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一頁書/《應許之地》:中國沒出的歐巴馬回憶...書市救星與對中後見之明?
主持人/艾真、編輯七號
「歐巴馬授權25種語言的重磅回憶錄,獨漏中國沒出的政治微妙?」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暌違多年撰寫的白宮生涯回憶——《應許之地》(A Promised Land)——於11月17日正式上市。早在成書之前,相關議題就因為歐巴馬夫婦和企鵝藍燈書屋(Penguin Random House)簽下6,500萬美元的天價合約而掀起話題;而大膽定在選後兩週上市的這本回憶錄,一上市就在歐美出現首周熱賣170萬套的破紀錄成績,被認為是疫情衝擊出版之下的「書市救星」。然而全球出版業都矚目的前總統巨作,多國同步發售的時刻卻偏偏未見中國的簡體中文版,也讓歐巴馬回憶裡的美中交手故事,在雙方關係緊繃的現下格外引人注目。
▌請點閱下方收聽
儘管在選後上市的時機點敏感,歐巴馬團隊聲稱「純屬巧合」,但確實搭上了一波選戰熱潮,讓這本前總統的回憶格外引起注目。而歐巴馬本人也在宣傳《應許之地》時多次強調:這是一本為美國療傷的和解之書、一個不分黨派重拾信念的書寫再出發。
不過這本英文原版就超過700頁的大部頭,事實上只是歐巴馬回憶的上集,《應許之地》的時間點最後停在2011年的狙殺賓拉登。其中許多人也關心的對中國政策方面,歐巴馬也還只寫到了習近平上任之前的胡錦濤時代,但或許也因為內容涉及美中諜報戰的敏感內容,《應許之地》至今都還沒有在中國出版的消息。
在美國賣破紀錄的《應許之地》,其實也有正反不同的書評,有人認為鉅細靡遺的描繪有利於建構美國社會歷史的脈絡,但也有反論認為歐巴馬不善剪裁、全書瞻前顧後又缺乏論述重點。歐美如何看待《應許之地》、又有哪些出版幕後的產業動向?在台灣的銷售表現又是如何?當意在修復美國撕裂民心的《應許之地》遇上對美大選格外焦慮的台灣,本書還有哪些可能的意義?
▌眾所期待的重磅大作遇上瘟疫之年的逆襲書市
2017年,歐巴馬夫婦以6,500萬美元的驚天高價與企鵝藍燈書屋簽約,兩人何時出書就此成為眾所期待的八卦話題;後來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在2018年率先推出《成為這樣的我》(Becoming),創下全球暢銷1,400百萬冊的驚人佳績,也更加提升業界對《應許之地》銷售表現的期待值(相信歐巴馬本人的壓力也不小)。而更添本書上市戲劇性的,還有在瘟疫之年上演逆襲戲碼的歐美書市——從封城期間暴衝的網購和電子書業績,到解封後讀者紛紛湧入實體書店的「報復性買書潮」,竟讓《哈利波特》系列的布魯姆斯伯里出版社(Bloomsbury Publishing)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佳半年銷售額。
連Netflix都看膩的人們紛紛轉投書籍懷抱,但最大受益者仍是亞馬遜等網路通路(事實上,亞馬遜的獨大已讓它幾乎成為書籍網路通路的同義詞),獨立書店仍紛紛告急,將年底的耶誕購物季視為終局之戰,而適逢此時上市的話題大書《應許之地》,也順理成章成為書店們寄予厚望的救命稻草。
▌買爆美國 VS 挺川(?)台灣:兩地銷售比一比
《應許之地》不負眾望,在美國和加拿大創下破紀錄銷售佳績——首日賣出近89萬冊,首週賣出170萬冊(此數字為紙書、電子書和有聲書銷量總和),為企鵝藍燈創社以來的最佳銷售紀錄,也打破美國出版市調機構NPD BookScan自2004年創立以來,非文學書首週銷量的最高紀錄,不只超越《成為這樣的我》,亦遠勝小布希回憶錄 Decision Points(首週銷量77萬5,000冊)和柯林頓回憶錄《我的人生》(My Life)(首週銷量近100萬冊),截至目前已蟬聯三週《紐約時報》排行榜冠軍、五週亞馬遜總榜冠軍,堪稱名符其實的書市救星。
繁中版《應許之地》晚美版兩天,於11月19日上市,紙書版目前在誠品書店「人文科學」類排行榜位居第四及第五名(第五名為《應許之地》和《成為這樣的我》的合售套書),在博客來名列三十日暢銷榜第三十八名、新書榜第三十四名。電子書版則分別為博客來三十日暢銷榜第四十一名,Readmoo讀墨電子書暢銷榜第十九名(以上為12月16日即時數據)。儘管不若美版瘋狂暢銷,繁中版亦取得不錯成績,但也可以看出與主打女力的《成為這樣的我》相比,儘管歐巴馬是以說故事般的生動口吻寫就《應許之地》,厚達864頁的驚人篇幅和政治主題確實可能令部分讀者退縮。另外,年底出版的《應許之地》自然沒能趕上2020年各通路的年度暢銷榜單,故明年才會是觀察繁中版銷售狀況的關鍵年份。
▌前習近平時代的我:簡中版《應許之地》行不行?
