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人物誌】鄒永珊:十年熬一顆大蘋果

2018/08/24 轉角人物誌

<center><table width=
鄒永珊的蘋果魂 © 林宜蘭
鄒永珊正在介紹她的蘋果計畫,玻璃櫃中分別是蘋果酸與她親手熬製的蘋果果膠。

文/林宜蘭

訪問鄒永珊那天,我們約在燒臘店吃飯。「回台灣可以的話,盡量吃在德國吃不到的。」是這位藝術家很務實的一面。她穿著一件紅色的上衣出現,雖然看起來有點欠睡眠。把自己穿得如大紅蘋果,她說這是獅子座的精神狀態。(笑)

▎可能要花十年才能完成的「蘋果計畫」

談到「蘋果」作為她在《轉角國際》的寫作核心,劈頭引述了讀者吐槽:「寫蘋果也可以扯到納粹!」身為藝術創作者,對於看不懂的群眾,可能已是家常便飯。不過我也沒想到,她在《轉角國際》的寫作,事實上是她藝術計畫的一環,聽了她的創作野心不免心驚:這要做十年以上吧?!

自人類文明以來,世間萬物都無時無刻地被定義、被系統化,蘋果也不例外,這是鄒永珊的終極提問。

<center><table width=
蘋果的終極提問 © 鄒永珊提供、Lobsang Meindrukbhuk攝影
2016年鄒永珊在美國聖塔菲藝術學院駐村,展示她蒐集來的蘋果標本。

〈蘋果都到哪去了?因標準化制度而消失的德國蘋果〉中,她處理了原生於哈薩克地區的蘋果,透過人與動物,距今五千年前,流離至歐洲到全世界,跟著標準化制度逐漸消失。直至今日,歐美許多人連想都不用想,宣稱蘋果屬於他們,生於斯長於此,理所當然。但我們卻可以在多個文化間,發現蘋果迥異迂迴的文化符碼,像是《聖經》中挑逗的智慧之果,或是五月花號上,清教徒所吟誦謝神禱詞中的apple seed,與美國西進運動既傳奇又富有開創精神的強尼蘋果籽(Johnny Appleseed)故事。(是的,還有跟納粹有關的部分……。)

不知道是否與她大學受過機械系訓練有關,系統化思考是她觀看的方式。她在2012年開始成為蘋果癡,從五千年前的蘋果調查起,包括歷史、文化、生物學、科技研發等,與蘋果有關的領域,都盡可能碰觸,可以說是蘋果控。

她在2016年美國駐村藝術家期間,利用不同種類蘋果,重複試驗做了從地方採集的私房家族食譜。以料理呈現的藝術創作,內涵直指她的關懷:這些不符合現代農業系統規範,口味酸楚,它們被棄置、被忽視、無人關照地自生自滅,但卻適合烘焙,烘焙過後偏酸味的蘋果現出甜而適中的口感。

蘋果研究之於鄒永珊,其實是高明的隱喻:移動幾千年,擁有不同身分、文化詮釋的蘋果,為什麼不會被歧視、被厭惡、被隔離?她居住於壟罩在納粹陰霾,至今不時遭遇難民議題挑戰的德國,蘋果觸動了這位台灣女子的敏感神經。「我所有的朋友都說這個題目很德國」。也很台灣其實。多數台灣人應該也能心領神會。

<center><table width=
手製食譜 © 鄒永珊提供
鄒永珊的手製食譜書影。駐村期間利用不同種類蘋果,重複試驗做了從地方採集的私房家族食譜。

<center><table width=
蘋果觸動了這位台灣女子的敏感神經 © 林宜蘭
蘋果酸和蘋果果膠旁的QR Code掃描後,是在轉角刊載的文章。

▎介於之間

人終究無法如蘋果般中性,所以盡可能跟任何文化都保持一點距離,是鄒永珊覺得較舒適的生活態度。「在台灣,人跟人的關係太緊密,跟台北一樣濕黏。」在德國,「可以比較有深度的和自己相處」,不過居住柏林將近20年的她又說,「其實柏林沒有那麼德國。」距離能讓她冷靜看待自己和環境,似乎抗拒系統化,也是她積極從事的內在行動藝術。

