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訴訟真政治報復?從韓特案看泰國如何淪為全球獨裁者的跨國執法天堂

原定居於泰國南部的澳洲籍作家韓特(Murray Hunter)在10月2日接受美聯社採訪,目前因刑事誹謗訴訟被限制離境 。 圖/美聯社

不久前,中國當局針對台灣立委發布通緝令,號稱是「全球追捕」。這一舉動高度具有政治性,是意圖將中國的國內法強制延伸至境外的主權主張。面對此類政治宣示,有些國家基於主權獨立,不會理會;但若某一國家與中國有引渡條款,或亟欲討好中國,則可能採取相對應的措施。

值得民主國家深切關注的是,威權或半威權國家正利用跨國司法程序,對異見者進行法律戰(Lawfare)侵犯普世權利。近日發生在泰國的一起事件,可稱為跨國濫用法律壓制言論自由的最壞示範。

這起事件發生在2025年9月底。一名長期居住在泰國的澳洲籍作家韓特(Murray Hunter),去(2024)年在個人部落格上發表系列文章,批評馬來西亞通訊與多媒體委員會(MCMC)濫用權力。MCMC在馬國提起損害名譽的民事訴訟並獲勝後,竟進一步在泰國對韓特提起刑事誹謗訴訟,泰國法院也因此逮捕了韓特。目前他已交保,但限制離境

原定居於泰國南部的澳洲籍作家韓特(Murray Hunter)在10月2日接受美聯社採訪,目前因刑事誹謗訴訟被限制離境 。 圖/美聯社

打壓異議的「跨國戰略性公眾參與訴訟」

MCMC 之所以選擇在泰國起訴,表面上是因為韓特在泰國定居,而且文章在當地可及,但其本質是精心計算的跨國施壓策略。

MCMC 利用泰國獨特且嚴苛的《刑事誹謗法》作為工具,繞過馬來西亞相對溫和的民事程序,直接以人身自由威脅韓特。論者指出,這是一起典型的跨國戰略性公眾參與訴訟(SLAPP),意圖透過第三方司法體系來壓制異議

一般讀者或許對 SLAPP 較為陌生。簡單來說,這是一種利用司法程序來恐嚇、噤聲並消耗被告資源的策略。控方通常是掌握權勢的政府、企業或權貴,辯方則是為了公共利益發聲的揭弊者或記者。以本案為例,MCMC 將泰國的《刑法》武器化,對原本難以在馬國境內進行懲罰的韓特實施跨國打擊,這已非單純訴訟,而是政治報復。

事實上,泰國近年來已多次發生類似的跨國鎮壓事件,顯示泰國當局在特定情況下,傾向與專制政權配合。例如:泰國政府曾將關押多年的維吾爾人遣返回中國,被視為對北京的政治妥協;又如馬來西亞跨性別權益運動者薩賈特(Nur Sajat),遭母國指控侮辱伊斯蘭教後逃往泰國,隨即遭到泰國當局逮捕,最終在國際壓力下獲得澳洲庇護才得以倖免

2024年12月,關押在泰國曼谷移民拘留中心(左)的維吾爾族人擔心將被遣返到中國,透過外媒釋出拘留中心內部影像(右)向外求援。 圖/美聯社

淪為泰國打壓工具的刑事誹謗罪

泰國法律界與公民社會為了遏止司法濫權,早在2019年便推動修法,試圖解決刑事誹謗罪淪為當局壓制言論工具的問題。例如:泰國《刑事訴訟法》增訂第161/1條,授權法院若認定一名私人原告是「出於惡意」或以騷擾為目進行提告,法院可逕行駁回案件。然而,由於法條關於惡意的定義模糊,加上司法體系保守,所以法院在實務上極少主動適用此條款,導致修法流於形式,未能有效發揮阻擋 SLAPP 的功能。

此外,儘管「誹謗除罪化」已是國際民主國家的潮流,但泰國政府基於鎮壓異議的需求,堅持保留刑事誹謗罪。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維護《刑法》第112條冒犯王室罪的正當性,並用於嚇阻人民,所以泰國政府拒絕將言論罪責與刑罰脫鉤。

這也導致反 SLAPP 機制在泰國的適用範圍極其狹隘,往往無法應用在檢察官提起的公訴或是單純的民事訴訟中,而這正是許多打壓案件的漏洞所在。根據國際組織ARTICLE 19的統計,近年來泰國誹謗案件激增逾2萬5千件,其中大量案件帶有明顯的 SLAPP 性質,意在透過司法程序讓異議者噤聲。

知名泰國學者蘇拉克因在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冒犯軍方,遭到起訴。圖為2018年1月17日離開法庭的蘇拉克。 圖/路透社

以「維護公益」為名,行打壓異議之實

泰國過去發生的一起案例,更極端地凸顯出當權者如何以「維護公益」為名,行打壓異議之實。2014年知名泰國學者蘇拉克(Sulak Sivaraksa)僅因在學術研討會上,根據史料質疑16世紀阿育塔亞國王納萊宣(Naresuan)騎象擊敗緬甸王儲的歷史真實性,竟遭軍方以冒犯君主罪(刑法112條)起訴。

