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十誡、假新聞、性侵少女醜聞:亂鬥的阿拉巴馬參議員補選

2017/12/12 轉角說

選舉中的鬥爭與權力腐敗,總是骯髒又複雜地令人傻眼。 圖/路透社
選舉中的鬥爭與權力腐敗,總是骯髒又複雜地令人傻眼。 圖/路透社

選舉中的鬥爭與權力腐敗,總是骯髒又複雜地令人傻眼。2017年12月12日,是美國阿拉巴馬州參議員特別補選的投票日,作為國內政治傾向最為保守的州之一,原本這場選戰也被執政的共和黨視為小菜一碟,沒想到黨內初選的結果,竟是極具爭議、因反同性戀而全國聞名的前阿拉巴馬大法官——羅伊.摩爾(Roy Moore)。

然而贏得初選提名的摩爾,卻被共和黨視為「內戰份子」而一度被黨內排斥,之後媒體更爆出摩爾過去曾多次性侵未成年少女。複雜而駭人的指控證據,再加上民主共和兩黨的席次鬥爭,竟讓這場本應躺著贏的國會補選,升級成道德觀對決的全國輿論大亂鬥。

▎為何需要選舉?

由於原阿拉巴馬參議員——傑夫.塞申斯(Jeff Sessions,共和黨)——年初受川普提名,轉任聯邦司法部長,阿拉巴馬參議員席位自此空缺。

根據規定,塞申思留下的參議員席位,可由阿拉巴馬州長指名暫代,直到明年11月「美國國會期中選舉」一併改選。因此年初,時任州長本特利(Robert Bentley,共和黨),才提名了阿州檢察總長史特蘭奇(Luther Strange,共和黨)前進國會山莊。

誰知道到了4月,本特利州長的前妻黛安(Dianne)突然公開錄音證據,舉發了丈夫與幕僚的婚外情,並揭穿本特利為掩飾這段婚變醜聞,涉嫌盜用公款,施壓州立檢調為其查扣、銷毀通姦證據。

在前妻的逆襲下,違法亂紀的本特利不僅官司纏身,還被迫辭去州長。而當初他提名阿州檢察總長為參議員的指名,也遭質疑是「為迴避調查的利益交換」。因此在本特利辭職後,史特蘭奇的暫代提名也遭取消,改由12月12日舉行參議員遞補的特別選舉。

雖然史特蘭奇無法順利遞補,但在一向保守的「紅州」阿拉巴馬,一名共和黨員想要拿下選戰理應不難;沒想到在初選中,受到共和黨黨團與川普總統加持的史特蘭奇,卻輸給了極具爭議性的競爭對手——前阿拉巴馬首席大法官,羅伊.摩爾。

塞申斯(圖)的轉職,對阿拉巴馬、乃至於美國政壇起到了意想不到的連鎖效應。 圖/路...
塞申斯(圖)的轉職,對阿拉巴馬、乃至於美國政壇起到了意想不到的連鎖效應。 圖/路透社

引發政治風暴的爭議候選人,羅伊.摩爾。 圖/法新社
引發政治風暴的爭議候選人,羅伊.摩爾。 圖/法新社

▎羅伊.摩爾:十誡守護者、仇同審判官

以極端保守聞名的摩爾,近年來屢因自己極端保守的信仰立場,與恐同性戀、仇同性戀的跨張發言,而屢屢成為震撼全美的爭議人物。

在2000年,時任州立首席大法官的摩爾,就曾反抗聯邦法院的命令,拒絕把一座2.5噸重的「十誡紀念碑」從阿拉巴馬州司法大廈的正廳移除。聯邦判決認為,法院內的十誡碑,與美國司法政教分離的原則相悖;但摩爾卻堅持「十誡是所有法律的根本基礎」。最終,違抗聯邦判決的摩爾也因判決敗訴,就此丟官。

然而「守護十誡」的摩爾,卻受到保守派教會的全力支持,並再度透過選舉重回州立大法官一職。直到2015年6月,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宣判「同性婚姻正式在美國全面合法」,坐鎮阿拉巴馬的摩爾,卻下令禁止向阿拉巴馬的同性伴侶核發「結婚證書」,甚至譴責聯邦最高法院的決定。

刻意違抗聯邦最高法院命令的摩爾,雖再遭停權,但仍高唱反同,公開攻擊同性戀「即是可惡(abhorrent)、敗德(immoral)、噁心(detestable ),且違反自然的罪惡存在」。然而這樣的仇同形象,卻讓摩爾成為保守派的新旗幟。在今年春天,判斷民氣足夠的摩爾罷官求去,並積極地爭取遞補阿拉巴馬參議員的機會。

在共和黨黨內初選中,摩爾得到了前白宮首席策略師——班農(Stephen Bannon)——的鼎力支持;但班農與摩爾契合的暴走形象,卻讓共和黨參議院領袖麥康諾(Mitch McConnell)大為緊張。

麥康諾認為,若摩爾進軍國會,其極端自走砲的性格加上班農的影響,不僅國會的權力秩序會受到衝擊,共和黨黨內主流派與另類右派的內戰也將越發極端。因此麥康諾才大力拉攏黨部與川普,試圖加碼史特蘭奇的選情——但最終,人氣高漲的摩爾仍順利勝出,取得共和黨的阿拉巴馬提名!

