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川普高關稅的政策迷惑:政府內部方向分歧,選民可能耐心有限

2025/04/09 謝達文

川普宣布的高關稅政策引發混亂,從政府內部、共和黨員到廣大選民之間明顯不安。圖為2024年10月,身為總統候選人的川普接受西語裔領袖祝福。 圖/法新社
川普宣布的高關稅政策引發混亂,從政府內部、共和黨員到廣大選民之間明顯不安。圖為2024年10月,身為總統候選人的川普接受西語裔領袖祝福。 圖/法新社

有人能夠改變川普政府的關稅計畫嗎?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弄清楚川普政府對關稅的計畫到底是什麼。

問題在於,即使在川普政府的最高層,官員們的說法也彼此矛盾:高關稅是確定的事,各國關稅新稅率的表格也清清楚楚,但這些數字也是唯一清楚之處。外界疑惑的是,對川普政府而言,關稅究竟只是當前的協商手段、用以逼迫其他國家前來談判,其他國家只要拋出正確的條件就可望降低稅率?抑或者將是永久的政策改變,川普政府要徹底改寫貿易規則,並且希望關稅成為美國政府更重要的收入來源?

換言之,美國政府想要實現的目標究竟是什麼?哪些條件是美國目前最在乎的?關於這組根本問題的答案,目前就連川普政府高層彼此之間也互相牴觸。正因如此,「各方壓力是否能讓川普轉彎」這個問題實在難以回答——畢竟要討論轉彎之前,總得知道原先的行車方向為何。現在川普政府這台車的引擎聲極大,全世界都聽得一清二楚,但他們計畫的行車方向依然曖昧不明。

▌高關稅:永久的政策,抑或此刻的籌碼?

「永久改寫規則」與「此刻協商籌碼」之間的矛盾,可以從一篇廣受關注的投書看出跡象:普遍被視為川普關稅政策推手的白宮經濟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投書《金融時報》,明確宣布「這不是一場協商」,川普政府的用意絕非逼迫各國談判,而是打算靠提高關稅永久改寫「不公平」的貿易規則。這則投書發布時間是美東時間4月7日下午1點45分,但是,在僅僅半小時後,當日下午2點15分,財政部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就宣布與日本的關稅協商已正式開始,之後又接受《福斯新聞》採訪說:「我希望藉由良好的協商,讓關稅稅率只會往下走」。

執政團隊訊息的矛盾還未止步於此:納瓦羅的投書發布後,白宮的官方X(舊稱推特)帳號立即加以轉發,並在貼文裡特別引用「這不是一場協商」此句。但不到一天之內,白宮又悄悄刪除這篇貼文。隔日,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的例行記者會上,她主打的重點正是「已有將近70國聯繫總統,要展開協商」。白宮X帳號也特別分享了2分鐘的記者會片段,強調川普是「最擅長找到協商籌碼」的領導人。

然而,不用往下滑太久,就能找到2天前白宮轉發納瓦羅受訪的半分鐘片段。專訪中納瓦羅表示,關稅將能成為支撐一般民眾減稅的長期財源,一年能為國庫「帶來6,000、7,000億」的收入,這也呼應川普在就職演說時,聲稱要改以關稅為聯邦政府未來主要財源,而這句話背後必然代表高關稅政策將會延續下去。同樣地,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3天前才向電視台宣示,川普總統對於這些高關稅稅率「並不會收手」。

簡言之,光是從公開資訊來看,執政團隊內部就有兩種徹底相反的聲音,輪流爭搶話語權,嘗試定義高關稅政策究竟是當下籌碼還是長期政策。白宮發言人萊維特近日說法也在兩者之間跳躍,包含向政治媒體《Politico》表示川普「不一定會談成協議,但他願意考慮」,同時又說「有些關稅會是永久,有些或許可能可以協商」,依然腳踏兩條船。

川普宣布的高關稅政策引發混亂,連政府官員的說法都不一致。 圖/法新社
川普宣布的高關稅政策引發混亂,連政府官員的說法都不一致。 圖/法新社

納瓦羅被視為川普關稅政策推手,他投書《金融時報》表示高關稅絕對不是談判手段而已。 圖/法新社
納瓦羅被視為川普關稅政策推手,他投書《金融時報》表示高關稅絕對不是談判手段而已。 圖/法新社

許多支持川普的商界人士,也在根本上反對高關稅政策,並且正透過各種公開與私下的管道遊說川普趕緊收手。對沖基金鉅子、川普在華爾街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艾克曼(Bill Ackman)在X上也有超過百萬追蹤者,他的投資控股公司Pershing Square Holdings因為關稅引發的震盪單日重跌15%,財經專業媒體《彭博社》指出,這代表他的投資人開始逃跑。他表面上仍表示支持川普用關稅當成工具,但也表明和各國協商期間應該「暫緩」實施高關稅,時間可以是30、60或90天,否則可能帶來「我們自己造成的經濟核子嚴冬」,實質上就是完全不希望高關稅付諸實行。

