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好萊塢齊左膠?美國總統大選中的娛樂圈「政治鐘擺」

2020/03/03 轉角說

好萊塢老牌英雄——克林伊斯威特——突然從支持川普轉向力挺彭博,但能否轉換為實質選票仍令人困惑。從好萊塢與白宮的依存關係下,星光燦爛的「政治鐘擺」是否真有勝選神效?圖為克林伊斯威特主演的《火線狙擊》,飾演負責甘迺迪的護衛的特勤局特工。 圖/1993《火線狙擊》劇照
好萊塢老牌英雄——克林伊斯威特——突然從支持川普轉向力挺彭博,但能否轉換為實質選票仍令人困惑。從好萊塢與白宮的依存關係下,星光燦爛的「政治鐘擺」是否真有勝選神效?圖為克林伊斯威特主演的《火線狙擊》,飾演負責甘迺迪的護衛的特勤局特工。 圖/1993《火線狙擊》劇照

「好萊塢明星都是自由派『左膠』?」為角逐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提名,民主黨初選的「超級星期二」進入激烈廝殺的勝負時刻。一向與好萊塢娛樂圈關係緊密的民主黨,這次卻因為參選人的勢力分歧,眾多明星的支持對象也跟著分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好萊塢老牌英雄——克林伊斯威特——突然從支持川普轉向力挺彭博,但能否轉換為實質選票仍令人困惑。另一方面,聲勢看好的桑德斯,卻也發生了經典嘻哈團「全民公敵組合」(Public Enemy)為了站台演出而內鬨分裂的插曲。明星光環對於政治選戰的魅力何在?從好萊塢與白宮的依存關係下,星光燦爛的「政治鐘擺」是否真有勝選神效?

「川普不行了,這次我選彭博。」好萊塢堪稱當代傳奇的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在民主黨正為候選人提名激烈辯論的時刻,突然政治風向大轉,捨棄過去支持的川普,公開表態「希望彭博出馬」。至今仍創作不斷的電影鐵漢,為何會突然改變長年來的共和黨立場?引發美國的各種輿論效應。明星光環的加持對參選人有沒有實質幫助?好萊塢有如家常便飯的政治表態,究竟能發揮多少效益?在瞬息萬變又複雜的美國政治角力中,卻往往很難照導演和劇本的安排。

好萊塢堪稱當代傳奇的克林伊斯威特,在民主黨正為候選人提名激烈辯論的時刻,突然政治風向大轉,捨棄過去支持的川普,公開表態「希望彭博出馬」。圖為2007年的彭博(左)與克林伊斯威特(中)。 圖/法新社
好萊塢堪稱當代傳奇的克林伊斯威特,在民主黨正為候選人提名激烈辯論的時刻,突然政治風向大轉,捨棄過去支持的川普,公開表態「希望彭博出馬」。圖為2007年的彭博(左)與克林伊斯威特(中)。 圖/法新社

現年89歲的克林伊斯威特是好萊塢著名演員兼電影導演,從60年代活躍至今仍創作不輟,堪稱影史活傳奇。最近的作品是2019年改編真實歷史的《李察朱威爾事件》(Richard Jewell)——這是伊斯威特「老當益壯」的第38部執導作品,也想透過這個1996年的炸彈案告訴觀眾:媒體輿論的力量驚人,別對他人太早下定論。不過比起電影的話題,外界恐怕更關心他的政治風向,急著尋找這位電影鐵漢、同時也是共和黨員的選舉定見。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專訪,身為共和黨人的克林伊斯威特,風向一轉,公開支持民主黨正在角逐提名的前紐約市長彭博(Mike Bloomberg)。

「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讓彭博上。」克林伊斯威特向《華爾街日報》表示。21日報導出刊後,果然引起軒然大波,過去支持川普、力挺共和黨的伊斯威特,是什麼改變了他、轉向力挺民主黨的彭博?

過去支持川普、力挺共和黨的伊斯威特,是什麼改變了他、轉向力挺民主黨的彭博? 圖/1993《火線狙擊》劇照
過去支持川普、力挺共和黨的伊斯威特,是什麼改變了他、轉向力挺民主黨的彭博? 圖/1993《火線狙擊》劇照

談到轉變的理由,克林伊斯威特的台詞又變得像電影演出時一樣少。「川普應該要更溫和一點,別老在推特上對人指名道姓。」伊斯威特話說得委婉,但對於這位銀幕鐵漢來說,川普為人處事的風格似乎令他不甚滿意,也補充批評了一句「現在國會搞得烏煙瘴氣」。不過挺彭博的具體動機和理由,卻仍曖昧不清。

