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墜機案:總統萊希確認身亡
伊朗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所乘直升機5月19日墜毀在伊朗西北部山區,根據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的《Sabereen News》20日報導,機上所有乘客,包括萊希、外交部長艾密拉多拉安(Hossein Amir-Abdollahian)及其隨行人員等,均已喪生。
半官方的《梅爾通訊社》(Mehr News Agency)也證實了萊希去世的消息。
事故發生在萊希結束拜訪亞塞拜然的行程、搭乘直升機前往伊朗大布里士(Tabriz)途中。萊希5月19日在伊朗和亞塞拜然邊境出席一座水壩的啟用儀式,於當地時間下午1時左右返程時,在伊朗西北部瓦爾干扎(Varzaghan)地區失事。
伊朗陸軍參謀長已經下令動用軍隊和革命衛隊的所有資源進行搜救行動。
伊朗官方媒體指出當地天氣惡劣、山區大霧瀰漫,搜尋工作從19日持續到20日,土耳其派出了一支山區救援隊協助,並使用無人機發現了疑似直升機殘骸的熱源,即向伊朗分享座標訊息;由於地點位於陡峭山谷,搜救人員仍在趕赴途中,不過伊朗國家電視台引述紅新月會負責人科利萬德(Pir Hossein Kolivand)指出,已可從2公里外的距離目視直升機的殘骸,而殘骸處沒有發現任何生命跡象。
事故原因尚未定調,除伊朗官媒提及的山區天候惡劣之外,《BBC》另指出,伊朗的飛安向來紀錄不佳,部分原因是美國數十年制裁的結果,致使其機隊長年未更新,此次萊希搭乘的直升機型號為美製貝爾212中型直升機(Bell 212),便是在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之後,就無法再出售新的型號給伊朗。過往,伊朗有過前任國防部長、交通部長、以及空中武裝部隊指揮官在直升機或飛機失事中喪生的紀錄。
伊朗的改革派原本希望透過與西方談判,以限制核活動與允許國際檢查員進入,換取取消制裁、伊朗機隊得以實現現代化,但美國前總統川普任內退出伊朗核協議並重新實施嚴厲制裁,使改革派的努力付之一炬、強硬派的聲浪更是強壓改革派——伊朗強硬派對飛安的意見,則是認為可以仰賴國內工業和外國盟友(中國、俄羅斯等)改善航空安全。
確認萊希死訊前,國際媒體已有分析指出,假若萊希無法生還,伊朗國內情勢也理應不會有太大變動,原因是實權仍掌握在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手上,萊希被視為哈梅內伊的接班人,但他的權力受限,負責的是國內內政日常管理,制定政策及各項事務的最終決定權仍是哈梅內伊處置,且萊希執政期間沒有任何重大的新政策綱領,因此他也未有留下重要政治遺產。
且伊朗強硬派已經長期在各個國家機構中加強控制,萊希的離世理應不致對伊朗強硬派的國內地位產生影響。哈梅內伊在直升機失事消息傳出後,已呼籲伊朗民眾為萊希祈禱,在伊朗各地公共場合可見到聚集祈禱的民眾,同時哈梅內伊也保證伊朗國內運作不會受到影響。
關於萊希身後接替總統位置的人選,《半島電視台》已有針對現任伊朗副總統莫赫貝爾(Mohammad Mokhber)的報導;根據伊朗憲法,如果總統去世或喪失能力,第一副總統將接任總統職務,直到在最遲50天的期限之內舉行選舉。
與其他國家不同,伊朗第一副總統是任命產生,而不是民選。1989年伊朗總理職位被廢除後,副總統接管了總理的部分權力。伊朗還有數名兼任其他內閣職務的副總統,但莫赫貝爾被認為是地位最高者。
▌哈梅內伊接班人驟逝
今年63歲的萊希,政治宗教立場皆屬於強硬保守派,被視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的親密盟友和擁護者。哈梅內伊目前高齡85歲,他在1981年至1989年間也曾任總統,並在革命領導人何梅尼死後繼任為最高領袖。因此外界多半認為,一旦哈梅內伊逝世或辭職,萊希遵循這套路線成為最高領袖的可能性極大。如今萊希驟然逝世,難免為當前動盪的伊朗帶來變局。
