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耳機裡的民族誌 :「黑人音樂」的起源與離散

2021/09/17 轉角說

 圖/法新社
圖/法新社

▌本文摘自《看得見的人類大遷徙:44個代表性主題,透過影像與資訊圖表,勾勒出人類移動的複雜歷史與多元樣貌》(麥田出版,2021)

「音樂不只是旋律,更是個人心智與集體記憶的一部份......」雖然本書談的是人的遷徙,可是人在遷徙的時候,常常會把過去的聲音記在腦海、刻在心裡,帶著一起走,有時候還會攜帶能重現年少時共鳴的樂器。因此,追溯音樂和樂器的移動,常常能發現人類遷徙的線索。

音樂也會「遷徙」。曲風和歌詞的改變,反映的經常是移民遇到的新經驗。所以,研究曲風和歌詞的變化,往往能一窺他們的遭遇、夢想和難題。本章將把焦點放在非洲音樂,包括非洲大陸的音樂,以及非洲離散族群的音樂。

圖為攝於1976年,位於紐約的知名爵士樂表演所「前鋒村俱樂部」(Village ...
圖為攝於1976年,位於紐約的知名爵士樂表演所「前鋒村俱樂部」(Village Vanguard),和藍音符(Blue Note)、小爵士(Smalls Jazz club)都是除了紐澳良之外最重要的爵士樂重鎮,有大量知名的黑人爵士樂手如John Coltrane、Miles Davis等人都曾在此表演過。 圖/維基共享

1967年,艾靈頓公爵(左一)與他的大樂隊成員在慕尼黑的表演。 圖/美聯社
1967年,艾靈頓公爵(左一)與他的大樂隊成員在慕尼黑的表演。 圖/美聯社

妮娜西蒙1969年在阿爾及利亞的表演。 圖/法新社
妮娜西蒙1969年在阿爾及利亞的表演。 圖/法新社

▌木琴與班鳩琴:樂器的移動與「白人主流化」

以樂器的移動推測移民路徑有兩個困難:首先,兩地同時發明一種樂器的可能性始終存在;其次,有能力做到相當程度的模仿的旅行音樂家不多。不過,民族音樂學家對此已有相當成績,他們透過樂器梳理人類遷徙和深層文化互動。

舉例來說,羅傑.布蘭奇(Roger Blench)認為:在非洲,木琴可能是從塞內加爾傳到莫三比克以南,途中橫跨西非大部分地區。木琴的每個琴鍵底下都有共鳴管,用的是葫蘆,但有時會以牛角取代葫蘆。由於非洲各地的木琴構造相似、調音方式相似,演奏技巧和曲調也相似,讓「木琴透過遷徙傳播」的說法得到進一步支持。

至於斑鳩琴(banjo)基本上是一面鼓上面拉著幾根絃,在遠東、非洲和中東有多種變體,很難為它找出單一源頭。不過,在探險家理查.喬布森(Richard Jobson)的日記裡,有清楚記錄一種很像斑鳩琴的樂器。1620年在甘布拉河(River Gambra)(今甘比亞河)探險時,他說有一種樂器「以大葫蘆製成,有琴頸。琴頸上有拉緊的絃」。除了這份資料之外,也有文獻證據顯示:加勒比海和美國南方的非洲奴隸社群都曾重製這種樂器,以傳承文化,守護尊嚴。

斑鳩琴的設計在美洲發生變化,葫蘆改成圓形木製面板,原本的四絃變成五絃。斑鳩琴就這樣成了「白人的」樂器,先是被白人藝人拿來戲謔模仿黑人,傳到各地,後來又成為阿帕拉契地區藍草音樂家(bluegrass musicians)的最愛。儘管如此,斑鳩琴還是保有它的草根叛逆精神。二十世紀末,民謠歌手皮特.西格(Pete Seeger)用它抗議越戰,也唱出邊緣人的心聲。

圖左為〈斑鳩琴手〉(The Banjo Player),1856年由威廉.希德尼...
圖左為〈斑鳩琴手〉(The Banjo Player),1856年由威廉.希德尼.芒特(William Sidney Mount)繪。芒特是美國白人畫家,以描繪非裔美人的高貴與細膩聞名。圖右為流行音樂中也有大量的知名班鳩琴作品,例如尼爾楊的Old man、還有每次演唱會唱到Mean都會跳出來自彈自唱班鳩琴的泰勒斯。 圖/麥田出版提供、維基共享

