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京都「八橋騷動」:日本百年甜點老鋪的正統之爭

2018/06/22 陳威臣

「八橋」是京都傳統的和式點心之一,是京都最受歡迎的伴手禮。 圖/聖護院八ッ橋総本...
「八橋」是京都傳統的和式點心之一,是京都最受歡迎的伴手禮。 圖/聖護院八ッ橋総本店

京都一直是國人赴日旅遊景點的首選,也是日本文化與歷史的代表都市之一,其保存完整的古建築群,深深的吸引著大批觀光客到訪,而到此一遊就要買點伴手禮,相信許多人到京都觀光,一定會購買當地頗具盛名的甜點「八橋」(八ツ橋)吧!

「八橋」是京都傳統的和式點心之一,其外觀是類似半圓彎曲狀的煎餅,將米粉、砂糖以及肉桂粉等,調勻蒸煮之後,再烤成曲狀的煎餅,由於口感十分香脆,所以頗受歡迎。而戰後則出現了「生八橋」,這是將蒸煮過後的八橋皮,包裹餡料如紅豆、抹茶、梅醬、巧克力等,做成類似餃子狀的甜點,由於八橋皮並沒有烤過,因此被稱為「生八橋」。

不管是八橋或是生八橋,都是京都最受歡迎的伴手禮,根據統計,到訪京都的觀光客,有非常多人,都會選擇購買京都的甜點,其中八橋類的土產就佔了其中的四成,每年創造100億日圓(約新台幣27億)的產值,可見八橋有多受歡迎了。

造成「八橋騷動」的兩大主角:聖護院八橋總本店(左),與井筒八橋本舖(右),兩家百...
造成「八橋騷動」的兩大主角:聖護院八橋總本店(左),與井筒八橋本舖(右),兩家百年甜點老舖的正統之爭。 圖/作者陳威臣攝影提供

戰後出現了「生八橋」,將蒸煮過後的八橋皮,包裹餡料如紅豆、抹茶、梅醬、巧克力等,...
戰後出現了「生八橋」,將蒸煮過後的八橋皮,包裹餡料如紅豆、抹茶、梅醬、巧克力等,做成類似餃子狀的甜點。 圖/聖護院八ッ橋総本店

這種有趣的煎餅,為何被稱為「八橋」,其實有多種說法,而且這些說法,基本上沒有文獻能夠證實。其中一說是由於八橋的造型半圓形彎曲長條狀,造型頗類似日本箏,為了紀念日本箏曲的鼻祖八橋檢校(1614-1685),所以將這項煎餅取名為八橋了。

也由於數百年來,八橋十分受到歡迎,所以在京都製造八橋的店家也越來越多,當地還在1940年成立「京都八橋商工業協同組合」,目前共有14家製造八橋與生八橋的業者加盟。雖然製造店家不少,而且每家都標榜著各有特色,過去倒也相安無事,只是最近卻發生了「八橋騷動」,讓這項傳統甜點,成了鎂光燈的焦點。

其騷動的主因,是井筒八橋本舖的老闆,現年94歲的津田佐兵衛,因不滿另一家聖護院八橋總本店,在其產品說明當中,對外宣稱聖護院的八橋,誕生於1689年,且是因為八橋檢校的關係,而命名為八橋。

井筒八橋的老董認為,根本沒有足夠的歷史文獻能夠證明這種說法。而且目前公認的八橋老舖,其實是同在1689年開業的「西尾八橋」,1969年京都府開廳100週年時,還頒發了京都老舖表彰,是唯一一家八橋老舖受此殊榮,但西尾家的作風比較低調。井筒八橋指控,聖護院八橋的作為,已經造成其他八橋業者商譽毀損,因此委託律師向法院提告。

井筒八橋本舖的老闆,現年94歲的津田佐兵衛,指控聖護院八橋造成其他業者商譽毀損。...
井筒八橋本舖的老闆,現年94歲的津田佐兵衛,指控聖護院八橋造成其他業者商譽毀損。 圖/日本ニュース

聖護院八橋總本店的官網上,關於八橋由來的介紹,宣稱聖護院的八橋誕生於1689年、...
聖護院八橋總本店的官網上,關於八橋由來的介紹,宣稱聖護院的八橋誕生於1689年、以及與八橋檢校的淵源。 圖/聖護院八ッ橋総本店

