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統計學與愛爾蘭:無法複製的成功
We're not selling jeans here.
這句話出自美國大聯盟奧克蘭運動家隊( Oakland Athletics )總經理比利‧比恩(Billy Beane)之口。在球場的世界裡,總有些舊有的球探會強調運動員體格等外在條件,比恩卻認為球員的身材不重要,因為球員不是在賣牛仔褲。他看重的是球員的「數據」,還有那些隱藏不為人廣知的能力。
比恩原本是一位身材一流的運動員,但是,上了大聯盟之後卻無法發揮。對我而言,他這句話隱藏的意義,是要人不要墨守成規,因為依循既有的傳統模式是無法擊敗比你更為強大的對手。
對於這幾年才開始看大聯盟,或是單純湊熱鬧從王建民開始,再而陳偉殷的觀眾而言,不認識這名總經理是正常不過的,要不是2003年《魔球 Moneyball》這本書的暢銷,以及2011年翻拍成為電影,他也不會時常被美國主播們提起。但大聯盟官網上甚至有他與同名電影主角布萊德‧彼特一起專訪的視訊,偶而在運動家隊的比賽中可以見到他的鏡頭。
《魔球》故事主軸雖然是在棒球上,不過,在台灣許多人把這本書當成管理/經營方面的教科書。許多人把運動家隊的成功視為傳奇或是典範,認為能夠成為商場上的教案與範例;儼然像是《三國演義》要成為某種學派一樣?
▎上壘率,運動家隊的「成功」?
《魔球》的作者麥克‧路易斯(Michael Lewis)本身的財經專業背景,搭上他個人對棒球的喜好,進而挖掘出比恩「成功」的故事。作者在書中揭露出比恩他們在棒球場上成功的關鍵點,與絕大多數球團所注重之處絕不雷同之外,甚至大異其趣。但僅僅知道「致勝關鍵」,便被當作經營的範例去效仿,並不能如法炮製地重製他人的成功;商業模式或乃至國家層級經濟發展並非能夠簡單去邯鄲學步,若不深究其核心價值與創新,反而容易淪為四不像。
因為書中或多或少暗示跟強調運動家隊注重選手的上壘率(OBP)註1一事,上壘率因此被擴大解釋為他們之所以屢創佳績的原因,甚至是唯一的要素。但與其說是這樣,倒不如說是比恩從自身當初被所有球探視為即戰力或是天才球員,卻無法適應大聯盟必有的不斷挫折和折磨之外,他能夠摒除積習而陳舊的觀念,進而從中採用新觀念來改變困境。
如果上壘率就是通往成功的途徑,那麼這樣的模式豈不是很容易被抄襲,進而複製其成功模式?這也就是為何書一出版之後,被許多人延伸成經營學的某種教科書的緣故。但事實上,比恩不是只在乎這麼一個簡單的數據。運動家隊的管理階層被挖角不少人馬,他的副手一一離去,前往它隊發展,就連他本人也被紅襪隊在 2002 年給開價過。
可是,這樣模式有在其它球團成功長期複製嗎?其實並沒有!
比恩的助手Paul DePodesta,在離開運動家之後,轉戰數隊, 也有不錯的表現,但是都無法像 比恩那樣在運動家用低廉的資金,長期打出「還像樣」(每一勝所投入的成本而言)的成績。
比恩從 1997 年接任總經理一職以來,因為傑出的表現與所帶來的獲益讓他成為股東的一員,甚至他還擁有小聯盟的球隊;而與球團的合約也簽到 2019 年(這恐怕會是大聯盟任期最久的總經理了?)。
他從一個被所有球探看好有大聯盟能力的高中畢業生,因為情緒控管不佳,而在大小聯盟之間浮沉數秊之後,轉入球探一職,這才發現與了解到「棒球統計學」(Sabermetrics)的意涵與功效之大──「棒球統計學」徹底屏除大聯盟內那種肉眼所產生的近親繁殖般的視人球探體系,落實數字與數位的內涵。但其實三十支隊伍所能擁有的數據差異不大,因為有幾間數據公司將每場賽事每個「球」的落點以英吋為單位,一一詳加記錄,因此真正的關鍵在於如何解讀這些龐大的數據,找出被表象給低估的球員。
例如在電影中,比恩一直說服經理 Art Howe ,用曾擊出20連勝關鍵一擊的哈特伯格( Scott Hatteberg)來取代明星一壘手卡洛斯·佩尼亞(Carlos Peña)。還有2006年以,比恩以50萬美金的低價簽下「重傷害」法蘭克·湯瑪斯(Frank Thomas),讓這名昔日的強打者重回一線球員之林。當年季后,他與藍鳥隊簽下兩秊1800萬美金的合約。
▎從老舊數據中,殺出一條血路
