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塔克辛家族重掌大權:貝東丹當選泰國新任總理,背後權位不穩的隱憂?

2024/09/05 徐子軒

泰國前總理塔克辛(左)之女貝東丹(右)當選成為新任泰國總理,塔克辛家族重回權力之巔。
 圖/路透社 
泰國前總理塔克辛(左)之女貝東丹(右)當選成為新任泰國總理,塔克辛家族重回權力之巔。 圖/路透社 

整個8月,泰國政局數變,先是前進黨被解散、轉世為人民黨,再來是為泰黨的總理斯雷塔(Srettha Thavisin)因提名一更生人擔任內閣官員,遭到憲法法庭以違反道德規範解職。此事是先前軍系參議員聯名控告斯雷塔,被視為保皇派對前總理塔克辛(Thaksin Shinawatra)與為泰黨的警告,提醒塔克辛收斂越來越高調的行為。

不過,塔克辛家族卻藉此機會重登權力之巔——在總理補選的過程中,為泰黨原本屬意由總理候選人之一的猜卡森(Chaikasem Nitisiri)出馬。但在最後一刻,卻改由另一位候選人——也就是塔克辛的女兒貝東丹(Paethongtarn Shinawatra,小名:翁盈Ung-Ing)上陣,並成功整合聯合政府的各黨派勢力,像是泰自豪黨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等,都宣布支持貝東丹。

投票結果毫無意外,現年38歲的貝東丹高票當選,順利成為泰國最年輕的總理,也是繼姑姑盈拉(Yingluck Shinawatra)之後第二位女性總理。雖然貝東丹的票數略少於斯雷塔,卻有兩個重點不可忽視,一是吸納了民主黨,二是分化了人民國家力量黨(PPRP),而這不是一個未滿40歲的女子可憑一己之力輕易做到,背後充滿著塔克辛的影子(民主黨與人民國家力量黨皆為與為泰黨立場相左的保皇派)。

泰國前總理斯雷塔(左)與繼任的貝東丹(右)碰拳。 圖/歐新社 
泰國前總理斯雷塔(左)與繼任的貝東丹(右)碰拳。 圖/歐新社 

▌塔克辛家族重掌大權

對於聯合政府收編民主黨,外界可說意外但並不驚訝。雖然民主黨大老川立派(Chuan Likphai)等人仍堅決反對與塔克辛合作,但對逐漸失去民意基礎的民主黨議員來說,加入內閣或許是政治續命的機會,因此本次總理改選中,民主黨一反先前立場,決定投向塔克辛家族,也終結了多年黃紅(衫軍)對抗的篇章。

另一方面,被視為和塔克辛有私交的人民力量黨大老——前副總理普拉威(Prawit Wongsuwon),在這次總理補選中,據傳索官未成而與塔克辛反目。總理改選後重組內閣,貝東丹仍延攬先前就已入閣的PPRP黨員,使PPRP內部分裂,惱羞成怒的普拉威嚴重脫序,甚至做出拍打記者的行為,讓他隨著巴育等舊時代的軍頭出局。

貝東丹上台使塔克辛家族重掌大權,國會中的保皇派紛紛入閣、主要反對黨——人民黨才剛從灰燼中站起,塔克辛雖然沒有任何公職,但看來已恢復昔日榮光。事實上,政壇翻滾數十載的塔克辛從未處於如此弱勢,因為過去與保皇派的鬥爭,讓他佔據道德高地,而現在這塊高地已奉送給人民黨。

當塔克辛回國旋即保外就醫至今,又得到皇室特赦,擺平了陳年官司,但還有新的官司等著,那就是冒犯君主罪。2015年塔克辛接受韓國媒體訪問,提到泰國樞密院支持軍方推翻盈拉的政變,被保皇派告上法院,此罪一直被法院延後審理,最快可能要到明年7月,等於是對付塔克辛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在泰國國會投票中,貝東丹當選為新任總理。 圖/歐新社 
在泰國國會投票中,貝東丹當選為新任總理。 圖/歐新社 