正因為沒說清楚,各種臆測也就開始風生水起。有人「直觀」地認為八成和錢脫不了關係——「伊斯威特想賣電影到中國,抓住彭博發大財」、「拍片太燒錢,趕快找個穩當金主?」也有猜測,兩人本來就是「支持槍枝管制」,也許在對抗擁槍派上一拍即合。這些說法都缺乏有力論述,而一頭霧水的各家媒體旁敲側擊,也未能挖出更深的內情。

克林伊斯威特是在1952年22歲時註冊加入共和黨,青年時代的伊斯威特當時一心想支持艾森豪(Dwight D. Eisenhower)。當時的他還沒料想到,隔年艾森豪成立了美國新聞總署(USIA),透過這個軟實力單位,準備收編好萊塢產業界的資源和人才,為宣傳美國民主主義、對抗共產主義效力。藉由影視娛樂圈的協助,白宮也和好萊塢形成彼此互相依存的關係,影響持續至今,其中也少不了克林伊斯威特的身影。

艾森豪成立了美國新聞總署(USIA),透過這個軟實力單位,準備收編好萊塢產業界的資源和人才,為宣傳美國民主主義、對抗共產主義效力。藉由影視娛樂圈的協助,白宮也和好萊塢形成彼此互相依存的關係,影響持續至今。圖為1952年艾森豪與媒體友人的聚會。 圖/美聯社
艾森豪成立了美國新聞總署(USIA),透過這個軟實力單位,準備收編好萊塢產業界的資源和人才,為宣傳美國民主主義、對抗共產主義效力。藉由影視娛樂圈的協助,白宮也和好萊塢形成彼此互相依存的關係,影響持續至今。圖為1952年艾森豪與媒體友人的聚會。 圖/美聯社

伊斯威特從影之後,以沉默寡言的鐵漢形象著稱,不過對於政治表態倒是不吝於多說幾句,也更是身體力行——1986年當選加州濱海卡梅爾市(Carmel-by-the-Sea),短暫地踏入從政之路。對於同樣演員出身的加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伊斯威特也樂於貢獻他的明星光環來加持。

近年克林伊斯威特較為人所熟知的,則是幾次總統大選時的立場表態。例如2008年替共和黨的老朋友馬侃(John McCain)站台,不過歐巴馬勝選的結局雖然不如伊斯威特所預期,但他也還是風度翩翩地祝福歐巴馬。

時至2012年的總統大選,在8月底共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82歲的克林伊斯威特是大會的壓軸嘉賓,現身支持總統候選人羅姆尼(Mitt Romney)。伊斯威特的出現原本應該是一場驚喜,但最後卻變成驚恐——他的致詞「演出」是對著一張空椅子說話,假裝和時任總統歐巴馬對談,言詞間諷刺歐巴馬的無能,但這段工作人員事前也不知情的內容,卻讓在場眾人感到有些尷尬。空椅子事件評價兩極,但無論何種政黨立場,都出現類似的看法:克林伊斯威特的表現自毀形象,有些事情、有些台詞還是留給電影比較好。

儘管伊斯威特支持的候選人多以失敗收場,不過到2016年的選舉,公開支持川普的他總算是壓對了寶。當時他仍不忘批評民主黨:「希拉蕊一定會重蹈歐巴馬的覆轍」,川普雖然有諸多爭議、在好萊塢的圈子裡也不像柯林頓夫婦那樣受到明顯歡迎,伊斯威特依舊逆風相挺。但就結局而言,更多好萊塢明星支持的希拉蕊,也並未能如願拿下勝利。

好萊塢裡的政治表態是家常便飯,政治人物也樂於和明星打交道,只不過像是克林伊斯威特這樣的公開支持,是否具足關鍵影響力?每次競選的情境不盡相同,南加大研究好萊塢與政治關係的歷史學者羅斯(Steven J. Ross)認為,明星加持就算無法兌現選票,也能帶來極大的聲勢吸引力與捐款贊助。

成功的經典案例之一,是2007年歐普拉(Oprah Winfrey)為歐巴馬的民主黨初選站台,根據馬里蘭大學的研究資料,歐普拉把民主黨內原本支持希拉蕊的中高齡女性,票源成功轉向歐巴馬,堪稱一次明星拉抬的勝利。但這種模式並不能保證成功——素來和好萊塢保持良好關係的柯林頓夫婦,特別是希拉蕊在2016總統大選時勤於拉攏明星,最終仍在敗在幾乎沒有星光加持的川普手上。當時極力相挺的Lady Gaga等明星一陣「崩潰哀嚎」,甚至還成了共和黨支持者們的笑談。

