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造島的香港?從赤鱲角回看的「島嶼時代」
▌本文摘自《島嶼時代:從軍事人造島、農莊島嶼、隔離島、漂浮城市、避世勝境到即將消失的天然島,探尋島嶼之於人類的意義,帶來的夢想與夢魘,並思索島嶼的未來面貌》(臉譜出版,2021)
現代的城市規畫者消滅某地之後,喜歡用街名與路標裝飾新作,藉此緬懷當地的昔日景象。「橡樹林」(Oak Tree Grove)既沒橡樹,也沒樹林。「綠地」(GreenAcres)是柏油碎石(tarmac,鋪地用瀝青)和磚塊拼湊而成。因此,當我看到一面亮白的標誌寫著「觀景路」(Scenic Drive)時,不禁想起前述惡意曲解的那種做法。環顧四周,只見車行時發出尖銳胎噪聲的道路、高架鐵絲網,以及幾何形狀的機場機庫和航廈大樓。
我正前往專供香港國際機場使用的人造島,要走一趟一日遊行程。這座島稱為赤鱲角(Chek Lap Kok),面積為1,248公頃,幾乎是直布羅陀(Gibraltar)的兩倍大。
珠江口散布著多山的島嶼。在某些較為平緩的斜坡上,摩天大樓競相爭奪每寸寶貴土地,而在其他地方,亞熱帶森林依舊茂密,不受干擾。這兩者香港兼而有之;這座城市五光十色,光燦炫目,而且我行我素,作風獨特,與中國大陸有著緊張關係。
1989年,香港仍歸英國統治,在北京天安門廣場(Tiananmen Square)要求民主的抗議者慘遭屠殺後數天,總督衛奕信(David Wilson)提議興建一座新機場。香港人當時擔心,日後在中國的統治下前景堪慮,因此民眾普遍認為這項新計畫旨在提振港人信心。幾週之後,衛奕信宣布《香港人權法案條例草案》,更加強了這種印象。中國為此感到惱火,不願買單。江澤民主席語帶憤怒回應:「請客的是你,但付錢的是我!」
赤鱲角規模不小,興建速度卻奇快:1992年開工,1998年7月便竣工。四座現存的天然島嶼(包括老赤鱲角島)被壓平、擴展和連接起來,造就了這個人工島。全球最大的商業疏濬船隊參與這項計畫,眾多船隻不斷從海底挖起沙子,然後將其噴出,沙子循著巨型弧線越過天際,鋪成光滑均勻的平台。與此同時,他們還修建了34公里長的道路、隧道和橋樑,以及一條高速鐵路。所有承包商總共搬移了2億3,800萬立方公尺的建材,等同於搬移了一座小山。
為了建造這座人工島,50公頃的紅樹林(mangrove)遭到破壞,許多人被迫搬遷,瀕危動物也不得不遷徙。老赤鱲角島約有三平方公里,是個古老島嶼,丘陵眾多,曾是海盜藏身之地。如今,匪徒早已銷聲匿跡,遺留下一處採礦和捕魚聚落、一座清朝宮廟和一座供奉海神媽祖的天后廟。村民被遷移至附近島嶼上的赤鱲角新村(Chek LapKok New Village),那片街區平淡無奇,沒有特色,原本的天后廟因有保留價值而在此地重建。
當地居民逆來順受,接受命令遷居他處。然而,害羞而隱密的盧文氏樹蛙(Romer’s tree frog)卻引起關注。這種兩棲動物只有指甲大小,毫不顯眼,於1952年首度被發現,乃香港的特有物種。盧文氏樹蛙前途未卜,立即成為香港野生動物的標誌,因此230隻樹蛙(大約半桶的數量)被遷離老赤鱲角島,安置於其他的避風港。
對喜歡探索島嶼的人而言,赤鱲角是「基礎設施島」(infrastructure island)的絕佳典範。這種島嶼屬於一種離岸平台,專供人類從事過度污染、過於嘈雜、不雅觀和具危險性的活動,而別處根本不容許這類活動存在。日本引領了這種建島風潮,建有五個離岸機場,其中包括關西國際機場。關西機場於1994年完工,距離海岸五公里以上,乃全球首座人造機場島嶼。這類型的島嶼通常會有一個半影(penumbra)。
所謂半影,就是一環空曠的邊緣土地,在島嶼和外界之間構成屏障。赤鱲角將這塊空白區域規畫為「噪音敏感區域」(noise-sensitive land),也就是說,此處飛機起降的尖銳聲遠超過一般可接受的水準。
我在下午沿著這片未開發的邊緣地帶閒逛,離「觀景路」標誌僅數公尺遠時,我很欣慰能看到替行人架設的小路標,上面標出通往「觀景山」(Scenic Hill)、「古窯公園」(Ancient Kiln)和「機場古物園」(Historical Garden)的道路。
