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德黑蘭屠夫」之死:伊朗萊希墜機驟逝後,輿情與政局的雙重震盪

2024/05/21 轉角24小時

伊朗總統萊希墜機驟逝,引發兩極情緒反應。 圖/法新社
伊朗總統萊希墜機驟逝,引發兩極情緒反應。 圖/法新社

伊朗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19日在直升機墜毀事件中身亡,伊朗政府已宣布全國進入為期5天的國殤期,各大城市將舉行公眾祝禱,萊希則將於23日葬於故鄉馬什哈德。伊朗政府的實權仍掌握在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手中,預計政壇頂多出現小規模接班之爭,外交事務等對外政策不會有明顯改變;但對反政府的伊朗民眾與許多歐美人士而言,萊希過往反人權的紀錄太過血腥,世界應當慶祝這位「德黑蘭屠夫」死亡,紛紛在社群上反對各國政府的哀悼致意。

伊朗總統萊希所乘直升機5月19日墜毀在伊朗西北部山區,多國派出70餘支救難隊協助搜救,但20日證實機上所有乘客,包括萊希、伊朗外長艾密拉多拉安(Hossein Amir-Abdollahian)及其隨行人員全數喪生。伊朗實質領導人、最高領袖哈梅內伊(Ali Khamenei),也隨即指定由第一副總統莫赫貝爾(Mohammad Mokhber)暫代總統職位,並向公眾保證這起意外不會影響國家運作。

官方媒體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IRNA)報導,哈梅內伊20日宣布,伊朗全國即刻進入為期5天的國殤期,也是最高等級的國家喪葬儀禮之一。行政副總統兼葬禮委員會主席曼蘇里(Mohsen Mansouri)則表示,各大城市從21日起展開隆重的哀悼儀式。

曼蘇里說,包含總統萊希在內的墜機罹難者遺體,將在未來三天慢慢從西北部的大不里士(Tabriz)移轉,途中所經城市如庫姆(Qom)、首都德黑蘭(Tehran)到伊朗第二大城馬什哈德(Mashhad)都將舉行公開祈禱儀式,全國清真寺也會舉行大大小小的祝禱活動。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將在週四傍晚為萊希舉行殯禮(葬禮祝禱)。馬什哈德是伊斯蘭教什葉派最重要的聖城之一,也是萊希的故鄉,萊希將於周四當晚葬於此地。

 圖/法新社
圖/法新社

▌國內外兩極情緒

從公眾情緒看來,伊朗國內對於萊希之死則出現兩極化的反應。

19日當晚在各地政府與清真寺的領導下,已有不少民眾上街祝禱。從通訊社照片可以看到,許多人或跪或坐,在大馬路邊淚流滿面地為這起意外痛哭。壓抑激昂的畫面也令人想起2020年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Qasem Soleimani)被美軍轟殺之後,伊朗全國舉國哀悼的光景。當時蘇萊曼尼的葬禮,同樣也伴隨著各大聖城的哀悼儀式,有利於全國宗派的政治動員。(延伸閱讀:蘇萊曼尼死後的伊朗「烈士政治」:伊拉克再傳空襲,美軍中東增兵3千

然而,伊朗國內也有大量人民,早已恨透萊希背後代表的高壓保守政府,許多人紛紛慶祝他的死亡。萊希不僅在1980年代的恐怖統治扮演積極角色,2021年當選總統之後,他面對一連串反政府示威活動,包含2022年因少女阿米尼之死爆發的頭巾示威,都以極為強硬的鎮壓和逮捕運動作為反擊,更令反對者深惡痛絕。(延伸閱讀:伊朗「解散道德警察」?政府的虛晃一招與難滅的運動怒火

因此在波斯語的社群媒體上,充斥著各類對萊希之死的嘲諷與笑話,另有不少政治犯、流亡者或受難者的家屬,也上傳自己開心舞蹈的影片,德黑蘭還出現私人燃放的煙火,以此暗暗慶祝「德黑蘭屠夫」萊希的死亡。也有部分海外伊朗社群舉著國旗聚眾歡呼,還有些猶太裔民眾持以色列國旗加入慶祝。