這幅名為〈舊種植園〉(The Old Plantation)的繪畫完成於1785...
這幅名為〈舊種植園〉(The Old Plantation)的繪畫完成於1785-1795年間。畫中的種植園應在南卡羅來納州,畫中描繪莊園中的黑奴正在演奏與欣賞音樂,這也是目前已知最早描繪斑鳩琴樂器的美國繪畫。 圖/維基共享

▌勾起回憶的流行樂:移民和音樂的關係

音樂研究學者約翰.貝利(John Baily)和麥可.柯里爾(Michael Collyer)說:音樂像電影、舞蹈和文學一樣,也是一種描繪和定位移民的文化產品。不過音樂和文學不同,文學是少數菁英的產物,音樂則常常起於底層,同時在移民的生產和消費模式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們也提醒我們:雖然流行歌的歌詞透露出許多資訊,可是在歌詞之外,音樂還能「勾起回憶,捕捉情緒」,與移民連結最強的是音樂的這個面向。

伴著軍隊前進的軍樂原本是用來提升入侵者的士氣,打擊被殖民者的鬥志。但印度、巴基斯坦和喀什米爾的軍樂隊,卻以本土的嗩吶和笛子為基礎,吸收敵方英國的傳統,將蘇格蘭裙和風笛改造得多采多姿。對權力地位不如帝國軍人的移民來說,音樂是他們回憶家鄉的方式,也是他們在異鄉重建身分認同的方式。舉例來說,英國、愛爾蘭和蘇格蘭的民謠都傳進了他們移入的國家。

有的民謠浪漫化過去,有的民謠勾起悲痛的回憶。底下這首〈亞仁里田地〉(Fields of Athenry)是愛爾蘭人「麥可」的故事,他為了家人偷食物,被判流放澳洲波特尼灣(Botany Bay)。直到現在,運動比賽時還是會唱這首喚起大饑荒悲痛記憶的歌:

麥可,他們帶走了你

因你偷了崔佛林的糧

好讓孩子們活到明天

現在,流放船正等在港邊

亞仁里的田卻荒蕪一片

因我不向饑荒和國家低頭

他們狠狠擊垮了我

▌從靈歌到爵士:遷徙的黑人音樂

1865年,美國南方的奴隸制劃下句點,許多奴隸雖然獲得自由,但只能靠貧瘠的耕地勉強維持生計。他們耕種棉花,或是去棉花田當佃農。棉籽象鼻蟲是棉花的一大威脅,早在牠們從墨西哥越過密西西比河而來很久以前,棉花農就已經在歌謠裡聽過牠們的惡名。

對棉籽象鼻蟲入侵的恐懼,加上北方工業區工廠工作的吸引,讓美國人口出現大規模移動,史稱「大遷徙」(the Great Migration)。從1900年到1970年,600萬名非裔美人從南方農村遷往北方都市。在這段路上,他們也發展出自己的歌曲。

由非裔美人帶動的克里奧化音樂(creolized music),也是以美國南方為心臟地帶。非洲的鼓、節奏和斑鳩琴,歐洲的喇叭、單簧管、薩克斯風,還有教堂和酒吧都在使用的直立式鋼琴,一起結合成一種新的音樂形式──爵士樂。

在非裔美人遷往北方的過程中,原本充滿樂觀精神的散拍爵士(ragtime)、福音,以及以紐奧良為中心的行進樂隊,逐漸讓位給「藍調」,一種風格獨特又令人陶醉的音樂。它同時結合了恐懼、憂傷、希望和鄉愁,通常用吉他這種價格低廉又容易攜帶的樂器演奏。

