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日本「絕對貧困家庭」:看不見未來的窮忙悲歌

2018/11/20 陳威臣

日本國憲法第25條第1項:「全體國民都應享有健康與文化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權利。」但...
日本國憲法第25條第1項:「全體國民都應享有健康與文化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權利。」但根據調查顯示,日本的「貧困問題」仍逐漸增多。 圖/路透社

日本是亞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過去創造的經濟奇蹟,讓日本雖然經歷二十幾年的不景氣,但經濟體質仍然完整,近年來安倍政權也的確讓日本景氣稍微回升,但根據調查顯示,日本的「貧困家庭」卻逐漸增多。

目前日本的貧困標準分為:單身年所得未滿100萬日圓(台幣約27萬)、夫婦所得未滿135萬日圓(台幣約37萬)、家庭所得(夫婦加上小孩)未滿168萬日圓(台幣約46萬)者即所謂的貧困家庭,也就是「絕對貧困」。

以日本家庭可處分所得的中間值為基準,後半部的一半即為貧困線,依照此計算方式,目前日本可處分所得的中間值約為245萬日圓(2015年),後半部的一半大約是122萬日圓,這個數值即為貧困線的標準。所謂可處分所得,就是扣除非消費性支出如稅金、健保、房租等,剩下可以支配的收入,所以上述所提及的貧困標準,即是依照這個定義作為基準。

日本的「貧困家庭」逐漸增多,開始衍生出許多社會問題。圖為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
日本的「貧困家庭」逐漸增多,開始衍生出許多社會問題。圖為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小偷家族》(万引き家族),觸及了日本的貧困社會問題。 圖/《小偷家族》劇照

根據厚生勞動省的「國民生活基礎調查」,低於貧困線的家庭,在2015年時,佔日本全體的15.6%,雖然比起2012年時的16.1%已經稍有改善,不過在先進國家當中,卻仍屬於後段班。以G7的成員國來說,日本只比美國的16.8%稍好,是倒數第二,至於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35個成員國當中,單親家庭的貧困比率,居然是倒數第一。

最近日本有一部爆紅的漫畫《健康又文化的最低限度生活》,講述一位菜鳥公務員進入市役所後,被分派到生活課,負責發放與控管貧困家庭的生活補助費,因而與申領者發生許多互動。

這部漫畫探討的就是日本的許多現實問題,自2014年3月開始連載之後一直受到矚目,單行本發行至今,全套已超過70萬本、也被翻拍成同名日劇。漫畫的標題與宗旨,就是來自於日本國憲法第25條第1項:

全體國民都應享有健康與文化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權利。

在這個宗旨之下,日本政府應保障國民健康、生活等的最低限度,所以漫畫所描述的情景中,能夠獲得補助者就是所謂的絕對貧困家庭。然而,在平成的最後一年,卻出現了所謂「相對貧困者」,這些收入並不算低的日本人,卻成為實質上的貧窮,開始衍生出許多社會問題。

《健康又文化的最低限度生活》探討的就是日本貧困的現實問題。 圖/《健康又文化的最...
《健康又文化的最低限度生活》探討的就是日本貧困的現實問題。 圖/《健康又文化的最低限度生活》劇照

10月底,日本一本八卦雜誌以「年收300萬圓家族的苦惱」為題,披露了年收在300萬日圓上下(約新台幣83萬)的家庭,在這個社會生存的壓力。文中採訪了幾個例子,包括補習班的講師、大貨車的司機、40幾歲的打工族等,他們的年收入大約都是300萬日圓左右,但要負擔房租、家庭的開銷、小孩的教育費,幾乎都要喘不過氣了,所以有時遇到朋友邀約,根本沒有閒錢可以去吃飯喝酒,長期下來竟然連朋友也沒了,對人生感到絕望。

這樣的狀態其實並非特例,年收300萬日圓的家庭,雖然高於貧困線,然而可支配所得不到日本全體的一半,這些屬於相對貧困的家庭無法獲得政府的補助,為了增加收入只得靠自己、有時還要兼差打工,根本沒有休息時間。

如果是雙薪家庭的話還可以增加收入,但如果是單親家庭就只能自力更生,尤其是母子單親的狀況更加艱難。根據統計,母子單親家庭,屬於貧困家庭的比例高達半數,情況嚴重到日本政府都不得不重視貧困家庭的現狀了。

圖為住在東京的單親媽媽齊藤,獨力撫養11歲大的女兒,生活相當艱困。單親家庭只能自...
圖為住在東京的單親媽媽齊藤,獨力撫養11歲大的女兒,生活相當艱困。單親家庭只能自力更生,母子單親的狀況更加艱難,根據統計,母子單親的貧困家庭比例高達半數。 圖/路透社

