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黑暗地底蘊生的光明:北海道「強制勞動」的民眾史運動

2017/04/12 許仁碩

民眾史運動者發掘出許多被埋沒的層面。圖為北海道博物館網走監獄,明治時期關押重刑犯...
民眾史運動者發掘出許多被埋沒的層面。圖為北海道博物館網走監獄,明治時期關押重刑犯,在嚴酷環境裡被強制勞動。 圖/博物館 網走監獄

在1970年代,北海道興起了一股名為「民眾史運動」的風潮。強調向來從官方立場出發的「鄉土史」不同,「民眾史」的運動者們,主張不僅是由在地人寫作與傳播本土史,更強調人權與民主的價值,以及從民眾視角出發的史觀。

以北海道各地的居民、教師、學者和學生為骨幹,民眾史運動者們重新發掘出了許多在官史當中,被埋沒的層面。例如愛努人在和人殖民過程中,所受到的壓迫、在北海道的所謂「開拓」過程中,動員囚犯、底層人民、朝鮮人、中國人充作苦力的強制勞動歷史,發掘往日的社會運動史料,並平反被官方定罪的運動者等等。

囚犯、底層人民、朝鮮人、中國人等等,在北海道被充作苦力進行「強制勞動」。圖為在北...
囚犯、底層人民、朝鮮人、中國人等等,在北海道被充作苦力進行「強制勞動」。圖為在北海道搬運土砂的朝鮮人。 圖/截自韓國紀錄影片유골은 말하고 있다

▎極寒之地的「強制勞動」

位於北海道內陸的朱鞠內湖,為日本最大的人工湖,除了水力發電之外,亦以垂釣、划船等觀光活動著稱。當地曾經測得攝氏零下四十四度的低溫,創下日本氣象史上的最低溫紀錄。

而朱鞠內湖的誕生,其實是前述強制勞動的產物。從1920年代開始,為滿足移入人口以及造紙工業之電力、水資源與運輸需求,展開了鐵道以及水壩工程。在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當地,為了滿足勞動力需求,大量引入了外地工人。

工人不僅工時長、勞動環境惡劣,行動自由更受到控制,下工後就被監禁於稱之為「章魚屋」的工寮。之所以叫章魚屋,一說是這些工人多半是聽信人力仲介可賺高薪的說詞,或是欠了高利貸,才來到北海道做工,但實際上薪資既低,又被扣掉高額的餐費與日用品,就像被章魚壺捕獲的章魚一般,幾乎是「有進無出」。另一說是因爲飲食粗劣貧乏,又無從自行採買,「餓到想像章魚一樣吃自己的腳」之故。

「章魚屋」的起源,原本是日本政府將囚犯投入北海道建設時所建,然而由於遭批判侵害受刑人人權,1894年改為外包工程業者自行招募勞工,但惡劣的勞動條件並無改變。根據警察的相關紀錄,雖然警察在立場上是負責協助業者抓捕逃跑的勞工,但也記載了許多業者虐死勞工的案件。

而當日本開始進行對外戰爭時,日本人紛紛從軍,「章魚」就改為動員朝鮮人來因應。在國家政策下,大量的朝鮮人被帶到「章魚屋」,成為日本底層的勞動力。

而隨著戰事推進,中國平民或戰俘也加入「章魚」的行列,二戰末期則尚有出身各國的盟軍戰俘。從事的工作則從工程、碼頭搬運到礦工不等。甚至到戰後,還曾在北海道的山林中發現當年逃跑的中國人礦工,由於不知道戰爭已經結束,又恐懼被抓回後的拷打,居然一躲就是十幾年。

工人下工後就被監禁於稱之為「章魚屋」(タコ部屋)的工寮。圖為北海道網走監獄重現的...
工人下工後就被監禁於稱之為「章魚屋」(タコ部屋)的工寮。圖為北海道網走監獄重現的囚犯住所,亦為居住困窘的「章魚屋」。 圖/博物館 網走監獄

「章魚屋」的起源,原本是日本政府將囚犯投入北海道建設時所建。圖為網走監獄重現、猶...
「章魚屋」的起源,原本是日本政府將囚犯投入北海道建設時所建。圖為網走監獄重現、猶如章魚壺的囚犯住所內部。 圖/維基共享

