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新聞業的末日列車啟程?病毒催化的媒體生存衝擊

2020/05/30 轉角說

 圖/歐新社
圖/歐新社

主持人/編輯鎮宏、七號

「如果還有明天...你想看到怎樣的新聞業?」5月26日,美國總統川普針對立場較傾自由派的《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發了一篇熱門推文,嘲諷其受疫情影響不得不裁員;事實上,不只是《大西洋雜誌》,3月以來,自武漢肺炎(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在英美爆發、推出封鎖封城等防疫措施後,多數新聞業進入了極為慘澹的「寒冬期」,甚至出現裁員、倒閉的危機。

但是,面臨封鎖、宅居令等限制政策的英美民眾,在疫情越發嚴峻之下,對於資訊的需求量提升,為何新聞業仍會遭遇困境?之中,卻有新聞業者在一片慘況中逆勢成長,凸顯出在疫情下產業的兩極化發展。

疫情過後,原先就已面臨到社群崛起挑戰的新聞業,是否會就此衰退甚至消失?要怎麼度過眼前這場難關?英美目前都已步入後疫情時代,業者們都正推出各自的應對方法,希望不會搭上這班產業的「末日列車」......。

▌請點閱下方收聽

重磅廣播"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cccccc; text-decoration: none;">轉角國際.重磅廣播 · 媒體生存衝擊"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cccccc; text-decoration: none;">重磅廣播 – 174.新聞業的末日列車啟程?病毒催化的媒體生存衝擊

▌兩極化的新聞媒體業

26日,川普在其推特帳號發布的一則推文中,內容嘲諷地表示:

「重大新聞:無聊又討人厭的臭雜誌——《大西洋雜誌》——正在快速凋零並被沖到臭水溝裡面。它被迫宣布要裁掉20%的員工,才能繼續生存下去。這真是『假新聞』非常艱困的一刻!」

自1857年創刊的《大西洋雜誌》,是在政治、經濟以及藝文等多方內容經營歷史悠久、具影響力的媒體。其在5月中旬宣布,儘管疫情期間,付費訂戶數成長了9萬多名,但因為廣告收入大幅下滑,仍必須要解僱20%的員工。而《大西洋雜誌》的裁員決策,同樣也彰顯了許多新聞業自3月以來所遭遇的營收困境。

3月開始,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到歐美後,許多國家為了阻擋病毒持續擴散,紛紛推出防疫封鎖政策,導致各國人民面臨停工停班,甚至被限制外出。雖然因此讓外出活動受限的民眾,閱讀新聞的時間與頻率有所增加,但歐美的新聞業卻仍迎來兩極化的生存衝擊。

圖為《大西洋雜誌》在2013年採訪Facebook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
圖為《大西洋雜誌》在2013年採訪Facebook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 圖/路透社

事實上,近幾年在網路時代興起後,傳統新聞業——報紙、電視以及廣播——就已受到讀者以及廣告收入減少等影響,開始力求轉型。面對民眾逐漸轉向透過社群網路獲得資訊,傳統新聞業不得不因應推出訂閱制、小額捐款等,試圖找尋新的經營模式。但是,正當一切還處於實驗階段時,武漢肺炎的疫情來襲,卻讓多數新聞業頓時墮入更嚴峻的「寒冬期」。

即便隨著病毒大流行而推出的封鎖政策,使得民眾因為難以得知外界發展、對於資訊焦慮感而更加看重新聞「內容」,讓新聞的需求隨之提升,但卻難以反映在新聞業的收入上。

「超過3萬6,000名新聞工作者面臨裁員或資遣。」由於疫情期間,美國規模不一的新聞業者,廣告收入大幅減縮了40%到60%之間,許多新聞媒體——像是美國知名網路新聞媒體《Buzzfeed》等——其經營方目前的應對方式,就是先以裁員減薪來節省人事成本,度過目前的艱難時刻。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但對於地方小報而言,眼前的打擊或許就是走向倒閉的最後一擊。未能如大型媒體得以嘗試實踐數位轉型的地方小報,除了防疫期間民眾減少外出後,隨之降低的紙本發行量與購買數,再加上原先主要收入便是仰賴商業廣告的刊登,在短期內大量消費者與營收的流失,也加快了許多地方小報消失的速度,讓各地出現「假新聞趁勢填充了小報消失的空白」的亂象。

不過並非所有新聞業都處於窘境之中,像是《紐約時報》的逆勢成長便與其他同業的慘況形成對比。

《紐約時報》在2020年第一季的營運報告中,大幅增長了58萬名付費訂戶。這也是自其實施付費牆政策後,單季付費會員數增幅最高的一次。雖然《紐約時報》也難逃廣告收入下降的問題,但其減少15%的幅度相較其他同業已來得輕微許多,甚至《紐約時報》還在近期宣布要擴大編制,開始招聘50多名的新職缺。

但是《紐約時報》並非代表著訂閱制的全然成功;像是媒體巨頭梅鐸集團的《澳洲人報》又或是英國《泰晤士報》同樣具有一定規模的付費牆營收模式,雖也遭遇較低——10%~16%——的業務流失,但也未出現如《紐約時報》的逆勢成長,依然必須刪減人事成本。因此整體的新聞媒體業,從大型企業的裁員減薪,到地方小報的倒閉危機,仍是在疫情中十分顯著的現象。

