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遙遠人聲》採訪側記:車諾比29周年白俄紀實報導

2015/04/29 廖芸婕

 <!--$-->圖/<a href=
圖/林龍吟

編按:車諾比核災爆發後,鄰近的白俄羅斯承擔了大量輻射塵,卻常被世人忽略。台灣獨立記者廖芸婕、林龍吟去年踏上白俄災區,留下完整的第一手追蹤報導;並在核災29週年前夕,以結合影音文字、環景素材的多媒體雙語網站《遙遠人聲》,呈現在世人眼前。udn 鳴人堂經作者授權,將陸續以兩篇轉載、兩篇特稿,協力推動相關議題。

▎文字/廖芸婕 影像/林龍吟


一開始,我們在網路上反覆看見普里匹特(Pripyat)一模一樣的摩天輪、同一只洋娃娃、同一處廢墟角落、同樣的石棺……。直到今日,即使閉起眼睛,我還能詳述它們的顏色。

極其諷刺,全世界針對車諾比的報導總是如出一轍。

1986年爆炸釀災的車諾比廠區位於烏克蘭。廠區旁,人口曾蓬勃發展至五萬人的蘇聯模範城鎮普里匹特,因核災遷村而成一片空城。這樣的廢墟小鎮,如今開放包團遊覽、導遊訓練有素;且因帶有死亡氣息,不僅吸引各國獵奇的觀光客,就連各國新聞記者針對車諾比的採訪,也總囿於同一地區。

直到有次,我意外從一本自然雜誌中讀見「受車諾比汙染最嚴重的國度是白俄羅斯」,半信半疑中,開始查詢國際研究報告與統計資料,才驚覺原來白俄承受車諾比77%輻射塵,國內22%土地深受汙染,每平方公里銫137超過1居里(370億貝克)。

但為何針對白俄災區的報導極少?這一獨裁國度,有任職二十一年的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ko),有全球敬陪末座的言論及新聞自由。無數公民、醫師、科學家、新聞工作者因吐露真言,而遭驅逐出境或身陷囹圄。加以白俄核災區為法定禁區,終年只開放復活節隔周一、二兩日,外人難以一窺究竟。

▎言論受限下的採訪掙扎

如此爭議的新聞,又在言論如此不自由的國度,本身確有值得調查報導的價值。但若不謹慎處理,報導的結果,恐怕僅僅只是再次消費悲劇。

對我個人而言,最在乎的重要原則,是保護受訪者安危。

以2014年赴衣索匹亞報導《我們掙扎,築起家園》為例,縱然新聞工作者可持觀光簽以暫時迴避政府監視,國家眼線仍無所不在,對話一敏感就易受盯梢,訪談時綁手綁腳。採訪完畢,將素材整理成報導,免不了為受訪者化名、刻意交錯圖片或模糊行文脈絡等作業;然而此時,勢必又面臨報導如何取得公信力的挑戰。

另外,直接採訪官方手續龐雜、曠日費時;縱使成功採訪,所獲說詞仍常是網路上就查得到的樣板官腔。因此常需透過國際組織、當地非政府組織,進行對採訪的籌備。

2014年春夏交際、白俄成行前的約訪過程中,許多當地國際組織皆透過電子郵件、電話訴苦,表示醫療救援、重建工作或採訪行動都窒礙難行。但也正因畏於得罪政府,這些掏心掏肺之外,能實質提供的採訪協助其實有限;某些訪談者只願私下傾訴、不敢掛名引述。

考量種種困難,一開始,我對這份報導計劃實有卻步。

▎畢竟是家園

在反覆的躊躇不決中,我持續蒐集了兩個月資料,仍未成行。但至少,逐步地確認了盧卡申科近年極力撇清國內癌症死亡、疾患數字與核災的關聯性,藉以取消災民醫療補貼、復元假期、退休津貼等原有的權益。

漸漸地,自己開始能夠體會,過往只在文本中讀到的、車諾比白俄倖存者這29年來目送親人死去的心境。我試著想像其如何在多年心神焦慮、卻無法發聲反抗的處境中,試著壓抑自己、噤聲、度過看似日常的生活。

一則消息格外觸動了我:2007年,白俄政府宣布興建國內第一座核電廠。令人意外地,許多倖存者竟決定翻回曾經又愛又恨的災區老家,甚至不惜偷偷翻入禁區。他們寧可面對奪走親人性命的輻射,與其共存──畢竟那曾經是家。

縱使一切勢必走向困局,對許多被迫接受現實的渺小生命來說,「家」畢竟是家,是最後唯一值得確信的價值。即使守著一方封閉、與外界隔絕的災區,也寧願伴其一同老去。

我意識到,在白俄災區中,許多聲音受掩蓋、生命將凋零、故事將消逝。我們想去忠實記錄些什麼,遂決定於2014年夏冬兩季,進行了兩次現場調查。

▎真摯但不煽情

回到文章開頭所述,我們極力避免將災區煽情化、悲情化。

我想起採訪衣索匹亞河流議題時,蜂擁自各國的攝影師喜於拍攝當地人乞討、哀憐神情;甚至跳下吉普車第一事,便是選妃般、喚部落女子站成一排,大聲叫幾個裝飾較上相者(沒名字,只有「妳、妳、妳」)往前站一步,喀擦喀擦數聲,付錢,奔往下一部落。

