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它們還欠你一個道歉:李文亮逝世三年後,中國疫情全放開的遺忘對抗

2023/02/06 轉角24小時

2023年2月4日,美國洛杉磯中國領事館外紀念吹哨者李文亮醫生逝世三周年。  圖/Twitter
2023年2月4日,美國洛杉磯中國領事館外紀念吹哨者李文亮醫生逝世三周年。 圖/Twitter

▌它們還欠你一個道歉:李文亮逝世三年後,中國疫情全放開的遺忘對抗

「中國有良心的人是不是都在這裡?」2023年2月6日是中國疫情「吹哨者」——武漢醫生李文亮——逝世三週年。《自由亞洲電台》報導,美國、英國、澳洲、南韓、日本等國家,都有民眾自發舉辦紀念李文亮的活動,並且聲援中國國內的抗爭者。至今,依然有許多中國網友天天到李文亮的微博下留言,留言的氛圍從2020年的憤怒與悲傷,在經過三年之後,如今已經變成抒發日常與對抗遺忘——李文亮的微博承載了許多中國網友在日常生活裡的記憶、喜怒哀樂與祝福。被視為良心標誌的武漢醫生李文亮活在人們心中,但那些報導武漢封城的公民記者(方斌與張展),也更需要被記得。

回到2020年1月3日,李文亮在微信群組裡提醒疑似有SARS的病毒,而被警方訓誡。隨後,事實證明李文亮醫生所言並非造謠,擁有千萬人口武漢在同年1月23日進入全面封鎖。2月1日,李文亮微博的最後一則貼文寫道:「今天核酸檢測結果陽性,塵埃落定,終於確診了。」結果,他在2月6日晚上過世,但院方正式公布的時間是2月7日的凌晨,享年34歲。

當時,李文亮的死掀起民眾憤怒,微博湧進大量網友留言,這一位當初的「造謠者」突然之間也變成了「抗疫英雄」。然而讓民眾更為憤怒的是,《紐約時報》在2022年10月的調查結果發現,醫院領導層當時為了對外展示醫院已經不遺餘力地搶救,於是在在場幾位醫生都判斷無效的情況下,依然決定對李文亮使用人工肺,進行無效搶救——這也是為何官宣死亡時間會延遲一天,在2月7號公布的原因。

澳洲雪梨紀念李文亮逝世三周年海報。 圖/Twitter
澳洲雪梨紀念李文亮逝世三周年海報。 圖/Twitter

如今,三年之後,也有網友在今天到李文亮的微博下寫道:

「三年了,最近怎麼樣,李醫生放心,總還會有人記得是2月6號,而不是2月7號的。」

「李醫生三年了,它們還欠你一個道歉。」

在經歷過白紙運動之後,中國在2022年12月7號結束清零政策,並在今年1月8日重新開放邊境。但鬆綁防疫規定之前,官方仍未完全準備好,各城市也出現亂象,包括人民買不到藥物、醫院與殯儀館不堪負荷、老年人因未完全接種疫苗受到最大衝擊等。

韓國首爾江南站11號出口的李文亮三周年紀念。  圖/Twitter
韓國首爾江南站11號出口的李文亮三周年紀念。 圖/Twitter

2023年2月5日,法國巴黎紀念李文亮醫生逝世三周年  圖/Twitter
2023年2月5日,法國巴黎紀念李文亮醫生逝世三周年 圖/Twitter

之中,也因為中國政府決策不透明、且未公布疫情數字的情況下,外界也難以知悉中國實際的疫情狀況。就中共高層說法推斷,如今主要城市的感染已經達到峰值,下一階段要擔心的是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農村將如何受到影響。但至少,走過嚴厲的清零政策到混亂的防疫鬆綁,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疫情或許不像三年前如此未知與恐懼。李文亮的微博下方也有網友這麼說:

「三年了,大部分人都陽過一次了,現在的病毒沒有那麼可怕了,你在那邊看到了嗎?」

「李醫生,三年了。今天是正月十六,火車上都坐滿了,都是返程的人。出租車也都說恢復到疫情前的八九成了。可是有的人永遠走了。」

「三年了,疫情沒了,煙花復燃。但我們都記得曾經發生的事。」

三年之後,李文亮沒有被遺忘,他曾說的話也反覆被網友提起: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但現實是,在中國依然打壓言論自由與嚴格管控的大環境之下,即便病毒走了,社會還是只能容得下官方允許的一種聲音。