其實,厚度爆表的《應許之地》還只是歐巴馬回憶錄的上冊,從青年時代寫起,涵蓋贏得愛荷華初選、入主白宮、金融危機、歐巴馬健保、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等,以2011年賓拉登之死作結。也因為本書尚未寫至習近平上台,書中所提及的美中互動為與時任國家主席的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的「交手」過程,繁中版的試讀頁面也特別擷取了這段爆點十足的訪中之旅——全團人馬處處防範中國當局監控,為了躲避針孔還得在黑暗中更衣;商務部長駱家輝(Gary Locke)返回飯店房間,驚見中方情報人員出入宛若無人之境;與胡錦濤的會面乏味無趣至極,歐巴馬開個玩笑梗都沒人接⋯⋯。
而這段直白的斡旋戲碼,或許也造成簡中版《應許之地》上市的困難。根據官網資料,本書目前共售出25個語種,其中未見簡中版權的授權紀錄。2019年起,美中貿易戰愈趨白熱化,導致美國作者難以取得書號、順利出版,中國圖書審查亦趨嚴,尤以社科政治類書籍首當其衝,任何涉及批判當局的內容勢必需要刪改,否則幾無出版可能,然而,要歐巴馬同意刪改《應許之地》的對中描述恐怕更是難如登天。綜合以上種種障礙,《應許之地》能否克服萬難於中國問世,至今尚待觀察。
▌誰的應許之地?焦慮之島的未來
特以《應許之地》為書名,且早在大選結果出爐前就將出版時間定於選後,顯然本書有無論最終結果為何,都想為讀者重建希望的企圖心。不放過每個事件脈絡的歐巴馬,鉅細靡遺的筆觸不免絮絮叨叨,卻也是平實易讀的知識補給,帶領讀者一步步走回距今已長達十年的過往動盪,而從更宏觀的、千禧年後的美國政治整體局勢來觀察,書中所述事件也確實無一不關鍵。然而,全書亦處處可見他凡事瞻前顧後,力求中間路線的行事作風。其任內選擇性延續既有結構的做法,早就引起爭議,也因此書中看似坦誠的反省姿態,更值得讀者大膽挑戰和詰問:
當他談論穩定時,他在談論什麼?
如無意外,拜登時代即將來臨,《應許之地》或可讓台灣讀者對民主黨執政更有心理準備。而台灣高度關注美國大選結果,時不時引爆的「站隊」論戰也不免讓人聯想,在某種意義上,美國大概也像是台灣心理上的「應許之地」,其超乎意料的發展才格外引發焦慮。若《應許之地》意在透過回顧過去,激發美國讀者重探自我、重拾信念,並團結向前的勇氣,相信對台灣讀者亦如是。所以那句話很老套,但還是得問:「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
作者: 巴拉克.歐巴馬
出版社: Crown
出版日期:2020/11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