艾克曼雖不敢質疑川普,但對於川普手下、宣布總統「不會收手」的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艾克曼倒是敢於痛下殺手,直接攻擊盧特尼克,指出他的主要投資項目是長期債券,「如果我們的股市和經濟崩盤,他就能夠獲利」,這已經等於誅心之論,影射財政部長蓄意破壞美國經濟以謀求自己的利益。

艾克曼質疑盧特尼克的同時,川普最倚重的支持者、被川普授權主導聯邦政府大規模裁撤的馬斯克(Elon Musk),也已經和納瓦羅公開對罵:馬斯克表示,終極希望是歐美能夠撤除一切對彼此的關稅壁壘,納瓦羅則輕蔑回應馬斯克被視為「汽車製造者」,但根本只是「汽車組裝者」,嘲笑特斯拉的零件都是從日本、中國、台灣等國進口而來。

對此,馬斯克也在其擁有的X社群平台上用各種詞彙羞辱納瓦羅,一開始說納瓦羅的哈佛博士學位「是件壞事」,不久後就加碼說納瓦羅是個「白癡」、「比一袋磚頭還要笨」。在互相羞辱背後,艾克曼和馬斯克其實又代表了第三個陣營:身為受益於全球供應鏈與股票市場的生意人,關稅自始就不是他們想要的結果,他們思考的是要怎麼讓川普的關稅政策停留在「嚇到你們了吧」的層級,而非真的傷害到他們的基業。

納瓦羅與馬斯克公開叫板對罵,凸顯川普政府內部對高關稅的混亂認知。 圖/法新社
納瓦羅與馬斯克公開叫板對罵,凸顯川普政府內部對高關稅的混亂認知。 圖/法新社

▌共和黨議員:川普會英明選擇正確方向

因為川普政府關稅政策的走向依然曖昧不明,共和黨的國會議員若對於高關稅本身有意見,現下也主要是以「如何詮釋川普真正意志」的方式包裝,表達希望川普能夠「英明選擇」他們眼中正確的選項。

其實,在川普宣布提高關稅後,原先曾有7位共和黨參議員旋即做出近年相當罕見的決定——與民主黨籍參議員合作提出法案,要重拾由國會設定關稅的權限。但由於川普矢言將動用否決權,如同共和黨參議院領袖圖恩(John Thune)所說,此提案目前「已經沒有前景可言」。

這個跨黨派的法律草案不僅要求總統在提高關稅內48小時通知國會,並要求政府提供影響評估報告,更為關稅設定日落條款,除非國會同意,否則60天內就得回到原有的關稅稅率,國會更可以選擇提前中止關稅提高的決定。主導這項法案的共和黨參議員是代表愛荷華州、現年91歲(但未放棄再參選連任)的葛萊斯利(Chuck Grassley)──愛荷華這樣的農業大州,預估在貿易戰中可能受傷慘重。另一位支持此法案的共和黨人,則是代表勘薩斯州的莫蘭(Jerry Moran),農業也是該州的重要產業,而莫蘭本人目前亦是參議院農業委員會的主席。

但是,白宮馬上表示將會否決這項議案,對於共和黨人而言,警告意味已經足夠濃厚,不需要甘冒川普之大不韙,從事一件根本不可能成功的任務。於是,許多黨內議員們現在開始選擇放軟,改為表示「相信川普會做出英明的決定」。

川普高關稅可能造成全球經濟震盪,就連政府內部也充滿意見分歧。圖為4月8日證券交易員看著美股慘跌。 圖/法新社
川普高關稅可能造成全球經濟震盪,就連政府內部也充滿意見分歧。圖為4月8日證券交易員看著美股慘跌。 圖/法新社

更具體而言,他們普遍正大力將川普關稅政策「定位」為爭取協商籌碼的手段,而非長期政策。對川普高度忠誠的猶他州參議員麥克.李(Mike Lee)就發文表態:「如果川普總統能讓此刻成為降低貿易障礙的機會,他就可能成為美國史上最挺貿易、最挺經濟成長的總統!」而在歐盟拋出可能的協商主題之後,他也立刻說:「我們來敲定這個協議吧!」

