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的北極熊:俄羅斯幫助中國進行侵台準備,並且強化與東亞政經互動

俄羅斯一面幫助中國進行侵台準備,同時也強化與東亞國家的互動,介入東亞地緣政治越來越深。 圖/歐新社

先前我們談到印尼總統普拉沃博如何躍身為中國俄羅斯結盟的重要對象,這一次我們談談介入東亞地緣政治越來越深的俄羅斯——即便它的西側仍在與烏克蘭作戰,但似乎並無損於它在東亞的野心。

俄羅斯如何幫助中國準備奪取台灣

英國國防安全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根據駭客組織Black Moon取得的文件顯示,俄羅斯於2024年10月同意向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出售軍事裝備,用途係利用直升機投射裝甲設備以及戰略物資。

這篇名為〈俄羅斯如何幫助中國準備奪取台灣〉(How Russia is Helping China Prepare to Seize Taiwan)文件共16處點名台灣,1處點名菲律賓,明言中國攻打台灣需要俄羅斯的高空投射裝甲車的技術,同時俄羅斯正在裝備和訓練中國特種部隊,使其能夠潛入其它國家領土而不被發現,為針對台灣、菲律賓和該地區其它島國的攻擊提供選擇。至於該地區其它島國為何?報告沒有明說。咸信,美國管轄的關島以及日本的與那國島亦同樣包括在解放軍攻台的首波打擊範圍內。而報告中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段話,充份地解釋了俄羅斯的動機:

「然而,莫斯科越來越傾向將『入侵台灣』以及隨之而來的『全球經濟秩序分裂成對立陣營』視為一種手段,藉此讓俄羅斯成為關鍵原料與軍工產能的供應者,來增強對北京的影響力。」

俄羅斯傾向將「入侵台灣」視為一種對北京取得影響力的手段,讓俄國成為關鍵原料與軍工產能的供應者。 圖/美聯社

然而,俄羅斯不光是想擴大對中國的影響力,作為一個歐亞大國,莫斯科同樣想要強化對世界其它地區的影響力,而它與中國形成「大戰略合作下能力互補」的關係對自由世界形成的挑戰,在歐洲已經形成了反中、俄的政治認識。

丹麥社民黨籍首相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在去年2024年聯合國大會的演說中即已表示:「我認為,如果沒有中國的幫助,俄羅斯不可能發動一場持續兩年半以上的全面戰爭...我們不能再容忍中國在歐洲幫助俄羅斯發動戰爭而不承擔後果。他們(指:中俄)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更將他的施政重點放在將俄羅斯、中國、北韓與伊朗等國家對國際秩序造成的體系改變的威脅與相關風險,任何仍指望北京支持歐洲安全利益對抗莫斯科的人、或將中國視為全球貿易的可靠穩定因素、或指望政治變革的人,都是自欺欺人。

俄羅斯不光是想擴大對中國的影響力,作為一個歐亞大國,莫斯科同樣想要強化對世界其它地區的影響力。 圖/美聯社

侵台場景:東協的「友善中立」

但與台灣鄰近的絕大多數東協國家,應該不同意歐洲民主國家對中國與俄羅斯聯手改變世界的看法。

東協國家對俄羅斯的態度是友善的。如果光是看聯合國會員國大會針對俄烏戰爭相關的決議,可能會得到一個印象:多數東協國家對俄羅斯侵略抱持否定的態度,因此在各項決議案中多數投票譴責俄羅斯。(下圖表一)但是,在投票與外交政策上的落差是在明確的:聯合國大會的「支持票」很多時候帶有象徵性,是回應國際壓力或維護聯合國憲章原則(領土完整、禁止侵略),但這並不代表這些國家會在外交、經濟、安全政策上實際疏遠俄羅斯。

東協國家雖在聯合國場域多半「支持譴責」,但在實際制裁上,除了新加坡配合美國對俄進行經濟制裁以外,沒有第二個東協國家加入歐美的對俄制裁,大部分國家仍維持與俄羅斯的經貿與軍售關係。這種「說一套,做一套」的落差,東協國家對俄的整體態度是「友善的中立」。

