圖為豔陽下的外國觀光客,在首爾高溫中於景福宮前拍照。 圖/美聯社
事實上,北半球各地近來都處於酷暑中。圖為豔陽下的外國觀光客,在首爾高溫中於景福宮前拍照。 圖/美聯社

值得注意的是,南韓今年以來出現的各種氣候異常:首爾在冬天1到2月份的氣溫,比起俄羅斯莫斯科來的低,如今夏天7、8月的氣溫,又比東南亞來的高,極端氣候的徵兆,越趨明顯。而今年1月,洪川郡才測得零下13度的低溫,現在又達41度高溫,差距已有54度,氣候極端化,長期來也可能對農產與居民健康,造成影響。

但氣候異變並非只獨獨在今年出現,2016年,南韓就曾經歷過一波僅次於94年的酷暑,但不過才過2年,紀錄又被刷新。

另外,從高溫統計的數據,也能發現不尋常的跡象:2000年代初期,首爾市在7到8月間,高溫超過30度的日數,落在19到25天上下,但近3年來,日數已增加到40天左右。如今,不僅突破30度的日子增加,超過35度的日子,也越來常見。

儘管40度高溫在8月2日獲得微幅緩解,各大城市沒有再飆升過這個極限值,但這波極熱熱浪,目前還不見底——1994年的全韓酷暑,7到8月間,共有49天的熱帶夜;而現在7月才剛開始,隨著熱帶夜已累積到25天,南韓氣象廳正緊盯有無打平或突破紀錄的可能性(...接下篇)。

——▌接續下篇/極熱韓半島(下):酷熱災難法的無限挑戰?

爆熱的首爾。韓國今夏的高溫,已對交通、農業、用電與國民健康都造成了極大威脅。 圖/首爾市政府
爆熱的首爾。韓國今夏的高溫,已對交通、農業、用電與國民健康都造成了極大威脅。 圖/首爾市政府

楊虔豪

定居首爾過著採訪與寫稿生活的駐韓獨立記者。畢業於成功大學政治系,總是被誤認為是韓國學生,實際上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目前經營韓半島新聞平台,並將南北韓報導與評論供應給BBC中文網、公視、端傳媒等華文媒體。2023年以南韓梨泰院慘案新聞報導,獲得SOPA亞洲卓越新聞獎。▎FB:韓半島新聞平台

作者文章

2025年4月4日南韓憲法法院8名法官一致通過,宣判「確定罷免」 尹錫悅。尹錫悅...

尹錫悅下台:罷免後將面臨最重死刑的內亂審判…政權輪替幾成定局

2025/04/04
3月24日,憲法法庭以5票反對、1票贊成、2票拒表態,否決國會對代理總統職務的國...

南韓混沌政局:總理韓悳洙彈劾案被否決…尹錫悅命運為何?

2025/03/24
南韓的保守派就不斷有人指控,選舉過程中投票用紙沒有摺痕而認定「造假」。 圖/楊虔...

涉嫌內亂的尹錫悅找誰取暖?保守派護主的「選舉舞弊論」

2025/01/15
南韓總統尹錫悅15日被捕之後,抵達公搜處。 圖/法新社

南韓戒嚴調查報告:尹錫悅下令「可開槍抓人」、奪取國會與對媒體斷水斷電

2025/01/15
步出官邸上車前,尹總統預先錄製了一段訊息影帶,他首先對支持者致謝,並表示當前國家...

詳解第二次尹錫悅逮捕行動:10倍警力直搗官邸抓人...尹「預錄影片」持續詭辯

2025/01/15
製圖/楊虔豪

圖解/逮捕尹錫悅闖四關失敗…未能突破的關鍵為何?

2025/01/03

最新文章

在頒獎台上身披南韓國旗的孫興慜。 圖/法新社

亞洲球王擺脫無冠魔咒:孫興慜贏得歐霸盃,打破熱刺的17年冠軍荒

2025/05/22
示意圖。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舉辦的「紅星照耀俄羅斯」展覽。共產主義即是極左的體現。...

左膠是如何煉成的:左派理論為何在追求「社會正義」的過程中變了調?

2025/05/21
兩架新加坡空軍F-16戰鬥機在新加坡和印尼領空進行聯合訓練時編隊飛行。
 圖/...

一個不讓鄰國攻陷的島嶼:《新加坡大戰略》如何捍衛小國的獨立國家地位?

2025/05/20
一名濟州婦人於墓碑前悼念在四三事件中失蹤的兒子。當年遇害人數至少三萬多人。 圖/...

1947年那聲槍響:濟州四三事件真相紀實,與台灣轉型正義的交會

2025/05/19
教宗良十四世選擇穿上紅色肩衣(mozzetta),但是腳上的鞋是選擇和教宗方濟各...

紅肩衣與黑皮鞋:教宗良十四世的衣著訊號,信仰的橋梁與調和者

2025/05/12
2017年5月21日,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在台北車站前發起「521挺台灣進WHO...

《度量瘋狂》:戰後WHO與台灣的合作,一個用於理解「中國人」的實驗場

2025/05/0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