港珠澳大橋是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我在2018年4月造訪赤鱲角,那時橋體尚未竣工,這座龐然大物悄然無聲,仍在沉睡之中。它向外海延伸,長達55公里,連接中國的兩個小邦。這座橋有兩個引人注目的中途人造島,猶如造形優美的遠洋郵輪,一左一右,將車道匯入一條長六.七公里的海底隧道,以便讓定期往來於珠江三角洲的貨櫃船不受阻礙,自由出入灣區。
赤鱲角與這條通往澳門的橋樑是大型建設案,壯闊宏偉,具有國際影響力。然而,當我坐在橋樑遮陰處時,不禁思索香港的發展方向及其轉型帶來的失落感。小路標指示的「步道」上滿布建築瓦礫,一路上我連個鬼影都沒瞧見。這些路標是要指給誰看?我又回到無情的驕陽下,在一個破舊不堪的問題板上找到了答案。板子上有中英對照的說明,拉里拉雜寫了一堆文字,講解這條「機場緩跑徑」(Airport Trail)的來龍去脈。板子問道:「興建機場緩跑徑的目的是什麼?(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trail?)」
此時,我在灼熱腦袋瓜裡的一個凹陷處,隨意寫下答案:「to remove all hope(讓人生徹底絕望)。」我認為某些小朋友也可能這樣想。
我想起自己是來香港大學任教的,那天正好和29位地理系學生進行實地考察,以便研究公民意識。幸好領隊是年輕的講師麥可(Michael)。他為人熱情、博學多聞、笑容開朗。我要做的就只是站在麥可旁邊、偶爾重複他剛才說的話即可。麥可委婉告訴我,帶領學生並不難,我站在旁邊也無甚用處,因此不如下午請假,四處逛逛我喜歡的島嶼。
然而,那次的實地考察令我印象深刻,我忍不住想起當天遇到的人。我們不斷與民主運動人士聊天,大家談得情緒高漲。一年之後,抗議人士將湧上街頭,發起抗爭而引起全球關注。然而,我們待在香港那陣子,公開的反對派似乎都遭到禁聲,而且逐漸消聲匿跡。
第一天,麥可要大家在匯豐銀行總部下方的磁磚廣場坐下,圍成一圈。此處是香港人以前搭帳篷靜坐抗議的主要地點之一,我們誤以為它是「占領中環」(Occupy Central)的高水位線(high-water mark,指運動達到最高潮或抗爭最激烈的地點)。
那場抗議運動後來導致2014年的「雨傘革命」(Umbrella Revolution)——有1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麥可知道,這麼多人坐在這麼重要的地方,保全人員必定會出現,但他們不太可能咄咄逼人。一如預期,二十秒鐘以後,一名女保全現身,展示了何謂中式鐵腕。她緩步走來,告訴我們不能坐在那裡。這次與極權主義的衝撞在學生之間引起軒然大波。我們後來的所見所聞更能說明一切:抗議的激進分子不想被人偷聽到,私底下悄悄對我說:「這裡的閉路監視系統(CCTV)開著嗎?」
一名長者很平靜地告訴我:「香港鐵定會消失。」年輕的抗議者義憤填膺,痛斥香港是如何被剝奪政治權,而文化又是怎麼被消滅的,而且它積累的民主果實正在一點一滴消失當中
「對我們來說,根本沒有任何希望。」
我們還聽到其他出乎意料的憂心言論:粗魯的中國文化正在入侵香港,而且廣東話也飽受威脅,港人被迫學習普通話。
我的腳步開始串起此地的點點滴滴。赤鱲角及這條通往澳門的巨型橋樑是中國邁向未來的計畫核心:在這裡,強大的勢力正在碾壓獨特而渺小的事物。在這裡,我也遇見有人在試圖挽留過往的一鱗半爪,但他們注定要失敗,因為環顧四周,地貌都在發生變化。
這座島正長出新的肢體,而它所處的寬闊海灣呈現一幅忙碌不停的工業景象。我走向一大批挖掘機和建築柵欄,整個人淹沒於漫天灰塵當中,耳邊還有震天響的機械聲。我沿著岬角行走,不停咳嗽,汗流浹背,萬物似乎靜止不動。我前方有一大批管子,大小有如卡車,橫陳散落於海岸和淺灘,猶如愛吃義大利麵的巨人狼吞虎嚥時從盤子上掉落的巨型筆管麵。