最後還是被移走的「摩爾十誡」。 圖/路透社
最後還是被移走的「摩爾十誡」。 圖/路透社

▎醜聞大爆炸:40年前性侵14歲少女?

贏得初選的摩爾,本應勝券在握,但11月9日《華盛頓郵報》卻刊出了一系列的重磅報導,並讓4名受害者現身說法,指控摩爾在1970年代,曾屢次向多位未成年少女伸出魔掌,涉嫌各種性邀約、猥褻、與性侵未遂事件。

在眾多指控中,蕾伊.考夫曼(Leigh Corfman)是最令人震驚的受害者。她指控在1979年時,32歲擔任阿拉巴馬地方助理檢察官的摩爾,曾在一次法庭邂逅中,對年僅14歲的自己展開「追求」,並在數日後藉故帶她外出並猥褻得逞。

考夫曼表示,摩爾的侵犯,對自己造成極大的心理創傷;而在《華郵》的同篇報導中,摩爾還涉嫌對其他多名16-18歲的高中女生,做出各種性騷擾、甚至強暴未遂的嚴重行為。

由於在阿拉巴馬州,最低合法性交年齡為16歲;假若摩爾的不當行為為真,除了性侵罪刑外,還可能因侵犯未成年者而加重罰則。因此《華郵》的指控,也在共和黨內引發軒然大波,但摩爾本人對於報導的回應卻是相當迂迴。

一開始,摩爾表示「記不得40年前發生的事」,但卻認識幾名當事人,也「不否認」當時的自己曾與多名女高中生交往,「我那時很喜歡年輕漂亮的小姐們」。但模糊的回應,卻讓風暴越滾越大,幾名州法院的前同僚紛紛證實「當時的摩爾對少女有詭異的愛好....這很出名」,驚駭的共和黨內部,幾位電視名嘴也要摩爾限時說明,甚至連麥康諾都公開表態「不挺摩爾」,要他好自為之「趕緊退選」。

摩爾案的受害者之一——比佛莉.尼爾森(左)——在記者會上崩潰。尼爾森指控摩爾曾在...
摩爾案的受害者之一——比佛莉.尼爾森(左)——在記者會上崩潰。尼爾森指控摩爾曾在40年,對16歲的自己施暴、強姦未遂。 圖/路透社

▎打死不退,假新聞的計中計中計

麥康諾等人沒想到的事,性侵疑雲反讓摩爾越戰越勇,就算輿論瘋狂圍剿,但摩爾卻打死不退、硬是撐過了感恩節假期。儘管這段醜聞的爆發,讓民主黨候選人道格.瓊斯(Doug Jones)得以拉近選情,但性醜聞延燒的爭議熱度卻仍在纏鬥中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11月底《華盛頓郵報》再度刊出後續報導,踢爆另類右翼的側翼組織「Project Veritas」,涉嫌聘用假線人向《華郵》提供辯造的摩爾性侵案假證詞,試圖誘使負責的調查記者說出「系列報導有可能影響阿拉巴馬選情」,並希望藉此為摩爾平反、證明《華郵》等主流媒體「正在製造假新聞」。

Project Veritas的臥底與反臥底事件,一時間在美國的媒體記者圈群起轟動;但對阿拉巴馬選情,相關報導的影響卻不斷減弱,摩爾本人也不再回應醜聞案的進展。就算前言不對後語,摩爾也一律表示「這些人都在說謊,她們是誰我全都不認識」。

此外,隨著選情逐漸的急迫攤牌,曾大力譴責摩爾不當行為的共和黨主流派系,也慢慢「收攏」回歸基本盤——像是原本不打算涉入亂鬥的川普總統,也於日前公開力挺摩爾,反控自由派媒體「抹黑烏賊戰」;而一度強硬的麥康諾亦放軟姿態,聲稱摩爾是否行為不當,「一切都交由阿拉巴馬選民定奪。」

川普軍師——班農——是摩爾最大的支持者之一。 圖/美聯社
川普軍師——班農——是摩爾最大的支持者之一。 圖/美聯社

雖然一開始不挺,但隨著選情重歸兩黨對決,川普總統還是「歸隊」、宣布力挺摩爾。 圖...
雖然一開始不挺,但隨著選情重歸兩黨對決,川普總統還是「歸隊」、宣布力挺摩爾。 圖/美聯社

▎一席超人:阿拉巴馬,川普政權的關鍵一席

直到選前兩周,除了《華郵》之外的所有媒體民調,都認為醜聞纏身的摩爾,仍會以5%左右的領先差距,為共和黨贏下這場轟動全國的參議員補選。

但究竟阿拉巴馬的這一席有多少價值,會讓兩黨傾盡全力、彼此殺紅了眼?

