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國殖民史:從波士頓到新德里,殖民城市的多元風貌
所謂的「殖民」,並不全然是近代歐洲民族國家列強興起後才有的活動。早在西元前7、8世紀時,東地中海地區的人們便以整個地中海為舞台,活躍地殖民拓墾,進而為那個地區打造出更緊密的交流網路;而在中世紀早期,信仰基督宗教的軍隊也以上帝之名,朝向他們視為蠻荒、異教徒聚集的日耳曼東部與波羅的海沿岸,建立一座座殖民城市,為歐洲塑造一條更明確的地理界線。
由此可見,殖民其實是個非常古老且頻繁的人類活動。身兼冒險家、拓荒者及軍人的大批殖民者,不斷在遙遠的另一端或尋找生活空間、或帶來文化交流與武力鎮壓。
到了15世紀的地理大發現,歐洲殖民活動以全球為範圍、逐漸邁向嶄新階段。一開始,從伊比利半島出發的殖民者有諸多動機,然而,「尋找一個可供居住的新天地」並不在目標清單上,其重要性遠遠不如建立貿易、軍事據點來得重要。
但隨著時間過去,歐洲人在美洲各地大量建立白人移居據點,或是在印度既有城市週邊另闢合居之地,橫跨的人文與地理地域幅員之大,要解釋其中差異,絕非三言兩語便可道盡,畢竟這牽涉到不同國家的內部局勢與外交關係;但這種複雜性再次提醒我們,歷史過往可能存在的多元樣貌。
舉例來說,同為殖民者,古希臘人與那些在中美洲建立蔗糖生產地的奴隸莊園主肯定不同;前者想擺脫母國,另外尋找安居樂業之地,後者則著眼於糖業的龐大利益,美好的移居生活只不過是隨之而來的附加價值。即便是來自同一個國家如英國,想到北美洲冒險的殖民者,也和前往印度洋的東印度公司職員,在心境上有非常大的不同。
因此,使用「殖民」一詞統稱以上內容,固然是基於敘事上的方便,但稍不留神,很容易犯下概括論定的錯誤。英國史家崔斯坦.杭特決定寫作《帝國城市:成就大英帝國的十座殖民城市》時,很大一部分就是想要突顯出,大英帝國的殖民拓展,包含多元而複雜的面貌。
促使杭特寫下本書的機緣在於,雖然近代歐洲的帝國主義與殖民風潮已然過去,但現代人回頭檢視那段歷史時,非常容易流於意識形態之爭,「能做出持平歷史判斷的空間也跟著明顯縮水。」
如杭特所言,本書並不是為帝國主義與殖民活動辯護,作者也承認大英帝國的所作所為有不公不義之處。然而他期許,或許可以大英帝國治下的城市發展為例,讓這段殖民歷史不會侷限在簡單區分好壞善惡的討論前題。
為此,杭特挑選了十座最能反映大英帝國發展歷程的城市,其依序分別是:波士頓、橋鎮、都柏林、開普敦、加爾各答、香港、孟買、墨爾本、新德里、利物浦等。
杭特首先強調波士頓的出現,並非英國政府的刻意為之。其源頭只是一群想躲避宗教壓迫的新教徒,為了實現理想生活所開闢的新天地,早期的波士頓也因此帶有濃厚宗教氣息。隨著同為新教徒的威廉三世於1689年登基,波士頓才漸漸與英國建立密切貿易往來,成為格外繁榮的貿易商港,殖民地民眾更以身為英國人為榮。
當英、法雙方在18世紀進行激烈的海外殖民地爭奪戰時,波士頓更是英國皇家海軍的重要運補港口。但這個良好互動在戰後因貿易、稅收上的多次爭議而崩解;1773年,波士頓人將大批政府想推銷進來的茶葉丟入海中,開啟了一連串可統稱為「美國獨立運動」的歷史事件。
失去波士頓,乃至於整個新英格蘭殖民地,對英國的殖民活動並未造成太大挫敗。某些眼光敏銳之人早已注意到,遙遠的亞洲同樣有利可圖。
為了獨占利益,英國人決定控制每個交通要道。比如從荷蘭手中拿下開普敦,好控制前往印度的重要航線,這代表了帝國利益從美洲轉向亞洲。不同於以英格蘭白人為大宗的波士頓,開普敦保留了荷蘭時期的特色,擁有歐洲各地移民、黑人奴隸及其後代,加上來自伊斯蘭世界的移居者,呈現出非常豐富的社會風貌。