造成「八橋騷動」的兩大主角——聖護院八橋總本店與井筒八橋本舖——分別創立於1689年(元祿2年)以及1805年(文化2年)。這兩家老舖,是京都規模最大的八橋製造販賣商,其中井筒八橋本舖目前共有9家店舖,年營業額高達29億日圓(約新台幣8億),是八橋業者當中的龍頭。至於另外一個主角聖護院八橋總本店,旗下也有4家店舖,年營業額為23億日圓(約新台幣6億),規模也算相當大。

事實上,遭控告的聖護院八橋總本店,是在1689年於聖護院之森外的黑谷參道開店,原本是這邊的一家茶店,同一年開業的還有本家八橋西尾,一樣是在聖護院之森外的茶店,開店當時稱為「八橋屋梅林茶店」,另外在熊野神社的境內,又開了一家茶店「本家八橋」,後來這三家茶店,都開始製作販賣八橋煎餅。

為何這些名店老舖,都在1689年前後開業呢?根據文獻記載,原來是當時印刷文化相當發達,而1685年出版的《京羽二重》,以及1693年出版的《男重寶記》等,都是介紹當時京都的和菓子、以及甜點的製法等,可以想見當時京都的甜點風氣頗盛,在高人氣之下,這個時期才因此出現許多新開的茶店。

井筒八橋本舖,1805年(文化2年)創立,共有9家店舖,年營業額高達29億日圓(...
井筒八橋本舖,1805年(文化2年)創立,共有9家店舖,年營業額高達29億日圓(約新台幣8億),是八橋業者的龍頭。 圖/井筒八ッ橋本舗

聖護院八橋,1689年(元祿2年)於聖護院之森外的黑谷參道開店,旗下有4家店舖,...
聖護院八橋,1689年(元祿2年)於聖護院之森外的黑谷參道開店,旗下有4家店舖,年營業額23億日圓(約新台幣6億)。 圖/聖護院八ッ橋総本店

但1689年開店,不代表當時就有八橋。事實上這些介紹當時的京菓子書籍,也的確沒有八橋煎餅,但聖護院八橋總本店,近年來卻在附在產品內的說明書,以及該店家的網頁上,明記著「元祿二年1689年,因製作與日本箏外型相似的煎餅,因而賦予八橋的名字販售」,這也讓八橋龍頭井筒八橋本舖相當不滿。

井筒八橋本舖認為,雖然聖護院八橋總本店是在1689年創業,但不代表該店就是在那一年製作販賣八橋,因此井筒八橋本舖無法認同該店的說法。

而且由於近年來,外國觀光客暴增,尤其是代表日本傳統文化的京都,更是湧入龐大的外國觀光客。為了要讓外國觀光客了解自身老舖的歷史,聖護院八橋總本店還特別在店家外、以及其販售的八橋產品上,以英文標註了SINCE 1689字樣,讓許多外國人誤以為聖護院八橋就是從1689年開始販賣八橋,「誤導大眾」的嫌疑,讓井筒八橋本舖的老董忍無可忍,因而提告。

然而這次井筒八橋本舖只告聖護院八橋總本店,主要是因其他兩家1689年開店的本家八橋西尾與本家八橋,並沒有說過八橋這項甜點,是從1689年開始販賣,而且也沒有說過與日本琴聖八橋檢校有關,也因此沒有被井筒八橋提告。

也有許多人認為,井筒八橋本舖似乎有點小題大作,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就是各自的歷史解讀,怎麼會搞到對簿公堂?

聖護院八橋的「SINCE 1689」字樣,被井筒八橋指控有誤導大眾的嫌疑,要求不...
聖護院八橋的「SINCE 1689」字樣,被井筒八橋指控有誤導大眾的嫌疑,要求不得再使用這樣的說詞。 圖/維基共享

當然,井筒八橋本舖的老董可不這麼認為。津田老董覺得聖護院八橋總本店這麼搞,好像他們才是創始老店,其他店家都是模仿者,怎麼說也咽不下這口氣,因而找律師提告,不但要求損害賠償600萬日圓(約新台幣165萬),而且要求聖護院八橋總本店,不得在八橋的商品包裝上使用「1689年(元祿2年)」,以及「SINCE 1689」等字樣。

