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安妮塔的美食冒險中:20世紀無所不吃的美食作家吃什麼?
▌本文為《美食冒險中:環球旅行如何改變我們的飲食》(二十張,2024)書摘
一九二八年二月,尤安妮塔剛踏上旅程不久之後,她翻過圍牆並潛入巴黎「馴化園(Jardin D'acclimatation)。」這座環境公園不僅展示熱帶動物,也展示熱帶民族。馴化園舉辦珍奇人類展(Traveling Human Shows),這是當時相當受歡迎的歐洲娛樂活動,其中展出來自熱帶殖民地那些所謂原始民族的奇怪風俗、身體以及服飾。
尤安妮塔在巴黎時也對此感到好奇,想去看看這些來自法屬中非殖民地的婦女在這座重新打造的村莊中過著怎樣的生活。有別於其他遊客,她到這裡不是來觀賞(或支付門票費)的,而是來融入。當這些女人在做飯時,「她們對我顯露出好感,我覺得她們看出了我身上也帶著和她們一樣的血統。」她得意地表示。
這些女人嘴唇上戴著裝飾用的圓盤,尤安妮塔發現,她們說話時唾液會從嘴唇滴到共用的盤子中。然而,當她們邀請她一起用餐時,尤安妮塔還是會加入她們。尤安妮塔在殖民博覽會期間當著一群盯著她的法國觀眾展示了她的第三條旅行規則——無論食物多麼奇怪或不安全,她無所不吃。
如果當地人都吃了,表示這食物一定好吃,就像在仰光穆斯林餐廳的雞肉料理一樣。餐廳老闆不說英語,他們比手畫腳邀請尤安妮塔進廚房。她掀起正在冒泡的鍋蓋,指著自己有興趣嘗一嘗的料理。「我知道自己這基督徒的手不能觸碰任何東西。」
不過她還是開玩笑地作勢伸手想觸碰鍋子邊緣,所有人看著都笑了。她注意到他們單獨刷了她使用過的盤子,她以輕鬆的態度開開玩笑,一頓一頓的廉價晚餐就變成與餐廳主人一同分享佳餚的飯局。「這些人都對我很好。」
尤安妮塔無所不吃,甚至更喜歡與當地人一起用餐,就像她在拿坡里遇到的熱情家庭那樣。她敲門想要詢問當地的某家餐廳,結果那家人的父親邀請她進屋一起吃義大利麵,她心中為此竊喜。他「人看起來沒有很乾淨,但是烹飪的食物卻很乾淨。」那頓飯相當美味。「我從來沒有吃過那麼好吃的義大利麵。」
有一次,尤安妮塔寫信給朋友並表示她「不是為了吃而活著,而是為了活著而吃」。這對於一個享受美食的人來說是相當奇怪的說詞。她在信中解釋自己拒絕加入莫利斯正式晚餐的原因,因為她雖然為了生存而吃飯,不過更具體而言是為了與當地人在樸素環境中共同生活而吃。
她還喜歡莫利斯豪華公寓附近的一家小餐館,在那裡可以享用便宜的四道菜佳餚。大馬士革的「阿拉伯食物」讓她覺得「非常好吃」,特別是那些「美味」的小菜。她在可倫坡的當地市場只花不到「四十美分」就可以享受美味的食物,這是一種「狂喜」。
她總在那些只有當地人去的餐廳裡享用大餐。她在廣州「品嘗了許多美味的中國菜」,尤安妮塔表示,那頓飯是在當地一間婦女旅舍讓兩名當地男子請的午餐。
她在伊斯坦堡享用完馬鈴薯與烤羊肉的「豐盛佳餚」後就躺在餐廳椅子上休息。她心想那道羊肉應該是和豆角、番茄及秋葵一起煮的。味道與價格(不到五十美分)都讓她相當滿意,最重要的是熱情的招待及言語間的調情。那位大廚「試圖向我示愛」,一名服務員則拉開椅子請她坐下,另一名服務生還拉開門請她進廚房,她伸手指著燉鍋裡那些想要嘗一嘗的食物。餐廳主人一邊吸著水菸,一邊拍拍尤安妮塔的頭,確保服務生不會收取過高的費用。
儘管她已經是熟客了,尤安妮塔有時候經過這家餐廳時還會假裝迷路。
「夫人,夫人。」廚師們對她喊著。
她微笑以對。「我知道他們等著接待我。」
她尤其喜歡可倫坡咖哩的香氣(以及低廉的價格)。她在一家「本地」餐館吃了一頓由八道小菜堆在一碗飯上的豐盛料理。「每當我吃完其中一樣時,那個男孩就會趕緊再添滿。」
