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紐約黑白「父與子」:全美反警暴抗爭,對立分裂的「市長白思豪一家」

2020/06/02 轉角說

「爸爸是白人,兒女是黑人...這是紐約市長一家的分裂與對抗。」 圖/路透社
「爸爸是白人,兒女是黑人...這是紐約市長一家的分裂與對抗。」 圖/路透社

文/張鎮宏

「爸爸是白人,兒女是黑人...這是紐約市長一家的分裂與對抗。」社會怒火擴散的的喬治.佛洛伊德死亡案,引爆了全美國的反警察暴力抗爭。目前包括洛杉磯、芝加哥與華盛頓DC...都已頒布「宵禁令」並動員國民兵進駐街頭;但另一抗爭熱點紐約市,則因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不上不下的尷尬態度,而陷入微妙的衝突困境,甚至連白思豪的女兒——以自己非裔血統為傲的琪亞拉(Chiara de Blasio)——周六晚間就因堵路抗爭、反抗警察清場,而遭到紐約警察逮捕。

紐約警察局向《華盛頓郵報》在內的多家媒體證實,市長的女兒琪亞拉因涉嫌非法集會、阻礙交通、妨礙公務與向清場警方投擲瓶罐雜物,而在反警暴的抗爭現場遭到逮捕。但逮捕過程中,雙方並沒有嚴重衝突,琪亞拉等人也在審訊後隨即獲釋。

「市長女兒被捕」的消息,起初並沒有傳開關注。一方面是因為琪亞拉已經25歲,成年人有自己的主體性;另一方面則是紐約警察光是週末兩天,就抓了將近800人,無論是檢警還是媒體,都亂到難以消化消息。

白思豪的女兒——以自己非裔血統為傲的琪亞拉(Chiara de Blasio)—...
白思豪的女兒——以自己非裔血統為傲的琪亞拉(Chiara de Blasio)——周六晚間就因堵路抗爭、反抗警察清場,而遭到紐約警察逮捕。 圖/法新社

被歸類為民主黨中間派的白思豪,在這回的反警暴示威中,陷入了極為難堪的窘境。於「社會秩序」問題上,白思豪一直不願意頒布宵禁(直到6月1日才改變策略)、或比照其他城市召喚國民兵支援警隊,同時卻無法有效回應不斷擴散中的「趁火打劫」掠劫犯罪;於「警察暴力」問題上,白思豪也遲遲無法和示威者有效對話,甚至對也正出現執法失控的紐約警察,風頭上的白思豪竟都選擇「輕輕放下」。

逼使白思豪親上火線的紐約警民衝突事件,發生在星期六下午,當時在布魯克林街頭監控示威者的兩輛警察SUV,在值勤中突然遭到一群堵路示威者「群起包圍」。雙方對峙過程中,數百名示威者不斷要求「警察後退」,並朝警車投擲雜物。

但自認遭遇「嚴重威脅」的兩輛警車,不僅沒有後退離去,反而先後踩下油門、往示威者加速前衝——過程中,一度有堵路的示威者被警車拖行,但最後朝示威者硬闖的兩輛警車,卻在目擊者的全程錄影中,悻悻然地揚長而去。

「布魯克林警車撞人事件」隨後引發了紐約輿論的譁然——一方面,警方的應對程序固然有爭論空間;二方面,在全美才剛因「反警暴」而沸騰的當下,紐約警察開車的強行硬闖,究竟是正常的霸氣發揮?還是警方執法的冷靜已經出現問題?不料,為此召開記者會的白思豪,卻提油救火引爆了另一層的爭議。

圖為5月30日,現場影片拍下紐約警車開向示威群眾。 圖/《紐約時報》影片截圖
圖為5月30日,現場影片拍下紐約警車開向示威群眾。 圖/《紐約時報》影片截圖

「警察開車會變成撞人,是因為有一群示威者堵路、包圍警車。過去這幾天,這種示威策略很常見,但這非常、非常危險,很可能會害所有人陷入險境。」白思豪說:「我們認為這種行動就是襲警!對警車動手也算。」

