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政大學之火:自由幻夢...泰國學運「怒指泰王」的捨命冒險
※本文後半部因配圖需要,有部分血腥、可能引人不適的照片。未滿18歲者請勿點閱觀看。
當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武漢肺炎)肆虐全球之際,泰國採行尚稱妥善的封鎖政策,撫平了感染曲線,國內得以陸續解禁。儘管經濟活動奄奄一息,政治與社會運動可沒閒著,從7月中旬以來,泰國各地的年輕人幾乎每周都在大學、市政廳等公共場域抗議示威,挑戰總理帕拉育政府和保皇黨勢力。
以青年為主的異議者們,主要呼籲訴求包含解散國會、政府中止對批評者的恐嚇、重修憲法部分法條,還有針對君主制——尤其是濫用「不敬罪」(lèse-majesté)——的合理改革。
這些抗議並非憑空誕生,早在大流行之前,反政府力量就已醞釀集結,除了反映國內長期不滿,最直接的觸發因素則是今年2月份的一項法院裁決。法院以違反政黨法為由,下令解散第二大反對黨——未來前進黨(FFP)。FFP在2019年國會選舉裡,獲得多數泰國青年支持,一夕崛起成為全國第三大黨,也是帕拉育政府的眼中釘。
早在去年選後,帕拉育政府就已開始秋後算帳,先是以違反選舉法為由,取消FFP黨魁塔那通當選的議員資格,並禁止其參政10年。當時FFP支持者串連其他異議者舉行抗爭遊行,塔那通也決定採取街頭路線,企圖以大規模的群眾運動施壓帕拉育政府,繼續他未竟的事業。
然而,疫情旋即在今年初於泰國蔓延,帕拉育政府隨後宣布對外實施封鎖、對內執行宵禁,全國頓時陷入隔離狀態,抗議活動也被迫中斷。部分殘留在議會的FFP議員,則加入塔那通領導的新派系——進步運動(Progressive Movement),準備結合街頭路線分進合擊。
在這段防疫隔離期間,疫情嚴重打擊泰國經濟,由於泰國十分依賴旅遊業,該產業約占GDP的15%,封鎖國境等於斷了這條生路,光憑國內旅客完全不足以抵銷損失。同時,也因為旅遊相關從業人員的失業,讓消費力大減,預估今年的經濟表現,將比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更糟。
迄今帕拉育政府已針對受病毒影響生計的900萬人,提供每人5,000泰銖的補助,又針對老人、殘疾者等弱勢團體,提供3,000泰銖的救濟。然而,大多數青年多不在此受益範圍,且他們真正需要的是工作機會,疫情不只毀了他們剛起步的事業,更暴露出社會長期以來的不平等。
從一些統計數字可以了解泰國青年日增的絕望感。疫情流行前,儘管泰國近5年GDP平均仍有3%~4%的溫和成長,但貧困率卻從2015年的7.2%上升到2018年的9.8%,有超過670萬個泰國人每天只有1.9美元(約新台幣56元)可用。
這場疫情危機可能加速泰國冠絕東協的財富集中度,並加深政治分歧,結合軍人干政與保皇派等既得利益階級,加劇了這種社會撕裂現象。如此不難明白,為何疫情一緩解,青年們便紛紛站上火線,直接對上帕拉育政府。
許多台灣網友應該對不久前泰中網路大戰記憶猶新,泰國網友的KUSO與迷因(meme)功力,中國網友毫無招架之力。對於本國政客,泰國人民更不會手軟,以各種創意方式令政府難堪,藉此表達不滿。
8月初的一次遊行中,示威者為了諷刺掌權者,特地裝扮成哈利波特的形象,為民主施法來對抗佛地魔(You-know-who),更借用佛地魔的追隨者——食死人名稱,將副總理「錶哥」普拉威(Prawit Wongsuwan)等官僚形容為食稅人。
又有一次,示威者以日本動畫倉鼠哈姆太郎為主題發揮。示威者模仿不斷跑在轉動的輪子上的倉鼠,在曼谷的民主紀念碑環繞,以此反諷人民處境如鼠,並唱著改編自動畫的歌曲,歌詞意涵包含「最美味的食物是納稅人的錢」等,藉此嘲笑政府挪用稅金,並要求解散議會。
不過,帕拉育政府早有笑罵由人、好官我自為之的傾向,對於一般的抗議活動,帕拉育政府寧可靜觀其變;但對於正中要害或踩到底線的活動,帕拉育政府就會有所反應,試圖弭平任何可能動搖政權的因子。
