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射了,生育率就降?韓國瑜口中的韓國「有問題」

「北韓飛彈試射,南韓生育率就降?」從歷史數據來驗證卻並非如此。 圖/美聯社

確定代表國民黨角逐明年總統大選的高雄市長韓國瑜,從8月中下旬起,便與其「國政顧問團」成員和專家學者,討論台灣社會問題與施政方向。

在8月29日舉行的第2場直播,在場人士探討青年政策,當時韓市長也因脫口說出「鳳凰飛走,進來一大堆雞,是個大問題」,而在社會上掀起極大爭議。但這段「國政直播」的談話內容,還有以下的交談有問題:

韓國瑜國政顧問團社服組總召、台大社工系教授馮燕,先說道:「我們幫韓總暸解一下少子化背後問題為何,發現背後因素是不敢結婚生子、覺得養孩子很困難…台灣的民調,還有在韓國、法國也都能看到,一個是我家是否安定安全、一個是經濟上的青年貧窮感,若青年有貧窮感,就真的不敢結婚、不敢生。」

接著國政顧問團總召、前行政院長張善政也表示:「韓總說:『國家安全、人民有錢』。剛剛會前,馮教授告訴我,南北韓一緊張,南韓生育率馬上就掉下去了。」

「韓總說:『國家安全、人民有錢』。剛剛會前,馮教授告訴我,南北韓一緊張,南韓生育率馬上就掉下去了。」 圖/聯合報系資料圖庫

兩人發言後,韓市長也跟著幫腔:

「對,北韓軍事演習,發射飛彈,南韓(民眾)就不生孩子了。」

如此主張,或許有很大成分,是要藉「國家安全會影響民眾生育意願」的命題,以韓半島的經驗,來影射批判蔡英文總統與民進黨政府——在兩岸議題上,因無法與中國尋得交集,在中國對台步步進逼下,因國安因素而導致台灣人也不想生孩子。

一位總統候選人、加上他的兩位「智囊」——一位前行政院長、一位頂尖大學學者——三人都提起並附和這樣的說法,但聽在生活於南韓多年的筆者和周遭的南韓友人耳裡,這種主張令人覺得莫名其妙,既毫無根據,也不符現實。

「北韓軍事演習,發射飛彈,南韓(民眾)就不生孩子了。」這樣的說法,聽在生活於南韓多年的筆者和周遭的南韓友人耳裡,令人覺得莫名其妙,既毫無根據,也不符現實。 圖/路透社

大多數南韓民眾,對北韓試射飛彈,其實並不太關心,甚至覺得冷感,而且向來皆非影響生育的重要因素。讓我們調出詳細歷史數據來驗證——

以北韓近10年(2008~2019年)的飛彈發射次數,對照南韓近10年的出生率,相互比對;按照韓市長與「國政團隊」的說法,北韓發射飛彈,出生率應該下降,但實際結果,並未成必然反比。

從圖表中可見,2010與2011年北韓並未飛彈試射。大家可能會以為,南韓的出生率,在北韓於2010年未有飛彈試射下,有極高成長幅度,驗證了韓市長與「國政團隊」的說法,但若這樣見獵心喜、信以為真,就著實落入陷阱。

2010與2011年北韓並未飛彈試射。大家可能會以為,南韓的出生率,在北韓於2010年未有飛彈試射下,有極高成長幅度,驗證了韓市長與「國政團隊」的說法,但若這樣見獵心喜、信以為真,就著實落入陷阱。 圖/作者自製

飛彈照射,日子還是要照過的。 圖/美聯社

事實上,2010年先是3月底爆發「南韓天安艦遭北韓魚雷擊沉事件」,造成46名士兵死亡、58人受傷。為此,當時保守派的李明博總統頒布「5.24」措施,於該年5月24日發表國民談話,宣布與北韓中斷各項往來,並發動制裁。但同年11月底,北韓軍再度對有2,200位居民生活的南韓延坪島發動砲擊,島上2位軍人、2位平民被擊中而死亡。

10年來,北韓飛彈試射都未落入鄰國領土;而2010年,北韓無飛彈試射,但兩次攻擊行動,造成的南韓人員傷亡卻比飛彈試射更為嚴重,已是重大國安事件,這是韓半島情勢最緊張動盪的一年。

但當年南韓出生率,還比2009年成長0.08%,幅度是10年內的最高值,並延續到2011年,這已證明,國安危機並未影響到南韓民眾生育意願。

2010年3月底爆發「南韓天安艦遭北韓魚雷擊沉事件」,造成46名士兵死亡、58人受傷。當時載有韓國海軍104人的天安艦,在巡邏時突然爆炸沉船。之後南韓方的調查指控,天安艦是遭朝鮮魚雷擊沉。 圖/法新社

當時「南韓天安艦遭北韓魚雷擊沉事件」後,保守派的李明博總統頒布「5.24」措施,於該年5月24日發表國民談話,宣布與北韓中斷各項往來,並發動制裁。 圖/法新社

2013年,與李明博同為保守陣營的朴槿惠接任總統,北韓因與南韓保守派政權仍未有足夠互信基礎,加上保守派的親美基調,引來金正恩政權不信任,兩韓關係持陷緊張,朴槿惠總統上任第一個月,北韓就宣布片面撕毀兩韓停戰協定。2014年,北韓飛彈發射次數高達19次,更是上年的3倍以上,創下當時史上新高,但該年南韓生育率,仍微幅上升。