▎「東亞共同工作坊」的誕生

朱鞠內湖所在地的「空知民眾史講座」,在民眾史運動的口述訪談中,由當地的耆老以及倖存者口中,發現了這一段歷史。並進一步透過火葬場、地方公所、寺廟的資料,找出「章魚屋」的地點。進而組織當地居民與學生志工,挖掘出了許多在章魚屋惡劣的強制勞動環境中喪命後,被草草埋葬的遺骨。

最初僅是依習俗舉行法事後,將遺骨焚化並移入寺廟供奉。而後在韓國人類學家的協助下,參考人類系的暑期考古實習模式,除了當地的運動者外,還廣為招募各國青年志工,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發掘,並對遺骨及附葬品進行系統性的鑑定、編目及保存。此一跨國合作所進行的暑期發掘營隊,被稱為「東亞共同工作坊」。

在1997年首次舉辦後,工作坊成為了一年一度的例行性活動,除了最初位於空知地區的朱鞠內水壩及鐵道工程現場外,多年來陸續在猿払村舊陸軍機場遺址、蘆別市舊三井礦坑遺址東川町水利工程遺址等地進行發掘。

即便該年度因經費不足或尚在調查中,沒有進行發掘,工作坊仍舊是來自各國關心歷史及和平議題的人們,一年一度討論歷史與和平的交流場合,也會邀請相關學者前來參訪、演講。

2015年暑假,在工作坊成員的跨國合作下,陪伴出土後被鑑定為朝鮮人的一百一十五具遺骨,一同在戰後七十年時踏上歸鄉之旅。沿途並舉辦追悼儀式及講座,最後在首爾市政廣場舉行追悼儀式後,葬於首爾市的公共紀念墓地。2016年暑假,則是在各個工程地點,設立了刻有犧牲者姓名的紀念碑。

在2015年暑假,在工作坊成員的跨國合作下,陪伴出土後被鑑定為朝鮮人的一百一十五...
在2015年暑假,在工作坊成員的跨國合作下,陪伴出土後被鑑定為朝鮮人的一百一十五具遺骨,一同在戰後七十年時踏上歸鄉之旅。 圖/70 years too late-遺骨奉還ブログ官方文宣

遺骨奉還之旅,最後在首爾市政廣場舉行追悼儀式,葬於首爾市的公共紀念墓地。 圖/<...
遺骨奉還之旅,最後在首爾市政廣場舉行追悼儀式,葬於首爾市的公共紀念墓地。 圖/韓国委員会한국 위원회 웹

▎從黑歷史走向和解的未來

經過數十年的經營,發端於北海道在地的民眾史運動,已經成長為致力於和平與和解的跨國運動。2015年,以空知民眾史講座與工作坊的日本、韓國、在日韓國/朝鮮人與台灣成員為核心,成立了NGO「東亞公民網絡」(東アジア市民ネットワーク)。

網絡與工作坊的核心宗旨,就是憂心於東亞各國政府以歷史議題為政治籌碼,加深彼此緊張的趨勢,希望透過民間共同發掘、討論與紀念,建立從民眾觀點出發的論述,達成不受政治局勢左右的連帶與和解。

由於外交情勢之故,台灣經常在各國官方就歷史議題的論爭當中被消音。此一運動中不願隨官方起舞,由民間追求歷史真實與未來和解的宗旨,以及自始就重視原住民、在日韓國/朝鮮人等少數群體的精神,都使得台灣的加入,自始就受到歡迎。

雖然加入較晚,近年亦已陸續有數位台灣的NGO工作者、學者與學生參與活動,並分享台灣在轉型正義的經驗,以及台籍日本兵、少年工等戰爭動員歷史。東亞公民網絡去年也在台灣舉辦數場紀錄遺骨發掘與返還過程的紀錄片放映,以及相關議題的座談會,獲得廣泛迴響。