此外,由於歐盟、美國、聯合國等國際社會都已對萊希的死訊致上哀悼,許多伊朗海外民主人士、歐美政治人物對此感到不滿,紛紛在社群X平台上,張貼「#不能代表我」(#NotInMyName)的標籤,繼續批判萊希劣跡班班的人權紀錄。

不少伊朗反政府人士慶祝總統萊希死亡,在社群分享慶祝。左為遭萊希迫害犧牲的政治犯群...
不少伊朗反政府人士慶祝總統萊希死亡,在社群分享慶祝。左為遭萊希迫害犧牲的政治犯群像,右為中學女生對其肖像脫下頭巾。 圖/X平台

▌小規模權力震盪

根據伊朗憲法,如果總統去世或喪失能力,第一副總統將接任總統職務,直到在最遲50天的期限之內舉行選舉。與其他國家不同,伊朗第一副總統是任命產生而非民選。伊朗還有數名兼任其他內閣職務的副總統,代理總統莫赫貝爾則被認為是地位最高者。

今年68歲的莫赫貝爾,和萊希一樣是哈梅內伊等強硬保守派的追隨者,但莫赫貝爾的政治經歷相對低調,過去主要服務於金融、通訊、經濟等領域。莫赫貝爾掌管伊瑪目何梅尼命令執行總部(EIKO),該單位以沒收政治犯和流亡者的財產而聞名,也負責大大小小與產經金融有關的政策執行。《美聯社》指出,莫赫貝爾精通國際法,因此擅長幫助伊朗繞開國際制裁、對外發展經濟。

IRNA另已宣佈,總統補選將在6月28日星期五舉行,參選人可在5月30日至6月3日之間進行登記,競選活動則將於6月12日至6月28日展開。

然而伊朗神權政府多年來對政治異見的箝制,早已令公眾停止對選舉抱有任何希望。在伊朗今年3月的國會選舉,民眾可以投票的對像仍然只有最強硬的保守派人選,稍微溫和一點的政治人物都被禁止參選,包含前總總魯哈尼在內(Hassan Rouhani)。因此儘管政府積極鼓動人們出門投票,總投票率最後只有41%,其中還有5%是廢票,創下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最低紀錄。

由於萊希的驟逝,外界推測伊朗政壇還是會掀起一波小規模鬥爭,畢竟哈梅內伊已高齡85歲,而下一任總統極有可能接替他的位置成為最高領袖,因此不少人仍會試著爭搶總統之位。

哈梅內伊的兒子莫吉塔巴(Mojtaba Khamenei)也在預期名單中,因此也有人質疑,墜機事件或許根本是哈梅內伊主導的陰謀。

伊朗進入為期5天的國殤期,各大城市舉辦公眾哀悼儀式。 圖/法新社
伊朗進入為期5天的國殤期,各大城市舉辦公眾哀悼儀式。 圖/法新社

但無論如何,伊朗內政與外交事務的總體方針,包含核武發展計畫與反對以色列等等,還是將牢牢掌握在哈梅內伊與他掌管的憲法監護委員會(the Guardian Council)手上,因此不管是誰人繼承,外界所能感受的伊朗,在未來恐怕不會有明顯變化。

除了莫吉塔巴之外,伊朗國內也出現其他陰謀論,質疑墜機事件是由以色列與美國所為。

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伊朗和以色列一直是公開的敵對狀態,去年加薩戰事爆發後更上升到白熱化程度,兩國在4月甚至直接對抗,先是以色列空襲了伊朗駐大馬士革大使館導致16人死亡;伊朗再向以色列發射300餘發導彈與無人機等攻擊。但最後雙方皆無打算持續升級衝突的意圖。