紐約時報大樓。 圖/美聯社
紐約時報大樓。 圖/美聯社

▌新聞業的「再轉型」求生之路

新聞媒體業要怎麼度過眼前的生存危機?以報業來說,像是面臨報紙銷量減少近4成的《金融時報》依然有安排派報員出勤,但為了降低民眾對於送報可能帶來間接感染風險的憂慮,其強調從印刷到派送的流程中均會消毒清潔,並且也隨之推出免費送報的服務,希望能吸引消費者回流;而小報方面則是在送報之餘,會附贈蔬果或是提供郵購、宅配的服務力求生存。英國也出現因應報業受到規模不一的銷量衰退,開始討論是否該取消向報業徵稅。

而美國廣播方面,在疫情期間廣告收入確實也有所降低。不過因為本來廣播內容中,就較少有精品廣告且市場規模小,所以對產業造成破壞力相較低。而且根據尼爾森從3~4月的統計,雖然民眾通勤次數減少,但有8成聽眾依然維持收聽習慣之外,18%的聽眾收聽時數在疫情期間有所增加。

在聽眾保持一定黏著度之下,加上衝擊相較報業較小,廣播仍在疫情中發展出具彈性的內容經營之道。像是許多音樂型電台察覺民眾收聽時數增加,在家中封鎖需要人聲陪伴,將原先填滿音樂的節目,加入了疫情的衛生教育、宗教信仰還有健身等內容 ;或是強調社區關係的電台,特別生產地方疫情的新聞內容,並藉由節目向聽眾募款,增加新的收入來源。

圖為英國餐廳門外。 圖/美聯社
圖為英國餐廳門外。 圖/美聯社

而在網路平台上,新聞業是否也有其他求生方法?英國、澳洲政府在近幾個月,便針對是否該要求兩大搜尋引擎與社群網站——Google以及Facebook——對新聞媒體在平台上提供的內容付費,與相關業者以及媒體工會進行討論。

之所以會有相關討論,是因為無論在Google或Facebook的平台上,新聞內容提供了許多商機,民眾為了搜尋新聞資訊,而使用這些平台,並且在讀者搜尋的同時,Google以及Facebook也會藉此取得使用者的基本資料、喜好,進而分析投放廣告獲利。不過後續相關的討論各方目前仍難以達成共識,在被搶占營收市場下,就連梅鐸集團都在近期宣布,會關閉、停止發行在澳洲100多家地區的出版公司。

疫情導致的新聞產業兩極化,是否會持續加劇?小型新聞業者在疫情過後大量消失已成定局?若自此小型地方媒體消失後,社區消息該從哪裡得知?是否會被假新聞攻佔資訊來源?疫情加速的新聞業衰敗與兩極化,業者以及閱聽者都在黯淡前路中,期待新聞媒體的浴火轉生。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轉角編輯台每周的深度國際閒聊

• 用 Spotify 收聽:https://goo.gl/48CruJ

• 用 iTunes 收聽: https://goo.gl/o06EBG

• 用SoundCloud收聽:https://goo.gl/WSho3A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地方不再有新聞:疫情頭版下,美國報業迎來的「大滅絕時代」?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作者文章

孟若女兒的控訴在世界文壇宛若震撼彈。圖為路人在孟若書店的櫥窗前端詳。 圖/路透社

成功的作家,失敗的母親?孟若之女的家內性侵控訴,戳破沉默後的輿論風暴

2024/07/12
左為引進星鏈的部落領袖埃諾克.馬魯博(Enoque Marubo),正在架設星鏈...

網路成癮又沉迷A片?亞馬遜部落新聞的扭曲與誇大

2024/06/21
1989年6月10日,天安門廣場已經被清場完畢。 圖/美聯社 

【專題回顧】六四天安門事件35周年:記憶與遺忘的爭鬥

2024/06/04
針對未成年人的網路性勒索問題並未隨著疫情退去而趨緩,且越來越多未成年男孩已成為犯...

惡化的全球犯罪:泛濫的未成年人網路性勒索「教學指南」

2024/05/31
挪威、西班牙、愛爾蘭三國將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圖為愛爾蘭民眾在都柏林揮舞巴勒斯坦...

他們因何支持?挪威、西班牙、愛爾蘭將承認巴勒斯坦國

2024/05/23
圖為東京高岩寺,示意圖,與本案情節無關。 圖/法新社

怪物毒親的煉成:日本滋賀縣弒母案的回憶與懺悔

2024/05/18

最新文章

「友誼村」的馬共講堂,上方還懸掛著共產主義領袖「馬恩列斯毛」肖像——馬克思、恩格...

被流放的游擊隊:時空凍結40年,泰南邊境「馬共村」遊記

2024/07/24
發生在2023年4月4日深夜的福爾斯霍滕出軌事故,是荷蘭罕見的鐵路致命事故。 圖...

漏洞的總和:荷蘭火車出軌案,調查一年後為何「查無事故原因」?

2024/07/23
近代中亞歷經反殖民、民族化、共產化與現代化等多重洗禮,成為既分歧又交織的局面。圖...

《被遺忘的中亞》:不只是絲路,拆解分歧與交織的中亞「新歷史」

2024/07/23
歷屆奧運的主辦城市為了向國際呈現自己最好的一面,經常以各種手段掩蓋社會中悲慘的部...

聖火來了,快把「他們」藏起來——巴黎奧運不歡迎的法國底層人群

2024/07/18
©Jeroen Oerlemans 
在中非共和國,一輛無國界醫生的補給卡車行...

上山下海救援前線:無國界醫生的10種交通工具

2024/07/17
摩門教是美國中西部地區流行的宗教,鹽湖城的建立也與摩門教的發展密不可分。示意圖,...

信仰中的「永恆家庭」:摩門之都鹽湖城,如何成為美國家譜研究中心?

2024/07/1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