由於奧克蘭是個小市場球隊,球團經營者無法像紐約、芝加哥、波士頓、洛杉磯等大城市球隊那樣,灑大錢在自由球員市場上購買身價已經廣為驗證的選手。在認清自身的侷限性與不足之後,比恩將目光轉向早就存在且浩如汪洋的棒球統計學數據,從中去挖掘和整理其它球團跟球探一直以來所無法、或是不願意正視且低估的素材。
數據一直都擺在那裡,而事實上各球團也都能以低廉的費用(和大牌球員薪資相比簡直是九牛一毛)取得。上壘率大家都知道,也是項存在已久的老舊的數據,就像所有其他與棒球相關的數據,都是喜好棒球的人士開發出來的解釋。
比恩真正做到的,是在這堆大家都熟悉的數據海中,從中辨識出別人無法認知的有效訊息。
如何在廣大的市場中找到還沒被撈到的大魚是比恩他們的長才。不過,他們不是常勝不敗的球隊,也不是常秊的冠軍隊伍。2006 年球季薪資排在第24,可是卻打下季賽史上第五佳的成績,以投資的角度而言,奧克蘭運動家隊確實是最成功的球隊;每一勝所投入的成本和砸下最多錢的隊伍相比,是數倍之差。不過,大聯盟球團不是上市公司,財務並不需要公開,因此,大市場球團的獲利狀況,還有與小市場之間獲利的比值通常無法得知。
但這並不是問題,比恩的故事反映出來的是,小市場球隊無須一再重複抱怨錢少買不到好手,導致戰績不佳,最後陷入球迷流失與收入減少的惡性循環,比起資金跟上壘率,從長期被低估的素材中找到整合它的意涵,找到利基所在,那才是可以殺出一條血路的原因。
▎愛爾蘭:創新與洞察力匱乏
貌似簡單的道理恐怕才是最難學習與模仿之處?外界解讀比恩的「成功之道」的思維,讓我想起九○年代末期經濟崛起的愛爾蘭。時間往前拉個二十秊,早年地貧人窮紛爭不斷的愛爾蘭和葡萄牙一直是當時歐洲共同體補助的水平線指標。可是九○年代末期起前者表現之好,被西方媒體稱為「塞爾特之虎」,一度人均GDP還超過英國甚多,甚至達到一倍半的水平。
為何原本GDP總值與人口等等類似的國家,如希臘或葡萄牙,都無法崛起?學者紛紛要找出這個在七○與八○年代還是毆體末段班的學生,是如何迅速爬升的原因:不外乎表示愛爾蘭的官方語言是英語,有利美國人(軟體公司)投資──甚至所有美國跨國軟體與網路公司的歐洲總部都設在都柏林──以及人口教育水平高於西葡希等國家,或是有利的時差因素等等。還有一個重點中的重點,愛爾蘭 12% 左右的企業稅只有德國或法國的二分之一!我想這才是關鍵所在,導致FDI流入的主因。縱使法國和德國有更好的基礎建設和人力素質,都比不上將本求利的跨國企業。加上歐盟一體化的便利性,更無須將總部丟到稅金翻一倍的德法英。
然而12%的企業稅也無法修補短視政策所造成的傷害──愛爾蘭並未將這筆資金強力投入在基礎建設的發展,反而擴張信用在房地產上;一如台灣與日本修建許多蚊子館或民間無效投資,進而造成最後的泡沫。國力的發展還是回歸現實面,須要有競爭性的產業能力,才能持續向上提升,最起碼不會崩解。
基礎建設不完善、把工業能力當成老本、國內信用擴張過快,還有直接外資投入後造成地價不合理上揚等綜合因素,在缺乏洞察力的政策制定者未能善用優勢的最後一擊之下,愛爾蘭慘淪為歐債危機中的「歐豬四國」,必須倚賴國際貨幣基金的紓困,相當諷刺。
市場與經濟如果是這麼容易複製成功,那麼所有經濟學大師都可以打包回家,無須再想方設法去對困境提供解釋與模型了。模式抄襲的重點應該還是內涵與忒性,不是空殼依樣畫葫蘆地套用就能成功了,不然只會淪為邯鄲學步的下場。因此,也絕不是透過《魔球》一書中那麼一點內容,就可真正挖掘出運動家隊成功之道。比恩是徹底放棄既有的球探觀點(棒球圈內的近親繁殖體系),找出新的價值。哪怕是最強力的助手離開,他依然可以讓運動家以低薪資維持長期的競爭力。當然,他也不保證能拿到冠軍,也一再強調短期賽事與冠軍是靠運氣。他不是最強的隊伍,卻是邊際效益最佳的隊伍。
比恩能在市場成功,雖然還是因為在普遍為人所得知的方法中,捐棄僵化的成見,整合出新的概念。不過,他不受限於小市場資本能力無法與大球團在搶人方面一搏,不循舊有模式,從創新中找到方法的「精神」,或許才是可以抄襲的部分?模式真有那麼容易就複製成功嗎?或許開放才是這一切的核心價值。
▎備註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