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的盟友集結戰:自民黨想保住首相,朝野暗流中的政治精算?

高市早苗在保守主流的合流支持下,當選自民黨總裁。就在外界認為高市將有機會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內閣總理大臣時,日本的政治出現了微妙的變化,不但在野黨有機會自2012年以來,再度取得政權,而高市的首相之路也出現了相當的不確定性。
就在10月4日自民黨選出新任總裁後,由於參眾兩院即便加上執政聯盟的公明黨,都無法過半數,因此如何在之後10月21日的首相選舉中獲勝,就成了高市新總裁必須面臨的第一個難題,朝野兩陣營也展開各種合縱連橫。
當自民黨內的總裁選結束之後,著力頗深的麻生太郎便私下與國民民主黨接觸,頗有將國民民主黨拉進執政聯盟的味道。事實上,在目前國會當中的各政黨,包括自民黨、公明黨、國民民主黨、日本維新會、保守黨以及參政黨等,同屬於右派保守政黨。
然而因為選區競爭的關係,執政的公明黨與日本維新會可謂是死對頭,畢竟雙方在爭奪關西地區的選票,有極大的衝突,這也是為何一開始自民黨選擇優先接觸國民民主黨的原因。
此外就是公明黨與高市之間的立場衝突,讓長達26年的自公聯盟,陷入一個可能分裂的地步。果不其然在高市當選自民黨總裁後,即便高市與公明黨代表(黨主席)齊藤鐵夫會面時放軟,但最後公明黨仍決定退出執政聯盟。
表面上公明黨稱自民黨不願意在限制企業捐款這個部分讓步,還把矛頭指向高市任用在「裏金事件」受創頗深的萩生田光一擔任自民黨的幹部(幹事長代行),逼得萩生田出面說明,如果可以維持自公聯盟的話,他已有辭去這項職務的覺悟。
但永田町卻傳出陰謀論,就是齊藤鐵夫在宣布退出執政聯盟的四天前,曾與中國駐日本大使吳江浩會面,面對記者的詢問時,齊藤也證實的確有去會見中國駐日大使一事,因此中國介入日本政局一事便被傳得沸沸揚揚,雖說當事者均否認,不過事情的巧合自然也讓人不得不懷疑了。
事態的發展讓身為最大在野黨的立憲民主黨,嗅到了可能成為執政黨的機會。加上自民黨積極與國民民主黨接觸的狀況下,身為立場中間偏左的立民黨也知道左派在國會中的弱勢,因此便拋出了支持國民民主黨玉木雄一郎參選首相,一方面破解自民黨與國民民主黨的合作,另一方面以左右共治的方式,重新奪回睽違13年的政權。
這樣的做法當然面臨到幾個問題,第一是基本上雖然同樣都是出身自舊民主黨,但國民民主黨與立民黨的立場本身南轅北轍,包括核電政策、安保法案、修憲等完全不同,早在民主黨時代彼此就曾因此在黨內爭吵過,也埋下後來立、國分裂的導火線。
光是核電政策立民黨的核心價值就是廢除核電,但國民民主黨本身有電力工會的支持,不可能放棄既有的票倉與立民黨妥協。此外立民黨認為安保三法違憲,但國民民主黨支持安保法案,更支持修憲、並且將自衛隊入法,這些立場根本南轅北轍,雖說立民黨拋出他們願意在某些議題上配合,但要達到彼此一致認同談何容易。
再者目前立、國兩黨在首相爭奪戰的主戰場眾議院當中,僅有175席(立148、國27),還比不上自民黨的196席,就算是兩黨真的整合,如果沒有拉攏其他的在野黨,也不可能達成執政的夢想。但是公明黨已經表明即便退出執政聯盟,也不會支持在野黨,因此在眾議院擁有35席的日本維新會,就成了下一個極欲拉攏的對象。
發展至此高市的首相之路似乎遇到的難關,在野合作也被某些陣營及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畢竟三黨加總可達到210席,遠遠超過自民黨的席次,玉木在直播中也展現自己已經做好擔任首相的覺悟,只不過這樣的美夢,卻在10月14日傳出自民黨與日本維新可能聯手而打破。