種種的數據顯示,日本已非當年我們印象中的那個均富的社會,在「失落的二十年」(失われた20年,意旨泡沫經濟結束後,90年代至2010年代的經濟低成長率時期),終身雇用制早已是上個世紀的傳說,就業狀況日益嚴峻的現代,也增加許多「非典型雇用」(例如派遣工、契約工等),這些都讓許多40歲上下的世代面臨意想不到的工作壓力,根據總務省的勞動力調查,35-44歲的非典型雇用者,居然高達365萬人。

這個世代大多在1990年代末期到2000年左右自大學畢業。然而當時日本正面臨所謂的「就職冰河期」,團塊世代佔據了大量中高階職務,但因泡沫經濟崩潰,讓員額縮減的日本企業無法雇用正式的新進社員,將原本屬於公司內的職缺,外包給派遣公司,造成當時許多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窘境。

僧多粥少的結果,讓這些畢業生因參加就職活動不順利,最後只能進入派遣公司,或是尋找非正規的工作。十幾年過去,這些人成家立業,所得卻只能勉強養活一家,扣除掉各種稅、房租、水電瓦斯費、年金等,已經所剩不多,有小孩的家庭還得負擔補習費,都讓這些人吃不消。

在90年代開始經濟停滯的「失落的二十年」,終身雇用制早已是上個世紀的傳說,就業狀...
在90年代開始經濟停滯的「失落的二十年」,終身雇用制早已是上個世紀的傳說,就業狀況日益嚴峻。圖為1998年在日本求職中心找工作的民眾。 圖/法新社

僧多粥少的結果,最後只能進入派遣公司,或是尋找非正規的工作。圖為東京一家超市的打...
僧多粥少的結果,最後只能進入派遣公司,或是尋找非正規的工作。圖為東京一家超市的打工族。 圖/路透社

因此有些人乾脆就不繳年金,然而這樣的狀況,卻會造成未來年老時無法受到政府的照顧,讓這些人更加貧困,交互影響之下讓許多人對未來又更感覺悲觀,也造成家庭與小孩的負擔。另外也有人四處兼差以增加收入,但日本自2016年開始推行「My Number Card制度」(即國民身分證),因為個資整合的關係,而讓許多原本兼差打工者的所得曝光,得要繳交更多稅,讓許多貧困邊緣的人哀號:「收入已經夠少了,政府還這樣子吸血!」

這樣惡性循環的問題,在這幾年逐漸浮現,造成現在日本相對貧困的現象。這些貧困家庭除了讓家長們喘不過氣之外,影響到的就是日本的下一代,除了沒錢無法補習,讓這些貧困家庭的小孩,無法跟其他同學競爭,就連營養補給都成了問題。2017年《NHK》曾播出一部紀錄片,內容講述有貧困家庭的高中小孩,居然連續三天都沒有吃菜與肉,只能靠麵包或是泡麵果腹,這對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或是學齡兒童來說,造成的健康影響相當大。

此外,許多單親家庭因收入不豐,家長不得不日以繼夜地工作兼差,卻也無法顧到小孩的教養問題,衍生出許多社會問題。根據內閣府的資料,日本目前全體家庭的升學率為73.2%,但列為生活補助的「保護家庭」者僅有33.4%,至於單親家庭的升學率也只有41.6%,可見貧困家庭對於小孩的升學影響之大。

日本政府推動企業與支援團體的媒合計畫,鼓勵日本大企業捐贈至「小孩的未來應援基金」...
日本政府推動企業與支援團體的媒合計畫,鼓勵日本大企業捐贈至「小孩的未來應援基金」,並資金提供給支援團體申請,得以籌建兒童食堂、或是免費的課後輔導等。圖為位於東京的一間兒童食堂,供餐給經濟困難的家庭。 圖/路透社

「每6個小孩就有1人陷入貧困狀態」,貧困家庭也影響到日本的下一代,除了沒錢無法補...
「每6個小孩就有1人陷入貧困狀態」,貧困家庭也影響到日本的下一代,除了沒錢無法補習,讓這些貧困家庭的小孩,無法跟其他同學競爭,就連營養補給都成了問題。 圖/路透社