▌貝東丹的隱憂

此外,貝東丹的總理之位也不穩固,有機會步上斯雷塔後塵。如內閣中的農業與合作社部長塔馬納(Thamanat Prompow),早被媒體踢爆他過去曾因毒品案在澳洲被定罪服刑。外界就批評如果斯雷塔因提名更生人而下台,那麼貝東丹應該受到同樣標準檢視,但護航者則表示這標準不適用於外國法律。

再者,過去貝東丹曾是一間公司的大股東(持股30%),該公司在塔克辛當政時期,向寺廟購買了巴吞他尼府(Pathum Thani)的一塊地,再改建為高爾夫場和住宅區。後來被查出交易並不合法,是由內政部官員開綠燈圖利塔克辛家族,該官員已被判有罪入獄,卻沒有波及塔克辛家族。

這是陳年舊案、也已定讞,且當時貝東丹只是學生,沒有直接關係,批評者表示貝東丹應該將土地歸還給寺廟,以避免任何可能危及總理職位的法律糾紛,廟方則強調已和此土地無關,歸還不切實際。而貝東丹有該公司股份,在當選總理前夕才完成處分,因此被認為有道德瑕疵,未來可能成為下台的導火線。

雖然貝東丹風光當選,泰國卻面臨最嚴峻的挑戰,就是經濟復甦。相較於越南、印尼等東協國家,都已從Covid-19疫情的低波強勁反彈,泰國直到2023年才回復到2020年的人均GDP。2023年泰國主要是靠消費和旅遊業支撐,才有1.9%的成長率,這在亞洲位處後段班,只比基期高的先進國韓國、台灣、新加坡好一些而已。

如果說越印等國因為經濟基期較低,成長快速理所當然,與泰國不能相提並論。那麼同樣身陷中等收入陷阱的鄰居——馬來西亞,卻有著不錯的表現,2022年人均GDP就已經突破1萬2,000美元,也已脫離Covid-19疫情的障礙,且有繼續上升趨勢,但泰國表現仍然差勁,顯現政府對策出了問題。

8月18日,貝東丹在為泰黨總部的泰王哇集拉隆功肖像前就職總理。 圖/歐新社 
8月18日,貝東丹在為泰黨總部的泰王哇集拉隆功肖像前就職總理。 圖/歐新社 

8月18日,貝東丹在為泰黨總部的泰王哇集拉隆功肖像前就職總理。 圖/歐新社 
8月18日,貝東丹在為泰黨總部的泰王哇集拉隆功肖像前就職總理。 圖/歐新社 

▌貝東丹政府的政策前景

由於貝東丹根本不具任何治國經驗,恐怕無力承擔國政大任,外界也都質疑她是否會延續斯雷塔的政策,像是數位錢包南方陸橋等。為了消解疑慮,在貝東丹當選總理後不久,塔克辛就公開了他的泰國願景,洋洋灑灑數十項政策,被視為是貝東丹內閣施政藍圖,也是塔克辛回歸的重大宣示。

要知道塔克辛在任期間是泰國經濟高速成長的時期,因此不少泰國人民對他回歸表示認可。最新民調顯示,有五成贊同塔克辛的大半泰國願景政策,包括家庭債務重組、稅收重組、20元電車票價、數位錢包、連接中國的高鐵等,不贊同的則有允許外國人購地、地下經濟合法化等。

現在塔克辛除了身負在2027年大選中擊敗人民黨的任務,還必須藉政績挽回民心。這其實是一體兩面,因為唯有讓選民認可政績,才能獲得議會多數,然而,也有人認為塔克辛表現的彷彿是地下總理,讓反對者非常感冒,且泰國政黨法禁止政黨受外部人士影響,否則將受審判,而塔克辛並無任何黨職。

如今已經有人向泰國選委會提交請願,以為泰黨允許外人(即塔克辛)控制該黨為由,要求解散為泰黨。透過塔克辛與貝東丹的案件,保皇派釋放的訊息非常明顯,即是與為泰黨的協議有一定限度,不允許塔克辛恣意妄為,但目前塔克辛對保皇派還有利用價值,至少到明年其官司審理時,泰國政局應可享有短暫穩定。

