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台訪問將成必然?裴洛西給歐洲的「台海天啟」
文/徐曉強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日前旋風訪台,讓台海緊張局勢在短時間內迅速升溫。面對美國史上第二次有政府內層級第三高的官員訪台,中國除了宣布停止進口特定台灣商品、農產品外,也宣布於台灣周圍六個區域進行海、空實彈軍演。這是中國首次進行「環台」軍事演習,規模更勝 1995、1996 年的台海飛彈危機,期間中國軍機不但頻繁飛越台海中線,更首次發射飛彈掠過台灣上空。一時之間,台灣再度成為了國際媒體矚目的焦點,也令人不禁聯想到英國 ⟪經濟學人⟫ 雜誌去年 5 月封面給台灣下的註腳:
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
不過在看似緊張的軍事局勢背後,台、美、中三方關係因美、中兩強彼此克制,表面上雖然產生了「美、中關係不變」、「兩岸關係變差」和「台、美關係變好」的結果,裴洛西訪台卻沒有明顯改變三者之間的權力平衡(中國是否會開始進行長期環台軍演還有待觀察)。這整個事件的發生經過,反而可能對遠在世界另一頭的歐洲帶來更大的反思和影響。
▌歐洲會在台海議題上保持被動姿態嗎?
經歷過動盪、無法預測的川普時代,歐洲國家普遍樂見大西洋彼岸的堅實夥伴美國,是由對國際關係和外交擁有豐富經驗的拜登所領導。但在發生美軍撤出阿富汗而未提早通知歐洲盟國、美國與英國、澳洲宣布成立軍事安全同盟 AUKUS,卻把法國蒙在鼓裡,以致法國失去與澳洲價值數百億歐元的潛艦合約後,歐洲國家對於美國單獨做出可能嚴重影響地緣政治、傷害歐洲利益行為的戒心還是沒有完全消除。這次裴洛西不顧美國行政部門勸阻訪台,則增加了歐洲判斷美國處理印太地區議題、特別是兩岸關係時的不確定性。
如果類似裴洛西訪台這種可能改變台海局勢的突發事件不斷發生,那歐洲就有必要仔細檢視自身在兩岸關係中的利益,包含:與中國的經貿利益、台灣的尖端半導體供應,以及台灣海峽的自由航行權,是否能夠承受美國未來單方面行動所帶來的風險?這其實也是許多歐洲國家制定印太戰略時,所希望回答的核心問題之一。
會用到「承受」這個詞,是因為多數歐洲國家在印太事務、兩岸議題上還沒有介入的理由和能力,因此沒有關鍵影響力,更不用說主導權了,但這個情況過去幾年開始已經慢慢產生改變。如果歐洲國家權衡之後,認為保持被動,在面對台海局勢的改變時有損其利益,那麼下一個要問的問題則是:
「該怎麼更積極地介入兩岸關係,以保衛自身利益?」
▌歐洲國家介入兩岸事務起手式:友台、護台言論
對多數歐洲國家來說,與中國的經貿利益還是比與台灣的經貿利益大得多,因此這些國家在處理兩岸議題時,現實利益考量,基本上還是從對中政策出發,以不和中國交惡、可以繼續和中國貿易為原則。不過近幾年,因為中國不願改善國內不公平的商業競爭環境、台灣半導體供應重要性漸漸上升、美國施壓歐洲一同對抗中國銳實力等種種因素,使得歐洲國家漸漸重視台灣,願意打出「台灣牌」來促使中國改變、並確保台灣海峽的航行自由。
而眾多手段之中,表達友台言論,例如:公開稱讚台灣自由民主體制、聲援台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組織、表示關切台海狀況,或許可以說是最基本的起手式。下一步則可能開始帶有一點警告中國的意圖,像是過去 G7 會後聯合聲明曾多次表達將「確保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若要再進一步,未來歐洲國家可能採取的手段,包括和美國一樣,明確表達萬一中國入侵台灣,該國就會「軍事介入」,或是對中國施加經濟制裁。
俄烏戰爭爆發後,有越來越多歐洲國家因為擔心中國可能效法俄國、突然攻擊台灣,因此願意公開嚇阻中國。英國外交大臣、同時也是新任英國首相的熱門候選人特拉斯(Liz Truss)今年 6 月就曾在北約峰會期間,呼籲各國迅速採取行動,協助台灣取得防衛性武器以因應中國侵略,並指出這是俄烏戰爭帶來的重大教訓。