那天晚上,她向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那群斯里蘭卡籍的新朋友吹噓自己吃了這頓飯。這家青年旅社離海灘幾個街口而已,四周有椰子樹圍繞。基督教女青年會為歐洲人與當地婦女提供住宿,同時實行種族分離。
即使在這樣一間簡陋的旅舍裡,歐洲婦女也享受著尤安妮塔一直以來拒絕的種族特權。基督教女青年會的僕人們為「盎格魯人(Anglos)」準備「精緻點心」。尤安妮塔選擇吃「印度食物」,她與斯里蘭卡婦女一起吃咖哩與紅辣椒,也像她們一樣用右手抓飯吃。「當然,我喜歡看到她們這樣吃飯。」
尤安妮塔貫徹拒絕種族與階級特權的食物政治信念。尤安妮塔對食物的政治理念,無論在餐桌上、在火車上、在船上、在麵包店裡、在街上,甚至坐在馬戲團裡,都將共享麵包及建立情誼融為一體。
透過共享食物而產生的情誼勝過對未知成分或潛在病菌的恐懼。她在敘利亞時一度決定不吃麵包,因為參觀了一間骯髒的製麵坊。兩頭牛一邊拉著石磨轉著,一邊踩著剛輾好的小麥。地上的麵粉看起來就與附近塵土飛揚的馬路同樣顏色。
然後,她看到三個「女孩」在街角烤麵包。她們將麵團打扁後甩到土灶的邊上。「最年長的那位女孩遞給我一塊薄餅時,」她便動搖了。「我不得不吃,結果味道非常好。」四個女人──三個敘利亞人與一名美國遊客坐在一起笑談風聲,直到夜色降臨。
她在中國時發現小型餐廳與街頭攤販上有著「你沒膽吃」的菜餚。不過她卻吃了那些其他旅行者會震驚不已的「美味食物」。她推薦「白汁(A La King)」蛇肉。
她從攤販那裡買飯菜,這些攤販都將爐子掛在竹竿上。他們把豬肉切條,再與高麗菜及洋蔥一起快炒。她的午餐加了咖哩粉,小火慢燉,味道「完美」。
她在廣州加入當地大學生族群並一起吃晚餐,也記錄他們分享的眾多菜餚。其中最精緻美味的就屬燉貓肉了——她開玩笑地說檢查了燉過的脖子後發現那是隻「公貓」。很可惜那燉貓肉她沒吃夠,反而盡情享用一道由鳥頭與爪子裝飾的「雜碎」。她開著公貓的玩笑,卻吃得很盡興,尤其跟那些歡樂的伙伴們在一起,她稱他們是「男孩團體」。隔天,她從住所看見對面窄街上的鄰居疑似買了狗肉。「期待可以聞一聞烹煮狗肉的味道。」
時間到了東亞之旅的尾聲,尤安妮塔在汕頭發現一種她不敢嘗試的街頭美食。那些攤販在街邊烹煮大型蜈蚣,她看到當地人吃得津津有味後,內心開始蠢蠢欲動。「我差點就買了。」不是因為吃蜈蚣算是一種美食冒險,而是因為周遭的人都如此「享受」這道街邊小吃。她的味蕾在這時候到達極限了,她也找到旅行的關鍵意義了。當她看著當地人吃蟲時,她知道「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並不大」。
▌三等食物政治(Third-Class Food Politics)
尤安妮塔在旅程中會進清真寺祈禱,也會小心地在印度教寺廟外脫下鞋子並參加天主教禮拜。「就像佛教徒一樣,印度教徒也有權認為他們是正確的,」她表示。「評估過所有事情之後,」她推論,「我也很樂意成為印度教徒。」
此外,假如她可以當印度教徒,她更想成為低種姓的印度教徒。一九二九年四月,尤安妮塔從馬德拉斯(Madras)搭上火車並找了一個「舒適的位置」。她解釋高種姓的印度婦女通常會去乘坐三等車廂,因為她們既不想、也不被允許與歐洲人混在一起搭車。
尤安妮塔赤著腳,身上裹著披肩,「看起來很低種姓。」一個高種姓的印度女人進入擁擠車廂就以為尤安妮塔是低種姓印度教徒。「她要我滾出車廂,」尤安妮塔發現,「我不介意成為高種姓,但我也想成為低種姓印度教徒。」
尤安妮塔深深被低層種性吸引,她認為這些人本性溫柔。法國佛羅西火公司香堤利號輪船(Chantilly)從仰光返回斯里蘭卡再前往賽德港的途中,一名印度乘客因為船上事故身亡。尤安妮塔熱淚盈眶地驚嘆那些印度水手們如此溫柔對待死去的乘客。「沒有粗魯的印度人,」她驚訝地表示,「而且最低種姓的那些人似乎才是最慈悲的人。」
