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黑獄斷腸歌:喬治.傑克森劫獄案的心靈悲劇
所有令人振奮的革命靈感,都來自監獄經驗。這感覺就像和喬治.傑克森一家親...
——道格,史丹佛監獄實驗模擬囚犯之一,1971年。
美國17個州的監獄囚犯,在今年8月發動聯合罷工,要求改善獄中宛如「現代奴隸」的苛刻勞動條件,並要求能夠恢復公民投票權、爭取終身監禁得到假釋。支持罷工行動的監獄律師團體表示,今年4月發生在南卡羅萊納州矯正中心的暴動事件,是醞釀這次罷工的主因;罷工從8月21日起發動,將持續進行到9月9日為止。
行動開始與結束的日期,是經過巧思安排的。今年9月9日是1971年紐約阿堤卡監獄暴動(Attica Prison Riot)的47周年,當時在關押2,000多名囚犯的監獄裡,有將近1,000多人發起暴動並挾持獄警,囚犯們的訴求是「改善獄中的非人道待遇」。同時,這場暴動當初也是為了呼應同年8月21日,發生在加州聖昆丁的逃獄事件——黑豹黨的黑人牢獄改革運動家喬治.傑克森(George Jackson),持槍率眾越獄,當場遭到擊斃。
傑克森的死,讓他成為囚犯精神世界裡的王,每逢8月21日的逝世周年,他的獄政改革未竟之志就會再度點起暴動火苗。
1971年的監獄暴力衝擊,在當時的美國社會留下深刻的烙印,那一年「監獄」似乎是個特別的關鍵詞,著名的「史丹佛監獄」爭議實驗,也在同年的8月14日展開,而且和後來的監獄暴動有著微妙的關聯。
這場實驗是心理學者菲利普.金巴多(Philip G. Zimbardo)在史丹佛大學設計的模擬監獄,找來兩組大學生分別扮演獄卒和囚犯,結果他們在過程中「太投入」自己扮演的角色,開始出現異常暴力行為和精神創傷,讓實驗不得不在第6天中止。
金巴多的實驗試圖想釐清在監獄空間裡,人的行為到底如何出現極端的變化;在當時美國的監獄當中,有些還存在著明顯的種族衝突,超過5成的黑人囚犯與全員白人獄卒,屢次上演暴力虐待、血淋淋的歧視問題。是什麼樣的情境因素導致?又該如何解決?成為當時為獄政改革奔走的有心人士關切的議題。
根據金巴多的回憶,史丹佛監獄實驗在8月20日緊急終止後,隔天下午他收到一封署名史蒂芬.賓漢(Stephen Bingham)律師所寫的信,請求金巴多教授的協助:
信中的當事人,就是黑人囚犯喬治.傑克森,賓漢則擔任他的辯護律師。傑克森因為1970年在索萊達監獄中,被指控幫黑人同胞復仇而謀殺了一名獄中懲戒人員,後來被移送至加州一間惡名昭彰的收容所——「聖昆丁最高矯治中心」,這是兇惡罪犯的「集中營」、待遇也是出了名的非人道。
金巴多發現,賓漢幾乎熟讀他的囚犯和獄卒關係研究,大概是基於這個理由,才會找上門來尋求協助。照賓漢的意思,傑克森在獄中的所作所為,與監獄裡的極端情境有關,而這些號稱懲戒人員的獄卒,事實上都在幹著墮落、泯滅人性的虐待行為。金巴多的研究,或許可以提供他們有力的論述。
但是金巴多當時外務纏身,而無暇理會賓漢的邀請。沒想到就在接到信件的同一天,傑克森等不及外援,率先採取了行動,也就是發生於8月21日的持槍越獄事件,也是傑克森人生終點。而在事發的當晚,律師賓漢竟不知所蹤,從此人間蒸發13年。
回溯這起震驚社會的越獄事件前,我們先要理解故事的主角傑克森。
傑克森生於1941年芝加哥,青少年時期就因為搶劫鬥毆出入管教中心,1961年時因為持槍在加油站搶劫70美元被捕入獄,後來被送到加州聖昆丁州立監獄,幾次申請假釋都被駁回。傑克森的牢獄之災,卻同時是他人生「心靈革命」的契機。
1966年服刑期間,他結識了另一名黑人囚犯諾倫(W.L. Nolen),並透過諾倫的熱情介紹,開始閱讀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等「赤色書籍」。奇妙的是,傑克森似乎茅塞頓開,靠著獨學讓自己的政治思想覺醒。他深深被激進左翼所吸引,也逐漸意識到監獄中囚犯遭到不人道壓迫的事實,從此轉型為監獄作家,撰寫文章論述獄政的不平等,還一邊繼續鑽研政治學。
但拿慣槍的傑克森,並不只想拿筆寫字。獄中苦讀的同時,他和諾倫組成了「黑人游擊隊家族」(Black Guerilla Family),其實就是獄中的幫派團體,專門吸收黑人囚犯加入,並以一條黑色的西方龍刺青作為標誌。組織目標是捍衛黑人民權、消滅種族歧視,聽起來與堅持愛與非暴力的金恩博士一樣,但差別在於他們不惜使用暴力,殺光礙事的白人也可以。