萊希出身法學領域,曾擔任伊朗檢查總長與司法總監等司法最高職位,2021年代表保守派伊斯蘭革命力量人民陣線(PFIRF)競選總統,以62.9%得票率接替較溫和的前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但僅約49%的投票率也創下最低紀錄,迎接萊希的,正是1979年以來民眾最不支持神權政府的時代。萊希當時承諾努力振興經濟,破天荒展現願意與國際社會重啟核協議談判等立場,但在2022年底就被大規模反政府運動打亂。
2022年9月,伊朗少女阿米尼(Mahsa Amini)因為頭巾取締禁令而死點燃積累已久的反政府情緒,疫情期間的經濟衰退與女性權益緊縮等問題令大眾憤怒爆發,即便政府鎮壓,仍多次出現大規模示威。而萊希政府鮮少採取對話的強硬姿態,也從未舒緩社會的不滿情緒。聯合國粗估,伊朗2022年逮捕超過2萬名抗議者,至少551人死於鎮壓槍彈之下。2023年9月,萊希主導的國會還通過新的頭巾禁令,再次派出道德警察嚴打不戴頭巾的女性。(延伸閱讀:沒有她們的星球:伊朗頭巾禁令再從嚴,當地女性不曾放棄的自由希望)
萊希從非常年輕的時期就開始捍衛伊斯蘭革命、神權政府與極端保守派的意識形態。伊斯蘭革命時他年僅19歲,但在6年後、僅僅25歲就當上德黑蘭市副檢察長,1988年更躋身德黑蘭市著名的「四人委員會」,專門「再次審判」已在牢獄服刑的政治犯,據稱導致數千名政治犯的死刑,當中多為左翼運動人士、甚至未成年人。因此該委員會也被外界稱為「死亡委員會」( the Death Committee)。
伊朗民眾和人權運動者長期呼籲,萊希應該為他在死亡委員會期間的行為負責,但萊希多年來否認他在其中的角色,還將死刑令的判決責任推給何梅尼。不僅如此,萊希也被控是伊朗政府長期鎮壓異議分子的最大「功臣」,美國也在2019年因為人權劣跡將他個人列入國際制裁名單。
此外,面對2023年10月爆發的加薩戰事,萊希與哈梅內伊政府也展現極度強硬的姿態,在中東與伊斯蘭世界博得不少認同。由於伊朗堅定反對錫安主義以色列政府對巴勒斯坦的佔領,在2023年10月加薩戰事爆發後更不曾退讓,還積極支援代理人如黎巴嫩真主黨、葉門胡塞組織等等,刻意擾亂以色列邊境安全,4月伊朗也一度使用飛彈攻擊以色列,凸顯萊希政府的強勢立場。(延伸閱讀:在末日爆炸之前?以色列與伊朗「核武對峙」的危機預測)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穆斯林國家因為教派分岐或地緣政治等因素,與伊朗的關係並不算親近。但在以色列–巴勒斯坦議題上,反而令伊朗在中東的領袖形象略有加分,也有較多國家在此議題上願意與伊朗站在同一陣線。
哈瑪斯政治局成員之一里席格(Izzat al-Rishq)在19日晚間,也率先代表哈瑪斯向「兄弟般的伊朗全國」致上關切,並為伊朗總統、外長和其他直升機上的人員祈禱。
萊希等人的死訊公布之前,與伊朗關係較密切的許多國家領導人都表達關切。才剛結束與萊希一行人會面的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Ilham Aliyev) 表示極度憂心,全力提供搜救所需的協助。亞塞拜然近年與伊朗關係時好時壞,2023年初亞塞拜然駐德黑蘭使館發生槍擊案導致館員死亡,一度釀成兩國互相驅逐外交官的急凍場面;伊朗也不認同亞塞拜然與以色列保持外交關係的作法。
近年與伊朗關係漸漸好轉的伊拉克,則是密切追蹤救援進度。《德黑蘭時報》報導,親什葉派的伊拉克總理蘇丹尼(Mohammed al-Sudani)親自指示內政部、伊拉克紅新月會與其他單位提供救援資源。卡達也向伊朗表達援助意願。土耳其也派出無人機隊協助定位墜機罹難地點,各國派出的搜救隊伍多達70餘支。
巴基斯坦、印度、土耳其都公開表達關切,儘管這些國家在恐怖主義、安全事務等議題上可能與伊朗有所齟齬,但都與伊朗油氣產業合作頗為密切,也同樣支持伊朗在加薩議題上對以色列毫不讓步的態度。伊朗的遜尼派競爭敵人沙烏地阿拉伯也強調「與情同姊妹的伊朗站在一起度過艱難狀況」,並稱願意提供任何支援。
除此之外,世界各國與各大組織19日紛紛關切,與伊朗交惡的西方國家也不例外。美國國務院與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都發表聲明,正在「密切關注伊朗總統與外長的飛行事故,此刻尚無法評論。」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則表示「希望總統一行人平安。」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