鄒永珊談她致力將「介於之間」(in-between-ness)的事物呈現出來,像是蘋果計畫,或像她自己,一位在德國的台灣人。同時是小說家、藝術家,還有著令外界欣羨的大學學歷,但都無法代表她的全面。

大部分狀態都不是舒服的,我也沒有要做讓你感到舒服的作品。

介於之間的處境,在她的觀察才是世間的常態。比方說提到大學學歷,她無奈一嘆「通常一般人不會看到妳付出多少代價,我在大學將近三年的時間,每天只有讀書(無止盡的工程數學各種力學機械控制等等)」,儘管事隔多年,眉宇之間還是能感受到她的痛苦。然而是否到了德國,讀了藝術,就實現了她的想望?聽起來痛苦指數仍不遑多讓。每年一到居留申請期間,漫長的等候,讓她幾近放棄。

<center><table width=
總是「介於之間」 © 林宜蘭
鄒永珊在北美館「跨域讀寫」展覽的攝影直播作品,她入鏡在作品之中。

很難將任何一段生命經歷,給定一個適當、符合社會期待的評價,「介於之間」是她的持續狀態。她不會去把任何狀態上綱極致,所有事情本來都是介於其他之間,她用了一個最近熱度很高的戲劇比喻:「我不會去控訴那些痛苦,不然推到最後就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了」。

「做藝術家這件事,在某種程度上很難活得像個人。」「以前比較哲學性的說法是,藝術本身是非人性的,所以說當你獻身,或是深刻的投入藝術工作的時候,你所有的思維,決定事情的先後順序都會不一樣。所以才會說非人性。就是作為一個人的基本存在,需要什麼樣的東西,可是做藝術創作常常就是把那些基本所需,拿來供養藝術創作。這是最務實的說法。」

她眼神堅定地揶揄自己,「常常聽到藝術家做藝術折磨自己,我覺得那不是一種故意,以我現在來說,對啊,我的優先順序就是不一樣。你說有沒有掙扎?當然有掙扎,這大概就是藝術家最存有人性的一塊。雖然最後做的決定仍然是非人性的。」

原本都在春節期間才回台,因為北美館的「跨域讀寫:藝術中的圖書生態學」而在暑氣濕熱的夏天回來。據德國的友人說,氣溫逼近38度的柏林熱炸了,沒有冷氣的德國人很折騰。鄒永珊已經好久沒有在夏天感受台北,一樣黏膩濕熱。

<center><table width=
「跨域讀寫:藝術中的圖書生態學」 © 臺北市立美術館
鄒永珊:「做藝術家這件事,在某種程度上很難活得像個人。」

鄒永珊

德國柏林 Weißensee 國立藝術高等學院大師班結業。創作範疇含括書寫與製書,於視覺藝術及出版領域皆有發表。著有小說《等候室》、《鐵道共乘旅遊手冊》,有聲書《Heinzelmenschen》。個人網站:www.yungshantsou.de

▎點入,看更多鄒永珊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跨域讀寫:藝術中的圖書生態學

蘋果都到哪去了?因標準化制度而消失的德國蘋果

繼續由德國出發——蘋果消失後都變成了什麼?

最新文章

最適合人類的食物是什麼?人們長期以來一直關注這個問題。示意圖,圖為2016年7月...

21世紀的狩獵採集者生存指南:人類有「最健康」的飲食方式嗎?

2024/11/21
電影《福田村事件》於2024年11月15日,在臺灣電影院公開上映。 圖/《福田村...

《福田村事件》的再思考:日本終於看見「轉型正義」展露曙光

2024/11/15
陳永森,《獅貓八美嬌》, 1975,膠彩、紙本,70 × 124公分,私人收藏。...

名揚日本的台灣畫家陳永森:映照戰後膠彩發展的創作人生

2024/11/14
到「現人神」(あらひとがみ)是日本神明在人間的化身,但這個過去曾經有過的信仰,隨...

#現人神:日本神明在人間的化身,見人如見神?

2024/11/13
圖為美國杜蘭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TNPRC)的恆河猴,非本案當事猴。 圖/路...

美國「恆河猴逃逸事件」:從實驗室脫逃的猴子「所有權」歸誰?

2024/11/12
示意圖,巴黎著名餐廳Chez L 'Ami Louis內,一名服務生端著招牌薯條...

《巴黎侍者》:從餐廳服務生之眼窺看巴黎底層社會

2024/11/08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