另外,已經擔任參議員長達20年以上、代表德州的柯寧(John Cornyn)也嘗試求取平衡:他是共和黨團的要角,但目前在自家選區正遭遇初選挑戰,挑戰者強調自己對川普才是絕對忠誠,而川普尚未宣布是否支持柯寧連任。面對這樣的壓力,他也搬出了同樣的台詞,說「我看來他(指川普)已從我們的貿易夥伴那裡得到很正面的回應,他們希望能把關稅降低到零」。他的發言既稱讚川普的建樹,又明確表達希望藉此讓關稅降低到零,甚至更接近艾克曼和馬斯克的立場。

另一名德州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9年前曾和川普激烈競爭黨內總統提名,但後來也對川普宣示效忠,他的說法運用了同樣的邏輯,卻又說得比柯寧更清晰:他間接承認當下政策走向在兩個陣營之間拉扯,並打出「清君側」的旗號,希望川普最終選擇正確的一方。4月7日上架的個人podcast節目中,克魯茲表示川普若能把關稅當成籌碼,代表川普將帶領美國取得「重大勝利」,但在此同時,「白宮內也有些聲音想要永遠保持高關稅,總統的肩膀上同時坐著天使跟惡魔,他會聽誰的呢?我希望他聽天使的。」

——克魯茲的說法再清楚也不過,力捧川普的同時,也表達希望川普做出英明決定,選擇財政部長班森特、甚至是富豪艾克曼與馬斯克這些「天使」的立場,而非聽從納瓦羅、盧特尼克等「惡魔」所倡議的永久高關稅路線。

代表德州的參議員克魯茲曾與川普競爭黨內初選,後來又向川普宣誓效忠,目前委婉表達對高關稅的意見,不敢直言否定。 圖/路透社
代表德州的參議員克魯茲曾與川普競爭黨內初選,後來又向川普宣誓效忠,目前委婉表達對高關稅的意見,不敢直言否定。 圖/路透社

▌民眾並未被論述說服,耐心可能有限

但不論川普政府選擇聽從哪一群人的建議,他都面對同樣的問題:民眾可能失去耐心。

事實上,雖然川普的移民等政策方向獲得較多民眾支持,但同樣一群選民,未必真的如想像中那麼支持川普的貿易論述。在川普政府宣布新關稅之前一週,CBS/YouGov民調就顯示,有72%、壓倒性多數的民眾認為關稅會讓短期物價提高,認為能降低的只有5%。川普政府團隊更應該感到憂心的是,川普一向宣稱長期而言高關稅對美國消費者有利無害,但即使民調問的是關稅對物價的長期效果,共和黨支持者也只有半數會買帳這種說法;相對地,獨立選民中,更只有約四分之一認為高關稅長期而言能降低物價,近半認為長期會推升物價。

或許正因為選民普遍不像川普那麼相信關稅,所以上述三月底的民調顯示,有55%的選民認為川普政府花太多注意力在增加關稅之上,就連共和黨支持者都有25%抱持此種觀點,獨立選民中更有61%這樣認為。相對地,有64%選民認為川普政府放在降低物價的注意力太少,連共和黨自家支持者都有超過四成這麼認為,獨立選民更是超過7成。即使川普的支持率目前還未受影響,但足以顯見川普長年的關稅論述沒能說服游離選民,甚至連自家支持者都未必全然支持。

而在新關稅政策出爐、股市大幅下跌之後,YouGov最新一波民調更顯示川普的關稅政策並非民意所向。當被問到一般而言認為外國貨品關稅應該增加或降低時,就連去年選舉投給川普的選民,都只有一半認為應該增加關稅(至於投給賀錦麗的選民,只有3%支持提升關稅)。

最新民調顯示,就連去年選舉投給川普的選民,都只有一半認為應該增加關稅。 圖/路透社
最新民調顯示,就連去年選舉投給川普的選民,都只有一半認為應該增加關稅。 圖/路透社

於此之外,民調機構還列出多個對川普關稅政策正面和負面評價,詢問受訪者是否支持這些不同說法,其中一個敘述是「共和黨正在造成美國經濟崩盤,帶領我們走向衰退,這不是解放日而是衰退日」,在獨立選民中竟然也有過半支持這種黨派色彩強烈、不信任共和黨的說法。相反地,民調機構也詢問民眾是否認為關稅政策能讓「美國不再遭受全世界其他國家的欺詐」,在獨立選民中支持跟反對剛好都是41%,更顯示川普團隊的說法並未跨出同溫層。

甚至,許多民眾根本並不買帳川普團隊對貿易問題的診斷:整體而言,只有22%、不到四分之一的選民認為,貿易逆差必然意味著對美國不公平,而這正是川普團隊近來所有溝通的重點。就連2024年投給川普的選民當中,都只有41%能認同這樣的診斷。就政黨支持來看,民主黨支持者僅有10%如此認為,獨立選民亦只有20%這樣想,就連共和黨支持者中認同此論斷的人也是少數。