圖表一:多數東協國家對俄羅斯侵略抱持否定的態度,因此在各項決議案中多數投票譴責俄羅斯。 製圖/倪世傑

東協各國的外交政策並非單一的,而是基於各自的國家利益、歷史淵源和地緣政治考量而有所不同。大多數成員國在原則上支持國際法,但其行動又受制於現實利益。從2022年到2025年的投票趨勢,也反映出部分東協國家正從「譴責」轉向更為務實的「謹慎中立」或「和平倡議者」的角色,試圖在日益分裂的全球格局中,找到一條既能維護自身利益,又能避免選邊站隊的獨立外交道路。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普丁與東協領導人的互動路徑(下圖表二)顯示了東協國家在國際制裁下對俄羅斯的積極交流態度,這不僅體現權力與位置的非對稱性,還透過俄羅斯主辦的多邊平台(如海參崴東方經濟論壇與聖彼得堡經濟論壇)強化「另類國際秩序」的吸引力。具體而言,參與互訪的東協領導人涵蓋譴責俄羅斯侵略的國家(如印尼、馬來西亞)、棄權派(如越南、寮國),以及被東協峰會排斥的緬甸軍政府,顯示無論立場如何,東協與俄羅斯均維持開放互動,削弱歐美孤立俄羅斯的企圖。

這種非對稱表現在大多數會晤地點位於俄羅斯以及北京,東協領導人主動「登門」展現支持,讓普丁在外交選擇有限德情況下仍能彰顯大國的影響力。同時,互動頻率從2022-2023年的3次,上升至2024-2025年9月的8次,反映俄羅斯與部份東協國家關係升溫趨勢。俄羅斯藉由這些平台爭取東協支持,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南方中的定位。

圖表二:東協國家在國際制裁下對俄羅斯的積極交流態度。 製圖/倪世傑

北極熊南下:俄羅斯強化與東南亞的互動

從俄羅斯的角度來看,東南亞,又意味著什麼?

如同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ISEAS)資深研究員斯妥瑞(Ian Storey) 所說,俄羅斯「在東南亞的經濟足跡最小,地緣政治影響力最小,戰略意義也最低」。然而,作為一個大國的俄羅斯,它仍有一些在國際結構中的優勢。比如說,他作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的地位是固定的,在國際社會的議題設定中具有否決權力。此外,除了中國與美國以外,俄羅斯國防公司是越南、馬來西亞、印尼和緬甸等本區域國家國家的軍事裝備出口商,並且是該地區糧食和化肥的主要出口國。另外,由於俄羅斯並未如中國,與部分東協國家之間存在領土爭議,是相對較為「放心」的選項。

俄羅斯在東南亞(包括南海)擁有重要的能源利益,先前提到俄羅斯不僅要協助印尼建立核電廠,同時也要外銷天然氣。印尼本身就是天然氣輸出國家,其生產的液化天然氣銷往日本、韓國、台灣、中國以及東南亞鄰近國家。然而其本身也有產業升級的需求,這表現在深水天然氣田探勘、液化技術等等,都需要先進技術,而俄羅斯能夠提供這些協助。俄羅斯在南海的能源合作,尤其是與越南國營石油公司(Petro Vietnam)的油氣開採雖引發北京不滿,卻也使俄羅斯在東南亞的地緣政治中獲得一席之地。

圖為俄羅斯西西伯利亞城市涅夫捷尤岡斯克(Nefteyugansk)郊外,由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擁有的普里奧布斯科耶油田(Priobskoye oil field)中央處理設施內,員工展示從油井取出的原油樣本。 圖/路透社

其次,俄羅斯利用多邊平台拓展自身存在感。例如積極透過與東協的對話機制、東亞峰會以及東協防長擴大會議(ADMM-Plus),強調「多極化」與「不結盟」,試圖吸引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在國際場合發聲支持「和平對話」,而非強硬譴責俄羅斯。這種論述符合東協「不選邊站」的傳統外交文化。

第三,在中國崛起的背景下,部分東協國家甚至將與俄羅斯合作視為制衡北京或華府的戰略槓桿。例如越南既要維持與中國的經貿往來、又依賴俄羅斯軍備來平衡北京;而印尼則希望透過俄羅斯與中國、歐美保持三角平衡。俄羅斯正是抓住這種「戰略模糊」空間,強化與東協的政治與軍事互動。如同斯妥瑞所說

