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台灣有事」?沖繩的危機感與應變理解 ft.《報導者》張鎭宏

「台灣有事,日本有事」這句出自日本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的話語,如今在國際局勢的變動下,已成為危機感臨近的壓力現實。地理位置靠近台灣的沖繩,如果遭遇緊急事態發生,能如何應變危機?沖繩又是如何理解台海局勢的變化?本集轉角國際podast 重磅廣播系列,邀請現任《報導者》國際線主編張鎭宏,分享他到沖繩採訪製作的專題報導——〈中國虎視下的島鏈 沖繩如何成為台海危機的熱點?〉,第一手的現場觀察和深度解析。
▌請收聽下方連結:
▌延伸閱讀:
提到太平洋戰爭或二次大戰,人們總以為那是久遠以前的過去,是一段無須探究的歷史。但歷史實為當代的借鏡,川滿彰這本《沖繩戰的孩子們》所要闡明的主題,他的問題意識是:「如果自己小時候發生戰爭,會是怎麼樣的情況?」沖繩的少男少女因受軍國主義教育,無法對戰爭發出質疑,甚至被迫成為戰爭的工具。故鄉就是戰場,他們無可避免地直面血腥。《沖繩戰的孩子們》對於台灣讀者之所以具有閱讀價值,不僅僅因為它給我們了解沖繩近代歷史的新視角,也是因為此書的觀點與內容,可以和台灣的過去、現在,乃至未來產生共鳴回聲。
將沖繩一切反對的聲音,無論是勞工、性別、環保還是基地問題,一律打成「反日親中」,是日本部分論者慣用的攻擊手法。但將反對邊野古基地的沖繩人,一竿子打為「親中派」、「賣國賊」的說法,對沖繩人而言不僅更加反感,也反而再一次證明了本土對沖繩的嚴重誤解與歧視。在台灣部分媒體的報導中,將「全沖繩」的主張簡化為「反日反美」,再進而連結到「親中」。但所謂「反基地」的成因與光譜相當複雜,若輕率以「親中/反中」化約,將會錯失了真正應分析、注目的焦點。
重磅廣播/〈哭著哭著就笑了?沖繩「地獄梗漫才」歷史傷痛搞笑治癒〉
「黑暗傷痛的歷史,該怎麼用笑話治癒?」日本的搞笑演藝界歷經了過去一年的疫情衝擊,一度因為沒有演出、收入斷炊的困境而演變成業界危機。病毒沒有擊潰搞笑藝人,電視節目與實體演出有復甦趨勢,疫情也成了搞笑的素材話題;而在日本搞笑圈之中,有別於日本本土的「沖繩式搞笑」近年來也頗受關注,其中最令觀眾衝擊的是極具沖繩在地特色的「地獄梗」。諸如血腥的二戰問題、美軍基地和反基地運動,嚴肅與傷痛的歷史被轉化成了沖繩漫才的笑話一則,在逗人發笑的瞬間也令觀眾笑得膽戰心驚;而沖繩的喜劇演員們其實下了十足的功夫:搞笑其實也能是治癒「悲劇之島」的一帖良方。
推薦閱讀

←上一篇
打擊魔鬼的方法論:國際制裁緬甸軍政府,該寬鬆或收緊?
下一篇→
只因是穆斯林就挺巴勒斯坦?馬來西亞政壇對以巴衝突的分歧論戰
作者文章

以色列否認加薩飢荒問題:英法揚言承認巴勒斯坦國,川普敦促「餵飽加薩人民」

方丈金身失效?中國少林寺住持釋永信的金錢與性醜聞被調查,少林CEO紅塵爭議史

當援助者變成加害者:美國承包商、以色列軍人揭發:加薩平民遭實彈射擊

7月5日免驚!龍樹諒《我所看見的未來》:日本神祕學熱潮下的時代產物

在禧年榮歸主懷:教宗方濟各,熱愛足球的阿根廷人,與黑歷史的悔恨(1936-2025)

以色列逾10萬人上街反政府:納坦雅胡深陷政壇內鬥與「破壞憲政」指控
最新文章

中國閱兵式上唯一歐盟領袖:親俄的斯洛伐克總理費佐,如何侵蝕民主根基?

被攻擊的「調停者」卡達:美國的戰略盟友,為何也是哈瑪斯海外基地?

後石破茂時代的黨內競爭:自民黨總裁選10月登場,內外交迫的政治陰影

緬甸「恢復正常」?中緬聯手營造假象,台灣政府勿成迫害人權幫兇

泰國總理選舉:從「三國鼎立」到「小藍變大藍」,阿努廷或成9%總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