雖然蘇拉克最終獲判無罪,但連400年前的歷史討論都能被羅織入罪,足以讓世人見證泰國法律如何被不正常地擴張與武器化,成為箝制言論自由的枷鎖。

阿育塔亞國王納萊宣(Naresuan)騎象擊敗緬甸王儲。 圖/維基共享

正因泰國司法在實務上長期容忍此種超長臂管轄,MCMC 才得以援引相同邏輯,在泰國境內對並未觸犯泰國本地利益的海外言論,發動刑事追訴。

為了解決不合理的現象,泰國人民黨提出部分法案修正案提交國會審理。修法內容包括:將誹謗罪的監禁刑罰替換為罰款等更保護人民的條款,並視情節輕重分級。這種修法方向符合國際標準,旨在去刑事化誹謗,減輕被告壓力。又如擴大《刑事訴訟法》第329條的公共利益抗辯,適用至初步聽證階段,包括跨國言論在內善意批評公眾人物或機構者得免責等。

目前泰國國會仍在審理相關的反 SLAPP 修法草案,但依慣例最快也需耗時一年半載。更關鍵的是,主導司法改革的人民黨在當前政治版圖中孤立無援。保皇派的泰自豪黨及軍系政黨顯然無意支持修法,甚至極可能因涉及冒犯君主罪,或以修法會影響國家安全為由強力阻撓,使得修法極可能胎死腹中。

=2025年11月12日,43歲的柬埔寨中國籍賭博集團主謀佘智江,在曼谷被警方押送。如果韓特最終被判刑入獄,以後恐怕不只主博集團的主謀會大動作被警方押送,各國的異議人士也可能面臨類似處境。 圖/路透社

泰國監獄示意圖。 圖/美聯社

泰國將成獨裁者的「誹謗訴訟天堂」?

然而,即便反 SLAPP 修法奇蹟般地在2026年通過,也緩不濟急,無法適用於預計將在2025年12月底審理的韓特案。一旦韓特最終被判有罪並入獄,泰國將淪為全球獨裁者的「誹謗訴訟天堂」。而這也將開啟一個危險先例:管轄權的無限擴張

在此機制下,任何外國政府或企業,只需證明在泰國境內能上網看到該言論,即可向泰國警方報案並啟動刑事程序。在泰國執法單位與法院幾乎不審查原告的政治動機,也不考量公共利益抗辯的情況下,被告不必是泰國人、不必身在泰國、甚至不必用泰文寫作,當事人只要踏入泰國境內,就可能面臨被捕風險。

這等於為中國等威權國家開啟了一扇「借刀殺人」的方便之門。屆時,北京無須大張旗鼓地發布全球通緝令,或須面對引渡條約的法律攻防,只需透過泰國律師或匿名代理人,鎖定目標人物在泰國轉機或入境的時機點報警,即可讓異議人士被迫滯留在泰國並面臨牢獄之災。這種灰色地帶執法既能達到跨境鎮壓的目的,又能規避來自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直接外交壓力。

泰國是否願意背負獨裁者打手的惡名,讓其旅遊與國際形象蒙塵,韓特案的判決結果將是關鍵的試金石。

在泰國曼谷的四面佛外販售花朵的花販。 圖/美聯社

推薦閱讀

  • 西方制裁能有多痛?普丁「能源武器化」的喘息籌碼

  • 跨國全力追捕「跨性別穆斯林」?馬來西亞的Nur Sajat叛教風暴

  • 關鍵字
    # 深度專欄

    上一篇

    有批台幣好便宜你要不要?《經濟學人》警告的「台灣病」是否有理

    作者文章

    假訴訟真政治報復?從韓特案看泰國如何淪為全球獨裁者的跨國執法天堂

    假訴訟真政治報復?從韓特案看泰國如何淪為全球獨裁者的跨國執法天堂

    普丁是民選總統又怎樣?俄國的威權懷舊如何讓民主凋零

    普丁是民選總統又怎樣?俄國的威權懷舊如何讓民主凋零

    俄羅斯如何干預波蘭大選:重點不在贏,而是製造對立、假資訊擾亂社會

    俄羅斯如何干預波蘭大選:重點不在贏,而是製造對立、假資訊擾亂社會

    海灣「新北約」?沙烏地阿拉伯與巴基斯坦簽訂戰略共同防禦協定

    海灣「新北約」?沙烏地阿拉伯與巴基斯坦簽訂戰略共同防禦協定

    南韓「全拋世代」人口危機:當少子化無可避免,AI能否成為救命稻草?

    南韓「全拋世代」人口危機:當少子化無可避免,AI能否成為救命稻草?

    中國閱兵式上唯一歐盟領袖:親俄的斯洛伐克總理費佐,如何侵蝕民主根基?

    中國閱兵式上唯一歐盟領袖:親俄的斯洛伐克總理費佐,如何侵蝕民主根基?

    最新文章

    假訴訟真政治報復?從韓特案看泰國如何淪為全球獨裁者的跨國執法天堂

    假訴訟真政治報復?從韓特案看泰國如何淪為全球獨裁者的跨國執法天堂

    有批台幣好便宜你要不要?《經濟學人》警告的「台灣病」是否有理

    有批台幣好便宜你要不要?《經濟學人》警告的「台灣病」是否有理

    川普力挺沙烏地「染血太子」:否認MBS涉入記者命案,換到什麼豐碩成果?

    川普力挺沙烏地「染血太子」:否認MBS涉入記者命案,換到什麼豐碩成果?

    解讀「存立危機事態」與「台灣有事」:日本要從戰略模糊邁向戰略清晰?

    解讀「存立危機事態」與「台灣有事」:日本要從戰略模糊邁向戰略清晰?

    什麼是「新冷戰」?台灣成為美中兩大強權對峙的海景第一排

    什麼是「新冷戰」?台灣成為美中兩大強權對峙的海景第一排

    普丁是民選總統又怎樣?俄國的威權懷舊如何讓民主凋零

    普丁是民選總統又怎樣?俄國的威權懷舊如何讓民主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