看久易反胃。

如何以真摯的紀實角度,用文字及影像還給當地居民尊嚴、尋常性、日常性,卻又凸顯議題癥結,是我與龍吟極力關注的細節。在衣索匹亞報導,那是如何將水庫造成的乾旱及性命議題,還原成呈現當地人今日依靠水源生活的日常作息;在白俄,或許便是如何將核災的傷痛歷史,還原成倖存者今日與輻射共存的日常作息。

但後者的概念相對更抽象些,畢竟輻射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

▎劇烈來襲的故事

返回災區老家的白俄倖存者,多數並不會將車諾比掛在口中,剛開始,聽見口譯員介紹我們因核災而造訪白俄時,反應也不大,甚至表示:「一切都很好。」

我們試著與倖存者相處或同居,以建立信任感,並深度了解、記錄其生命故事。起初的對話與互動都是尋常的,燒開水、唱歌、整理菜園。

直到某些時刻,或許是一根菸,也許一首歌,也許幾杯伏特加的觸發,他們突然開始談起車諾比,滿臉淚水地談起曾經親密的亡者,並牢牢抓著我們,像好久已找不到一個人可以傾訴般。那些故事的來襲,比我們想像中劇烈。

而再度,我們聽見那句熟悉話語:「在我們國家,要小心;離開這裡之後,請把故事告訴全世界。」我也想起年近古稀的塔緹安娜的追問,「妳會再回來嗎?妳會打電話給我嗎?下次妳來時,我可能已經不在了。」她滲著淚水的眼眶,至今歷歷在目。

有時一夜過後,醒來的他們顯得慌張,問我昨天聽見了些什麼。我得與他們再度確認,確認哪些是願意、或不願在報導中透露的。縱使地理上,災區看似離白俄政府已天高皇帝遠,他們那些真實的恐懼,竟羞赧的、卻又赤裸的令人心疼。

▎帶您進入現場

《遙遠人聲》結合文字、聲音、影像、360度環景等素材,欲紀錄的,便是這些揪心的故事;另一方面,亦是許多充滿期待的故事。

我們希望讀者也有機會,和我們一起走進現場,分享白俄人的生命經驗;也讓波及數百萬人的重大歷史事件,在29年後的今天,依然得以活出鮮明、具體的面貌。

報導面向涵蓋核災倖存者口述史、醫療處境、蔬果管制、國際救援、言論自由度、政經困局、居民生活紀實、興建中的白俄第一座核電廠等。每一個面向,都由不同聲音組成。

在白俄,異質聲音苦無機會相互對話。縱使時空推移,無數次社會抉擇都一再凸顯了,威權國度下集體壓制個體的行為;導致力量渺小的一方,始終必須獨自承擔風險、默默犧牲。

最終,我們說遠方的故事,也是為了回望自己的故事。白俄的毫無選擇,當地人對家的眷戀,面對災後生活的種種矛盾掙扎,與高壓政治下難以對話的處境,都對我們是一種警惕。也許這些故事,對於仍有選擇餘地的台灣社會,能激發出某些多元思辨。

現有報導還有若干不足,我們歡迎各方的批評指教,讓我們能以更多的追蹤報導,更紮實深入的內容,迎接車諾比核災的30周年。謝謝。

(點圖前往「遙遠人聲」網站)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廖芸婕

新聞工作者,出生台灣,政大新聞系畢。著《獨行在邊境》。現以獨立記者身分致力於國際新聞,捨不得的棲息地有台灣、佔據學生時代克難但動人的山林歲月、原住民部落。 網誌:「廖芸婕」

作者文章

圖/林龍吟

《遙遠人聲》採訪側記:車諾比29周年白俄紀實報導

2015/04/29
護士將一大管針筒放入耶芭拉口中,輔助飲食。 圖/林龍吟

否認的核災遺患、復原的荊棘路:車諾比29周年白俄紀實報導

2015/04/24
核災廢墟中,警示牌與生機並存。 圖/林龍吟

輻射陰影下,消逝的豐饒:車諾比29周年白俄紀實報導

2015/04/24

最新文章

3D建模復元的渾元龍模型,可能會用如蝙蝠般的薄翼飛行。 圖/路透社

親像飛龍飛上天:一窺恐龍「學飛」策略的《地球生命簡史》

2024/09/13
民族日的巴塞隆納街頭,上街遊行者揮舞著加泰隆尼亞旗。 圖/歐新社

加泰隆尼亞民族日:獨派的堅持,與巴薩足球俱樂部的發聲

2024/09/12
當前關於古典音樂歷史的主流論述可說是完全圍繞著男性為核心的歷史觀,女性作曲家在音...

女性缺席的音樂世界?古典樂界的性別意識形態與平權未竟之路

2024/09/12
女角人設的「滿足男性凝視」與「作為主體的立體深度」,兩者有時衝突互斥、有時又能並...

解脫吧!遊戲「政治正確」的概念史,女性主義如何對話?ft.喬瑟芬

2024/09/10
在玩家社群中獲得高人氣的那些性感女角,她們在遊戲中的呈現也往往結合了性感與人設的...

To Be 吧!《尼爾:自動人形》性感有錯嗎?凝視的界線與對話

2024/09/10
左為登野城ルリ子(Tonogi Ruriko)、右為山里節子(Yamasato ...

二戰尾聲,臺灣島上的沖繩人:兩個石垣島家族的「臺灣故事」

2024/09/1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