貝東丹(前排右2)成為泰國第31任總理,也是該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理,在泰王哇集拉隆功肖像前就職。圖為塔克辛家族,前排左起:貝東丹母親波佳曼、塔克辛、貝東丹、貝東丹丈夫皮多;後排左起:貝東丹姊夫納塔蓬與姊姊萍通塔、貝東丹哥哥潘通提與嫂嫂納提亞。
 圖/歐新社 
貝東丹(前排右2)成為泰國第31任總理,也是該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理,在泰王哇集拉隆功肖像前就職。圖為塔克辛家族,前排左起:貝東丹母親波佳曼、塔克辛、貝東丹、貝東丹丈夫皮多;後排左起:貝東丹姊夫納塔蓬與姊姊萍通塔、貝東丹哥哥潘通提與嫂嫂納提亞。 圖/歐新社 

推薦閱讀

救經濟或引狼入室?泰國總理斯雷塔引入中資的「陸橋之夢」

當選的代價?泰國新總理斯雷塔,為泰黨向保皇派低頭的執政賭局

普發萬元救經濟?泰國數位錢包延後發放,大亨總理斯雷塔的考驗

徐子軒

amor fati,覺得魯莽是一生至少一次、誰都不可或缺的美德;amor mundi,相信聰明人為的均衡根本難抵混沌粒沙的傾城。 ▎FB:37°C 的中國。 ▎Vlog:魯賓孫

作者文章

歐洲已經到了緊急重新武裝的時刻,準備大舉增加國防開支以因應嚴重威脅。示意圖,一名...

如何保衛歐洲(上):備戰2030,歐盟8,000億重新武裝的可行性?

2025/03/28
示意圖,愛沙尼亞軍人。
 圖/美聯社 

如何保衛歐洲(下):加碼30萬人組歐洲聯軍的戰略部署

2025/03/28
2025年2月13日的川莫會,川普與莫迪在白宮會晤。 圖/美聯社 

MAGA + MIGA?川普與莫迪聯手的「美印一起偉大」戰略

2025/03/13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2月上旬與川普進行美日領袖會談。 圖/歐新社 

安倍不在,川普歸來:石破茂的日本能重新延續美日聯盟嗎?

2025/03/11
2025年2月18日,位於約旦首都安曼北部的杰拉什(Jerash)巴勒斯坦難民營...

約旦河「兩岸一家親」?(下):川普要求接收加薩難民,約旦能拒絕嗎?

2025/02/21
2025年2月14日,約旦民眾在首都安曼舉著約旦國旗,抗議美國川普政府要將巴勒斯...

約旦河「兩岸一家親」?(上):約旦和巴勒斯坦的恩怨分合

2025/02/21

最新文章

圖為堆滿貨櫃的美國洛杉磯港。 圖/法新社

美國對等關稅要來了:貿易順差創新高的台灣,會如何被影響?

2025/04/01
3月28日下午,緬甸中部發生規模7.7的大地震(震矩規模7.7、芮氏規模8.2)...

緬甸大地震:為何「前往現場報導」如此困難?

2025/03/29
歐洲已經到了緊急重新武裝的時刻,準備大舉增加國防開支以因應嚴重威脅。示意圖,一名...

如何保衛歐洲(上):備戰2030,歐盟8,000億重新武裝的可行性?

2025/03/28
示意圖,愛沙尼亞軍人。
 圖/美聯社 

如何保衛歐洲(下):加碼30萬人組歐洲聯軍的戰略部署

2025/03/28
以色列大批民眾上街示威,抗議總理納坦雅胡濫權又不肯停戰,將他比做暴君、獨裁者。 ...

以色列逾10萬人上街反政府:納坦雅胡深陷政壇內鬥與「破壞憲政」指控

2025/03/28
香港首富李嘉誠。 圖/路透社 

李嘉誠賣巴拿馬港口給美國:中國不滿,但能夠插手破壞交易嗎?

2025/03/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