「西方國家試圖將俄羅斯描繪成國際棄兒的企圖,在東南亞顯然失敗了。」

美國丹佛大學帕迪研究中心(Pardee Institute)麥姬(Kylie McKee)與梅塞爾(Collin J. Meisel)兩位研究員的研究指出,領導人的出訪有力地展現了他們的優先事項以及其它國家的重要性,領導人的出訪與高層外交會晤是一個強烈的行為訊號,出訪並非單純的儀式,而是透露國家優先順序以及對外部夥伴的重要性評估。

這些國家領導人願意在高度敏感的戰爭背景下會晤普丁,意味著該國不希望與俄羅斯斷絕往來,反而要在政治上留一條「外交通道」。這表示大部分東協國家雖在聯合國大會中多次支持譴責俄羅斯,但在外交行動上仍選擇保留合作空間,既要維持與西方的制度性關係,也要中國帶來的經濟利益,又要確保與俄羅斯的聯繫不被切斷。這種「既要..也要..又要」的外交政策,充分展現了「不結盟運動」的神髓。

〈下篇待續〉

「西方國家試圖將俄羅斯描繪成國際棄兒的企圖,在東南亞顯然失敗了。」 圖/美聯社

推薦閱讀

  • 到府組裝客製木馬:俄駭客用中國 AI,遠端生成惡意程式碼攻擊烏克蘭國防部

  • 中國閱兵式上唯一歐盟領袖:親俄的斯洛伐克總理費佐,如何侵蝕民主根基?

  • 「全球南方」世界中的印尼(上):佐科威謹慎的國家求生策略

  • 「全球南方」世界中的印尼(下):普拉伯沃為何向中國、俄羅斯傾斜

  • 關鍵字
    # 深度專欄

    上一篇

    《轉角國際》入圍第24屆卓越新聞獎:突發新聞獎、新聞評論獎

    作者文章

    南下的北極熊:俄羅斯幫助中國進行侵台準備,並且強化與東亞政經互動

    南下的北極熊:俄羅斯幫助中國進行侵台準備,並且強化與東亞政經互動

    「全球南方」世界中的印尼(上):佐科威謹慎的國家求生策略

    「全球南方」世界中的印尼(上):佐科威謹慎的國家求生策略

    「全球南方」世界中的印尼(下):普拉伯沃為何向中國、俄羅斯傾斜

    「全球南方」世界中的印尼(下):普拉伯沃為何向中國、俄羅斯傾斜

    比亞迪過台灣的啟示:「中國製造2025」戰場開打,與自由世界的安全挑戰

    比亞迪過台灣的啟示:「中國製造2025」戰場開打,與自由世界的安全挑戰

    貿易逆差與關稅的矛盾對決:川普十大經貿政策的目標與實現困境

    貿易逆差與關稅的矛盾對決:川普十大經貿政策的目標與實現困境

    中國從挫折到攻擊:中共喉舌「鍾一平」如何建構賴清德的負面意象

    中國從挫折到攻擊:中共喉舌「鍾一平」如何建構賴清德的負面意象

    最新文章

    南下的北極熊:俄羅斯幫助中國進行侵台準備,並且強化與東亞政經互動

    南下的北極熊:俄羅斯幫助中國進行侵台準備,並且強化與東亞政經互動

    《轉角國際》入圍第24屆卓越新聞獎:突發新聞獎、新聞評論獎

    《轉角國際》入圍第24屆卓越新聞獎:突發新聞獎、新聞評論獎

    歐洲右翼浪潮再起:捷克政權更替,從民主價值走向「本國利益至上」

    歐洲右翼浪潮再起:捷克政權更替,從民主價值走向「本國利益至上」

    《X島嶼》/台美人的多重歷史:冷戰情感結構的延續與敘事再造

    《X島嶼》/台美人的多重歷史:冷戰情感結構的延續與敘事再造

    以色列、哈瑪斯簽署第一階段和平協議:停火令人欣慰,但長期和平仍需拭目以待

    以色列、哈瑪斯簽署第一階段和平協議:停火令人欣慰,但長期和平仍需拭目以待

    中共間諜戰術全解析:「千沙理論」中國舉國體制下的民間情報戰

    中共間諜戰術全解析:「千沙理論」中國舉國體制下的民間情報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