從主張親美、保守派的朴槿惠總統還在執政的2014年,到主張對北韓友好的文在寅總統2017年上任之初,這4年是北韓發射飛彈最為頻繁的期間,飛彈發射次數和生育率都各有起伏,並未完全呈現反比。

而2018年,南北韓以平昌冬奧為破冰契機,重啟各項交流活動,韓朝美三國領袖也接連分別多次相會,這年北韓零飛彈試射,韓半島關係仿若重回睽違已久的祥和局面,連帶讓文在寅總統聲望高攀——南韓出生率卻創下史上新低,跌破1%,在在顯示韓市長與「國政團隊」的說法,不值採信。

在近年最承平的時刻,南韓的生育率卻降到歷史低谷。 圖/法新社

根據南韓官方統計,2018年南韓生育率為0.98%,是全世界唯一一個跌破1%、也是生育率最低落的國家;台灣則為1.06%。兩國少子化現象在世界上都屬於「極前段班」。

原因不外乎是年輕世代選擇晚婚甚至不結婚,另外還有經濟與房價難以承受、養育負擔沉重、托育照護支援措施缺乏與育兒防老觀念淡薄等多種因素複合,須通盤考量。包括官方報告或各項民調,探究少子化的因素,包括北韓可能發動攻擊等「國安因素」,從來未被提及。

但作為總統候選人及博士出身的學者,若要拿外國經驗論述與指涉台灣,就得拿出根據,而非把民眾當白痴耍。何況韓市長國政顧問團內,還有號稱超人氣「東北亞專家」的教授擔任顧問,團隊若連如此簡單的事實,都未能確認再發言。若非只想沆瀣一氣,就是水準太低,這才應該「是個大問題」,須戒慎看待。

2018年南韓生育率為0.98%,是全世界唯一一個跌破1%、也是生育率最低落的國家。原因不外乎是年輕世代選擇晚婚甚至不結婚,另外還有經濟與房價難以承受、養育負擔沉重、托育照護支援措施缺乏與育兒防老觀念淡薄等多種因素複合,須通盤考量。 圖/美聯社

推薦閱讀

  • 南韓「墮胎罪」違憲(上):遲到66年的除罪釋憲

  • 全球噩夢:少子化的終極世代

  • 聲嘶力竭的大韓民族:南韓、北韓爭奪半島主導權

  • 關鍵字
    # 韓國

    上一篇

    「烏克蘭門」中的烏克蘭:笑不出來的喜劇之王,極度難堪的澤倫斯基

    下一篇

    南韓司法巨塔(上):曹國醜聞...表裡不一的改革前鋒?

    作者文章

    只會對台灣和中國說謝謝?南韓總統李在明...無法迴避的台海問題

    只會對台灣和中國說謝謝?南韓總統李在明...無法迴避的台海問題

    駐韓記者手記:從文在寅到尹錫悅...南韓總統如何看台灣?

    駐韓記者手記:從文在寅到尹錫悅...南韓總統如何看台灣?

    史上最高票的南韓總統李在明:得票率仍未過半、性別對立存隱憂

    史上最高票的南韓總統李在明:得票率仍未過半、性別對立存隱憂

    南韓總統大選(上):國民力量黨與金文洙,「切割尹錫悅」的兩難

    南韓總統大選(上):國民力量黨與金文洙,「切割尹錫悅」的兩難

    南韓總統大選(下):李在明挾司法爭議領先,李俊錫「露骨提問」引變數

    南韓總統大選(下):李在明挾司法爭議領先,李俊錫「露骨提問」引變數

    尹錫悅下台:罷免後將面臨最重死刑的內亂審判…政權輪替幾成定局

    尹錫悅下台:罷免後將面臨最重死刑的內亂審判…政權輪替幾成定局

    最新文章

    中國閱兵式上唯一歐盟領袖:親俄的斯洛伐克總理費佐,如何侵蝕民主根基?

    中國閱兵式上唯一歐盟領袖:親俄的斯洛伐克總理費佐,如何侵蝕民主根基?

    被攻擊的「調停者」卡達:美國的戰略盟友,為何也是哈瑪斯海外基地?

    被攻擊的「調停者」卡達:美國的戰略盟友,為何也是哈瑪斯海外基地?

    後石破茂時代的黨內競爭:自民黨總裁選10月登場,內外交迫的政治陰影

    後石破茂時代的黨內競爭:自民黨總裁選10月登場,內外交迫的政治陰影

    緬甸「恢復正常」?中緬聯手營造假象,台灣政府勿成迫害人權幫兇

    緬甸「恢復正常」?中緬聯手營造假象,台灣政府勿成迫害人權幫兇

    泰國總理選舉:從「三國鼎立」到「小藍變大藍」,阿努廷或成9%總理?

    泰國總理選舉:從「三國鼎立」到「小藍變大藍」,阿努廷或成9%總理?

    解析21世紀非洲債務危機:巴黎俱樂部、中國一帶一路與國際投行「辛迪加」

    解析21世紀非洲債務危機:巴黎俱樂部、中國一帶一路與國際投行「辛迪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