無獨有偶,德國外交部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今年 8 月也在紐約參加聯合國會議時,表示台灣若遭受中國入侵,德國將提供支持。歐盟駐中國大使阿爾比尼亞納(Jorge Toledo Albinana)先前雖表示支持兩岸和平統一,引起爭議,但他在同一場專訪中卻也同時強調「若中國軍事入侵,歐盟立場明確,將攜手美國與盟友,採取與抗俄相同或更重大措施」。
這些嚇阻中國的發言,目的都是希望台海關係能夠維持現狀,讓歐洲能繼續和中國做生意、從台灣獲得半導體晶片,歐洲的船隻或商品可以順利通過台灣海峽,進一步和日本、南韓進行貿易。但到底中國會不會因此在計畫攻擊台灣前三思,則需要再看歐洲國家日後的行為是否能讓中國相信這個嚇阻具實質意義,例如加強和台灣的軍事合作,或是實地評估制裁中國的經濟影響等。
▌歐洲國家新趨勢:主動參與兩岸事務
歐洲國家近年來比較常見以具體行動支持台灣的方式,是國會議員訪台。與行政部門的政府官員不同,國會議員對外的言行並不代表該國政府立場,因此就算議員訪台,該國政府也可以宣稱還是遵守「一個中國政策」,有空間可以和中國繼續維繫關係,是個既能以行動支持台灣,又相對不太刺激中國的作法。
根據外交部新聞稿資料統計,自 2020 年 1 月以來,總計共有 9 團、7 個歐洲國家的議會團來訪台灣,包含:法國(3 次)、捷克、瑞典、斯洛伐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另外,歐洲議會也曾正式訪台過兩次,最近期的一次,是今年 7 月底歐洲議會的副議長畢爾(Nicola Beer),為目前來台層級最高的歐洲議會官員。而在裴洛西訪台後,綜合各家新聞媒體報導,今年底前預計還會有德國、英國和歐洲議會的代表團先後來訪台灣。日前立陶宛的議長希米利特(Viktorija Čmilytė-Nielsen)更表示,她有意與其他歐盟國家議長討論一同訪台。
從上述名單中可以發現到,歐洲大國中,法國是近年最積極、也最早開始透過議員來訪台灣「介入」兩岸關係的國家,近兩年半內就已經有三次,這可能反映出法國相對其他歐洲大國如德國、英國和義大利,比較能夠處理中國的不滿或是反制。
單就經濟利益為例,以 2021 年的貿易金額來看,法國與中國的貿易額約為 765 億美元,遠小於德國的 2,900 億美元(也小於英國的 1,070 億美元,但大於義大利的 540 億美元),因此如果中國威脅要暫停和歐洲國家的貿易,那德國的損失將會最大,而法國可能面對的代價則相對可以承擔。此外,法國是核武國家、以及擁有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也讓法國無論在外交或是軍事上,都相對具備和中國抗衡的資源。
在法國之外,其他來訪台灣議員的國籍中,則主要集中在中東歐,這些國家除了對中國經濟、投資依賴相對小之外,美國在背後力挺可能也是關鍵因素之一。
除了議員來訪,少數歐洲國家也願意冒著被中國用外交、經貿手段報復的風險,派出中高階的政府官員來台,過去兩年半內就包括立陶宛(3 次)、波蘭和斯洛伐克,全部都是中東歐國家。對這些國家來說,衡量之後可能認為與中國的關係其實沒有想像中這麼重要,或是可以承受中方的反制,而和台灣加強經貿合作可能還更有利益一些。
從友台、護台言論到實質的議員、官員來訪台灣,可以明顯見到過去兩年間,部分歐洲國家對兩岸事務的態度和處理方法確實有明顯改變,已經從「被動接受」慢慢轉為「主動參與」,他們重新定義自己在兩岸關係中的利益,利用加強與台灣的經貿交流,在台海兩岸、乃至印太區域之間,為自身創造新的話語空間和主導權,進而在美中對峙的情勢下,確保歐洲利益無損、甚至可以擴大,而裴洛西的突訪,只會更加堅定他們的轉變、加深這個趨勢。
責任編輯/賴昀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