2007年歐普拉(Oprah Winfrey)為歐巴馬的民主黨初選站台,成功將民主黨內原本支持希拉蕊的中高齡女性,票源成功轉向歐巴馬,堪稱一次明星拉抬的勝利。 圖/法新社
2007年歐普拉(Oprah Winfrey)為歐巴馬的民主黨初選站台,成功將民主黨內原本支持希拉蕊的中高齡女性,票源成功轉向歐巴馬,堪稱一次明星拉抬的勝利。 圖/法新社

南加大研究好萊塢與政治關係的歷史學者羅斯(Steven J. Ross)認為,明星加持就算無法兌現選票,也能帶來極大的聲勢吸引力與捐款贊助。圖為2008年時力挺歐巴馬的歐普拉。 圖/法新社
南加大研究好萊塢與政治關係的歷史學者羅斯(Steven J. Ross)認為,明星加持就算無法兌現選票,也能帶來極大的聲勢吸引力與捐款贊助。圖為2008年時力挺歐巴馬的歐普拉。 圖/法新社

但誠如學者羅斯所說,好萊塢對於政治人物而言依然是助選良伴,至少像民主黨的選戰策士卡瑞克(Bill Carrick)所坦言的,「明星們總是重要的募款來源」。

美國政治和娛樂有著彼此依存、互相藉勢的複雜關係。50年代的艾森豪之後、到甘迺迪總統任內,白宮與好萊塢的關係又更為親密,以甘迺迪為例,一方面受惠於父親老甘迺迪(Joseph P. Kennedy)早年投資影視製片的鋪路,一方面甘迺迪任內更強化擴大了USIA的權力,透過USIA密切與美國影視製作、明星演員接觸;儘管當時的任務目標主在對外的公眾外交,而被美國大眾當成政治偶像的甘迺迪,本人的確特別喜好周旋在影視圈(其中不乏女明星的桃色緋聞),而這種明星與政治的交往,到了同樣是好萊塢出身的雷根總統時代,更持續邁向高峰期;往後的柯林頓、歐巴馬也都是典型的「好萊塢友好總統」。

對好萊塢來說,這種關係也有利於人際關係和投資的媒合,又或者如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這類希冀能藉此實現個人政治理想、影響政策。但是這樣的共生關係,卻也更鞏固了背後龐大的金權結構,這也是為什麼偏向左翼的桑德斯(Bernie Sanders)和華倫(Elizabeth Warren),對於政壇老是和好萊塢富豪們閉門聚會、召集大型募款的習慣,多所批判和不滿。

到甘迺迪總統(右)任內,白宮與好萊塢的關係又更為親密。圖左為紅極一時的著名歌星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曾經幫甘迺迪策畫就職晚會。 圖/美聯社
到甘迺迪總統(右)任內,白宮與好萊塢的關係又更為親密。圖左為紅極一時的著名歌星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曾經幫甘迺迪策畫就職晚會。 圖/美聯社

從桑德斯的背景也可以看出,一向與影視圈打好關係的民主黨,也未必每個人都同意這種依存關係。同樣的,學者羅斯也指出,看似一片「自由派」的好萊塢明星們,並不是個個都只支持特定政黨與候選人,「好萊塢的政治鐘擺,始終會隨著時空環境變化。」50年代在冷戰與反共氛圍下的好萊塢,半世紀以來已有世代差異、關注的議題也各有不同。

例如克林伊斯威特,雖然是老共和黨人,但是他曾就因為支持同性婚姻,而反過來批評黨內的保守派。此外,與他荒野大鏢客銀幕形象相去甚遠的是——伊斯威特在70年代就公開支持槍枝管制,希望透過合法註冊管理,降低槍枝武器的殺傷事件。

「好萊塢的政治鐘擺,始終會隨著時空環境變化。」圖為克林伊斯威特飾演的經典電影:《荒野大鏢客》。 圖/1964《荒野大鏢客》
「好萊塢的政治鐘擺,始終會隨著時空環境變化。」圖為克林伊斯威特飾演的經典電影:《荒野大鏢客》。 圖/1964《荒野大鏢客》

伊斯威特在70年代就公開支持槍枝管制,希望透過合法註冊管理,降低槍枝武器的殺傷事件。圖為克林伊斯威特的《緊急追捕令》(Dirty Harry),飾演舊金山重案組警察「骯髒哈利」。 圖/1971《緊急追捕令》
伊斯威特在70年代就公開支持槍枝管制,希望透過合法註冊管理,降低槍枝武器的殺傷事件。圖為克林伊斯威特的《緊急追捕令》(Dirty Harry),飾演舊金山重案組警察「骯髒哈利」。 圖/1971《緊急追捕令》