不過,最新民調對川普而言的好消息是——川普的支持者對川普依然忠誠:當民調機構改為強調是否支持「川普近期宣布的」關稅計畫,2024年票投川普的選民對政策的支持率就衝高到四分之三,顯示川普的選民可能不滿共和黨,但普遍願意繼續力挺他。不過單就這題來說,從政黨分布來看,關鍵的獨立選民依然只有三分之一支持此政策,反倒有過半選民反對。

展望2026年期中選舉,上述狀況更顯示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會為共和黨候選人帶來麻煩,讓他們難以向自己爭取的選民交代。何況,關稅政策出爐不久,對股市的衝擊才剛開始,對於物價等面向的衝擊更是尚未明朗,將有多少企業因為生產成本提高而裁員也未可知。從當前的民意來看,除非川普團隊能端出清楚可見的經濟成績,否則,去年投給川普的選民很多也沒有被川普團隊長期的論述說服,只是目前仍願意相信川普本人,他們未必會給予關稅政策這麼大的耐。心,未必認為一切正在往對的方向前進,必須堅持。

或者,就像參議院農業委員會的共和黨籍主席莫蘭所說:「人們對總統有很大的信心,但他們沒辦法只用信心來繳他們的帳單。」

儘管支持者對共和黨信心不足,但普遍仍願意相信川普本人,反對高關稅的共和黨人可能難以向選民交代。 圖/路透社
儘管支持者對共和黨信心不足,但普遍仍願意相信川普本人,反對高關稅的共和黨人可能難以向選民交代。 圖/路透社

責任編輯/王穎芝

推薦閱讀

美國對等關稅要來了:貿易順差創新高的台灣,會如何被影響?

川普的良藥苦口?解放日後全球股市崩跌,恐怖關稅還會持續多久

川普追加中國50%關稅:中國選擇硬碰硬對抗,累計104%的關稅大戰扛得住?

謝達文

自由撰稿人,寫作主題包含政治、社會、國際、科技、影劇,喜歡跑數據,也喜歡跑採訪

作者文章

川普宣布的高關稅政策引發混亂,從政府內部、共和黨員到廣大選民之間明顯不安。圖為2...

川普高關稅的政策迷惑:政府內部方向分歧,選民可能耐心有限

2025/04/09
雷根政府高級幕僚布坎南(左)被視為美國優先論的大前輩。現年已86歲。 圖/維基共...

「美國優先論」原唱者是他:1990年代的布坎南,川普外交政策的啟發者

2025/03/26
2018年 Taylor Swift Reputation Stadium To...

當「蛇女」自信歸來:美國女星的地獄年代末尾,泰勒絲如何甩掉輿論泥淖?

2025/01/24
馬斯克突然對英國政治指指點點,引起保守黨、工黨政府與其他黨派一陣口水戰。 圖/路...

馬斯克煽起的英國輿論戰:保守黨跟風醜態,工黨首相趁機反擊

2025/01/14
孟喬內涉嫌當街槍殺聯合健保執行長湯普森,遭起訴一級謀殺、二級謀殺、非法持有武器及...

美國英雄的B面:武裝手段浪漫化與政治暴力的傳承

2025/01/06
美國總統辯論第二場,賀錦麗掌握節奏,成功將川普帶偏。 圖/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解析美國總統辯論:賀錦麗「金蟬脫殼」,川普沒能抓住進攻機會

2024/09/11

最新文章

日本米的品質與美味世界有名,不過近期日本卻發生了跟米有關的怪事,不是買不到米就是...

日本「令和米騷動」:從米荒到米價高漲,日本政府怎麼辦?

2025/04/10
川普宣布的高關稅政策引發混亂,從政府內部、共和黨員到廣大選民之間明顯不安。圖為2...

川普高關稅的政策迷惑:政府內部方向分歧,選民可能耐心有限

2025/04/09
美籍記者派翠克.溫(Patrick Winn)長年報導東南亞毒品販運議題,並將多...

專訪《毒梟烏托邦》作者派翠克.溫:緬甸佤邦毒品、詐騙與山寨中國

2025/04/07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新關稅政策後,立刻引發包含美國在內的全球股市震盪,國際自由貿易的...

川普解放日,美國淪陷時:向全球自由貿易體系說再見?

2025/04/07
2025年4月4日南韓憲法法院8名法官一致通過,宣判「確定罷免」 尹錫悅。尹錫悅...

尹錫悅下台:罷免後將面臨最重死刑的內亂審判…政權輪替幾成定局

2025/04/04
2025年2月亞洲最大聯合軍演「金色眼鏡蛇演習」(Exercise Cobra ...

經濟靠中國,軍事靠美國:馬來西亞求取平衡的避險翹翹板

2025/04/0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