原本白思豪的記者會方針,是要就警車撞人問題提出調查承諾;沒想到市長此言一出,卻被認為是「幫警察暴力開脫」,所謂的調查定義反而被解讀成「究責示威者襲警」。一來一往之間的民意落差感,也迅速讓白思豪成為被紐約市民狂轟的政治標靶。

「市長是領導紐約警察的最高負責人,在這種時候講這種話,是極端不負責的放火行為。」

與白思豪同為民主黨人,但卻代表紐約進步派與主流派市府針鋒相對的聯邦眾議員歐加修-寇蒂茲(AOC),就透過社群網路譴責市長的發言姿態:「在危難時刻,市民們需要的領導與信任感。但市長卻幫輾壓市民的警車辯護?這是不對的!」

AOC的譴責發言,讓白思豪成為了眾矢之的,也顯示出他長期以來對於「警察執法尺度」的忌憚與為難。

民意落差感,也迅速讓白思豪成為被紐約市民狂轟的政治標靶。圖為紐約街頭被捕的抗爭示...
民意落差感,也迅速讓白思豪成為被紐約市民狂轟的政治標靶。圖為紐約街頭被捕的抗爭示威者。 圖/歐新社

事實上,在白思豪上任的第一年,紐約市府與紐約警察之間,就曾因「第一次我不能呼吸事件」(I Can’t Breathe, 2014)——史泰登島私菸小販,艾瑞克.加納(Eric Garner)遭紐約警察掐頸制伏致死——而陷入嚴重對立。

「加納的死,對我個人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心理衝擊,我不免反射性動作地擔心:如果這發生在我身上怎麼辦?如果我失去了我的兒子——丹特(Dante de Blasio)——我該怎麼辦?」在與加納遺族共同召開的究責記者會上,白思豪如此強調:這是因為他的一雙兒女,琪亞拉與丹特,也都是非裔美國人。

雖然白思豪是白人,但他的太太——雪蓮.麥克雷(Chirlane McCray)——是黑人,無論是私人生活還是政壇形象,白思豪一家都以強調「黑人血統與認同」而自豪。此一家庭身份,在白思豪的從政經歷中不僅不斷重複出現,在紐約市長選舉、警政改革、「第一次『我不能呼吸』慘案』、甚至是2019年白思豪參加民主黨總統初選時,白思豪都會特別強調:

「作為黑人兒女的爸爸...我絕對理解非裔社群的恐懼與痛楚。」

無論是私人生活還是政壇形象,白思豪一家都以強調「黑人血統與認同」而自豪。 圖/法...
無論是私人生活還是政壇形象,白思豪一家都以強調「黑人血統與認同」而自豪。 圖/法新社

在當年的共同記者會上,白思豪不斷強調:在丹特出生後,自己就不斷活在「警察暴力哪天也會找上兒子」的恐懼,儘管自己與太太都是高知識份子、都從政、政商人脈都很好、兒子也品行端正,日後更申請上了耶魯大學,「但從丹特還小時,我就不斷對他解釋、訓練他應變『你可能遭遇的社會現實』。」

同時,白思豪也非常明白地支持「Black Lives Matter」運動,並誓言必將就加納之死,向紐約警察局追究到底——儘管當時大陪審團已對涉案警察作出「不起訴處分」,而白思豪的發言也被警界埋怨為「打擊基層士氣」。

豈料一個星期後,2014年12月20日紐約市就發生了案情重大的「當街殺警案」。對大陪審團不起訴決定感到憤恨不平的紐約黑人布林斯利(Ismaaiyl Abdullah Brinsley),在社群網站上發出「為加納報仇」的言論後,隨機在布魯克林街頭朝警車開火,並擊斃車上兩名警官——拉莫斯(Rafael Ramos)與劉文健——之後布林斯利才在逃亡途中飲彈自盡。