最知名的ragtime音樂家就是美國的非裔作曲家、也被稱為「散拍之王」的史考特喬...
最知名的ragtime音樂家就是美國的非裔作曲家、也被稱為「散拍之王」的史考特喬普林(Scott Joplin,1868-1917),節奏輕快、重視切分音的散拍音樂後來也啟發包括爵士、藍調等類型的音樂。喬普林代表作"The Entertainer"也時常被與《黃金傳說》中的作菜配樂"Rag Time On the Rag"搞混,但後者的作曲人崎谷健次郎很明顯也受喬普林與其散拍風格的影響。 圖/維基共享


《看得見的人類大遷徙:44個代表性主題,透過影像與資訊圖表,勾勒出人類移動的複雜歷史與多元樣貌》

作者: 羅賓‧寇恩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2021/9/4

內容簡介:人類的歷史,就是由無數的遷移匯聚而成。但近年來移民議題占滿媒體標題的現象,誠屬前所未見。移民為什麼離開,將到何處?移民會威脅到社會和政治秩序嗎?他們提供的一定是勞力嗎?移民是否有助於母國發展?移民能提高消費需求和創造財富嗎?移民潮可能擋下嗎?這本書記錄人類遷徙的豐富樣貌,蘊含這些重重疑問的解答。雖然我們難以直接替「遷徙」畫出明確的分類界線,但書中仍盡可能涵蓋各種類別的移民,包括探險家、奴隸、朝聖者、礦工、勞工、流放者、難民、性工作者、國際學生、觀光客、退休人士和僑民等,並深入特定主題(例如:難民問題的可能解方、兒童與遷徙);也嘗試帶入較新的學術視角,包含物質史(音樂傳播的歷史)、離散研究(diaspora),觀光產業等。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作者文章

孟若女兒的控訴在世界文壇宛若震撼彈。圖為路人在孟若書店的櫥窗前端詳。 圖/路透社

成功的作家,失敗的母親?孟若之女的家內性侵控訴,戳破沉默後的輿論風暴

2024/07/12
左為引進星鏈的部落領袖埃諾克.馬魯博(Enoque Marubo),正在架設星鏈...

網路成癮又沉迷A片?亞馬遜部落新聞的扭曲與誇大

2024/06/21
1989年6月10日,天安門廣場已經被清場完畢。 圖/美聯社 

【專題回顧】六四天安門事件35周年:記憶與遺忘的爭鬥

2024/06/04
針對未成年人的網路性勒索問題並未隨著疫情退去而趨緩,且越來越多未成年男孩已成為犯...

惡化的全球犯罪:泛濫的未成年人網路性勒索「教學指南」

2024/05/31
挪威、西班牙、愛爾蘭三國將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圖為愛爾蘭民眾在都柏林揮舞巴勒斯坦...

他們因何支持?挪威、西班牙、愛爾蘭將承認巴勒斯坦國

2024/05/23
圖為東京高岩寺,示意圖,與本案情節無關。 圖/法新社

怪物毒親的煉成:日本滋賀縣弒母案的回憶與懺悔

2024/05/18

最新文章

「友誼村」的馬共講堂,上方還懸掛著共產主義領袖「馬恩列斯毛」肖像——馬克思、恩格...

被流放的游擊隊:時空凍結40年,泰南邊境「馬共村」遊記

2024/07/24
發生在2023年4月4日深夜的福爾斯霍滕出軌事故,是荷蘭罕見的鐵路致命事故。 圖...

漏洞的總和:荷蘭火車出軌案,調查一年後為何「查無事故原因」?

2024/07/23
近代中亞歷經反殖民、民族化、共產化與現代化等多重洗禮,成為既分歧又交織的局面。圖...

《被遺忘的中亞》:不只是絲路,拆解分歧與交織的中亞「新歷史」

2024/07/23
歷屆奧運的主辦城市為了向國際呈現自己最好的一面,經常以各種手段掩蓋社會中悲慘的部...

聖火來了,快把「他們」藏起來——巴黎奧運不歡迎的法國底層人群

2024/07/18
©Jeroen Oerlemans 
在中非共和國,一輛無國界醫生的補給卡車行...

上山下海救援前線:無國界醫生的10種交通工具

2024/07/17
摩門教是美國中西部地區流行的宗教,鹽湖城的建立也與摩門教的發展密不可分。示意圖,...

信仰中的「永恆家庭」:摩門之都鹽湖城,如何成為美國家譜研究中心?

2024/07/1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