八橋的兩大龍頭對簿公堂,自然是讓同為京都八橋的業者們相當尷尬,今年6月12日舉辦的八橋檢校紀念法會,還因此破天荒分兩場舉辦。除了聖護院八橋、井筒八橋與本家八橋之外,其他的店家如1926年開業的白心堂、1934年開業的東山八橋本舖、1949年開業的御殿八橋本舖等,都希望還是以和為貴。

只是告都告下去了,聖護院八橋總本店除了震驚之外,也只能靜待司法審判,對於遭到提告,則保持低調,僅在官方網站上表示:「造成騷動向大家道歉,未來仍將繼續為京都的發展貢獻心力」。當然看在台灣人眼裡,不管是太陽餅或是鳳梨酥等,到處都是創始本店,而大家也都相安無事——只能說,日本人果然很認真!

每年6月12日舉辦的八橋檢校紀念法會「八橋忌」,今年因為騷動的關係而破天荒分兩場...
每年6月12日舉辦的八橋檢校紀念法會「八橋忌」,今年因為騷動的關係而破天荒分兩場舉辦。圖為2016年第68回八橋忌。 圖/聖護院八ッ橋総本店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和菓子小歷史:江戶時代與燦爛的點心文化

古都的存在,不為滿足任何人的自以為是

陳威臣

媒體工作者,資深政治幕僚,喜歡透過鏡頭看世界,現居日本東京,喜好研究鐵道、航空、軍武,順便觀察日本政經及文化史地。著有《我在日本的24hr:街頭巷尾的常民生活日誌》。

作者文章

圖/路透社

和平的可愛巨獸?中日「貓熊外交」與日本的大貓熊熱

2022/11/19
原本岸田內閣的滿意度,自去年2021年10月就任以來,本來一直維持相當高的支持,...

從安倍國葬到統一教之亂:岸田文雄還有機會民調逆轉嗎?

2022/10/12
在內外交迫的局勢下,講求黨內和諧以對,在經濟發展、國防與安保等方面遵循安倍前首相...

岸田安內攘外的難關布局?小心翼翼的日本「政策斷行內閣」

2022/08/11
如果日本的防衛預算提升至GDP的2%,將會高達11兆日圓,一舉成為世界軍事預算第...

11兆的威懾力?日本2022《防衛白書》護台防中戰略

2022/07/25
安倍晉三遭槍擊身亡,自民黨最大派閥恐群雄分裂?永田町是日本的政治中樞地區,自民黨...

敵人就在永田町?安倍驟逝後「派閥家變」的繼承者之戰

2022/07/14
圖上排由左至右:漫畫家赤松健、演員中条清、前偶像生稻晃子。下排由左至右:搞笑藝人...

日本2022參院選:決戰國會的「明星大亂鬥」?

2022/07/06

最新文章

張國榮的靈堂,懸在白色花海之上的那張《金枝玉葉》電影劇照,彷彿將時光永遠凝結。 ...

當愛已成往事:張國榮離世20年,香港失落的自由反叛

2023/03/31
德國在1939年9月入侵波蘭,此檔案照片為當時一名波蘭小男孩回家,蹲在廢墟之中。...

巨獸蹂躪後的重生:回望歐洲地獄之行,一場20世紀的歷史思辨之旅

2023/03/31
隨著國際局勢近年來的動盪劇變,無論是對於新聞工作者個人、乃至於經營新媒體的團隊而...

從跨境記者到新聞總編:專訪《端傳媒》總編輯 Lulu

2023/03/31
由左至右依序為:基爾學博物館內部空間、基爾學以及基爾學在1646年所繪,象徵太陽...

知識結合信仰:17世紀,耶穌會士基爾學打造「認識上帝的博物館」

2023/03/31
第一張印製的太平洋地圖,1589年首次發行,由16世紀製圖師Abraham Or...

前進偉大的香料航道:西班牙王國吞下「我們的海」攻略東南亞

2023/03/31
烏克蘭鐵路在戰爭之下的表現令人亮眼,成為烏克蘭能夠堅持到如今的最大功臣之一,並且...

烏克蘭「鐵人部隊」:鐵道上的無名戰爭英雄

2023/03/3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