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國師季辛吉:從冷酷的美國國務卿,變成熱情的中國代言人
碩果僅存的冷戰風雲人物——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在2023年11月29日辭世,享壽100歲。
這位國務卿可能是近代史上最負盛名且最具爭議的政客,時至今日,他任內的遺產仍在深深地影響著美國和世界,並隨著時過境遷,賦予當代政治更多的意義與變化。
1923年季辛吉出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小鎮,在反猶氣氛中長大,納粹掌權後開始迫害猶太人,猶太裔的季辛吉家族便搬遷至美國。成年後季辛吉應召參軍,返回德國協助美軍擊敗納粹,戰後他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成為該校教授,直到1969年出任尼克森政府的國家安全顧問。
除了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也在1973年奉命擔當國務卿,創下「一人雙職」的歷史紀錄,足見尼克森對他的信賴。然而水門案後,尼克森被迫下台,政府濫權的陰影牽連季辛吉,讓繼任的福特僅保留他國務卿的位子,不久後福特在1976年總統大選輸給卡特,季辛吉因此卸任,成立顧問公司繼續活躍於國際舞台。
當尼克森入主白宮時,美國正身陷越戰泥淖,國家因為反戰陷入動盪並失去自信。與此同時,美蘇相爭方興未艾,從亞太、中東、非洲,到中南美洲,處處可見雙方代理人戰爭,以及長期未解的宗教與種族衝突,美國就在尼克森與季辛吉的領導下,直接與間接地參與了一連串的事件。
最重要的當屬「低盪」(Détente)政策。由於美蘇雙方都面臨軍備競賽和軍費開支帶來的巨大經濟影響,加上蘇聯與中國交惡、兵戎相見,華府與莫斯科都有強烈的動機和緩局勢並舉行軍控討論。在季辛吉安排下,尼克森和布里茲涅夫破冰相見,成為鐵幕降下後首次會面的美蘇領袖,兩人更三度互訪促進關係。
尼克森任內,美蘇達成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第一輪的戰略武器限制談判(SALT I),以及附屬的反彈道飛彈(ABM)條約,也奠定卡特政府任內第二輪限武談判(SALT II)的基礎。一般多認為季辛吉確實對軍備控制與核不擴散有所貢獻,美蘇之間的和緩不只減少雙方的核威脅,更有利於全球安全。
▌與中國和解,卻誤判中國
再來就是與中國和解。當時由於越戰不斷升級,華府積極尋找改善與亞洲共產國家關係的方法,既能破壞共產國家之間的聯盟,亦能減少未來的衝突。尼克森和季辛吉認為,拉近與共產中國的關係,不僅能迫使莫斯科在軍控談判讓步,還能讓北京對河內施壓,盡快光榮結束越戰,北京也因為內外需求,正好與華府一拍即合。
透過季辛吉秘密牽線,尼克森在1972年出訪北京,與毛澤東會談並發表上海公報,嘗試將雙方關係正常化,被視為是冷戰重大轉折點。雖然尼克森未能完成連任,但繼任者在此基礎上拓展,終於在1979年建交,四十多年來季辛吉與美中高層維持一定的接觸,確保美國對中外交始終在他的現實主義思維下運作,直到近來華府開始將中國視為對手。
值得一提的是,1972年尼克森訪中前夕,季辛吉對他表示,美國需要中國來管教俄羅斯,但他更預見到未來中國必然超過俄國,因此20年後的美國總統,應該要反過來,聯合俄國對抗中國。
現在華府掌權者們指責中國威脅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季辛吉則強調美中必須學會相處以維持和平。他表示雖然中國與美國政治體制不同、西化中國也已不切實際,但雙方可協調出一種國際秩序。至於部分政客擔憂中國國力逐漸趕上——甚至取代美國,季辛吉卻認為北京只是發揮潛力,並不打算主宰世界。
▌越戰的負遺產
談到越戰,應該是季辛吉外交生涯裡最具爭議的一段歷史。光榮退出越戰是尼克森重要的競選承諾之一,季辛吉則背負著完成使命的大任,據說他與越共代表黎德壽進行了68次會談,最終達成巴黎協議,美國得以脫身。研究指出尼克森與季辛吉認為南越阮文紹政權最終將失敗,只以空洞的承諾搪塞阮文紹,南越也沒有別的選擇。