土地和海水徹底混合:平台和混凝土基座從海中伸起,綿延了數英里。再看遠一點,另一座新的島嶼正在誕生,於炎熱的天氣中微微發光。它是赤鱲角的息肉,呈菱形,占地150公頃,靠一條狹窄的道路連通赤鱲角。我賣力向前行,走進其中一根管子裡頭,盡可能靠近這個新生島嶼。該島專門用來應付港澳之間的車流量,唯一的官方名稱是「香港口岸」(Hong Kong Boundary Crossing Facilities)。
數十艘駁船和挖泥船正在赤鱲角北部海岸忙碌工作,準備建造650公頃的土地來增建第三條跑道。香港政府的「香港2030+」計畫要打造一座新的「基建島」(infrastructure island)來興建一座焚化爐,並要興建另一個占地一千公頃且能夠容納一百一十萬人口的城市島。這座島嶼號稱東大嶼都會(East Lantau Metropolis),將會創造一個新的商業區以及成排的新住宅單位。香港的平均公寓價格是民眾年均收入的18倍以上,要買一套住房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因此,「新地建新房」是頗受歡迎的願景。
然而,為什麼要建更多的島嶼?造島要耗費巨資,至少吃掉香港一半的財政儲備(fiscal reserve)。這些新島嶼也正面臨其他的威脅。香港的海平面預估將會大幅上升,颱風的頻率和強度也會增加。預報地圖(forecast map)顯示,到了本世紀末,香港多數填海造出的地可能會被淹沒。
香港瘋狂造島的現象令人困惑。我懷疑這不能單純說是明智的抉擇和專家的決定。即使靠「吸泥和挖泥船」勉強擠出的島嶼洋溢著打樁機的風情和視覺效果,但一樣令人讚嘆;它們反映出中國偏好張開雙臂去擁抱開闊的海洋。
從赤鱲角外觀普通的機場航廈無法摸清楚這個地方,但在這裡也很難辦到。我昨天搭乘纜車從高空切過赤鱲角,一路上行,前去觀看世界最大的戶外青銅坐佛,當時覺得似乎更容易掌握這座島嶼全貌。搭乘纜車時,視野開闊無比,可以遠眺彎曲的港珠澳大橋伸向海上,也能數算正在替赤鱲角第三條機場跑道填海造地的眾多船隻。
不少飛機正在島上行走,猶如在死屍上爬行的蒼蠅。從高處俯瞰,這片地貌就像被殺死和剝皮的動物。然而,為什麼它能吸引我的注意,誘使我仔細端詳每一處乾枯的地貌與海岸?也許是因為此地奇特怪異,呆板卻神奇,就好像憑空冒出來的一樣。
我坐在嘎嘎響的玻璃底纜車車廂內,突然想到另一個答案。我在專為旅客建造的人造島嶼上遊覽,感覺赤鱲角是某種全球文化的中心:世事變化無常,遷移司空見慣,人們熱衷於此,遠勝其他事物。這種躁動不安特質的另一面,便是嚮往早已逝去的土地原貌,以及緬懷步調更為悠閒的過往歲月。我一直聆聽其觀點的香港異議分子也陷入了同樣的困境。
我從赤鱲角掉頭返回飯店,獨自走過一個又一個島嶼。我行過天橋、搭手扶梯,以及進入地鐵,無法確定自己是否曾踏過堅實的天然土地。這座城市不斷變化,人群熙來攘往,川流不息,隨時讓人有種出發和抵達的念頭,無論去到的是更好或更糟的地方。
《島嶼時代:從軍事人造島、農莊島嶼、隔離島、漂浮城市、避世勝境到即將消失的天然島,探尋島嶼之於人類的意義,帶來的夢想與夢魘,並思索島嶼的未來面貌》
作者: 阿拉史泰爾.邦尼特
出版社:臉譜出版
出版日期:2021/8/5
內容簡介:現今是島嶼時代。無論是用作觀光用途,或當成領地擴張的手段,新的島嶼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被打造出來。同時,許多島嶼也由於海平面日益升高,逐漸在消失或「碎裂」當中。這是我們星球上的奇異現象,地圖也因此瞬息萬變,連谷歌地球都難以追趕得上。在本書中,身兼探險家、作家與地理學者的阿拉史泰爾.邦尼特,要帶讀者踏上一段激盪想像力,並挑戰既有地理認知的環球「跳島」之旅,一路洞察並思索島嶼的脆弱與美麗;島嶼帶給人類的夢想與夢魘;人在一座島上所獲得的安全感又或是岌岌可危之感……屬於島嶼的種種矛盾、異樣、獨特與迷人之處,都在書中逐一揭示於讀者眼前。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