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風雲:「韓朝一體」,孤注一擲的民族大義?
平昌冬奧終於要在今日(2/9)登場,而圍繞平昌冬奧的體育外交正如火如荼的展開,其中最受矚目的角色當屬韓國與朝鮮。這兩國在一月份時迅速完成破冰會談,會後發表的聯合公報包含三項共識,例如:朝鮮將派史上最大代表團參加平昌冬奧、雙方將舉行軍事會談、韓民族應透過對話解決韓半島問題;會中也提到,西海地區的軍事熱線已經恢復,顯示兩韓對立局勢有所緩解。
會出現這樣的共識其實不令人意外。由於文在寅政府近來的左傾政策,使得平壤找到見縫插針的機會。年初,金正恩在新年談話裡再度祭出楔子(wedge)戰略,一方面對美施壓、強調自身擁核地位,另一方面又對南韓示好、打算參與平昌冬奧。多數論者都認為,金正恩明顯使出緩兵之計,利用韓朝對話,要求韓國提供更多援助,並紓解國際制裁與韓美軍演的壓力。
就美韓暫緩軍演觀之,金正恩已然贏得初步成果,不過最關鍵的核武問題仍舊難以跨越。根據美國情報,朝鮮即將擁有穩定的核武攻擊能力,處理朝核危機已進入倒數階段。不過以現有跡象判斷,沒有任何理由認為僅僅透過韓朝對話,可以說服平壤政權放棄核武。從這點來說,也可認為金正恩是在與時間競賽,搶佔完備洲際導彈能力的三個月黃金時間。
從一月的破冰會談結束起算,再到二月的平昌冬奧、三月的帕運,剛好為朝鮮爭取到三個月。不管是請君入甕,還是願者上鉤,韓國選擇承擔韓美同盟分裂,以及破壞核不擴散原則的風險,都是為了進一步綏靖朝鮮。文在寅於會談結束後更表示,只要條件成熟,隨時可以進行首腦會談,企圖主導半島局勢,避免「生戰生亂」。
韓朝破冰談判後,為了平昌冬奧順利舉行,韓國更是用心良苦地滿足朝鮮需求。如雙方商定代表團將在開幕儀式上,共舉韓半島統一旗入場、共組聯合女子冰球代表隊參賽、兩國滑雪選手至朝鮮的馬息嶺滑雪場進行共同訓練、朝鮮藝術團入韓表演、朝鮮啦啦隊將由開城工業園區的專用通道進入韓國(後改為從坡州市都羅山南北出入境事務所)、雙方將在朝鮮的金剛山聯合文藝表演(後朝鮮單方面決定取消)等措施。
這些安排都引起了或大或小的爭議,激烈衝擊著韓國社會。像是馬息嶺訓練,就有許多外交專家認為不妥。原因在於,此滑雪場是金正恩的政績工程,韓國若是使用,不啻是替平壤宣傳與背書;並且聯合國安理會也將滑雪相關產品,如雪上摩托車、制雪車等高價品列為禁止向朝鮮出口的物品,韓國隊員在訓練時接觸禁運品,難免會被批評為無視國際制裁的共識。
又如共舉韓半島統一旗,儘管這並非首創,過去釜山亞運、大邱世大運等已有九次前例,但韓國人民顯然已有不同想法。根據最新民調,約四成贊成共舉半島旗,約五成反對,保守陣營更對朝鮮國旗「人共旗」出現在韓國極端反感。近四年前的仁川亞運,當時的朴槿惠政府就曾下令限制人共旗只能插在賽場、選手村等地,不能出現在街頭;而本次朝鮮奧運代表團的實權人物玄松月訪韓,亦發生保守陣營焚燒人共旗表示抗議。
諸多爭議之中,最為引起反彈者,莫過於兩國史上首次合作組隊參賽。從體育界掀起的反對聲浪,已席捲到社會各界,民調顯示有約七成三認為,文在寅政府不應強迫韓國選手組聯隊。特別是年輕一代,很多人都相信「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對於政治介入體育相當反感。如今文在寅政府以民族大義試圖說服韓國人民,並強烈將體育政治化,使人更心疼努力練習多年,卻不敵政治安排而需讓渡出賽權的南韓選手們。