站穩南非的英國,接著在印度打造出融合英國特色與印度風情的加爾各答、孟買,並在19世紀中葉,高舉「自由貿易」的大旗取得香港。這幾座非洲以東的大城市,確實拜英國統治之賜,擁有了最現代化的公共建設如鐵路、衛生水道,更因帝國擴張迎來前所未見的繁榮。相對的,英國人卻也透過各種手段破壞當地社會、文化紋理,以粗暴方式植入自豪的英國文化。比如說,建立強烈排外的俱樂部,而裡頭盡是從英國來的娛樂活動,或是嚴格區分白人居住區與有色人種居住區。
一戰結束後,大英帝國的版圖達於顛峰,杭特也發現,不少人擔心帝國將如羅馬帝國一樣邁入衰亡;畢竟在同一時間,最有利可圖的印度,日漸興起強烈的獨立聲浪。為此,英國除了放寬參政權與基本自由,也決定借用蒙兀兒帝國的象徵意義,在其舊首都附近打造新德里。
新德里依舊結合了歐洲與印度文化,有驚人的現代化大型道路、廣闊的綠地公園和融入蒙兀兒風格的官廳建築群。英國殖民者竭盡一切資源,希望新德里可以變成大英帝國在印度的新政治核心,既能迅速反應俄羅斯人從北方的侵略,也能結合蒙兀兒帝國的意象,強化印度人的效忠。
從中不難看出,新德里散發出來的氛圍,不再是樂觀面對未來的胸襟,而是擔憂帝國衰落、不斷做足排場的不安。最後,曾因帝國擴張而迅速發展的利物浦,也在二戰之後,隨著海外殖民帝國崩解而衰退,印證了前人的擔憂其來有自。
藉由追尋大英帝國治下的各大城市,杭特意在強調,帝國的發展歷程與意識形態,遠比某些批評者或讚美者所想像的還複雜許多。從17世紀開始經營的波士頓,一直到一戰後才大肆建設的新德里,中間將近四百年的落差,英國殖民者各有著不盡相同的治國理念,比如在19世紀之交時,從堅守重商主義轉換成支持自由貿易。換言之,沒有人從一開始就規劃好了帝國的百年大業,反而是因應時局、回應挑戰後,才一歩步拼湊出帝國樣貌。
凡此種種,都讓「大英帝國」這個歷史名詞顯得多元紛亂。因此,根本不可能、也不應該用特定意識形態簡而化之,更別說是給予「最正確的評價」。
就如同追尋這段過往時可知,硬體發展是帝國能帶來的最直接好處,但相對的,許多文化侵略也隨之而來。堅信「全然的好或絕對的壞」,無助於認識帝國全貌。更進一步延伸,大英帝國如此,世界上每一個帝國及其殖民活動皆為如此。一個能夠簡單劃分為好壞的世界當然輕鬆,但不幸的是,這個世界從來沒這麼簡單過。
至於杭特本人,有點奸詐、或是保守地並沒有試著給予大英帝國非常明確的評價,只能隱約看出他抱持略為同情的態度,反駁那些僅憑意識形態而一昧否定大英帝國的言談。顯而易見的,他將評價大英帝國的工作,留給有興趣進一步思考的讀者。無論結論最後是讚美或批評,只要別僅憑個人意識形態便匆忙下判斷、落入非善即惡的窠臼即可。
作者: 崔斯坦‧杭特
出版社: 蔚藍文化
出版日期: 2017/10
內容簡介:「帝國」與「殖民」既非全然的善,亦非全然的惡。作者從擅長的城市史出發,用十個不列顛殖民城市的物質文化發展紋理,來呈現價值觀的變化、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互動、文化的融合與相互影響,以及世局的轉變。波士頓、橋鎮、都柏林、開普敦、加爾各答、香港、孟買、墨爾本、新德里、利物浦,本書透過城市佈局與其物質文化,探討那些與日不落帝國有關的意識形態如何化為現實。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