尤安妮塔偏心那些社會下層、被壓迫、低種姓以及反抗帝國的人,還有那些在火車與船上一起共進晚餐的人。她在印度發誓要節省開銷,好讓自己可以「多付一點錢」給那些窮苦的僕人們。
遊客在殖民地印度這樣帶有種族與階級分裂的社會中很容易覺得自己相當富有,但是對於尤安妮塔而言,多年的幫傭經驗積累意味著自己更能與眾多印度僕人感同身受。即使像尤安妮塔這樣的三等旅客,就算住在簡陋的客棧也有一個僕人為她做飯,一個為她送餐,另一個為她煮水,還有一個負責拿出她的「夜用水杯」。其他旅客不斷抱怨印度僕人總愛向他們索討硬幣,尤安妮塔卻能將心比心。
「他們總是靜靜地服務又守規矩,給這麼少我都覺得有點丟臉。」當她準備離開印度並前往緬甸時,她看著日益減少的積蓄並決定,「明天我會開心地支付那五到六位僕人的費用。」
她親眼見證反殖民的暴行,尤其在孟買還有一個英國居民警告她暴動正在醞釀的時候。那個英國女人勸尤安妮塔趕緊離開這座情勢日益緊張的城市。軍隊在街上巡邏著,不過尤安妮塔憑藉她的橄欖膚色與紅色圍巾,那便是她在殖民地邊界上的通行證。
「品嘗菜餚」是她表達忠誠的巧妙方式。特別是在她與一位「親切的」印度教授交談過後,她確信「印度非常渴望地方自治」。
如果以伊達.菲佛為代表的遊客選擇與打造舒適酒店的帝國體系為伍,那麼尤安妮塔便記錄了當地新朋友的真誠與熱情。「我知道從印度到緬甸的人民都對當前政治感到不滿,他們想要自治。」美國也應該受到批評,包括那些來自外部的批評。香堤利號上,一位印度教徒因為美國誤解印度而感到憤怒,他威脅說要去美國旅行並寫一本關於「所有美國黑暗面」的書。
「這個想法很好。」尤安妮塔回答。
她在三等艙的桌上發展出的同理心有助形塑一種可食用的反帝國政治情結,因此在她穿越蘇聯的旅途中就衍生出對共產主義的同情。
尤安妮塔描述一種來自三等艙並屬於三等艙的政治。她立刻對蘇聯表示同情,著迷於列寧格勒(Leningrad)及列寧(Lenin)本人。她唯一引用過的世界領導人就是列寧。「學習,再學習」,她將宣傳海報上的口號抄寫到日記中。
蘇聯的政令宣導可能將理想共產主義者宣揚成民工或集體農業耕作,尤安妮塔卻將他們描述為火車旅行的同伴——那是三等艙的社會主義。
從巴黎到仰光,尤安妮塔跨越了種族、種姓與階級的界線,「這裡沒有種姓與階級,」她讚賞地表示,「沒有誰是誰。」
她登上一列蘇聯火車從莫斯科向東行駛穿越遼闊的國土,諷刺的是,她拿到普通的三等艙票(這是她忽視的蘇聯旅行與觀光的諷刺之處)。鋪位與毯子都很軟,她在這八天中享受了舒適的旅程、友誼以及美味的食物。
火車每到一個車站,她與車廂內的夥伴們就會輪流購買新鮮奶油、烤雞、甜瓜、豬肉香腸、奶油乳酪及水煮蛋,再回到車廂裡一起分享。這樣的新社會實驗是她「樂見且正在成形的」。她重新分配那些前雇主不要而送給她的奢華物品。為了換取一塊「看起來很好吃的烤豬肉」,她從行李箱裡抽出一件裙子並遞給車廂內一位年輕的蘇聯婦女。「同是天涯淪落人。」她在日記中寫道。
作者:丹尼爾.E.班德(Daniel E. Bender)
譯者:李昕彥
出版社:二十張
出版日期:2024/09/04
內容簡介:六位冒險家、兩種水果、兩家連鎖酒店、一餐飯與一杯水──在政治歷史持續變動的維度中,交織成近代飲食文明的驚嘆句。從在印尼市場發現的山竹,到豪華遊輪餐廳供應的魚子醬,旅人夢寐以求的環遊冒險,在文化背景、社會發展程度不一的異地,嘗試了什麼食物又避開了什麼?從一八四〇年的大溪地烤豬,到一九二〇年代豪華冠達汽輪弗蘭科尼亞(Franconia)的餐廳,再推進至二十世紀七〇年代的洲際酒店和希爾頓酒店餐廳的興起,旅途上的食物是必然的新體驗,帝國殖民者的眼光隨旅行工具的遷異亦漸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