以聖昆丁監獄為中心,傑克森的勢力逐漸壯大。在獄警的眼中看來,傑克森突然變成左派革命家根本莫名其妙、甚至還批評他虛偽,但他的信徒卻越來越多,據說傑克森本人也是一個富有感染力、而且對待朋友溫暖的人。受到美國黑人極左派黑豹黨的注意,傑克森後來也成為黨員之一,他的文章不定期出現在黑豹黨刊物上,後來還出版了個人代表作《索萊達兄弟:喬治.傑克森的獄中書簡》,是思想的總集結,也是其他有色人種囚犯的心靈地圖。
1969年,傑森克與諾倫被移監到加州索萊達監獄,結果諾倫卻在獄中與白人至上主義的幫派發生衝突,最後遭到獄中懲戒人員槍殺身亡。痛失恩人的傑克森,出現越來越多次與獄警的摩擦,1970年1月16日,傑克森與另外兩名同伴(合稱索萊達兄弟)展開復仇,將一名獄警殺害,而因此遭判處死刑。
這又引發了暴力連鎖的悲劇,傑克森還有一個加入黑豹黨的弟弟喬納森(Jonathan Jackson),在同年8月7日為了聲援哥哥,而衝入法院要求釋放索萊達兄弟,結果當場遭到警衛射殺死亡。而親友接連喪命的傑克森,又被送回到了聖昆丁監獄,接受「最高矯治中心」的收容,等待案件審理。
命運已經快關不住傑克森。1971年8月21日下午2時,傑克森會見了他的辯護律師賓漢,商討三天後即將開庭的訴訟問題。傑克森從賓漢手中得到一頂爆炸頭假髮,返回獄中進行安全檢查時被獄警攔下,總覺得頭上好像哪裡怪怪的——傑克森順勢取出藏在其中的手槍,頂住獄警後說:
先生們,『龍』來了!
傑克森持槍挾警,先就近釋放了26名囚犯,一時與囚犯們控制住場面後,準備率眾逃獄。但是在脫逃途中,約下午2點55分左右,傑克森遭獄警開槍射擊,頭部中彈當場身亡,得年29歲。此外,還有3名獄警和2名囚犯在混戰中死亡。
傑克森的槍怎麼來的?將假髮交給他的律師賓漢被列為重大嫌疑人。不過在事發當晚,賓漢立刻從住處逃亡,從此消失,案情也跟著變成一團謎。傑克森的死訊不脛而走,支持者們大感憤怒與悲傷,在8月28日在加州聖奧古斯丁教堂舉行了葬禮;不僅是黑豹黨悼念他,著名歌手巴布.狄倫(Bob Dylan)直接以他為名,寫了一首歌紀念:
當局的人恨死他
因為他這個人太真
主啊 主啊
他們幹掉了傑克森...
位於紐約州的阿提卡監獄受到傑克森越獄的震撼,決定以暴動響應他的殞落,9月9日超過1,000人發起暴動,挾持33名獄警後控制監獄展開談判,和傑克森過去曾提出過的理念相近,阿提卡的囚犯們要求改善獄中的種族暴力、和更人道的待遇。當然,最後暴動遭到武力鎮壓,以失敗告終。
至於律師賓漢的下落,也有戲劇性的轉折。他之所以投入監獄改革運動,可能和他過去與黑人民權運的淵源有關。賓漢在1964年從耶魯大學畢業,該年的夏天他投身「自由之夏」運動——前往種族衝突最為激烈的密西西比,擔任為黑人民權服務的志工隊。
這段經歷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整個運動過程中屢次爆發衝突,甚至有志工遭到綁架殺害、上百人受傷或遭逮捕,自由之夏成為這些菁英學生運動者們難以抹滅的震撼經歷,但計畫的成果、以及志工們的去向,後來也成為捲動美國社會運動的龐大能量。
不能確定自由之夏到底對賓漢造成多大的影響,但在那之後他繼續攻讀法學博士、而且特別關心種族平等問題和監獄改革,1970年賓漢成為律師,並為黑人民權以及囚犯待遇議題奔走。也是在那個時候,結識了改變彼此命運的傑克森。
神隱13年之後,直到1984年的7月,他突然在舊金山公開現身,並向大眾表示「將為這場不利於自己的官司奮鬥到底」。賓漢認為,政府一直想捉拿他當替罪羔羊,好來威懾其他律師不要再協助黑人的監獄運動;官司最後在1986年宣判賓漢無罪。
賓漢求助的心理學家金巴多,雖然錯過了第一時間的支援,但金巴多最後仍參加了聖昆丁越獄事件的調查審理,多次訪問了當時與傑克森一起行動的囚犯「聖昆丁6人組」(San Quentin Six)。聖昆丁監獄裡到底怎麼了?傑克森又想透過行動傳達什麼訊息?金巴多最後得出結論:
金巴多的理論認為,在監獄環境中有可能使人失去同理心、走向墮落,扮演獄卒角色的人從守衛者變成純粹的施暴者。但監獄難道沒有改善的餘地嗎?獄警和囚犯無法克服這種關係嗎?金巴多的答案是可以的,透過訓練與覺察,監獄裡的暴力可以轉化、人心能夠戰勝惡魔,只是對於傑克森與賓漢而言,或許為時已晚。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