那一些在疫情爆發之際,勇敢提出質疑的人付出了代價,除了已經離開的李文亮,還有在武漢封城之際,進入報導的公民記者方斌與張展。方斌至今下落不明,而張展在2020年12月被判處四年刑期,她因在2021年絕食抗議,如今170公分的身高只有41公斤。張展的身體狀況近日看似好轉,她在2022年12月14日的家書上如此寫道:

「壓傷的蘆葦,我不折斷 ; 將殘的燈火,我不熄滅。秋天來了,冬天來了。勿傷秋悲冷,因為春天就在風雪中開始了孕育。種子已經在預備破土,才能在某天一有點機會便發芽。我們的人生也是,圓了就是開始方的時候,方了就是圓的時候。」

畫有李文亮醫師的海報,圖片拍攝於捷克。 圖/美聯社
畫有李文亮醫師的海報,圖片拍攝於捷克。 圖/美聯社

推薦閱讀

消滅武漢封城記憶?灌食冤獄...中國判刑4年的「公民記者張展案」

被遺忘的武漢記憶?從封城到重啟...中國抗疫周年的真相消失

嘲諷習近平的網路樹洞?從「可惜不是你」到「該死的不死」

《方方日記》的中國輿論混戰:武漢封城紀實為何引爆「愛國批鬥」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作者文章

新教宗良十四世,從陽台向廣場上等待的民眾揮手致意。 圖/法新社

天主教會改革的延續:新教宗良十四世的名號意義與首次演說

2025/05/09
選舉新教宗的秘密會議(Conclave),已經在5月7日下午於西斯汀教堂正式展開...

誰是下一位追隨上主榜樣的牧者?選舉教宗的秘密會議正式展開

2025/05/07
梅爾茨輸掉第一輪投票,這是1949年德國恢復民主76年來,首次總理候選人在國會選...

德國不穩定的聯合政府:梅爾茨第二輪才當選總理,76年來輸掉任命投票的第一人

2025/05/07
巴基斯坦的穆札法拉巴德市,建築物遭印度飛彈攻擊成了廢墟。 圖/美聯社

印度「辛杜爾行動」復仇:飛彈砲轟巴基斯坦境內造成19死,喀什米爾危機升級

2025/05/07
教宗圓帽,與穿上宗座瑞士近衛隊制服的模型。 圖/法新社

秘密會議吃什麼?梵蒂岡隔絕教宗選舉被「偷傳訊息」的750年餐桌限制

2025/05/06
高齡94歲的股神巴菲特,飲食習慣上愛喝可樂等含糖汽水、愛吃垃圾食物、蔬菜吃得少、...

別人恐懼我貪婪:巴菲特交班,94歲股神的「價值投資」傳奇

2025/05/05

最新文章

新教宗良十四世,從陽台向廣場上等待的民眾揮手致意。 圖/法新社

天主教會改革的延續:新教宗良十四世的名號意義與首次演說

2025/05/09
選舉新教宗的秘密會議(Conclave),已經在5月7日下午於西斯汀教堂正式展開...

誰是下一位追隨上主榜樣的牧者?選舉教宗的秘密會議正式展開

2025/05/07
梅爾茨輸掉第一輪投票,這是1949年德國恢復民主76年來,首次總理候選人在國會選...

德國不穩定的聯合政府:梅爾茨第二輪才當選總理,76年來輸掉任命投票的第一人

2025/05/07
巴基斯坦的穆札法拉巴德市,建築物遭印度飛彈攻擊成了廢墟。 圖/美聯社

印度「辛杜爾行動」復仇:飛彈砲轟巴基斯坦境內造成19死,喀什米爾危機升級

2025/05/07
教宗圓帽,與穿上宗座瑞士近衛隊制服的模型。 圖/法新社

秘密會議吃什麼?梵蒂岡隔絕教宗選舉被「偷傳訊息」的750年餐桌限制

2025/05/06
高齡94歲的股神巴菲特,飲食習慣上愛喝可樂等含糖汽水、愛吃垃圾食物、蔬菜吃得少、...

別人恐懼我貪婪:巴菲特交班,94歲股神的「價值投資」傳奇

2025/05/0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