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群 │ 陳宜萍

陳宜萍台灣/美國
陳宜萍 Ariel Chen,創業者、專欄作家、文化內容工作者,專注於移民的家庭故事。現居美國舊金山灣區,經營一間以專業作家撰寫你的生活故事和回憶,並提供 AI 照片復刻技術的公司「StoryPatio」。社企流創始成員、方格子vocus共同創辦人,曾獲得經濟部「女性創業菁英獎」。養有兩隻寶貝貓。-
拘留營中綻放的GAMAN之光:二戰的日裔美國人將苦痛轉化為家族藝術傳承
2025-08-13 09:57「我慢」(日語:がまん,Gaman),是我第一次讀到便停下腳步、沉思良久的一個詞。在日文原意中,「我慢」是從漢文傳入日本的佛教用語,現在日文裡多用來表達「忍耐」、「忍受」之意。而在英文語境中,它常被詮釋為「以耐心與尊嚴承受看似無法忍受的困境」。然而,當我聽到日裔美國設計師達娜・棚町(Dana Tanamachi)的故事時,我深切感受到,對她來說,Gaman 不僅是一個詞語,更是一種深植於家族記憶中的精神信仰——在二戰拘留營中,她的祖輩以藝術昇華尊嚴,在極端處境下仍選擇隱忍與堅毅地過好每一天。...3107 -
美國「孤兒列車」(上):送走20萬名孩子的社會實驗,如何重寫收養制度?
2025-06-17 15:05美國「兒童援助協會」(Children’s Aid Society)於1854首度發起「孤兒列車」計畫,載著孤苦無依的孩子們從紐約出發尋求新的家庭,立意良善的計畫卻帶許多孩子落入更深的孤立與創傷。...13547 -
美國「孤兒列車」(下):跨越百年之後,棄嬰後代如何用DNA尋根?
2025-06-17 15:04在美國歷史上,曾有數以萬計孤苦無依的的孩子被送上火車,前往素未謀面的家庭,展開全然未知的人生旅程。這項由社會改革者查爾斯.布雷斯(Charles Loring Brace)發起的「孤兒列車」(Orphan Train)社會實驗,使許多參與者命運從此被改寫——有些孩子在新家庭中得到了真摯的疼愛與照顧,有些則成了農場或家中的勞動力,還有一些人遭受了冷漠甚至虐待。...7087 -
信仰中的「永恆家庭」:摩門之都鹽湖城,如何成為美國家譜研究中心?
2024-07-16 17:07當我第一次來到美國猶他州的鹽湖城,立刻被這座城市獨特的氛圍所吸引。那是今年一個3月初的早晨,我匆匆趕著去參加一場8:30的演講。「早上8:30的演講好早啊。」我一面心裡小抱怨,一邊快走步入大廳。沒想到接著映入眼簾的情景,是我一輩子都忘不了的震撼:我看到滿場八成是年紀約70、80歲的老年人們,非常有朝氣、有活力的在會場內聊天、查看教室場地、以及趕著上課的認真模樣。...20808 -
加害者後裔如何面對先祖之罪?美國「史考特案」雙方家族的創傷與療癒追尋
2024-04-15 10:02紐澤西州某家餐廳裡,兩個美國家族正在展開一場艱難的對話。一方是曾經於奴隸時代被奴役的德雷德.史考特(Dred Scott)的後裔,另一方則是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羅傑.B.托尼(Roger Brooke Taney)的後裔。羅傑於1857年撰寫了臭名昭彰的「史考特訴山福特案」(Dred Scott v. Sandford)判決,剝奪了奴隸的基本人權,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糟糕的判決之一。...11449 -
美國「家譜旅行」(下):DNA家族之旅的啟程備忘錄
2023-09-18 13:33當開始計劃「家譜旅行」時,我知道那是個開啟我和家的連結的寶藏。讓我有機會探索我是誰,我如何到達這裡,以及我可以從前人那裡學到什麼。當挖掘越多,我也越能感受到身為人的依戀、連結和歸屬感。這就是旅行的本質,無論是追溯家譜歷史,還是只是尋求與家人更有意義的連結,這些旅行經歷都為我們提供了新的視角——重新看待生活、我們的家庭,以及重塑我們自己。...4528 -
美國「家譜旅行」(上):家族史的尋根之旅為何成為新潮流?
2023-09-18 12:33「家譜旅行」(Genealogy tourism),是一種使旅行者更接近其根源的旅行。每個家譜旅行的人,會前往他們知之甚少但與祖先相關聯的土地,實踐「追尋祖先的腳步」旅程 ——祖父母或父母的出生地或長大的國家—— 並與這些地方重新建立關係。這會帶給旅行者一種深刻的情感體驗,讓文化沈浸感與旅行者自己的家庭遺產結合在一起。...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