如8月初,曼谷警察逮捕了人權律師阿農(Anon Nampa)和學運領袖帕努彭(Panupong Jadnok),罪名像是「煽動叛亂」、「非法集會」、「意圖實施暴力集會」,以及「阻礙交通」等。目前兩人已獲保釋,等待進一步調查,如被起訴並被判有罪,將面臨數年不等的監禁。
除了這兩人外,還有其他學運份子與社會運動者被捕,主要原因在於他們的政治訴求。這群異議者們呼籲進行3項重大的結構性改革,包括:
讓情勢更緊繃的是,阿農等人士宣揚:
這是指泰國政府屢屢利用〈刑法第112條〉的「不敬罪」,打壓異議者;該法條保護君主制不受批評,已有不少人因言賈禍,甚至有人曾取笑國王愛犬而差點獲罪,可謂現代文字獄的典範。
不敬罪相關律法有多令泰國人無言,試舉一例可知。德高望重的學者蘇拉克(Sulak Sivaraksa)曾在2014年的一場研討會上,質疑16世紀阿瑜陀耶王國國王納黎萱(Naresuan)與緬甸王子舉行大象決鬥的史實真偽,結果被兩名退休將領告上警察局。警察調查3年後,於2017年將此案移交軍事檢察官,以「汙辱君主罪」起訴。
且不論納黎萱和現代泰國的卻克里王朝根本八竿子打不著邊,此案最荒謬的是,用現代法律去追究數百年前的歷史真偽,等於無限上綱司法權,讓政府的手可緊扣任何人的咽喉。蘇拉克的罪名如獲成立,最重可判15年徒刑,所幸最後法庭撤銷控訴,可能是考慮到此案太過荒謬,也可能是朝裡有人試圖保護蘇拉克。
對於此罪,泰國人民大多敢怒不敢言,但新世代初生之犢不畏虎,決心衝撞體制。最近泰國法政大學的反政府示威活動中,許多人戴上帶有「End 112」字樣的口罩,表達終結〈刑法112〉不敬罪的抗爭訴求,因而受到政府嚴重關切,並且已被鎖定調查名單。泰國各地也傳出禁止學生集會的消息,從而引發更大範圍鎮壓的擔憂。
要知道,當下泰國民主運動跟上世紀版本有相同也有不同之處。相同的是反抗父家長式的威權與國家集體主義;不同的是,這一代人更強調公平與平等,這些都與保皇派的觀念南轅北轍、難以調和。
對保皇派來說,青年攻擊政府和君主制,不啻是破壞既有的治理體系,傾向西方文化的結果更會讓青年變得不敬虔,損害泰國文化。對年輕一代來說,箝制言論、貧富差距擴大等弊病,正是現有制度和等級制的社會環境所致,青年固然篤信佛教等傳統價值觀,但卻無法接受以前世功績或業力(karma)來證明此生遭遇,特別是不公的階級固化現象。
當學生與社運人士舉行反政府抗議時,保皇派也動員起來,發起擁護政府的遊行來拚場。其他社會各界則感受到不敬罪的壓力,已開始浮現寒蟬效應,許多大學明確拒絕抗議者使用校園場地進行示威活動,處於輿論焦點的法政大學或許仍有1976年校園大屠殺的陰影,其副校長出面為脫序行為道歉,並宣布全力擁護君主制。
在龐大壓力下,原本訂於8月12日(泰國母親節,也是詩麗吉王太后生日)的抗議活動被迫取消,因為本日舉行示威太過針對皇室,恐怕會釀成民主派與保皇派的激烈衝突。帕拉育政府更表示,政府重視青年,但當下泰國最緊要的議題是經濟,各界應該合作度過難關,可視為是對青年的柔性喊話,也代表政府不會回應青年訴求。
最新消息指出,即使帕拉育政府開始逮捕學運人士,也放出調查黑名單的風向球,但仍難阻止青年的反抗意志。8月16日,泰國大學生們不顧政府與校方的威脅,繼續進行集會示威,估計超過上萬人響應,這也是2014年泰國政變以來,規模最大的學潮抗議。全球也陸續出現聲援行動,如在台泰人即群聚於台北車站大廳,跨海支持泰國民主運動。
然而,當反政府的戰線越拉越長,從民主改革一直到制度翻轉,訴求恐怕更難達成。這是因為泰國社會各界固然有同情與支持青年的聲音,但對於君主制的存廢仍舊沒有一致共識,過於激烈的主張會讓保守的泰國人民卻步,反倒失去抗爭的正當性,也會失去潛在的政治夥伴。當務之急是要避免現下的抗爭,進一步釀成法政大屠殺事件重演,才有未來可言。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