1973年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決定將和平獎頒給季辛吉和黎德壽兩人,黎德壽表示因越南仍陷於內戰而拒絕領獎。隨著美軍撤離,南北越不久再起內戰,失去美軍與民心的南越節節敗退,1975年越共佔領西貢,統一全國,美國人從大使館倉皇撤離的樣貌成為共黨笑柄,華府再度失去信譽,而季辛吉打算歸還諾貝爾獎,但遭到委員會拒絕。
此外,越戰期間美國發現越共在柬埔寨、寮國之間的邊界有通道補給與根據地藏匿,為了對付越共與支持者——柬國的施亞努親王、寮國的共產份子,尼克森決定升級對柬寮兩國的空中轟炸,後來又發動地面入侵,當時這些行動都是隱瞞國會與公眾秘密進行,事後也受到抨擊,國會更立法制定戰爭權力決議,制衡總統宣戰權。
據統計,美國對寮國投下了200萬噸炸彈,超過在二戰期間的總和,造成數萬人傷亡,柬埔寨同樣受到嚴重打擊。狂轟濫炸並沒有迫使越共低頭,反倒造成柬寮兩國的反美情緒高漲,人民普遍不滿寮國王室與柬國龍諾親美政權,對寮共與赤柬打贏內戰有一定的影響,有論者則認為日後赤柬殘殺百萬人民,季辛吉難辭其咎。
▌穿梭外交,操弄地緣政治
中東也是季辛吉活躍的地區,主要圍繞在以色列和伊斯蘭國家的鬥爭之間。1973年埃及和敘利亞襲擊了佔領西奈半島等地的以色列軍隊,打算收復失土而爆發贖罪日戰爭,以色列獲得美援,埃及背後有蘇聯與一些伊斯蘭國家的支持,但終究不敵以色列,油國組織(OPEC)便禁運石油報復以色列及其盟友,構成全球能源危機。
為了解決困局,季辛吉在中東展開穿梭外交(shuttle diplomacy),充當以色列與埃及、敘利亞的斡旋者,讓三國分別達成協議,中東暫時得到和平,OPEC也解除石油禁運。埃及更決定與美國恢復自1967年後中斷的外交關係,在此基礎上,1978年卡特見證以、埃雙方簽署大衛營協議,埃及成為第一個承認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季辛吉功不可沒。
然而,在拉丁美洲,季辛吉的外交頗受非議。為了打擊該區域的左翼政客,季辛吉罔顧民主人權考量,與一些國家的獨裁者或軍政府交往,例如智利的皮諾契將軍在1973年發動政變,推翻傾向社會主義的阿連德政府,背後就有季辛吉的支持,甚至皮諾契掌權後實行恐怖統治,季辛吉同樣無視,讓美國被視作為迫害智利人民的幫兇。
類似的政變劇本也發生在阿根廷、玻利維亞等國,皮諾契更夥同南美的獨裁者們成立禿鷹行動(Operation Condor),跨國追捕獵殺異議份子,也得到美國贊助。當然,美國干涉美洲事務早就有此傳統,也不只是季辛吉一個人的決定,但當時基於反共思維,讓季辛吉的縱容成為理所當然,獨裁者得以酷刑與殺戮來維持所謂的安全和秩序。
還有許多地方都有季辛吉和美國的身影,充斥著季辛吉為了國家利益,不惜操弄地緣政治縱橫術而犧牲的人命。
解密文件顯示,美國在1971年巴基斯坦軍隊在東巴基斯坦(現在的孟加拉)的種族滅絕暴行、1975年印尼入侵東帝汶後殘殺土著等事件上都對獨裁者開了綠燈,季辛吉則扮演關鍵角色,可謂是他外交生涯的重大汙點。
季辛吉的批評者,包括自由主義者和左派人士,專注於他的反共政策侵犯人權,並質疑他利用中央情報局對他國採取秘密行動。論者認為季辛吉或許在短期內取得成功,但放任獨裁者們殘害人民,使得民主、法治等觀念無法在拉美或中東等區域生根,甚至在冷戰結束這麼多年後,這些地區仍充滿血腥,季辛吉和美國絕對有道義責任。
雖然季辛吉因穿梭外交的成功獲得掌聲,但失去南越、以及命令中情局濫用職權等,都使他聲望下滑。離開公職後,季辛吉顯然懂得持盈保泰,繼續憑藉他的關係與人脈遊走於大國,充當橋樑與諮詢者,或許,季辛吉仍是以穩定體系與避免大國衝突為中心思想,但在外界看來,季辛吉已不再是那個冷酷的美國國務卿,而是熱情的中國代言人。
活得夠久,就可以戰勝對手,季辛吉正是如此享受,但後人不會停止臧否他的功過。
如在智利皮諾契政變中喪生的施奈德將軍(René Schneider),他的兒子就在2001年以季辛吉越權與美國援助皮諾契等行為使施奈德死亡,將季辛吉與美國政府告上美國法院,雖然最後法官判決季辛吉執行職權得以豁免駁回,但迄今仍有學者與記者在挖掘真相,直到還給歷史公道。
責任編輯/林齊晧、賴昀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