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別人家的,「國家統一」指南
		
熱熱鬧鬧的馬習會即將登場,當中國官媒都陶醉在「喝習九」的這兩天,許多中國網友開始想像統一的未來景像。但說到想像力,「統一」向來都是中國官方說法,或是台灣某特殊Cosplay團體的口號,我們就來想像一部「統一指南」給有心人士參考吧!
一個國際行為者,面臨主權與領土變更,無論文統武併,總要歷經一段不小的掙扎磨合期。其間,還有許多國內外的變數影響,產生高度複雜的政治博弈。所以,統一可不是改改國號這麼容易,想想結婚都不只是兩個人的事了,統一又豈可能只是幾個黨的事呢?婚姻裡有婆媳關係,統一過程裡吃醋的人可多著呢!
為了讓讀者易於理解過程,我們選取兩個主要的變數做為統併模型的驅動力:它們是民心與外力,這兩個變數並非線性前進、而是動態彎曲,甚至可能產生扭轉的效果。為此,讀者可以看到克里米亞、香港、北韓,以及東德的案例,分別呈現在模型的四個象限內:
  
	
象限一:克里米亞,有58%說俄語、認為自己是俄國人,受俄國統治約200年,回歸祖國似乎也合情合理,那為何又引起如此大的反彈?
象限二:港人漸察覺一國兩制之死與一國一制之生,如今對前途的信心,已經從回歸時的7成高潮,落到如SARS時的負10新低...
象限三:事情可能會發生,也可能不會發生,但不推測的話也不知道事發之後會發生怎樣的可能...
象限四:統一後經濟的慘痛代價,當然不只是東德的責任,而是以「十點計畫」讓東德「入贅進入」西德。
透過簡單的模型詮釋,讀者們也可以自問:在象限內或外,未來的台灣會在哪呢?
假設台灣與中國即將統一,又有哪些事情可能會發生?
中華邦聯?中華聯邦?中華合邦?中華國協?「反觀」克里米亞、香港、南北韓、東西德、還是其他地方?究竟台灣「終極統一」的最後一里路,會是怎樣的想像呢?
▎統一不是唯一解,政策方向有賺有賠,決定前請歡迎先參與各種方向可能意見書,比如獨立:
←上一篇
統一指南:香港,老兵不慎摔一跤
下一篇→
透視:巴黎攻擊案後,法國的下一步?
作者文章
								川普同意讓韓國建造核動力潛艦,南韓進步派的「國艦國造」願望成真?
								防範熊襲事件的領域展開:日本引進「分區計畫」能減少人熊衝突嗎?
								《轉角國際》入圍第24屆卓越新聞獎:突發新聞獎、新聞評論獎
								被承認的無土之國:英、加、澳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以色列面臨建國後最大國際譴責
								以色列否認加薩飢荒問題:英法揚言承認巴勒斯坦國,川普敦促「餵飽加薩人民」
								方丈金身失效?中國少林寺住持釋永信的金錢與性醜聞被調查,少林CEO紅塵爭議史
最新文章
								普丁是獨裁者嗎?俄羅斯「民主選舉」弔詭的威權政治
								川習會之前的施壓籌碼?川普突發宣布「美國重啟核武試驗」
								川普亞洲行:日美開啟「新黃金時代」?雙方同意展開稀土礦產合作框架
								日本第一位女首相高市早苗:自民黨結盟維新會,「自維連立政權」的盤算與矛盾?
								盜藝有道?法國羅浮宮8件珠寶失竊案,博物館人力短缺的安全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