至於針對美國的陰謀論,伊朗政壇有小部分將矛頭指向美國數十年對伊朗施行制裁的結果,聲稱因為其機隊年久失修早成意外,此次萊希搭乘的直升機型號為美製貝爾212中型直升機(Bell 212),至少已是1979年以前向美國購買。但亦有分析認為伊朗飛安紀錄向來不佳,有過前任國防部長、交通部長及空軍指揮官在飛機失事中喪生的紀錄,責怪美國毫無道理。

事實上,就伊朗官方反應來看,雖然不乏有指責美方的聲音,但伊朗政府並沒有將這起意外事件繼續鬧大的意思,官方並未打算持續怪罪以色列或美國。而以色列與美國皆已鄭重聲明,絕對沒有涉入萊希一行人的墜機意外。

伊朗總統萊希屬於強硬保守派,迫害政治犯的紀錄很多,因而被稱為「德黑蘭屠夫」。 圖...
伊朗總統萊希屬於強硬保守派,迫害政治犯的紀錄很多,因而被稱為「德黑蘭屠夫」。 圖/歐新社

文/王穎芝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在末日爆炸之前?以色列與伊朗「核武對峙」的危機預測

伊朗墜機案:總統萊希確認身亡

「昌明大馬」的什葉派盟友?首相安華力挺伊朗的政治盤算與隱憂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作者文章

波音737 Max型號客機已經多次發生意外。圖為波音737 MAX 7客機。 圖...

來路不明的鈦:波音、空巴使用中國公司「偽造文件」的鈦材,FAA調查中

2024/06/19
現年36歲的黃雪琴是一名獨立記者,曾任職於中國官媒《中新社》,後續又到《新快報》...

身為記者,不是犯罪:中國#MeToo推手、獨立記者黃雪琴被判刑5年

2024/06/17
白線斑蚊(又名亞洲虎蚊)已在歐洲北部落腳,氣候變遷造成的均溫升高可能是病媒蚊肆虐...

歐洲的登革熱危機:氣候暖化造成疫情升溫,法國面臨奧運防蚊難關

2024/06/12
巴黎共和廣場,在歐洲議會選舉結束、馬克宏宣告解散國會後,有大批民眾在共和廣場抗議...

2024歐洲議會大選:極右派勢力擴張,法國馬克宏敗選「解散國會」的政治豪賭

2024/06/11
輝達公司市值5日突破3兆美元大關。圖為執行長黃仁勳6月2日於台北展示NVIDIA...

AI前景無可限量?輝達市值突破3兆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公司

2024/06/06
巴拉圭納納瓦,2名男子穿過連接阿根廷和巴拉圭兩國的橋樑,將商品從阿根廷運往巴拉圭...

「邊境鬼城」納納瓦:被阿根廷289%通膨率壓死的蕭條角落

2024/06/05

最新文章

俄羅斯總統普丁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19日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其中規定「...

【Daily Podcast】俄羅斯與北韓關係深化/裴洛西與達賴喇嘛會面

2024/06/21
中國與菲律賓6月17日發生的南海船隻衝撞,中方有登船、使菲律賓海軍受傷的事件,菲...

【Daily Podcast】南海衝突:菲律賓要求中國賠償登船事件損失/中國愛吃榴槤造就東南亞的「榴槤富豪」

2024/06/20
波音737 Max型號客機已經多次發生意外。圖為波音737 MAX 7客機。 圖...

來路不明的鈦:波音、空巴使用中國公司「偽造文件」的鈦材,FAA調查中

2024/06/19

【Daily Podcast】普丁時隔24年到訪北韓,會和金正恩談什麼?/《人權觀察》:數百新疆村莊被改名

2024/06/19
北約(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接受《BBC》專訪,指出中國想要左右逢源,一方面...

【Daily Podcast】北約警告中國的對俄立場、解讀習近平「美國要刺激中國攻打台灣」說/泰國可望成為亞洲第三個同婚合法國家

2024/06/18
現年36歲的黃雪琴是一名獨立記者,曾任職於中國官媒《中新社》,後續又到《新快報》...

身為記者,不是犯罪:中國#MeToo推手、獨立記者黃雪琴被判刑5年

2024/06/17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