目前掌握國會參眾兩院的共和黨,在參議院的100個議員席次中,以52:48的過半領先,取得了完全執政的政治優勢。但自稱「大意」而輸掉2016的民主黨,卻希望透過2018年11月的國會期中選舉,逆轉參議院的共和黨優勢。

然而,2018期中預計改選眾院33席,其中25席是民主黨連任席次、剩下8席才是共和黨——依選舉邏輯來看,民主黨反而是處於守勢的「被挑戰者」,光要守住既定地盤都顯得吃力,更別提要從共和黨8席的鐵票倉中,搶下關鍵3席的過半席次。

正當民主黨苦惱之際,摩爾案的醜聞連環爆,卻讓原本不會參與這回期中選舉的阿拉巴馬(參議院任期6年,阿州上次是2014年選),共和黨票倉出現鬆動,進而給予民主黨放手一博的「搶三機會」。

不過,也正因參議院席席重要,拿下了初選提名的摩爾,才敢打死不退——因為只要死耗在原地,隨著選情逼近,投鼠忌器的川普與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諾,都將別無選擇,只能歸隊力撐摩爾、為「共和黨的團結一致」。

但如果摩爾輸了呢?對於「#MeToo」運動來說,這將會是清掃政治門戶的一大突破;但由紅翻黑的選情,也可能會讓彼此指責進一步刺激共和黨的派系內戰,雖不一定能為欲振乏力的民主黨注入新的刺激,但必讓2018參院的殊死決戰提前升溫。

集各種爭議於一身的摩爾,會贏嗎? 圖/美聯社
集各種爭議於一身的摩爾,會贏嗎? 圖/美聯社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作者文章

2024年10月30日,川普至威斯康辛州造勢,因現任美國總統拜登將川普的支持者稱...

回望2024/意外的熱門文章?轉角國際「深度專欄」閱讀排行榜

2024/12/27
海棠文學城的多位中國耽美作家被捕,遭判刑、罰款,引起眾多讀者不滿。 圖/抖音

海棠耽美作家抓捕案:多位中國作者遭重判,與警方「遠洋捕撈」的執法醜聞

2024/12/26
米雷伊在紐約證交所敲響開盤鐘。 圖/美聯社

被遺忘的報導:阿根廷狂人總統的「打掉重練救經濟」,後來呢?

2024/12/19
加薩人民面臨多年封鎖與空襲,以擅長運用有限物資度過生活。圖為2023年8月資料照...

站在「創傷同心圓」外側:面對加薩人道危機,我們如何伸出援手?

2024/12/11
圖為美國杜蘭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TNPRC)的恆河猴,非本案當事猴。 圖/路...

美國「恆河猴逃逸事件」:從實驗室脫逃的猴子「所有權」歸誰?

2024/11/12
左起為:支持川普的馬斯克、態度曖昧的貝佐斯,以及支持賀錦麗的碧昂絲。 圖/路透社...

美選亂鬥誰挺誰?美國富豪名流的大選支持風向,與政治押寶的風險

2024/11/05

最新文章

蒙古雖祭出第三鄰國政策,但會盡量顧及俄中利益,這樣俄中比較能容忍蒙古和他國發展關...

夾在中俄之間:蒙古的「第三鄰國政策」求生路

2025/01/17
南韓的保守派就不斷有人指控,選舉過程中投票用紙沒有摺痕而認定「造假」。 圖/楊虔...

涉嫌內亂的尹錫悅找誰取暖?保守派護主的「選舉舞弊論」

2025/01/15
南韓總統尹錫悅15日被捕之後,抵達公搜處。 圖/法新社

南韓戒嚴調查報告:尹錫悅下令「可開槍抓人」、奪取國會與對媒體斷水斷電

2025/01/15
步出官邸上車前,尹總統預先錄製了一段訊息影帶,他首先對支持者致謝,並表示當前國家...

詳解第二次尹錫悅逮捕行動:10倍警力直搗官邸抓人...尹「預錄影片」持續詭辯

2025/01/15
《解放軍報》疑似劍指習近平領導無方,使黨內高層間團結不再。圖為2024年12月4...

《解放軍報》不滿習近平?(上):解讀中共話語迷宮的「民主集中制」

2025/01/15
《解放軍報》的系列評論,是否可以解讀為了維護自己的「獨立王國」下的被迫反擊? 圖...

《解放軍報》不滿習近平?(下):槍桿子不聽指揮的被迫反擊?

2025/01/1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