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誰的耶路撒冷:土耳其捍衛聖城為何只剩一張嘴?

2017/12/13 陳琬喻

既然說要守護耶路撒冷、與巴勒斯坦兄弟站同一陣線,但為何土耳其只能撂狠話,而無法有更實際的行動呢?
 圖/路透社
既然說要守護耶路撒冷、與巴勒斯坦兄弟站同一陣線,但為何土耳其只能撂狠話,而無法有更實際的行動呢? 圖/路透社

近日來,川普的「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言論,讓原本就不穩定的中東局勢更加混亂。面對美國明確的表態,阿拉伯國家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在「共同敵人」面前,阿拉伯國家與土耳其會合作形成與之對抗的聯盟嗎?土耳其又會對以色列做出那些實際行動呢?

川普在十二月份時公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並揚言未來將把目前設在特拉維夫的美國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以實際行動支持以色列。此話一出立刻引起多數國家的反彈,阿拉伯國家與土耳其的反應尤其強烈;伊朗總統羅哈尼(Hasan Ruhani)呼籲所有的穆斯林團結起來,共同對抗美國的陰謀,而黎巴嫩與土耳其的街頭都相繼出現多場抗議活動。

土耳其這邊,總統厄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也措詞強烈地表示,會盡一切的努力阻止以色列將耶路撒冷設為首都,哪怕是需要與以色列斷交也在所不惜。厄多安更進一步形容以色列是個「恐怖國家」,並拿出地圖來向大眾說明,自從1967年六日戰爭後,以色列是如何擴大自身的控制區,讓許多巴勒斯坦人無家可歸。

但這股因耶路撒冷而竄起的怒火,截至目前僅止於各國家領導人的口頭批評,尚未有任何一個國家有實際的作為。

面對川普對以色列的應許,土耳其總統厄多安(背後肖像中人物)悲憤指責以色列是「恐怖國家」。 圖/美聯社
面對川普對以色列的應許,土耳其總統厄多安(背後肖像中人物)悲憤指責以色列是「恐怖國家」。 圖/美聯社

土耳其之外,許多阿拉伯國家的人民也憤怒號召,走上街頭並舉著巴勒斯坦旗幟抗議以色列。
 圖/路透社
土耳其之外,許多阿拉伯國家的人民也憤怒號召,走上街頭並舉著巴勒斯坦旗幟抗議以色列。 圖/路透社

從歷史來看,鄂圖曼帝國統治耶路撒冷四百年,直到一次世界大戰失利後,耶路撒冷的控制權落入英國手中,不少土耳其政治評論家認為,土耳其不但與耶路撒冷有深厚的歷史關聯,加上在中東地區擁有重要地位,因此在這場耶路撒冷風波中,土耳其理應站出來說話。對土耳其來說,守護耶路撒冷的地位,可以提高其在穆斯林國家的聲望;但儘管如此厲地批評以色列的作為之餘,土耳其卻也不會輕易地付諸行動。

這樣的外交模式也曾出現在1967年六日戰爭後的土耳其外交政策中。1969年時,位於耶路撒冷的阿克薩清真寺(El Aksa Cami)發生火災,當時阿拉伯國家認為是以色列蓄意縱火,雖然事後查明縱火犯為一名澳洲籍的男性,但阿拉伯國家卻堅持此嫌犯只是以色列的代罪羔羊,以阿之間的情勢瞬間劍拔弩張。

而當時土耳其在此事件中,因為公開支持穆斯林國家,而贏得阿拉伯國家的信賴,進而受邀參加伊斯蘭高峰會,成功拉近彼此關係。當時的伊斯蘭高峰會有三項決議,分別是:(一)要求以色列撤出耶路撒冷;(二)要求以色列歸還六日戰爭中佔領的領土;(三)要求與以色列建交的國家必須與以色列斷交。

三項決議中,土耳其只接受了前兩項決議。雖然與阿拉伯國家站在同一陣線,但土耳其依舊選擇不實際傷害與以色列之間的外交關係——當時土耳其所採取的態度,與現在如出一轍。

過去,土耳其也曾因為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交惡。圖為2017年初厄多安出訪沙烏地,右者為沙烏地的薩爾曼國王(King Salman)。 圖/美聯社
過去,土耳其也曾因為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交惡。圖為2017年初厄多安出訪沙烏地,右者為沙烏地的薩爾曼國王(King Salman)。 圖/美聯社

耶路撒冷風波後,土耳其最大反對黨——共和人民黨(CHP)黨主席柯勒取達奧盧(Kemal Kılıçdaroğlu)就質疑厄多安,他認為既然總統稱以色列為「恐怖國家」,那為何不關閉在以色列的大使館,或是採取其他實際作為來約束以色列,只是說狠話呢?問題是出在哪呢?