民眾史運動強調立足本土、民眾觀點以及民主人權的精神,正好呼應台灣民主化過程中,歷史研究以及教學上的變遷。而對於過往不義(鎮壓社會運動、強制勞動)的歷史發掘、清算及紀念工作,也正是台灣於轉型正義過程中,著力甚深之處。

而曾經屬於日本殖民地的台灣,要如何看待殖民體制乃至於戰時體制之下被帝國動員的台灣人?在長期受到中華民國抗日史觀影響、而遺忘這段歷史的情況下,還有大量的功課要做。而這股走了四十幾年的民眾史運動,不僅是可借鏡的他山之石,相信也是未來能夠並肩同行的夥伴。

《紀錄片:So Long Asleep》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蔡亦竹/被差別部落:日本最陰暗的社會角落

蔡曉林/在日韓國人:燒肉、名字與「異鄉」的微物誌

許仁碩

台北人,日本北海道大學法學博士,現任教於北海道大學法學研究科,台灣人權促進會執行委員。主要從法律社會學視角出發,關注東亞的警政體系、社會運動與歷史議題,並致力於研究教學、媒體寫作與社運實踐,希望為人權盡一份心力。為《轉角國際》、《鳴人堂》、《蘋果日報》專欄作家及《端傳媒》評論作者,外文評論散見於《Asia Democracy Network》與《朝日新聞論座》。譯有《憲法九條:非戰思想的水脈與脆弱的和平》。

作者文章

後呂良子(中央持傘者)和地鐵歐巴桑的「抗爭歌舞伎」。 圖/紀錄片《地鐵藍領勞工》

地鐵阿嬤在大聲什麼?專訪日本「女鬪勞俱樂部」抗爭歐巴桑

2022/04/29
《地鐵藍領勞工》詳實記錄了六十幾歲的他們,各自面對什麼樣的家庭經濟困境,又如何在...

逆襲的販賣部歐巴桑:日本「地鐵藍領勞工」抗爭藍調

2022/04/19
「問題是就算有憲法九條,日本就不會像烏克蘭一樣被入侵了嗎?可惜並不是如此。能保護...

東京的烏克蘭苦惱:日本該不該放行「抗俄義勇兵」?

2022/03/03
立民黨為曾於2009-2012年間執政的民主黨的後繼政黨之一,近十年來經歷數度分...

敗選成習慣?日本在野黨一蹶不振的魯蛇困境

2021/12/16
面對抹去中村哲壁畫的質疑,塔利班政府官員向日本記者表示,「塔利班非常敬重中村醫師...

中村哲的大叔遺志:阿富汗淪陷後的NGO與「一水希望」

2021/09/14
日本於6月4日向台灣贈送124萬劑的AZ疫苗,由JAL班機空運來台。當時駐日大使...

日媒「台灣恐爆發反日暴動?」疫苗資訊落差給台灣的教訓

2021/06/28

最新文章

2024年11月13日,日本最具盛名的詩人谷川俊太郎離世,享耆壽92歲。圖為20...

日本出生的宇宙詩人:谷川俊太郎,世界詩學的可能

2024/12/02
由左至右:艾佛利、賈華拉與默詮三人出席2002年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 圖/美聯社

文學改編電影「三頭神」:默詮艾佛利製片的印度後殖民歲月

2024/11/28
墨詮艾佛利打造多部叫好叫座的文藝片。左上至右下:《墨利斯的情人》、《此情可問天》...

跨世紀浪漫文藝片推手:默詮艾佛利製片40年,塑造細膩經典

2024/11/28
右為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芳虎《三河英勇傳》當中的《従一位右大臣 征夷大将軍源家康公...

德川幕府從未鎖國:日本如何《逆轉中華》脫離中國,改寫東亞秩序?

2024/11/26
基層公務員對個案的投入,有時帶有同情及憐憫,也有時是帶著懷疑和敵意。示意圖,美國...

誰讓公務員生了病?濫用政府資源,讓基層公務員變冷漠的美國個案故事

2024/11/26
薩伊德多次在《音樂的極境》中指出古典音樂名家的演出未臻理想之處,世界三大男高音之...

大牌音樂家一定讚?拒絕迷思、超越舞台的薩伊德樂評《音樂的極境》

2024/11/2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