畢竟少了公明黨這個絆腳石,對高市來說反而可以大方拉攏日本維新會,在公明黨宣布退出執政聯盟後,高市早苗打給熟識的維新會國會對策委員長遠藤敬,表明國民民主黨已不可能與自民黨合作,因此請求維新會的協助。對於日本維新會來說,有機會搶進成為執政黨,加上自民黨有求於維新,還可能達到維新會亟欲推動的「副首都」計劃,當然就是樂觀其成而答應。
兩黨從10月16日起,將就日本維新會所提出的12項政策,展開一連串的協商。事實上兩黨在修憲、外交安保、自衛隊等立場上原本就相近,所以大部分的議題多在16日已達成方向性的協議,接下來兩黨將面對的,就是副首都計劃、消費稅、政治獻金等問題能否達成協議了。
這樣的發展阻斷了野田佳彥的如意算盤。畢竟自民黨加上日本維新會,在眾議院的席次可達到231席,雖然仍未過半但幾乎是篤定能奪下執政權。網路上更出現一堆嘲諷玉木的影片及留言,認為他自以為真可以當上首相,結果現在連個大臣都沒得當云云。
當然原本的立民、國民、維新的三黨會談,目前看來也不太可能進行下去,雖說三黨幹事長在16日下午會面後表示,將待自民與維新的協商結論之後再看要怎麼辦,當然自民黨與維新最後是不是真的會成立連立內閣,得要視雙方最後能否達成執政協議,尤其是政治獻金這項議題,將成為各方的焦點。
再者既然維新會成為關鍵少數,這個予取予求的好機會怎麼可能放掉,除了副首都與社會保障這兩大項,還加碼要求自民黨必須承諾減少國會議員的席次(削減比例代表的額定議席,藉此進行國會改革);而此舉也招來自民黨內部分人士的不滿,選調會長逢澤一郎便在社群網站X上發文斥責維新會的提案。到10月17日一早,日本維新的共同代表之一、現任大阪府知事的吉村洋文,便回應表示如果自民黨無法承諾此事,這次的合作就將結束。也就是說不到最後一刻,首班指名(首相選舉)那天的選票投進去,才會知道鹿死誰手。
也因為目前的局勢相當詭譎,各政黨仍在彼此串聯,結果就是臨時國會的召開時程一延再延,由於10月底亞太經合會(APEC)將在韓國召開,而美國總統川普也預計將在10月27日訪日,因此首相選舉的時程不太可能拖到那麼晚,最終自民與立民兩大黨在17日決議將在10月21日召開臨時國會,舉行首相選舉。只不過即便高市早苗成為日本的第一位女性首相,但未來仍有相當多的難題仍待解決。
推薦閱讀

←上一篇
中俄聯手的新大東亞戰爭:台灣將是整條「拒止鐵幕」的鉸鏈點
作者文章

高市早苗的盟友集結戰:自民黨想保住首相,朝野暗流中的政治精算?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前局勢:三強鼎立、兩中急追,關鍵選票會流向何方?

後石破茂時代的黨內競爭:自民黨總裁選10月登場,內外交迫的政治陰影

日本2027廢止外籍技能實習制度:衍生的外國人犯罪問題

為何反抗中國?平野雨龍:受香港與台灣啟發的日本政治素人

日本防衛白書:警戒中國海警船的灰色地帶威脅
最新文章

高市早苗的盟友集結戰:自民黨想保住首相,朝野暗流中的政治精算?

中俄聯手的新大東亞戰爭:台灣將是整條「拒止鐵幕」的鉸鏈點

南下的北極熊:俄羅斯幫助中國進行侵台準備,並且強化與東亞政經互動

《轉角國際》入圍第24屆卓越新聞獎:突發新聞獎、新聞評論獎

歐洲右翼浪潮再起:捷克政權更替,從民主價值走向「本國利益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