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盃之外:歐洲達陣!美式足球東遊記
就在NFL第50屆超級盃(Super Bowl)即將咻咻咻熱鬧登場之際,隨在休賽季卻不甘寂寞的美國職棒大聯盟(MLB)也丟出了2017年「大聯盟棒球前進歐洲」的口號,除了將在倫敦舉行比賽,甚至要成立「MLB歐洲分部」的驚人想法。這一波體壇的風向變化,也讓人不禁想起20年前,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一度豪氣干雲、劍指大西洋彼岸的東進計畫:WLAF與NFL Europe。
在各位面前,我們先劇透一下:NFL Europe最後的收場並不太美麗。但正因這波擴張政策,讓美式足球至今仍在歐洲部分地區,擁有數塊小眾市場。至今,將近20年的美式足球「東遊史料」,也是其他美式運動將來欲外銷到其他地區時,不能不借鑒的經典前例。
▎30年前的緣起:原來你們也喜歡美式足球?
與這回MLB提出「在倫敦打棒球」,或是NBA早就行之有年的倫敦海外賽相同,最早NFL的老闆們會考慮開拓另一個市場,也是因為1985年開始,於倫敦舉行、專為英格蘭觀眾特製的「美國盃」比賽,及1989年於歐洲進行春訓巡迴,兩項活動的成果都還不錯,才啟發了「直接開個新聯盟」的念頭。
1989年,在匿名投票後,NFL老闆們決定出手成立一個在NFL體系之外的全新聯盟——也就是世界美式足球聯盟(World League of American Football,WLAF)。
WLAF聯盟不但有來自北美與歐洲的球隊,甚至還有亞洲、南美的申請提案。直到1992年為止,有過半的球隊都是由WLAF聯盟直接擁有經營權,負責所有開銷盈虧——聽到這裡,是不是覺得與當年「台灣大聯盟」(TML)四隊全屬一聯盟的經營模式,有些異曲同工之妙呢?
除了在各地創立新球隊與舉行賽事外,WLAF的球隊們也被當成NFL一些現有技術的早期實驗場,像是能擷取第一人稱轉播畫面的頭盔前攝影機、能由教練區直接與四分衛溝通的無線電技術,及棄踢兩分打規則(2-Point Conversion)等,都是先由WLAF在比賽中實驗,日後才陸續於NFL中實施。
WLAF雖然因為附屬於NFL之下,實驗性過高而沒有在北美洲產生太大的話題性,但在歐洲部分則受到了廣大歡迎,1991年WLAF於倫敦老溫布利大球場(The Wembley Stadium)所舉辦的世界盃(World Bowl)決賽,甚至吸引了超過6萬人觀戰。
▎但只有喜歡也是不夠的
在花了兩年重整之後,WLAF將北美賽區裁撤,專心於歐洲賽區的發展上,直至1997年改制為新的NFL Europe。不只在英格蘭、蘇格蘭,甚至在西班牙(巴賽隆納)、荷蘭與德國等地都投入資源,NFL Europe也將晉級決賽的規則修改得更「歐洲」:採用與現行NFL和傳統歐式職業運動相近的總戰績制,也就是以最終戰績來決定晉級的球隊,並將賽程盡量與NFL本部的賽程錯開,以讓新聯盟在NFL休賽期能得到更多的媒體關注。
由於能得到更多來自NFL官方直接挹注的資源,因此在歐洲聯賽,也吸引了大量在NFL本部打不上比賽的年輕球員、與中年失業的老球皮們,前來NFL Europe尋求更多上場機會,其中,如Kurt Warner等前NFL知名球星,當初便是先在NFL Europe過水打滾,累積足夠經驗值後才得到本土球隊賞識,並一舉殺回北美發光發熱。
但NFL Europe的發展情況,卻沒有隨著WLAF早期的氣勢而繼續維持高峰。追根究底,美式足球之所以能在西歐(尤其是英格蘭地區)取得初期的成功,仍是因為美式足球在規則與精神上,幾乎等於與「師徒之間一脈相傳」的英式橄欖球(rugby)。也受益於橄欖球早已風行英倫,在市場推行上的阻力較小,也較快培養一群「想換換新鮮口味」的收看族群。
但強龍畢竟還是難壓地頭蛇,儘管蘇格蘭人挺捧場,讓位處蘇格蘭的球隊Scottish Claymores能一直生存直至2004年,但在英格蘭的美式足球迷們可就沒那麼幸運:入場觀眾數不但隨新鮮度下滑而自由落體,加上無力支付場租而屢屢更換主場球館後,位在英格蘭的球隊——England Monarchs——終於決定在1998年解散,也讓美式足球在英格蘭「反攻老祖宗」的希望,頓時幻滅。
NFL Europe後期,不僅先後撤出蘇格蘭,連位於巴薩隆納的球隊都宣告收手,這讓西班牙方面的轉播業者決定棄播,也讓聯盟痛失大筆轉播權利金。而在聯盟組成上,自2005年之後,除了一支位於阿姆斯特丹的球隊Amsterdam Admirals之外,所有球隊都是來自德國境內,這也和聯盟命名「NFL Europe」時,欲將美式足球這一運動擴展至全歐洲的理念背道而馳。
NFL Europe每年都要虧損至少3,000萬美金,且本部與歐洲部之間的實力相差懸殊、也失去了培養年輕球員的功能。於是,在2007年NFL終於決定將NFL Europe關閉,自此也一併將「美球東擴」的夢想束之高閣。
從此之後,儘管仍然年年於倫敦舉辦海外賽,但NFL便再也沒有踏上歐洲大陸一步(即使是德國),直至今日。
▎多想兩分鐘,不,請多想個兩三年吧
其他「美式氣息」濃厚的職業運動,如棒球,在歐洲受歡迎嗎?答案就像美式足球一樣,不能完全說「不是」,但說「很受歡迎」,好像也有那麼一點不切實際。
在義大利與荷蘭本土,職業棒球聯盟發展多年,已有基礎的建制與規模,而德國、西班牙、捷克等國也都有由下至上、尚能堪稱健全的棒球發展體系(甚至比先天不良的台灣足球還走在更正確的道路上)。
不過,若MLB真的考慮要將職業棒球與濃厚的美式棒球文化帶入歐洲,恐怕還是得先尊重歐洲本土發展多年的各式職業運動,或是按照NBA、NHL等其他職業聯盟的模式,也就是先以非侵入式的宣傳、表演賽為主,若要成立全新聯盟,也得衡量市場、硬體設施與歐洲各國的棒球實力是否已能支撐長期高張力的競技,站在NFL Europe慘澹收場的「屍體」上,好好想一想職業棒球在歐洲的未來發展吧!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