事實上,土耳其過去曾經在對抗「美-以陣線」上付諸行動:1973年贖罪日戰爭時,美軍因使用位於土耳其的因斯里克空軍基地(Incirlik Air Base)空援物資給以方,遂遭土耳其停止空軍基地使用權,同時授權予俄羅斯使用,以方便俄羅斯替敘利亞與埃及的軍機補給燃料。

當時促使土耳其對抗「美-以陣線」的根本原因,是前者不希望受到當時產油國的石油制裁,於是選擇向阿拉伯國家靠攏,以保護自身經濟不受石油危機影響。也就是說,除非是國際局勢有產生威脅土耳其利益的因素,否則土耳其對待以巴問題將會僅止於「口頭表態」。

在當前的風波中,不少反對派批評土耳其政府玩弄兩面手法,一方面口口聲聲說要捍衛巴勒斯坦兄弟的權益,另一方面卻早就默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目前土耳其外交部網站上的國家檔案裡,關於以色列首都的描述,既不是特拉維夫,也不是耶路撒冷,而是一個「*」符號,並在下方解釋,雖然以色列佔領耶路撒冷,並聲稱為其首都,但並不被國際社會所承認。

不管是對以色列還是阿拉伯諸國,影響土耳其平衡政策最大的因素,都是美國。
 圖/路透社
不管是對以色列還是阿拉伯諸國,影響土耳其平衡政策最大的因素,都是美國。 圖/路透社

反對派認為,如果土耳其的態度明確,為何不在外交部網站寫清楚呢?同時反對派更指出在2010年藍色馬爾瑪拉事件後,土耳其與以色列所簽訂的協議裡,使用了安卡拉-耶路撒冷(Ankara-Kudüs)的字樣,間接承認耶路撒冷的所屬國是以色列。

但兩面手法所延伸的平衡政策,卻也正是土耳其外交政策中一直以來的重點,因為土耳其能夠在不穩定的局勢中,成功保護自身的利益。而影響土耳其平衡政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美國,先前早在敘利亞的議題上,土耳其與美國的政策就大相逕庭,當與美國愈疏遠,土耳其就愈需要鄰近阿拉伯國家、甚至是俄羅斯的支持。

土耳其可以藉由這次的耶路撒冷風波,有機會與伊朗在內的其他國家形成更緊密的聯盟,然而北方的俄羅斯也不會放過這次機會,11日時俄羅斯總統普丁閃電式的於一天內訪問敘利亞、埃及與土耳其三國,向土耳其表示在耶路撒冷的議題上,與土耳其的看法一致,積極地在混亂的局勢中,建立屬於自己的陣線。

就算今天川普不明確表態耶路撒冷的歸屬,這座城市也早已長年在以色列的控制之下,而這段期間卻不曾見到任何國家,展開實際支持巴勒斯坦的行動。無論將來耶路撒冷的歸屬是否有改變,可以確定的是,在和平尚未降臨耶路撒冷之前,中東地區的衝突將會持續下去。

耶路撒冷長年於以色列控制之下,這麼多年來,哪些國家作出真正聲援巴勒斯坦的行動?
 圖/美聯社
耶路撒冷長年於以色列控制之下,這麼多年來,哪些國家作出真正聲援巴勒斯坦的行動? 圖/美聯社

推薦閱讀

張鎮宏/抵制我「抵制不義企業」的權力?

陳琬喻/藍色馬爾瑪拉:亦敵亦友的土耳其與以色列

陳琬喻

政大土文系畢業,目前在土耳其Gazi大學攻讀國際關係碩士。歡迎對土耳其感興趣的人,來《玩美土耳其》 看看。

作者文章

2024年12月,流亡土耳其的敘利亞人在伊斯坦堡慶祝阿薩德的垮台。 圖/路透社

敘利亞內戰結束,難民問題有解?阿薩德垮台對土耳其的影響

2024/12/18
土耳其央行維持高利政策以期緩和通膨,但在高利息的政策下土耳其將面臨另一項更加棘手...

土耳其陷入「停滯性通膨」危機:50%利率還未拯救物價,經濟衰退就先到來?

2024/10/25
自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後開始,數以百萬計的敘利亞人越過邊界移居到土耳其,這些...

超過十年的夾縫求生:土耳其為何解決不了敘利亞難民問題?

2024/08/26
土耳其政府宣布2024年最低薪資從11,402里拉調整至17,002里拉,調薪幅...

土耳其基本工資漲49%:加薪救經濟,但為何民眾不買單?

2024/01/25
土耳其新任央行總裁艾爾康上任後,利息政策大轉彎,8月底時,更是一口氣升息至25%...

利息政策雲霄飛車:土耳其政府為何放棄「低利救經濟」?

2023/11/06
在伊斯坦堡舉行的一場反以色列的示威活動中,抗爭者焚燒以色列國旗和貼上以色列總理納...

這次不做中東調停老大哥?土耳其不願介入「加薩衝突」的利益權衡

2023/10/31

最新文章

烏克蘭軍首次抓到中國籍戰俘,左為張仁波、右為王廣軍,此為烏克蘭國防部安排媒體採訪...

烏克蘭現場/戰俘中國兵:抖音上的從軍發財夢,變調的高薪致命陷阱

2025/04/15
教宗方濟各2018年3月在聖伯多祿廣場每周舉行的公開接見活動中,與來自中國的教徒...

他叫萬民服在我們以下:中國與梵蒂岡的矛盾根源,天主教「中國化」難題

2025/04/14
《秘密會議》劇照,講述天主教教廷選舉教宗的權力鬥爭故事。 圖/傳影互動

中國與梵蒂岡的「秘密會議」:天主教「在地化」與教廷的戰略考量

2025/04/14
日本米的品質與美味世界有名,不過近期日本卻發生了跟米有關的怪事,不是買不到米就是...

日本「令和米騷動」:從米荒到米價高漲,日本政府怎麼辦?

2025/04/10
川普宣布的高關稅政策引發混亂,從政府內部、共和黨員到廣大選民之間明顯不安。圖為2...

川普高關稅的政策迷惑:政府內部方向分歧,選民可能耐心有限

2025/04/09
美籍記者派翠克.溫(Patrick Winn)長年報導東南亞毒品販運議題,並將多...

專訪《毒梟烏托邦》作者派翠克.溫:緬甸佤邦毒品、詐騙與山寨中國

2025/04/07
Top