拉莫斯與劉文健之死,讓紐約警界極為悲憤,並將矛頭指向了以白思豪為首的紐約政壇領袖,痛斥他們「政壇誇大警察暴力...才觸發社會仇警的心理」。因此在兩名警官的告別式上,送行的大批警隊竟集體背對致詞的白思豪,以表達對「市長不挺基層,基層也絕不挺你」的無言反抗。

圖為警官拉莫斯與劉文健的告別式,送行的大批警隊集體背對致詞的白思豪,以表達對「市...
圖為警官拉莫斯與劉文健的告別式,送行的大批警隊集體背對致詞的白思豪,以表達對「市長不挺基層,基層也絕不挺你」的無言反抗。 圖/路透社

根據《紐約時報》說法,在布魯克林殺警案後,府內聲望暴跌、並發現自己難以統御市政機關的白思豪,這才沉默但卻積極地「修正路線」。儘管他仍不斷談及他對「失去黑人兒子」的恐懼,但對於加納案的警界檢討與究責卻不再積極、甚至顯得逃避。

此一決斷,固然有其現實的考量,因為在問題叢生的全球第一都會——紐約市——各方市民似乎仍期待著果決有力的硬派領導人(從以前的朱利安尼,到後來的彭博,近20年來的強調都是秩序與經濟);同時,在「紐約主導權」的問題上,白思豪也受到民主黨保守派州長古莫(Andrew Cuomo)接近「鴨霸」的市政話語權壓力。而仰賴NYPD的紐約市,在一定程度上也得觀望警察體系的臉色,對於白思豪而言,在面對警民衝突時不上不下的態度,和他面對警察的壓力有關。鑑此,陸續往中間靠攏,盡量閃躲無法從市政解決的種族與階級壓力,似乎也就成為白思豪的應對心態。

「白思豪只想中立理性兩面討好,但最後就是可悲的『瞎忙碌』。」紐約在地的《BuzzFeed News》社群策略師比林森(Josh Billinson),就尖酸地發現:在喬治.佛洛伊德於明尼蘇達身亡後,作為「我不能呼吸案」牽扯角色之一的白思豪,不僅毫無反應,對於初期的示威行動也根本性不作為,一來不與示威者溝通,二來也不給警力動員增援。

但當紐約街頭開始隨明尼亞波利斯沸騰,各方輿論也開始指責市府「毫不作為」的時候,白思豪卻開始在社群網路上大開「走跳直播」,猶如基層警察一樣地到處回報自己去哪裡了解狀況、做了什麼事,「到處跑到處忙,但最後一事無成...講的就是你!」

面對警民衝突時不上不下的態度,和他面對警察的壓力有關。白思豪陸續往中間靠攏,盡量...
面對警民衝突時不上不下的態度,和他面對警察的壓力有關。白思豪陸續往中間靠攏,盡量閃躲無法從市政解決的種族與階級壓力,似乎也就成為他的應對心態。 圖/路透社

「我希望街上的人都趕快回家!」在記者會上,白思豪不斷呼籲。但無論是一度被捕的女兒琪亞拉,還是搞不清楚狀況、但卻與家人站在了對立面的白思豪,都沒有人對「市長家庭」的對立作出進一步發言。唯一清楚的,就是白思豪的「警車衝撞理解論」再度被輿論加倍炮轟得體無完膚:「如果被撞死的是琪亞拉?如果被窒息的是丹特?你不是曾說過你理解非裔美國人的恐懼與憤怒嗎?」

直到6月1日傍晚為止,琪亞拉都沒有對外說明自己被捕的情況與不配合警察的動機。但另一篇由丹特在2019年年底所寫的專欄投書,卻給與外界另一層的諷刺聯想。

這篇投書,是寫在白思豪的民主黨總統初選辯論中,曾提到自己與太太的家庭,從小就開始教育兒子「身為黑人應該要有的社會防禦心理」。但年輕、家世背景又好的丹特卻從不能了解,直到他就讀耶魯大學後的某一年,到舊金山單獨訪友,過程中卻忘了短租公寓的電子鎖密碼而被關在門外。沒想到接著巡邏的警車就來了,而且就像是丹特閃過的害怕直覺一樣:警察是接到報案,要來盤查這個「門外黑人」的。