儘管左翼的桑德斯批判白宮與好萊塢的金權結構,但並不代表桑德斯就放棄了娛樂造勢。3月1日桑德斯的洛杉磯造勢大會上,找來美國知名嘻哈團體「全民公敵組合」(Public Enemy)演出助陣,但卻發生意外插曲,創團員老之一的Flavor Flav,因為不滿被用做桑德斯的政治站台,和老夥伴Chuck D內鬨,結果Flavor Flav被開除、讓歌迷粉絲極為震驚,「桑德斯不僅要分裂美國,現在還要來分裂我們嘻哈?」有全民公敵組合的如此批評,不過就Chuck D的聲明來看,也多少反映了娛樂名人的政治分歧。

這個分歧差異在本次的民主黨初選中,又更為突顯。《法新社》報導指出,好萊塢眾多支持民主黨的明星們,對於到底該支持拜登、桑德斯、還是華倫,目前都還沒有參選人形成支持優勢,參加初選的陣營各有不同的明星捐款贊助。回到轉向支持彭博的克林伊斯威特,就目前的戰況來說似乎沒有太多實質幫助;共和黨的川普支持者們對此反應平平,而民主黨之中,又有誰會響應荒野大鏢客的召喚?如今拜登的聲勢後來居上,被圍剿的彭博要突破重圍,恐是難上加難。

圖為桑德斯找來美國知名嘻哈團體「全民公敵組合」(Public Enemy)演出助陣,但卻發生因為政治站台,老夥伴內鬨開除的意外插曲。 圖/美聯社
圖為桑德斯找來美國知名嘻哈團體「全民公敵組合」(Public Enemy)演出助陣,但卻發生因為政治站台,老夥伴內鬨開除的意外插曲。 圖/美聯社

推薦閱讀

直衝「超級星期二」:全力圍攻桑德斯!民主黨退選兩將「挺拜登」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作者文章

「糧食安全階段綜合分類」(IPC)嚴正警告,加薩瀕臨飢荒狀態長達22個月,最近更...

以色列否認加薩飢荒問題:英法揚言承認巴勒斯坦國,川普敦促「餵飽加薩人民」

2025/07/30
釋永信早已不是第一次發生爭議,1990年代職掌少林寺以來,就接連有商業利益紛爭和...

方丈金身失效?中國少林寺住持釋永信的金錢與性醜聞被調查,少林CEO紅塵爭議史

2025/07/28
美國承包商約僱人員向媒體揭露,美國與以色列主導的加薩人道基金會無節制地朝民眾濫用...

當援助者變成加害者:美國承包商、以色列軍人揭發:加薩平民遭實彈射擊

2025/07/04
姑且不論「2025年7月大災難」預言是否會應驗,檢視龍樹諒的創作背景,可以看見半...

7月5日免驚!龍樹諒《我所看見的未來》:日本神祕學熱潮下的時代產物

2025/07/03
2019年方濟各在會見義大利足協 (FIGC) 成員和《米蘭體育報》時旋轉一顆足...

在禧年榮歸主懷:教宗方濟各,熱愛足球的阿根廷人,與黑歷史的悔恨(1936-2025)

2025/04/21
以色列大批民眾上街示威,抗議總理納坦雅胡濫權又不肯停戰,將他比做暴君、獨裁者。 ...

以色列逾10萬人上街反政府:納坦雅胡深陷政壇內鬥與「破壞憲政」指控

2025/03/28

最新文章

泰國總理貝東丹去職,泰國9月5日舉行總理選舉,呼聲最高的是泰自豪黨阿努廷(左)與...

泰國總理選舉:從「三國鼎立」到「小藍變大藍」,阿努廷或成9%總理?

2025/09/05
非洲國家外債組合持續變化,卻因背負巨大利息面臨危機。圖為奈及利亞民眾在市集運載糧...

解析21世紀非洲債務危機:巴黎俱樂部、中國一帶一路與國際投行「辛迪加」

2025/09/04
自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無法回歸故土的巴勒斯坦難民問題始終未解決,居住在加薩與...

無法回歸,只能離散:《邊境風暴》電影中的巴勒斯坦難民與「返鄉權」

2025/08/29
烏克蘭民間自發成立的女性無人機工廠,讓許多女性一同為生存而抵抗。 圖/曹雨昕攝

深入地下無人機工廠:烏克蘭女性自組產線,焊接民間與前線的距離

2025/08/28
主圖:位於新北市南勢角的華新街,又被稱為「緬甸街」,是許多在台緬華、緬人的聚居地...

「緬甸出生、台灣長大」,常被錯認孤軍的那群人:緬甸華裔在台灣(上)

2025/08/25
新北市南勢角的華新街是在台緬甸社群聚居地之一,街道上有許多緬甸奶茶店與小吃店,顧...

緬甸軍事政變四年後,地域認同與世代的差異:緬甸華裔在台灣(下)

2025/08/2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