如此含辛茹苦的綏靖朝鮮,也不惜讓支持率下跌的文在寅,說到底就是希望藉由平昌冬奧,使韓朝關係和緩,進而促生美朝對話,防止半島生戰。然而是否能達成效果,其實宛如火中取栗。在今年1月中的溫哥華外長會議上,美國已強硬表態,即使韓朝和平度過冬奧,亦不能取代半島無核化的問題。若平壤在冬奧結束後還不願與華府談判,或是繼續進行核武訛詐,那麼首爾的心血將付諸流水。
另一方面,文在寅政府還有其他重要目的,即是重新建構韓民族的統合。近幾年來由於金正恩掌權後不斷推進核武裝,再加上與韓國多次發生衝突造成死傷,都讓年輕世代視朝鮮為麻煩的鄰居,而不是親密的同胞。因此南韓的進步陣營寄望能以冬奧扭轉韓國人民對朝鮮的不良印象,喚起並營造「韓朝一體」的氣氛,只是目前看來效應似乎有限。
強摘的果實不甜,光是共組聯隊就已使文在寅政府嘗到苦頭,然而朝鮮對此並不領情,反而得寸進尺,將韓朝合作成敗與否的責任盡數歸於首爾。這意味著冬奧結束前,只要金正恩不進行挑釁,文在寅就會幫他承擔國際壓力,甚至不惜影響韓美同盟。像是韓國外長在溫哥華會議中提議對朝鮮提供人道援助,雖然遭到美日等國反對,但顯示韓國正在說服盟邦,以「新陽光政策」引導朝鮮,儘管成功的機率微乎其微,卻可見文在寅政府堅持的大義。
如果朝鮮只具備局部核導能力、甚至只有核能力的話,那麼基本上韓國的策略應可奏效。問題是,朝核危機早就超出首爾可管控的範圍、也不是北京和稀泥式的雙邊暫停能調解。事實上,現在的局面是平壤憑藉核武要華府低頭,就金正恩看來,導彈能射多遠、川普的頭就有多低。這點從韓朝會談裡,朝鮮代表強調核導彈不是對同胞或中俄,而是針對美國,即可了解。
換言之,文在寅政府念茲在茲的南北會談,其實不具想像中的效用,只是推遲攤牌時間,半島和平還是得看華府的談判意願。華府的態度是鼓勵對話,卻對韓國有所保留,如副總統彭斯在接受訪問時曾主張,本次會談應限定為冬奧主題且不放棄對朝施壓,並在日本強調將加強制裁。而韓朝聯合公報內仍出現「所有問題都可透過韓朝對話解決」的字句,讓外界質疑首爾是否退讓太多,文在寅不得不出面澄清,對話並非唯一解決方法,且暫不放寬對朝制裁。
最後,必須瞭解到韓朝和談的背後意義——對亞洲各國來說,這代表著美國霸權的一大考驗。因為若韓朝徹底掌握半島事務,華府失去最終決定權,意味美國再無能力及意願遂行領導。而這亦是平壤的考量,因而派出重量級人士代表團,包括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金正恩胞妹金與正;在建軍節的閱兵也有所收斂,不只規模降低且未直播,被視為是向韓國示好,希望能在冬奧期間進一步接觸文在寅政府,從美國手中奪回韓半島主導權。
對華府來說,若平壤的策略奏效,那麼韓半島將成為美國霸權下首塊倒下的骨牌,並引發各國對中國產生西瓜偎大邊(bandwagon)的效應,不啻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絕對無法容忍這種情勢發生的華府已開始表態。從撤換原訂駐韓大使人選、釋放「鼻血作戰」(bloody nose)的風聲,到彭斯偕同瓦姆比爾(被朝鮮關押,回國後即死亡的美國大學生)之父訪韓、參觀天安艦緬懷館、會晤脫北人士等,都是在警告韓朝:美國不會受它們綁定的議程影響,而是要照華府的意志演出。
而隨著平昌冬奧揭開韓半島命運的序幕,攤牌時間正式進入倒數,這不只是文在寅,也是金正恩的最後一搏。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