日本政府也相當頭疼,積極思考該如何解決。為了保障下一代不受貧困所苦,日本政府在2019年將消費稅率提升至10%,其增加的5兆日圓稅收,有2兆日圓(約新台幣5,558億)將投入教育無償化與幼兒教育等(安倍還以此為由,在2017年解散國會改選),讓家庭年收未滿590萬日圓者,得以減輕子女教育的負荷。

目前日本政府也推動企業與支援團體的媒合計畫,由政府提供優惠稅率,鼓勵日本大企業捐贈至「小孩的未來應援基金」,並資金提供給支援團體申請,得以籌建兒童食堂、或是免費的課後輔導等,讓這些學童能夠獲得實質上的幫助。目前基金已累計到8億日圓(約新台幣2.3億)、吸引535個團體申請,經由評審之後,目前已有86個團體獲得基金支援。

當然政府公部門除了針對學童的支援外,也針對單親家庭的家長進行職能訓練。母子單親家庭因夫妻離婚後,女方雖然獲得撫養權,但因日本社會長久的「男主外女主內」觀念,這些婦女早已離開職場多年,面對如此艱困的狀況,卻沒有謀生能力,因此培養這些婦女擁有專業職能,例如護理師、社工師等證照,不但可讓人才荒的社福界與醫療界補充新的人力,對於這些單親家庭的生活改善亦不無小補。

為了解決貧困家庭的狀況,日本政府目前實施了不少政策,雖然能夠減緩貧困家庭的增加速度,然而對於相對貧困的家庭來說,就只能寄望在明年的消費稅增稅之後,能夠順利推動新的政策,讓更多處於相對貧困的家庭能獲得實質的協助。

日本相對貧困與絕對貧困現象成了惡性循環的社會問題。 圖/美聯社
日本相對貧困與絕對貧困現象成了惡性循環的社會問題。 圖/美聯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二兆日圓的希望:日本教育無償化,改革救未來?

悲泣的日本:崩潰社會下的虐童現象

陳威臣

媒體工作者,資深政治幕僚,喜歡透過鏡頭看世界,現居日本東京,喜好研究鐵道、航空、軍武,順便觀察日本政經及文化史地。著有《我在日本的24hr:街頭巷尾的常民生活日誌》。

作者文章

隅田川上的橋樑每一座都有其獨特的造型。 圖/作者陳威臣攝影

重訪帝都遺址:關東大地震100周年的歷史散步

2023/08/31
© 陳威臣 負責宮島維安勤務的靜岡縣警。嚴島神社的大鳥居周圍,難得出現了沒有觀光...

廣島G7場邊攝影記:來自日本全國支援的警察們

2023/05/29
圖/路透社

和平的可愛巨獸?中日「貓熊外交」與日本的大貓熊熱

2022/11/19
原本岸田內閣的滿意度,自去年2021年10月就任以來,本來一直維持相當高的支持,...

從安倍國葬到統一教之亂:岸田文雄還有機會民調逆轉嗎?

2022/10/12
在內外交迫的局勢下,講求黨內和諧以對,在經濟發展、國防與安保等方面遵循安倍前首相...

岸田安內攘外的難關布局?小心翼翼的日本「政策斷行內閣」

2022/08/11
如果日本的防衛預算提升至GDP的2%,將會高達11兆日圓,一舉成為世界軍事預算第...

11兆的威懾力?日本2022《防衛白書》護台防中戰略

2022/07/25

最新文章

埃及蘇伊士運河旁,一名男子目送卡達籍的液化天然氣載運船。 圖/路透社

俄國油氣OUT!歐洲能源大洗牌,有哪些戰略新夥伴?

2023/09/22
圖為2023年3月11日立陶宛獨立紀念日典禮。 圖/美聯社

立陶宛力挺台灣的理由?東歐民主小國的戰略思考

2023/09/22
印度莫迪政府近來屢屢自稱婆羅多,讓外界猜測莫迪政府是否有意要啟動正名運動,放棄印...

印度改名「婆羅多」?莫迪「印度教獨尊」的國家正名運動

2023/09/22
利比亞德納居民望著被洪水摧毀的城鎮。 圖/路透社/Esam Omran Al-F...

利比亞世紀洪水:近乎滅城的德納背後,是異常氣候加「人禍」釀災

2023/09/15
9月13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公布新的內閣改組以及自民黨高層人事名單,圖為本次新內...

解讀日本內閣改造:岸田文雄塑造「總主流派」,佈局2024大選保衛戰

2023/09/13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9月10日搭乘火車前往俄羅斯,12日證實抵達俄國邊境,預計同日會...

金正恩突訪俄羅斯:普丁向北韓求軍援,烏俄戰爭版的軸心國連線?

2023/09/1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