雖然在最後關頭,丹特想起了密碼搶先警察一步打開了公寓的大門。但在文中最後,丹特卻仍對自己反射性的「恐警與逃避」反應感到羞恥與痛苦,「我沒想到這會成為直覺...希望哪天,在這個國家的我們,能不需再對警察感到反射性地害怕。」

「我沒想到這會成為直覺...希望哪天,在這個國家的我們,能不需再對警察感到反射性...
「我沒想到這會成為直覺...希望哪天,在這個國家的我們,能不需再對警察感到反射性地害怕。」圖為白思豪一家人的就職送飛吻。 圖/路透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教父輓歌:「毒蛇波斯科」的紐約黑手黨傳奇

Police Cars Rammed Protesters. Here’s What de Blasio’s Response Tells Us.

Day of peaceful NYC marches gives way to chaos after dark

NYC Mayor de Blasio's daughter arrested during Saturday night protests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作者文章

圖為美國杜蘭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TNPRC)的恆河猴,非本案當事猴。 圖/路...

美國「恆河猴逃逸事件」:從實驗室脫逃的猴子「所有權」歸誰?

2024/11/12
左起為:支持川普的馬斯克、態度曖昧的貝佐斯,以及支持賀錦麗的碧昂絲。 圖/路透社...

美選亂鬥誰挺誰?美國富豪名流的大選支持風向,與政治押寶的風險

2024/11/05
2024 美國總統大選在即,本文以川普與賀錦麗在各自的黨代表大會接受提名、正式成...

AI 替你把關、還是隱藏立場?用美國大選測試 NotebookLM 語音摘要

2024/11/01
美國服飾品牌A&F前執行長傑弗瑞被控跨國人口販運與強迫賣淫,受害者皆為年輕男性。...

美國潮牌背後的性剝削帝國:A&F前執行長傑弗瑞被控跨國色情販運

2024/10/23
加薩被封鎖圍攻近一年,醫療資源極為缺乏。圖為9月17日,醫護人員走在被摧毀的希法...

戰火之下我願同行:專訪在加薩的台灣無國界醫生 ft. 許彥鈞、鄔逸群

2024/10/04
以色列監獄多次被控,士兵集體對巴勒斯坦囚犯施加酷刑和性虐待,近日又有影片外流,連...

系統化的施虐?以色列監獄爆性虐巴勒斯坦囚犯,疑為政府授意

2024/08/21

最新文章

選戰時朝野政黨除了為人詬病的自民黨「裏金事件」吵翻天外,各黨還端出了增加時薪以及...

德政變惡政?年收入「103萬之壁」:日本朝野角力的稅收減免政策

2024/11/19
川普(左)拔擢的副手范斯,可能是比他更為基進的美國中心主義者。 圖/美聯社

視中國為最大威脅:川普2.0時代,不可忽視的副總統范斯

2024/11/15
媒體大亨梅鐸控告AI公司侵害創作者的智慧財產權,但此舉是否真正為創作者爭取到公平...

媒體大亨梅鐸槓上AI:資本家想搶回利益與霸權,但誰來保護最弱勢的創作者?

2024/11/13
2024年9月,支持保障墮胎權的民眾在佛羅里達集結。 圖/歐新社

墮胎權各州自主保障?川普再次執政,美國生育自主權的拉鋸戰況

2024/11/08
2015年,一位印尼穆斯林女性在緬甸駐雅加達大使館前,抗議緬甸僧旅團體迫害穆斯林...

我佛慈悲,但對穆斯林除外?緬甸佛教僧伽塑造的「伊斯蘭恐懼」與宗教衝突

2024/11/08
「自由」可能是資訊科技巨頭最喜歡掛在嘴邊的詞彙,畢竟,誰會討厭自由? 圖/法新社

科技巨頭助長「反民主」亂象?馬斯克在美國大選中的搧風點火

2024/11/0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